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低级喜剧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3/12/19 22:31:41

李承乾很大程度上是向李世民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父亲倾听自己的心声,可惜没有达到目的。

这不算奇怪,李世民当年想说的话,李渊也不听,结果就再也不用听了。其实不说古代帝王之家,就是现在小单位家庭中,父子之间能无话不谈的都很难得。

像李世民这种帝王,习惯了乾纲独断,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容忍一个魏征都极难得,一来要控制自己的脾气,二来一堆人给魏征求情,三来对魏征也有足够的信任,综合条件下才有了活着的魏征。

父子之间的关系比君臣之间的关系要简单的多,父亲说话你得听着,不听是不行的。某种程度上,李承乾的“议价”空间是比魏征小的多的,反抗空间也是小的多,最后一来就憋个大招。

李承乾本是个性情温顺的谦谦君子,很有仁君的风范,但有三件事把他搞崩溃了。

其一是长孙皇后的病逝。

作为孝子的李承乾对此十分悲痛,且母亲作为父子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中断了。此时的李承乾已经有性情偏差的迹象,但没有得到重视,缓慢发展。

其二是李承乾的足疾加重,严重影响了心情,也影响了他储君的自信心。

古代对形体上的缺陷还是比较重视的,像选官的时候,大概率就被排除了。皇族虽然没有这个顾虑,但对皇族形象还是有影响的,他还是个储君,就更伤心了。一贯完美的李承乾,突然有了明显缺陷,糟糕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方面,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李承乾,内心也是比较脆弱的,这些“打击”就让他有点叛逆了。

对于这些,不论是李世民还是朝臣都没有“暖心”的表现,反而是加大对太子的“教育力度”,到处指责其行为偏差,言语不乏猛烈抨击之词。是人都多少有点逆反心理,且此时的李承乾也到了“叛逆期”,情况就更严重了。

他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开始摆烂了。他养了一个男宠叫“称心”,以此来排解自己的苦闷,从名字就能感觉到,他的大部分生活一定是“不称心”,所以对这个“称心”也是付出了真心的。

这事被李世民知道后,大怒之下直接下令斩了“称心”,此时的太子承乾“半条命”都走了,日渐颓废。他给“称心”立室立碑,日夜祭奠,常为此痛哭流涕,并对李世民这个父皇感到了失望。

这段时期,李承乾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对于一些东宫辅臣的“劝导”生出了怨恨的心理,如张玄素就被李承乾刺杀,没有成功。

李世民此时就更不理解了,张玄素一些人是劝不动了,又把魏征给派到东宫“继续教育”,魏征表示自己的搞不定,委婉提示到“可以换太子了”,但被李世民否了。

其三,魏王李泰持续拱火。

李泰也是长孙氏所出,算是李承乾的同胞弟弟,但这家伙对储君之位的向往是赤裸裸的。

偏偏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不在李承乾之下,日常赏赐都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时常言语挑衅李承乾。太子被废时,李泰曾对李世民表示:父皇只要把皇位传我,我以后哪怕杀了自己的儿子,也要把皇位传为弟弟李治。这样的话,李世民居然一度表示同意,只是后来清醒才否了。

到这里就不奇怪了,李泰如此表露心迹,可见日常是有多嚣张。李承乾心态失衡,对父皇不满,对弟弟不满,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头脑发热就干事了。

侯君集当时也对李世民不满,就和李承乾联合搞事了。其实第一步,李承乾有意效仿玄武门之变,只要干掉李泰就行了,只是刺杀失败了。(这成功率真心不靠谱)。

接着索性密谋逼宫吧,然后就被告发了。告发者是在东宫任职的,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也就是说,这是个有头无尾的谋反事件,李承乾的行为在整个过程都显得仓促。

事后李世民在审问李承乾的时候,他说出的一些话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为泰所图,与朝臣谋自安 尔。无状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事。今若以 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

李承乾的话承认有干掉李泰的意图,但对于谋反是没有强烈意愿的,是受人教唆,但对于李泰做太子也是至死抵制的,认为是对方的算计得逞了。

这话确实有用,李世民事后表示,李泰也不能做太子,否则就是承认皇位可以谋夺。

结果就是,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而李泰则降为东莱郡王,唐高宗李治顺利捡漏上位。

更多文章

  • 李承乾的陨落该谁担责?望子成龙的李世民,还是毁人不倦的张玄素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承乾,李世民,张玄素,魏征,隋炀帝

    对一个父亲来说,人生最失败的一件事就是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倾心培养了23年的儿子李承乾以谋反罪被废黜,这个结局让李世民痛不欲生,他当着大臣们的面痛哭,甚至要拔刀自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对培养太子最呕心沥血,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李世民。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是成功,可惜天妒英才,毁了老朱的

  • 安以轩:错过李承乾和汪小菲,终嫁陈荣炼却守空房,她后悔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院角小蘑菇标签:戚薇,大s,安以轩,汪小菲,李承乾,陈荣炼

    说起娱乐圈的安以轩,不仅演技好,而且人也长的有一种很大气的美。在娱乐圈奋斗多年,安以轩演了《仙剑奇侠传》《大汉天子》《御姐归来》等让人记忆犹新的好剧。事业顺风顺水的她,爱情婚姻却十分的坎坷不平!01年少时,那青涩懵懂的小玩伴暂且不提了。真正长大懂事后,安以轩认真喜欢的第一个男人是李承乾。对,就是那个

  • 李承乾:李世民长子,唐朝未来的继承者,却因一乐童走上了不归路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承乾,李世民,侯君集,东宫,长孙无忌,李渊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因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太极宫承乾殿出生,遂以此殿命名。作为李世民的嫡子,李承乾从一生下来就拥有了耀眼的光环,他的父亲后来成了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母亲成了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执掌中枢,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二号人物。除此之外,李承乾本人从小就显得特别

  •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为何要逼宫?位列凌烟阁的他,也参与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凌烟阁,侯君集,皇位

    进来有一部网络穿越剧《唐砖》受到了很多人的观看,其中的太子李承乾也逐渐的被很多的人知道,在电视剧中,李承乾起初是一位非常好的太子,但是在李世民的决断之下,首先把李承乾喜爱的女子给处死,幸亏男主相救,接着李承乾就被奸人给算计,以至于本来很好的太子一步步的走向深渊之中。那么历史之上的李承乾为什么要选择逼

  • 李承乾为何不再等些时日发动政变,他究竟是有什么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锵锵文史局标签:李承乾,李世民,皇位,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太宗

    终唐一朝,皇帝与儿子们的关系素来不合。追根溯源,就是当初太宗皇帝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的子孙后代,有样学样,也想学着李世民谋权篡位,和老爹争权。李世民登基以后,鉴于自己的经历,小心翼翼的维护和儿子的关系。他和长孙皇后的大儿子李承乾,那是嫡长子,江山社稷早晚都是他的。而李世民对李承乾也是百般呵护,生怕他

  • 废太子李承乾因为孙子追封为王,这个孙子能力不小,可惜结局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玄宗,太宗,太子,李承乾,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在唐朝前期,废太子挺多,从高祖朝开始,一直到玄宗朝,几乎一个朝代一个。如隐太子李建成,废太子李承乾,武则天两个儿子李弘、李贤,玄宗的太子李瑛等等。都觉得有点家族传染似的。既然被废,当然总有理由。当年李世民杀掉太子哥哥李建成做了皇帝,而到了他自己,嫡长李承乾不争气,在这一点,他比父亲果断多了。屡屡给承

  • 自甘堕落,任凭李世民使出浑身解数,都捞不起来的太子李承乾!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皇位,李治

    或许上天就是喜欢开玩笑,让历史上每一位英明的皇帝都会有一堆“能折腾”的子嗣,秦始皇、洪武帝、康熙皇帝等等,比比皆是如此,当然了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没能逃掉这个“魔咒”!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便成了大唐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并在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正式即位为太宗皇帝

  • 李世民册封的太子李承乾为何极度叛逆?他的子孙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承乾,李林甫,唐玄宗,长孙皇后

    当了十几年太子的李承乾突然极度叛逆。宠溺男子、刺杀老师、热爱突厥文化,最终自取灭亡。他的子孙大多平平,最能干的孙子被逼服毒自尽。李承乾的一生,从万人追捧到仓皇如丧家之犬。很好地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父亲李世民虽有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却对这样一个叛逆的孩子手足无措。可见教育之难,难于上青天!一、让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承乾宫变失败,冥冥之中为何如此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世民,李承乾,玄武门之变,李渊,李建成,李治

    一个天上从来都只能有一个太阳,对于一个国家也是这个道理。距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之前的大唐王朝酒曾经因为皇帝之位多次爆发了争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都玄武门之变到今天都还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一场震烁古今的政变最后在李世民都手中结束,整个大唐换了一个主人,以李世民斩杀他的兄长李建成,诛杀他的弟弟李元吉

  • 李承乾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什么还要谋反?一个男人引发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承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长孙皇后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按照古代“立长不立贤”的规矩,他以后当皇帝也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自幼聪明可爱,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就这样一个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什么还要冒着天大的风险来谋反?为什么会说是因为一个男人引发的悲剧?我们看看李承乾造反原因。首先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其母就是长孙皇后,出身根正苗红更何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