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们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却鲜有人知,她最终的结局怎样

人们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却鲜有人知,她最终的结局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1/20 3:14:05

西藏,自古以来都是原始神秘的地方,但却并不落后。原因在于,早在唐代,当时控制全西藏的吐蕃就与唐朝有了交往,并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进藏和亲,是她们打开了从中原通向藏地的大门,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带到了世界屋脊上,因此她们也受到汉族和藏族人民共同的尊敬与爱戴。

然而,如此伟大的文成公主的结局,却鲜有人知。那么,和亲之后,她的余生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宗亲女子被迫和亲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要缔结外交关系,除了常常派使臣走动以外,还少不了互赠礼品、利益交换。而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走动”方式,就是“和亲”。

所谓和亲,就是两国之间一方承诺将精心挑选的女子作为特别的“使者”嫁到另一国的君主,作为君主的妻子之一,此后两国之间不仅有了外交关系,还加上了一层宗亲关系。

在封建王朝,“和亲”屡见不鲜,西欧各国王室几乎都是“和亲”和“通婚”的产物。著名的美女、才女王昭君,就是被汉朝皇帝派往匈奴和亲的,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虽然和亲看上去是一次超规格的“跨国婚礼”,但其实很多明智的女子都不愿意主动去和亲。其一和亲往往意味着远嫁他乡,很可能一去不复返,她们无法忍受与亲人的分离。

其二,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社会,通常情况下和亲的女子在嫁给别国君主之后也不会成为皇后,而是作为妃嫔中的一员被君主笑纳。此后,她的日子好过与否,只取决于君主的恩宠和其他妃嫔的态度,而作为外来人她往往两者都不沾,生活得很悲惨。

其三,和亲与通常的婚姻不同,和亲的女子身上背负着一个国家的重担,她需要以一己之力维护两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祖国却并不会给她太多的关心,因为她已经成了别国人,她将面临孤立无援的处境。

因此,虽然和亲的女子表面上是“公主”,但帝王们并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们去和亲,往往都是在宗室中挑一个最美、宗室力量最弱、地位最低的贵族女子,对外宣称“公主”出嫁。

文成公主也是如此。她是唐太宗李世民从皇室中精心挑选的女子,是李世民堂兄李道宗的女儿,受命要作为唐朝的公主嫁给素未谋面的吐蕃王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长得亭亭玉立,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性情温柔娴静,又出身高贵,简直是大唐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据说,在出嫁之前,为了考验松赞干布的诚意,李道宗给前来求婚的松赞干布出了6道难题。如果他能一一解决难题,便视为他具备文成公主未来丈夫应有的智慧、勇气与决心,而松赞干布竟然通过了考验。

就这样,文成公主带着肩上的使命和家人的祝福,踏上了远嫁吐蕃的旅程。

不辱使命传播希望

来到神秘的西藏,文成公主的日子并不好过。与高原雪山壮丽的美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藏直到1950年被解放,才正式全面工业化。而在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了阻隔外来文明进入的天然屏障,也让西藏变得十分封闭而落后。

当时的吐蕃,人们还过着游牧的生活,偶尔收割一些野生的青稞,甚至都不会农耕种植,生病了也缺医少药,多半只能等死。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文成公主过得甚至不如一个大唐王朝的平民女子。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语言不通与精神孤独:在和亲之前文成公主只会说汉语,却从未学习过藏语,也不知道当地的风俗是怎样的,更没有认识的人。

因此,即使松赞干布很宠爱美丽的文成公主,但文成公主还是过得不快乐。不过,文成公主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她依旧牢记着祖国交给她的使命。

她放弃了中原的锦衣华服,开始穿着吐蕃的民族服饰;她努力克服高原反应,适应高原的气候;她向当地人学会了藏语,便于与人交流;她慢慢地熟悉了当地的信仰、文化和习俗,彻底本地化了。

为了改善民众的生活,文成公主扮演起了“科技传播大使”的角色,她亲自示范教会当地的居民怎样翻地、怎样播种、怎样浇水施肥,还把自己从故乡带来农作物种子播种下去,希望第二年能有一些收获。

为了让当地人能穿得更好、得了病有药可医,她还指导当地的妇女学习蚕桑和纺织。

她也承担起了“文化传播大使”的任务,将随行的大唐书籍带到吐蕃的宫廷内,又教会了松赞干布学说汉语、读汉语的书籍。她还带来了属于大唐的乐器和乐谱,让高原响起了美妙的音乐。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文明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开出了唐与吐蕃之间的友谊之花。吐蕃人民感激文成公主的到来,尊称她为“甲木萨”,也就是“从汉地来的女神”。

友谊之花凋谢高原

不过,这位“女神”的命运却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美好。尽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琴瑟和鸣,但松赞干布天不假年,在迎娶她之后短短9年便英年早逝。

从此,年仅26岁的文成公主成了孀妇。而她甚至来不及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作为他们爱情的结晶和两国友谊的见证。

由于文成公主没有子嗣,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王室大权旁落。松赞干布的孙子芒孙芒赞把持了权力,但芒松芒赞并非明君,让吐蕃陷入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争夺中。

随着文成公主日益被忽略和遗忘,大唐和吐蕃的关系也渐渐僵化。而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禄东赞趁机出兵唐朝属国吐谷浑,以此向大唐挑衅。野心勃勃的禄东赞此举激起了唐高宗的不满,派兵攻打吐蕃,两国再次交恶,文成公主的努力化为乌有。

此时的文成公主曾试图再次从中斡旋,但都以失败告终。说到底,她只是已故君王松赞干布的王妃而已,并没有实际上的权力,什么都做不了。

文成公主在痛苦中又煎熬了30个年头,终于在公元680年离开人世,享年56岁。

如今,西藏自治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解放后的西藏方方面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区转变成了拥有多种产业的美好的地方。这一切都归功于人民世世代代的交流与努力。

而作为汉民族与藏民族友好的象征,至今藏区依然流传着文成公主的传说,并被改写成文艺作品传世。这一切充分说明了西藏地区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国土,任何试图分裂西藏的势力都不过“徒增笑耳”。

更多文章

  • 布达拉宫那么漂亮,是为谁建的?反正不是给文成公主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宋小小标签:宫殿,西藏,小昭寺,凯旋门,文成公主,布达拉宫,松赞干布

    历史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西藏有一个神奇又浪漫的宫殿,就是现如今的布达拉宫。关于布达拉宫,人们都说是松赞干布为了文成公主而建的布达拉宫,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子吗?还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布达拉宫随着时间的积累,有着数不胜数的藏族文化以及艺术的瑰宝,这座辉煌的宫殿,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慕名而来。其实

  • 从文成公主的双重形象看中原文化在西藏的传播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文成公主,中原,中原地区,西藏,吐蕃,唐朝

    文成公主进藏是西藏地方同祖国关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成公主的形象在文献中逐渐丰满,成为为西藏带来中原文化的使者、擅长堪舆的中原公主。文成公主形象的塑造过程反映出历史上西藏地区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重视。文成公主的双重形象第一种形象:给西藏地区带来中原文化的使者。在伏藏文献《柱间史》中,对

  • 文成公主是如何影响藏族文化的?西瓜视频带你重走出嫁路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吐谷浑,李道宗,李世民

    说起汉藏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谈文成公主;说起汉族文化如何影响藏族文化,也不得不谈文成公主。那么,文成公主究竟做了哪些有益于汉藏两民族关系的事情呢?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见周边的吐谷浑娶了唐朝的公主,在周边各民族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向唐朝提出了和亲的要求。通过西瓜视频了解到

  • 文成公主和亲涨国人志气,昭君出塞让人羞愧难当?错,真相正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王昭君,松赞干布,汉元帝,李世民

    此说法相当不妥!恰恰相反,文成公主和亲有很大的“逼婚”成分,昭君出塞却彰显了大汉国威。不过,无论是文成公主还是王昭君,她们对促进民族和平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既然如此,为何后人会产生“颠倒黑白”的理解了呢?这其中又隐藏了什么历史玄机呢?我们先从两位“和亲大使”的简历说起。王昭君出生于汉宣帝五凤四年(前

  • 唐朝国力强盛,为何还要和吐蕃和亲,而远嫁的文成公主又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唐朝,李世民,吐谷浑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唐朝的明明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以和亲的形式维护和其他附属国的政治关系?而当时因和亲远嫁的文成公主,在嫁到吐蕃国后,生活又过得怎样呢?关于以上问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过得并不幸福,甚至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个正妻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薛仁贵

    提到文成公主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曾听说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除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之外,对于文成公主这个人,很多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嫁到吐蕃的时候,到底是一个怎样

  • 文成公主都进藏了,为何大唐和吐蕃还在201年里179场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吐蕃,唐军,进藏,李世民,侯君集,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按正规说法,这是大唐正式和吐蕃结成了秦晋之好。但其实,按这个词的本来意思,这绝对不是好话。因为真正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一点都不好。历史上,秦晋两国就是连续数代结亲,连续数代打仗。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的老爹也是这么总结的。▲大胡子吐蕃使臣就是禄东赞文成公主进藏本

  • 超级震撼!《文成公主》实景剧演员多达800多名,380元的票价超值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蜀黍看世界标签:文成公主,实景剧,松赞干布,布达拉宫,拉萨,藏戏

    这一次到拉萨终于实现了观看了《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的愿望,380元的票价不便宜,观看以后却觉得物有所值。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过去我就听闻《文成公主》实景剧是以拉萨的自然山川为背景,是在圣城璀璨星空下演绎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场面恢宏浩大。真正置身其中的

  • 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她为什么远嫁吐蕃?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

    文成公主(?—680年),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与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王昭君,吐蕃

    在封建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仗是永远也打不完的,即使是再富庶的国家,也断然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战争上。于是为了平息战乱,各自安好,和亲的政策应运而生。不动一刀一枪,只需一桩婚事就能消弭两国之间的矛盾,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历史上,和亲的例子有很多,如昭君出塞,远嫁南匈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