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学全才沈括有多博学?一生有哪些著作?其成就对后世有何影响?

科学全才沈括有多博学?一生有哪些著作?其成就对后世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哈皮皮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4/1/19 0:44:26

史·沈括传》的作者是这样形容沈括的:“博学善,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如他的《南郊式》,修改简化了皇帝的“郊祭”仪式,节约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他也曾学医、行医,成功地救治过重病病人,并著有医书《别次伤寒》《灵苑方》《良方》等。在出使契丹时,他沿途随时观察着当地的地理形势,根据观察制成一幅《使契丹图抄》,供政府参考;以及曾毁于战火中的《天下州县图》,是当时最为精准的一套地图……一系列的成果体现了沈括不仅在科学人文方面成绩显著,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也有不俗的理解。

特别的是,沈括在出使辽朝南归的路上,每经过一个地方,都把那里的山脉河流、驿路关隘描画到地图上,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作了细致调查。回到宋朝以后,沈括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以一代学者独有的视角著成图文并茂的《熙宁使虏图钞》,为宋代帝、使臣、官员等了解辽朝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此外,沈括还多次到宋辽边境巡视,根据边界政治、地理形势制作立体地图模型进呈给宋神宗,以期皇帝能够对边境情势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宋朝对外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在沈括的诸多科学工作中,他对计量的贡献引人注目,而这一点为当代学者所忽略。日本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认为:“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作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沈括天赋异禀,一生对科学研究非常好奇,热心科学研究,且兴趣广泛,加之北宋比较好的科研环境和气氛,以及比较宽松的社会氛围,最终促成了沈括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沈括宋神宗宋朝科学

更多文章

  • 梦溪“新”谈,携手启航,沈括小学诞生了一支“余杭教育铁军先锋号”

    历史解密编辑:钱江晚报标签:沈括,梦溪,班主任,中学,学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高瑶琼 刘怡婷日前,沈括小学“高瑶琼名班主任工作室”带领的班主任团队历时一年的努力,成功获评“余杭教育铁军先锋号”荣誉称号。2020年8月扬帆启航的沈括小学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有一支“铸梦、善思、求索、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高瑶琼名班主任工作室”秉承学校“专心致意

  • 沈括故事串说:揭发苏轼、错评唐诗,却被外国学者称科学史坐标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沈括,苏轼,王安石,白居易,宋神宗,科学史

    纪昀评价说沈括在北宋,学问最为博洽,於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他是北宋的政治家、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根据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在长大后会有所成就的人,十有八九便自幼好学。沈括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幼时的他身体羸弱,跟邻家贪玩的小孩子比起来,他便拥有很多时间去通过

  • 沈括出使大辽,归国后制作出“高科技”,宋神宗觉得非常棒!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沈括,宋朝,宋神宗,数学家,梦溪笔谈,物理学家

    在北宋年间,宋辽之间的关系紧张而又复杂,特别是神宗皇帝当政,两国的疆土问题的紧张程度,尤为严重。公元1075年,宋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谈判,同时他还肩负秘密任务,沈括回国后,还献上一件高科技的“宝贝”,让神宗皇帝龙颜大悦,究竟是什么“宝贝”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

  • 沈括与《梦溪笔谈》博学善文 无所不通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梦溪笔谈,沈括,王安石,宋史,子部

    原标题:海南周刊丨沈括与《梦溪笔谈》 博学善文 无所不通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满楼北宋时期有三大笔记,分别为《容斋随笔》《困学纪闻》和《梦溪笔谈》。其中,《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那么,《梦溪笔谈》缘何获得如此殊荣呢?沈括其人,何以成书《梦溪笔谈》是北宋官员沈括

  • 熟蛋返生是骗人,但1000年前的沈括记载,有人能把熟肉变回活牛羊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沈括,梦溪笔谈,熟肉,返生,王安石,宋神宗

    首先声明,近日被报道的郑州某校长用意念让“熟蛋返生孵小鸡”一事,笔者认为非常荒谬可笑,该学校所谓的研究项目无非是打着开发大脑的噱头骗钱。这不光是骗人,也可能这一群人走火入魔了,产生幻想症,自欺欺人。再说,想让别人相信他们的鬼把戏,必须先强迫自己深信不疑。如果这件事放在没有网络的八九十年代,肯定不会有

  • 沈括为何陷害苏东坡?“乌台诗案”给苏东坡的创作带来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沈括,苏轼,乌台诗案,宋神宗,王安石,秦观,苏东坡,弦乐器,香草

    熙宁六年,苏轼在家中招待沈括。酒过三巡,苏轼把自己的作品一股脑摊开,任由沈括摘录。岂料沈括拿着诗稿状告苏轼诽谤朝政,苏轼因此被投入监狱,差点丧命,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北宋中期,由“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苏轼因为上书批评新政的弊端而遭到打压,于是他自请外放,被宋神宗任命为杭州通判,离开了京城。酒

  • 写《梦溪笔谈》的沈括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休闲读品杂志标签:沈括,朱熹,苏轼,毕升,王安石,科学家,梦溪笔谈,地理学家,动物学家,中国考古学家

    ◎沈括塑像 一进梦溪园正门就看到了沈括的塑像,身着布衣,右手拿书,完全是一副学者的造型,雕塑背面刻有沈括的生平概况。1沈括(1031-1095年),北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在各地为官,晚年被贬,谪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在这里,他完成了留传至今的一部巨著《梦溪笔谈》。按现在的学科分类来看,沈

  • “北宋最为博学之人”沈括,有着怎样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沈括,王安石,宋军,梦溪笔谈,沈周,生物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物理学家,宋朝

    沈括(1032——1096),杭州钱塘县人(今浙江杭州),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其在科学领域成就卓著。沈括出生时,北宋王朝已立国七十余年,此时的宋朝,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对此,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一代科学巨擘沈括,为何要陷害大文豪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沈括,苏轼,王安石,梦溪笔谈,苏辙

    说起苏轼,那历史评价极高,北宋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美食家,水利专家,但最牛的当属他的文学造诣,高处不胜寒。马上到中秋节了。人有悲欢离合,越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九百多年前,他的作品又得被大刷特刷。苏轼历史上一生也是坦坦荡荡,率性天然品德和操守,没得说。由于他治世的时候,正好

  • 科学家的故事 |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唐山微科普标签:沈括,梦溪笔谈,王安石,沈周

    沈括(1031年—1095年)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的古代中国,要产生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