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被废后,为何不能东山再起?除逼宫外,崇洋媚外是原因之一

李承乾被废后,为何不能东山再起?除逼宫外,崇洋媚外是原因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侦查号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1/21 20:25:21

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被废除太子之位。2年后,李承乾郁郁而终,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的,李承乾被废后,为何不能东山再起?除逼宫外,崇洋媚外也是重要原因。

李承乾因忌惮同样深得父亲李世民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于643年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这是他被废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然了,逼宫事件也是李承乾难以东山再起最主要的因素。此外,崇洋媚外也是李承乾不能东山再起的原因之一。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作八尺铜炉,六隔大鼎,募亡奴盗民间马牛,亲临烹煮,与所幸厮役共食之。又好效突厥语及其服饰,选左右貌类突厥者五人为一落,辫发羊裘而牧羊,作五狼头及幡旗,设穹庐,太子自处其中,敛羊而烹之,抽佩刀割肉相啖。”

“又尝谓左右曰:“我试作可汗死,汝曹效其丧仪。”因僵卧于地,众悉号哭,跨马环走,临其身,面。良久,太子起,曰:“一朝有天下,当帅数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思摩,若当一设,不居人后矣。”

也就是说,李承乾在做太子时,曾制作八尺高的铜炉和六隔大鼎,然后招募一些逃亡官奴偷盗民间的牛马,亲自烹煮,与宠幸的仆人们一同吃掉。而且,他还喜欢学说突厥语和穿戴其服饰,经常挑选身边容貌像突厥人的分五人为一落。

然而梳上突厥人的辫子,穿上羊皮衣赶着羊,又制作五个狼头旗及长条旗,设立突厥人住的穹庐,太子自己身处其中,逮住羊烹煮,抽出佩刀割羊肉吃。此外,李承乾还对身边的人说:“我试着假装可汗死了,你们众人模仿他们的丧礼。”

随后他僵卧在地上,众人号啕大哭,学着突厥人的样子跨上马环绕着他的身体,又贴近他的身体,用刀划他的脸。过了很久,他突然坐起,说:“我一旦拥有天下,当亲率数万骑兵狩猎于金城(甘肃兰州)西面,然后解开头发(汉人束发)做突厥人,委身于思摩,如果担当典兵将领,不会甘居人后。”

这里的思摩,指的是李世民的将军、突厥阿史那部的酋长阿史那思摩。李承乾作为一个汉人,作为汉人王朝的储君,居然崇拜大唐敌国的民风民俗。不仅崇拜,还有模有样地跟着学,并且表示在做了皇帝之后,要去做自己手下将军、突厥酋长的部下。

看看,这是有多么的荒唐,多么的崇洋媚外。李承乾的这番行径,无疑在给李世民脸上抹黑。老子费尽心思灭掉的敌国,小子居然崇拜起来,还要做敌国的人。试问,这事若发生在你身上,你接受得了吗?

像李承乾这样的太子,敢让他以后接管大唐的江山吗,还不得把祖宗的脸给丢尽了。因此,逼宫事件加上崇洋媚外,最终导致李承乾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喜欢的话多多关注,多多点赞,多多收藏,转发和评论,谢谢!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欢迎品读!)

更多文章

  •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低级喜剧标签:魏征,李泰,东宫,皇位,储君,李承乾,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李承乾很大程度上是向李世民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父亲倾听自己的心声,可惜没有达到目的。这不算奇怪,李世民当年想说的话,李渊也不听,结果就再也不用听了。其实不说古代帝王之家,就是现在小单位家庭中,父子之间能无话不谈的都很难得。像李世民这种帝王,习惯了乾纲独断,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容忍一个魏征都极难得

  • 李承乾的陨落该谁担责?望子成龙的李世民,还是毁人不倦的张玄素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承乾,李世民,张玄素,魏征,隋炀帝

    对一个父亲来说,人生最失败的一件事就是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倾心培养了23年的儿子李承乾以谋反罪被废黜,这个结局让李世民痛不欲生,他当着大臣们的面痛哭,甚至要拔刀自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对培养太子最呕心沥血,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李世民。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是成功,可惜天妒英才,毁了老朱的

  • 安以轩:错过李承乾和汪小菲,终嫁陈荣炼却守空房,她后悔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院角小蘑菇标签:戚薇,大s,安以轩,汪小菲,李承乾,陈荣炼

    说起娱乐圈的安以轩,不仅演技好,而且人也长的有一种很大气的美。在娱乐圈奋斗多年,安以轩演了《仙剑奇侠传》《大汉天子》《御姐归来》等让人记忆犹新的好剧。事业顺风顺水的她,爱情婚姻却十分的坎坷不平!01年少时,那青涩懵懂的小玩伴暂且不提了。真正长大懂事后,安以轩认真喜欢的第一个男人是李承乾。对,就是那个

  • 李承乾:李世民长子,唐朝未来的继承者,却因一乐童走上了不归路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侯君集,东宫,长孙无忌,李渊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因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太极宫承乾殿出生,遂以此殿命名。作为李世民的嫡子,李承乾从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耀眼的光环,他的父亲后来成了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母亲成了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执掌中枢,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二号人物。除此之外,李承乾本人从小就显得特别

  •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为何要逼宫?位列凌烟阁的他,也参与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凌烟阁,侯君集,皇位

    进来有一部网络穿越剧《唐砖》受到了很多人的观看,其中的太子李承乾也逐渐的被很多的人知道,在电视剧中,李承乾起初是一位非常好的太子,但是在李世民的决断之下,首先把李承乾喜爱的女子给处死,幸亏男主相救,接着李承乾就被奸人给算计,以至于本来很好的太子一步步的走向深渊之中。那么历史之上的李承乾为什么要选择逼

  • 李承乾为何不再等些时日发动政变,他究竟是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李承乾,李世民,皇位,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太宗

    终唐一朝,皇帝与儿子们的关系素来不合。追根溯源,就是当初太宗皇帝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的子孙后代,有样学样,也想学着李世民谋权篡位,和老爹争权。李世民登基以后,鉴于自己的经历,小心翼翼的维护和儿子的关系。他和长孙皇后的大儿子李承乾,那是嫡长子,江山社稷早晚都是他的。而李世民对李承乾也是百般呵护,生怕他

  • 废太子李承乾因为孙子追封为王,这个孙子能力不小,可惜结局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玄宗,太宗,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在唐朝前期,废太子挺多,从高祖朝开始,一直到玄宗朝,几乎一个朝代一个。如隐太子李建成,废太子李承乾,武则天两个儿子李弘、李贤,玄宗的太子李瑛等等。都觉得有点家族传染似的。既然被废,当然总有理由。当年李世民杀掉太子哥哥李建成做了皇帝,而到了他自己,嫡长李承乾不争气,在这一点,他比父亲果断多了。屡屡给承

  • 自甘堕落,任凭李世民使出浑身解数,都捞不起来的太子李承乾!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皇位,李治

    或许上天就是喜欢开玩笑,让历史上每一位英明的皇帝都会有一堆“能折腾”的子嗣,秦始皇、洪武帝、康熙皇帝等等,比比皆是如此,当然了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没能逃掉这个“魔咒”!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便成了大唐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并在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正式即位为太宗皇帝

  • 李世民册封的太子李承乾为何极度叛逆?他的子孙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承乾,李林甫,唐玄宗,长孙皇后

    当了十几年太子的李承乾突然极度叛逆。宠溺男子、刺杀老师、热爱突厥文化,最终自取灭亡。他的子孙大多平平,最能干的孙子被逼服毒自尽。李承乾的一生,从万人追捧到仓皇如丧家之犬。很好地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父亲李世民虽有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却对这样一个叛逆的孩子手足无措。可见教育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让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承乾宫变失败,冥冥之中为何如此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世民,李承乾,玄武门之变,李渊,李建成,李治

    一个天上从来都只能有一个太阳,对于一个国家也是这个道理。距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之前的大唐王朝酒曾经因为皇帝之位多次爆发了争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都玄武门之变到今天都还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一场震烁古今的政变最后在李世民都手中结束,整个大唐换了一个主人,以李世民斩杀他的兄长李建成,诛杀他的弟弟李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