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舜钦的一首夏日七绝,全诗句句写夏景,却句句都透散着清凉之意

苏舜钦的一首夏日七绝,全诗句句写夏景,却句句都透散着清凉之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2655 更新时间:2023/12/27 3:13:45

苏舜钦,宋代诗人。与梅臣齐名,时称“苏梅”。风格超迈横绝,独出机杼。

宋代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中说:“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梅尧臣),轩昂不羁,如其为人。”

罢职之后,苏舜钦闲居苏州。此地有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祜的池馆,时已废弃。

苏舜钦以四万钱买下废园并进行修筑,傍水造亭,题名“沧浪亭”。苏舜钦归隐闲居,吟诗作赋,日子过得也是怡然自得。

时值盛夏,赤日炎炎,暑气难耐。可是诗人却在享受着他的惬意之所,写下这一首《夏意》,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夏意》

苏舜钦〔宋代〕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首诗的大意是:

树林深处的小院里竹席清冽,石榴花透入帘幕火红明朗。虽然正当正午,却树阴满地;梦中醒来,只听得不时传来黄莺儿几声鸣啼。

题目是“夏意”,实写夏日昼寝醒后的闲适之情,笔致轻灵,情韵悠然,使人于夏日当午的炎热之外有置身于别一幽静清爽世界的感觉。

“别院深深夏席清”,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

“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院在宅庭幽深处。

“石榴开遍透帘明”,诗人躺在席子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榴花颜色柔和,带有催眠的作用。

“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这句化用了韩愈《榴花》诗中的“五月榴花照眼明”之意。

“树阴满地日当午”,时当正午,抬头所见正是一派炎热的大日头;而低头一看,则榴树底下,又是一片扶疏的浓荫。虽是正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

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梦觉流莺时一声”,虽是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诗人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阴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全诗短短四句,全从感觉入手(触觉、视觉、听觉),写出了夏日的炎热与昼寝的凉爽,深切而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那种闲适悠远的士大夫逸趣。

宋诗长于说理,也常以折拗的笔法来表达禅宗哲理,而这首诗却以平易的笔触表达寻常自然之理,于平易中见真率,虽寻常亦有理趣。刘希夷以“极平夷安贴”的赞语来评价这首小诗是非常允当的。

更多文章

  • 苏舜钦游玩花山寺时写下的一首七绝,诗句看似平常,却很有的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野草,诗人,剪伐,宋朝,苏舜钦,花山寺,范仲淹

    苏舜钦,北宋诗人,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后罢职闲居苏州。庆历四年,苏舜钦罢职后,闲居苏州时,这一日外出游玩,来到花山寺,只见野草丛生,不见百花开放,觉得“花

  • 苏舜钦的一首冷门爱国七律,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七律,诗人,诗文,宋朝,苏舜钦,许国终,范仲淹

    庆历五年,苏舜钦被削职为民。苏舜钦这次罹祸,表面上是因为他动用了衙门卖废纸所得的公钱设酒宴,会宾客,其实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息息相关。苏舜钦的岳父杜衍同情范仲淹的新政,苏舜钦又是范所推荐,加以他屡“言时政得失”,“无所回避”,使“群小为之侧目”,因此守旧派王拱辰等借机打击苏舜钦,想以此动摇杜衍、范仲淹的

  • 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二十首绝句,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诗人,秋怀,花枝,绝句,宋代,宋朝,苏舜钦,范仲淹

    苏舜钦,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生于开封。中进士后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等。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苏舜钦属于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后被邪恶势力所不容,被罢黜“除名”,闲居苏州。后又起用为湖州长史,不久病卒。苏舜钦是与梅尧臣齐名的诗人,时称“苏梅”。他的诗多能揭露时弊,反映人民疾苦,抒

  • 张九成:桂子飘香的状元郎,人品高洁,不依附秦桧,终成一代大儒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张九成,秦桧,高洁,赵构,岳飞,大儒

    张九成:一帘春月静,数点列山青认识张九成,并不是从他的事迹或读他的诗词,而是看了一副对联知道他的,这个对联的作者那可是如雷贯耳,被称为“诗宗”的李清照,正因为是她所撰,所以对其中的人物不得不加以关注。“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柳三变就不用说了,天下“漫词”第一人,“白衣卿相”,我最喜欢的词

  • 《寻龙诀》中的“奥古公主”,现身“千年女巫”古墓,满身黄金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古墓,墓室,黄金,面具,奥古,墓主人,寻龙诀,动画产业公司,时代片,寻宝电影,冒险片

    小编很喜欢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九层妖塔》《盗墓笔记》等,当然这并不代表赞同盗墓的行为,而是墓中各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很是让人刺激。特别是《寻龙诀》中的“奥古公主”那神秘一笑,至今想起都能激起一身鸡皮疙瘩。本以为“奥古公主”只是电影中一个虚构的角色,却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而且她的古墓也在

  • 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庞安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炎黄国医吴越标签:扁鹊,难经,脉诀,黄帝,庞安时,炎黄国医传奇

    庞安时,字安常,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的人。他小时候就很能读书,看过的书都能记住。他的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庞安时说:“这本书不值得学。”他自己找了黄帝、扁鹊的脉学理论来钻研。过了不久,他便弄通了其中的道理,有时还能说出一些新颖的看法。和别人讨论、辨诘有关问题时,没有人能让他

  • 李若水因何甘愿为北宋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蔡京,皇上,宋廷,金兵,北宋,宋朝,李若水,宋钦宗,宋徽宗

    作者:许云辉公元1127年初,宋都开封外城,杀气腾腾的金兵大营内,突然传出声遏行云的吟诵声:“矫首问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这惊天动地的声音,是吏部侍郎李若水以诗明志、引吭高歌。他跟随宋钦宗再入金营后,为捍卫宋廷最后一丝尊严,大义凛然痛骂金兵。在被如狼似虎的金兵绳捆索绑押至祭坛后,他

  • 刘春智仿 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历史解密编辑:国画刘春智标签:溪山行旅图,尘埃,宾客,刘春智,宋范宽

    观历代名画有感读史鉴兴衰,代有王者才。光照三千里,声震古今开。百年皆宾客,露散几多哀。屈心难自傲,一笑出尘埃。 (题画句)

  • 赏画 | 范宽《临流独坐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范宽,临流独坐图,水墨,山石

    范宽《临流独坐图》绢本 立轴 浅设色 156.1x10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山形轮廓多方折的线条,皴纹直劲有力,水墨层加渍染,用墨甚浓,有坚实厚重之感。林麓间留白作烟云,与山石成虚实之呼应,凝重中有灵秀之韵。本幅具有典型北宋山水主山堂堂居中的雄伟构图,画中并无绘者款印,清代才归于范宽(活动于十

  • 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再现,天津展宋元文物精品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范宽,哥窑,瓷器,宋代,画家,张择端,天津市,宋元文物,中国文物,雪景寒林图,金明池争标图,中国世界遗产

    澎湃新闻获悉,“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逾百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7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宋代著名书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再次展出;天津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