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文学家张舜民十首诗词,词作风格与苏轼相近,常被人误为苏词

北宋文学家张舜民十首诗词,词作风格与苏轼相近,常被人误为苏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4733 更新时间:2023/12/7 4:45:32

张舜民,北宋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陕西路邠州人。他是"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的姐夫。他是宋神宗年间的进士,他为人正直,敢直言,善于书画。

公元1081年,张舜民曾随高遵裕西征西夏灵州,最终无功而还。他还作诗嘲讽此次战役,如"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斫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张舜民后因遭转运判官察劾奏,被贬为监郴州酒税。

元祐元年(1086)张舜民被召试,授秘阁校理。公元1087年,张舜民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就言事达60章,没过多久就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张舜民后因元佑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南宋绍兴年间,追赠宝文阁直学士。

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有自题扇诗云“忽忽南迁不记年,二妃祠外橘洲前。眼昏笔战谁能画,无奈霜纨似月圆。”又题邓正字家刘明复《秋景》,末句云:“我有故山常自写,免教魂梦落天涯。(见《画继》)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的诗作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篇。自序中说:"年老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张舜民的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词存四首。以《卖花声》为最杰出。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文学家张舜民的十首诗词,体会其诗词的魅力与艺术美,相信你会有所感触。

1.《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宋代〕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2.《村居》

张舜民〔宋代〕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3.《薄台》

张舜民〔宋代〕

屈曲清溪十里长,净涵天影与秋光。

此行却在樊川尾,稻熟鱼肥柿子黄。

4.《西征回途中二绝》

张舜民〔宋代〕

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

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5.《秋》

张舜民〔宋代〕

急雨收残暑,西风吹暮蝉。

烟浮水空阔,露洗月华圆。

6.《江神子·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

张舜民 〔宋代〕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7.《打麦》

张舜民〔宋代〕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8.《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宋代〕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9.《秋晚三首》

张舜民 〔宋代〕

久雨秋深对晚晴,近山昏黑远山明。

滩头艇子排行系,水底鱼儿作队行。

衰柳带风犹喜舞,残蝉送日尚能鸣。

角冠藜杖何为者,独溪边忘姓名。

10.《木香花》

张舜民 〔宋代〕

庭前一架已离披,莫折长枝折短枝。

要待明年春尽后,临风三嗅寄相思。

标签: 张舜民苏轼诗词苏词诗作

更多文章

  • 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再提升丨宝丰县园林绿化中心顺利接管程颢广场、汝瓷公园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程颢,园林,宝丰县,公园,绿化,汝瓷

    近期,宝丰县园林绿化中心严格按照城市工程基础设施移交工程要求,全力做好汝瓷公园、程颢广场的接收工作,形成界限清晰、权限明晰、管理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便民服务作用。一、现场查看,掌握公园实际情况。中心业务科室联合交通局、施工建设方对移交的汝瓷公园、程颢广场实地查看,明确工

  • 《千家诗》120《秋日偶成·其二》程颢 |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秋日偶成·其二,千家诗,王安石,大儒

    秋日偶成·其二【宋】程颢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译文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都是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

  • 千家诗108《郊行即事》宋·程颢 |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郊行即事,游衍,好天气,王安石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注释①恣行:尽情游赏。②遥山:远山。③兴:乘兴,随兴。④乱红:指落花。⑤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

  • 《千家诗》65《题淮南寺》程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题淮南寺,千家诗,诗人,悲秋

    题淮南寺宋•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译文】南去北来没有羁扰我想休息就休息, 西风吹尽楚江上的白草蘋煞是悲戚。我们修道人可不是见秋生悲的骚客, 任凭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相对愁悲。【注释】⑴淮南寺:寺名,在今江苏扬州。淮南,道名。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⑵休便

  • 《千家诗》121《游月陂》程颢 |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程颢,游月陂,水心云,林下泉,千家诗,王安石

    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译文】在月陂岸堤上东西南北来回行走,北面拥有高耸入云的百尺高台。一切事物已随秋天节气而发生变化,显出萧条的迹象,暂且趁着水边傍晚的凉意,畅饮几杯。水中云影

  • 职场小故事:学做君子,不妨从学习程颢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视觉说标签:程颢,王安石,宋明,职场

    (历史人物)程颢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追随他三十余年的门生刘立之常跟朋友说:“与老师相处这么久,从来没见他发过火、动过怒,一般人很难有这种修养。”职场小故事:学做君子,不妨从学习程颢开始学生们每天听从程颢的谆谆教导,又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了真正的儒者风范,大家都说:“与程老师相处,真有

  • 宋朝道士自称活了1700岁,见过孔子和刘邦,程颢:我不想认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子,刘邦,程颢,宋朝,道士

    自古听说长生不老、人死复生、鬼神之说的一系列故事,大都出现在影视剧当中。但现实生活之中真会存在此现象吗?科学无法解说,只留玄学定论。生老病死是世间定律。在现实生活之中,人活百岁是正常之事,但活到100岁的人少之又少会让人惊奇,那千岁更不用说了,谁会信?若现实之中真有活过千岁之人想必是有阴谋论,千岁一

  • 宋朝道士张怀素自称活1700岁,见过孔子和刘邦,程颢:不想认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赵文说科技标签:孔子,刘邦,程颢,张怀素,道教

    我们最早接触与“道”有关的知识,则是从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儒、释、道这三个贯穿整个中国史并且对当今社会还有影响的哲学流派。道家和道教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道教是作为一个宗教流派存在,道家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由与解脱,而道教追求的则是以一种“羽化成仙”的态度来看待人的生死。让人没想到的是道教的某种理论

  • 程颢偶然间作的小诗,字里行间渗透着宋人风骨与雅趣

    历史解密编辑:品诗词标签:程颢,唐诗,雅趣,风骨,诗人

    喜欢唐诗,亦喜欢宋诗,唐诗以韵致胜,美在情辞,故而浑雅,宋诗以意致胜,美在气骨,故而透辟。今天,我们不妨欣赏几首宋代诗人程颢写的几首《偶成》小诗,感受宋人风骨与雅趣。先看这首《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

  • 程颢“视民如伤”

    历史解密编辑:《祖国》杂志社标签:程颢,皇帝,嘉佑,宋朝,唐朝,宋神宗,王安石,官宦世家,唐宋八大家

    《二程粹言》中记录着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这样一段话:“视民如伤,若保赤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官的要把老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当成小孩子一样保护。程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为官期间将“视民如伤”作为座右铭,每到一地都写好贴在自己随时可见的地方,就像镜子一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