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熟蛋返生是骗人,但1000年前的沈括记载,有人能把熟肉变回活牛羊

熟蛋返生是骗人,但1000年前的沈括记载,有人能把熟肉变回活牛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1/18 18:37:45

首先声明,近日被报道的郑州某校长用意念让“熟蛋返生孵小鸡”一事,笔者认为非常荒谬可笑,该学校所谓的研究项目无非是打着开发大脑的噱头骗钱。这不光是骗人,也可能这一群人走火入魔了,产生幻想症,自欺欺人。再说,想让别人相信他们的鬼把戏,必须先强迫自己深信不疑。

如果这件事放在没有网络的八九十年代,肯定不会有那么轰动。那时候有过“气功热”,各种“特异功能”层出不穷,出了不少装神弄鬼的“大师”,什么隔空取物、隔墙透视、意念治病之类的太多了。

但是话说回来,人们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了解还太少,有些东西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笔者坚信,现代社会抱着功利心的此类“研究者”都是招摇撞骗。因为观其人、听其言就是骗子,他们连那些未知领域的皮毛也学不到。

在古代,修习道术、方术的奇人异士大有人在,这方面的记载多如牛毛,正史中记载的也不少。

好比《后汉书》里记载的徐登和赵炳,用巫术给人治病非常灵验,随手一指,能让溪水断流;来历不明的蓟子训,会起死回生术,坐骑是一头腐烂的死驴,拿手杖一敲,驴就恢复如初,所到之处成千上万人围观;还有人们熟知的三国左慈,戏弄曹操,神通广大,《后汉书》也有记载。

这些记载虽说不能全信,但古代的环境利于修行,世外高人肯定是有的。

宋朝大科学家沈括记载的一件事和“熟蛋返生”有相似之处,不过更神奇。

沈括是个全才,老外也很崇拜他。如日本学者三上义夫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古代)日本的数学家没有一个比得上沈括”,英国人李约瑟说,“(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内容庞杂,天文地理、医药占卜、风土人情等等无所不包。其中《异事异疾附》里有一段关于雷州(今属广东湛江)的记载。

宋神宗熙宁年间,沈括的才干被皇帝和王安石赏识,当了中书检正官,掌管各地上报的刑事案件。有一次沈括看了雷州送来的卷宗,颇为奇怪,案情是有人被诅咒而死。

“有人为乡民诅死,问其状,乡民能以熟食咒之,俄顷,脍炙之类悉复为完肉;又咒之,则熟肉復为生肉;又咒之,则生肉能动,復使之能活,牛者復为牛,羊者復为羊,但小耳;更咒之,则渐大;既而復咒之,则还为熟食。”

这段话意思是,雷州乡下有人会一种下蛊的巫术。他们一念咒语,能让熟肉变成整块的生肉,再一念,生肉就能动弹了,到最后牛肉变成活牛,羊肉变为活羊,和普通牛羊毫无二致,只不过个头很小。继续念咒,还能让复活的牛羊变大。如果施法者愿意,也可以把牛羊重新变成肉,肉变回熟食。

这和下蛊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如果有人吃了下蛊者做好的熟肉,人家一念咒语,他就会肚子疼,越来越严重,赶紧拿金银财物给下蛊者,就没事了。要是舍不得钱财,那就惨了,最后肚子会裂开,小牛小羊破体而出。想想就吓人。

雷州官府调查此案很仔细,沈括还记录了下蛊者的咒语,“东方王母桃,西方王母桃”,反反复复就这两句。当然了,别人念是不管用的,既然是巫术,就有其秘诀。《梦溪笔谈》没写雷州这件案子怎么处理了,最后说,官府审讯案犯还会什么巫术,他除了来回变肉,不会别的了。

沈括记载的这件事,开头说“余在中书检正时”,看起来是自述,有人说应该是来自北宋人彭乘的见闻录《墨客挥犀》。因为彭乘比沈括早出生几十年,沈括当中书检正的时候,彭乘应该去世了。但彭乘的生卒时间没有确切记载,所以无法确定“雷州下蛊案”到底是谁写的。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还写了一件事。他总是听人说,被雷劈的地方,有时候会发现雷神掉落的雷斧,或者雷楔,前者是铜铁质地,后者是石头做的,和斧头的形状一样。沈括之前不太相信,后来他在随州,看到一棵大树被雷劈倒,在树下发现了雷楔,和传闻中一模一样,这才信了。

看来,古代的确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

参考文献:《宋史》、《梦溪笔谈》

更多文章

  • 沈括为何陷害苏东坡?“乌台诗案”给苏东坡的创作带来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沈括,苏轼,乌台诗案,宋神宗,王安石,秦观,苏东坡,弦乐器,香草

    熙宁六年,苏轼在家中招待沈括。酒过三巡,苏轼把自己的作品一股脑摊开,任由沈括摘录。岂料沈括拿着诗稿状告苏轼诽谤朝政,苏轼因此被投入监狱,差点丧命,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北宋中期,由“王安石变法”引发党争,苏轼因为上书批评新政的弊端而遭到打压,于是他自请外放,被宋神宗任命为杭州通判,离开了京城。酒

  • 写《梦溪笔谈》的沈括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休闲读品杂志标签:沈括,朱熹,苏轼,毕升,王安石,科学家,梦溪笔谈,地理学家,动物学家,中国考古学家

    ◎沈括塑像 一进梦溪园正门就看到了沈括的塑像,身着布衣,右手拿书,完全是一副学者的造型,雕塑背面刻有沈括的生平概况。1沈括(1031-1095年),北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曾在各地为官,晚年被贬,谪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在这里,他完成了留传至今的一部巨著《梦溪笔谈》。按现在的学科分类来看,沈

  • “北宋最为博学之人”沈括,有着怎样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沈括,王安石,宋军,梦溪笔谈,沈周,生物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物理学家,宋朝

    沈括(1032——1096),杭州钱塘县人(今浙江杭州),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其在科学领域成就卓著。沈括出生时,北宋王朝已立国七十余年,此时的宋朝,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对此,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一代科学巨擘沈括,为何要陷害大文豪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沈括,苏轼,王安石,梦溪笔谈,苏辙

    说起苏轼,那历史评价极高,北宋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美食家,水利专家,但最牛的当属他的文学造诣,高处不胜寒。马上到中秋节了。人有悲欢离合,越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九百多年前,他的作品又得被大刷特刷。苏轼历史上一生也是坦坦荡荡,率性天然品德和操守,没得说。由于他治世的时候,正好

  • 科学家的故事 |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唐山微科普标签:沈括,梦溪笔谈,王安石,沈周

    沈括(1031年—1095年)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的古代中国,要产生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是一件

  • 科学全才—沈括

    历史解密编辑:说话请投币标签:沈括,梦溪笔谈,笔谈,著作

    1979年7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纪念沈括,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星”。沈括的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

  • 结党营宋(二一)沈括提出差雇并行,为何遭到同阵营蔡确的弹劾?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沈括,蔡确,宰相,宋朝,王安石,司马光,宋神宗,数学家,结党营宋,天文学家,官宦世家

    宋神宗时期熙宁变法政策不但遭到了保守派大臣的阻止,在变法派内部也曾因为对各种新法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这种争执在对新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新法的推进产生了阻碍作中。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推出中枢后,这种争执有了扩大化的迹象,甚至出现了新党内部互相弹劾攻击现象。当时的三司使沈括被同为变法派大臣的蔡确弹劾

  • 沈括是北宋名臣,为何被贬谪六年,他打了一场大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沈括,宋神宗,王安石,西夏,梦溪笔谈,种谔

    在英国学者李约瑟看来,北宋名臣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因为他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其实,沈括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北宋的名臣。然而,沈括的仕途并不顺利,特别是在后半生,居然被贬谪六年。那么,沈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导致他在晚年的境遇十分凄凉呢?一、北宋奇才

  • 宋朝下了一场怪异的冰雹,后发生一件大事,沈括:老天预言很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沈括,宋朝,王韶,宋神宗,宋军,梦溪笔谈

    史书中,有关天象的记载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好比“太白入月”、“荧惑守心”,日食、月食的记录,还有大风雨雪、雷电冰雹,一般超过常规水平或者构成灾害的天气变化,都会被记录下来。像《资治通鉴》里,某年月日下冰雹、大风拔木什么的,出现频率很高。古代谶纬学认为,不寻常的天象或者一些陆地上的奇怪现象都跟人世间的

  • 家有悍妻,屡受家暴,大科学家沈括为何如此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沈括,梦溪笔谈,王安石,宋哲宗,家暴,萍洲可谈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知识大爆炸”时期。“宋之缙绅,士各精其能”,这一时期,各领域都涌现出大量人才,其中还有很多异常博学的大咖。沈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沈括像我们可以列举沈括很多身份,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还有一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