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夔: 开创了南宋的一代词风

姜夔: 开创了南宋的一代词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4650 更新时间:2024/1/31 11:05:20

作者:赵心放

有首白石诗写的是,南山有个仙人,夜夜煮白石来当饭食,不用花钱只是费牙齿,世人叫他白石仙。这个有点儿神乎的白石仙就是南宋大词人姜夔。他深受道家思想熏陶,一生漂泊于江湖,居无定所,卓尔不群,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等无不精通,是继苏轼之后又一位难得的艺术全才。

(一)大咖抬举飘游之人

姜夔自幼就开始飘游,但漂游并不一直都是他的本意,很多时候是情不得已。他的父亲大约是个七品官儿,按照当时干部任职的办法是,过几年就要“宦游”一次,从甲地轮换到乙地。不幸的是,他父亲在湖北汉阳知县任上病逝了。他和姐姐只好在汉阳定居下来。那时参加科考的考生必须在最早注册的居住地参加考试。为了考取功名,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往返于湖北和江西之间。

他风度翩翩,才华卓著,不仅在诗词上很有造诣,还精通音律,会拨弄不少乐器。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称赞他“为文无所不功”,就是夸奖他多才多艺。不少当时的大咖,如范成大朱熹辛弃疾等,都十分欣赏他的文章才华,并对他深通礼乐表示叹服。

但上帝虽然给他人生开了扇智慧之门,也给他关了一扇重要的窗子。文曲星一直白眼瞧他,屡败屡战四次,硬是都不青睐他。科考不中,相当于现在就是没有文凭哟,当个私塾先生别人都不愿意请,何况他立志高远,不想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他就像许多怀才不遇的文人一样,开始走出家门寻找机遇了。

(二)相遇两个人生知己

他到处飘游,但前几年人生没有啥起色,直到1185年他32岁时,认识了诗人萧德藻后境况才有所变化。老萧是个淡泊名利之人,与他父亲是同科进士,当了几年官后归隐在家。两人一见如故,结成了忘年交。老萧看重姜夔的才华,说“学诗数十年,始得一友”。遂说媒将兄长的女儿嫁给他,给他名正言顺地当了个沾亲的老辈子。在老萧和杨万里、范成大的举荐下,姜夔的声名鹊起。

他跟随老萧先在湖州居住,后在弁山苕溪旁的白石洞天安居,生活开始比较安定了。他的“白石道人”名号即由此而来。他潇洒不羁、广交名士,从在湖州居住期间开始,就开始时不时的外出游历,先后到过苏州、杭州、合肥、金陵等地。知晓不少金军入侵之事后,亡国之恨也不时萦绕在他心头,常在写的词中发出喟叹,毕竟他也是一个爱国之人。

南宋中期开始,权贵们开始盛行养门客之风。不少仕途不得志的文人,选择了当江湖游士,以诗文寄身在权贵门下。姜夔为了生计,也当了他们中的一员。但他与那些以才华取悦于权贵的人不同,他要的不是同情与施舍、扬名,他想得到的是赏识和尊重,获得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真是“梦里寻他千百度”后,他终于遇到了杭州富豪张鉴。

张鉴是南宋大将张俊的后代,也是南宋末著名词人张炎的曾祖父。萧德藻去世后,姜夔失去了依靠,就移居杭州投靠早已认识的好友张鉴。张鉴将他作为家人看待,由于他科考屡试不中,张鉴准备花钱替他买官,他婉言谢绝了。

本来张鉴要将一处很不错的山赠给他养老,由于张鉴突然病逝了而未成。姜夔说他和张鉴十年相处,和亲兄弟一样亲,张鉴有事找到他,他就像办自己的事一样尽心尽力,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忧愁。

但他并没有因朋友的接济而丧失了进取心,1196年,还向朝廷献上《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希望从音乐方面得到使用。没被朝廷重视。两年后又向朝廷献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这次朝廷允许他破格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从此他杜绝了科考入仕的念头。后来张鉴去世了,虽然他早年他广结名士,但时过境迁,结交的朋友们,或因交情泛泛,或因虽深交财力不够、有的已去世等原因,无法帮他摆脱困境。不久其家和杭州不少居民家庭 ,遇上了一场大火,他的生活更是每况愈下。难以为生的姜夔,直到白发苍苍,仍在为生计奔波于金陵、扬州之间。

(三)性格独立活泼自信

姜夔和唐代著名诗人浩然一样,从来没做过官,当了一辈子老百姓,但他从没丧失过人格的独立与内在的活泼自信,其词在南宋是自成一家的空灵派。他深信“人物眇然须强饭,天工应不负才名”。1206年,他曾作一首《水调歌头》来记事抒情。在词中写道 :东望赤城近,吾兴亦悠哉。

他年轻时,结交了一个喜欢诗词的好朋友张仲远,是个在衙门做事的小官儿。在游历吴兴一带时,就住在张仲远家。张家有“河东狮吼”,姜夔看不惯张的妻子,一次有意捉弄她,故意用女人的笔迹写了一首词,趁张不在家时送去。

词中写了男女两人相会的情况。词中说日落西鸟归窝的傍晚时分,他骑上马,没走回家的路,飞快的朝那相约的地方奔去,进入挂着幕帘的一间房子,与那漂亮且能歌善舞的姑娘相会......

张夫人一看,这不反了吗?张仲远受了一顿重责。据说有三天没到衙门上班,因为脸被挖了几道痕迹。姜夔的那首词写得特有艺术性,叫《媚妩.戏张仲远》,有兴趣的朋友在网上能搜索到。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更多文章

  • 宋词三百首丨202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吴江,孤雁,诗人,宋词,陆龟蒙,弦乐器,齐特琴,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方明老师朗诵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译文北方的鸿雁羡慕飞鸟的自由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翻飞。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我真想在甘泉桥边,跟随

  • 姜夔:平正的楷书太俗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姜夔,楷书,真书,唐人,书谱,王羲之,行草书,民族音乐,齐特琴类,书法作品,中国音乐家

    0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

  • 南宋鬼才姜夔:一生江湖谒客,未当官却在22岁就写成传世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姜夔,辛弃疾,杜牧,扬州慢,诗词,陆游,南宋鬼才,弦乐器,拨弦乐器,宋朝,演奏家

    姜夔是鬼才,他在艺术领域像是个全能家,诗词歌赋,散文书法样样精通。姜夔从小就熟读了杜牧写扬州的诗歌,对于繁华扬州向往非常。在姜夔22岁的时候,他来到了扬州。他站在扬州城外远眺,却只看到遍野的芥草和麦子。“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这是他当时的记录。这是一座战后的荒城,根本就没有杜牧描

  • 姜夔:平正的楷书太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姜夔,楷书,真书,书谱,行草书,书法

    01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

  • 宋代著名词人姜夔,书法同样惊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姜夔,小楷,书法,黄庭坚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用笔精到,典雅俊润,且受初唐诸家书风影响,不随时俗,清新脱俗。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小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

  • 本周24篇作品上榜,姜夔《疏影》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姜夔,疏影,打卡,江南,乐器,沁园春,钢笔字,古典乐,齐特琴,中国传统音乐

    上一期练字打卡的题目是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一首《疏影》《疏影·苔枝缀玉》南宋词人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

  • 姜夔的《踏莎行》描绘了“淮南皓月冷千山”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姜夔,淮南,相思,离魂,踏莎行,冷千山,弦乐器,中国传统音乐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其实这也不是新鲜事,古人早已有之。近期陆陆续续学习了姜夔的几首词作,越来越觉得姜夔绝对是一个痴心之人。他二十多岁时,曾经在合肥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分手了。从此以后,姜夔便一直对这位合肥女子念念不忘,为她写下了无数首爱情和相思的词篇,这些词

  • 姜夔:22岁写下一首词,赢得故人情,抱得美人归,道尽历史沧桑

    历史解密编辑:此笺标签:姜夔,柳永,杜牧,苏轼,范成大,扬州慢,辛弃疾,民族乐器,拨弦乐器,千古名句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是25岁的柳永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科考失败后的狂放之语,也是牢骚之语。因为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后面,还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谁曾想,就是这句牢骚,惹怒了宋仁宗,从此奉旨填词,坐实了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此后柳永把烟花巷柳寻遍,写下大量的慢词艳曲,赢得风流名,“凡

  • 南宋词人姜夔的十首诗词,其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姜夔,高洁,诗词,苏轼,辛弃疾,骚雅

    他是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他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诗词、精音律、善书法、对词的造诣尤深。他就是南宋词人姜夔[kuí]。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于饶州鄱阳的

  • 姜夔最经典的一首小令,结尾两句缥缈清冷,连王国维都改口爱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王国维,姜夔,婉约词,人间词话,踏莎行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宋词多被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在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天下,柳永、大小晏、欧阳修、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等婉约派名家辈出。直到苏东坡横空出世,方才首倡豪放,到南宋词坛,家国时事的剧变促使慷慨激昂的豪放词成为主流。虽然南宋依然有姜夔、吴文英等等婉约派名家被明清词人推崇一时,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