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起苏轼,苏辙的人生更加耀眼

比起苏轼,苏辙的人生更加耀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范炜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4/1/16 3:12:07

提到“三苏”,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父子,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这三个人的文学成就都非常高,而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苏轼了。

单是课本上学习的苏轼作品就不少,再加上随着对苏轼的深入了解,知道他不仅诗写得好,书法造诣也很高,还创造出吃货们喜欢的东坡肉,为人洒脱乐观,堪称现代人生追求的典范了,所以对苏轼的欣赏就更甚。

而最近我却被在网上刷屏的“苏辙捞哥哥苏轼”的故事吸引了,从而对苏辙产生浓厚兴趣。

一、苏辙的仕途

三苏之中,苏轼的名气最大,说明苏轼最有才华,按理来说应该是苏轼的官职最大。其实不然,历史上苏辙的官职才是三人之中最大的。

老父亲苏洵的官职是最低的,仅为八品官。苏轼拿到的最高的官职是龙图阁学士,这是一个三品官。苏辙却凭借自己的脚踏实地和为人低调谨慎一路做到了尚书右丞,这是一个二品大员职位。

苏辙和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是同时考中进士的,并且在高难度的制举考试中依然榜上有名。这其中还发生过一件事,那就是苏辙对宋仁宗的后宫之事大谈特谈。

苏辙其实是擅于写政论和史论的,但是他在殿试中,面对已经五十二岁在当时已经算作“高龄”的宋仁宗时,他认为宋仁宗或许对政事感到疲惫了,所以对宋仁宗的后宫禁事畅谈评论。他对这一引起宋仁宗注意力的另类方式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最终他还是赌对了,不久后他就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后来因为人稳重谨慎,深得高太后之心,苏辙的官职一路往上升,成为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

二、苏辙的洁身自好

一生被贬的苏轼尚且有多个妾室,而苏辙一生却只有一个妻子史氏。史氏并不是官宦人家,只是一个小地主的女儿。

二人是在苏辙十七岁和史氏十五岁时结婚的,期间经常给妻子给诗寄情,直到苏辙六十五岁的时候,还依然给妻子写出了“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来追忆往昔。

苏辙一生中有十个孩子,三子七女(其中有二女早夭),全部是妻子史氏所出,可见两人之间的感情甚笃。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难能可贵。

三、苏辙与苏轼的深厚兄弟情

“苏辙捞哥哥”最严重的一次大概就是苏轼的乌台诗案了。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苏轼在地方为官时常常关注民生民情而发现了变法中的很多问题。作为一个心直口快的人,苏轼便经常发牢骚,将一些看法写在诗中。

这就给了改革派发挥的机会,把苏轼的诗各种拼凑解释,给苏轼扣上了包藏祸心、怨恨皇上、讽刺变法的帽子。这些言语让宋神宗大怒,苏轼命悬一线。苏轼大概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了,就在入狱前给弟弟苏辙写下了诀别诗。

苏辙当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哥哥因为这些子虚乌有的罪名失去生命,他为了救出哥哥东奔西走,甚至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赎罪,在献给皇帝的上书《为兄轼下狱上书》中这样写道:“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在狱中被囚禁130天的苏轼出来了,苏辙也因此被牵连,遭到贬官。

苏辙为了捞哥哥苏轼不惜以自己的官职和身家性命相托,这样浓厚的兄弟情也难怪会在人们之间口口相传。

这大概得益于苏洵对他们兄弟二人的教养方式。苏轼和苏辙二人虽然相差三岁,他们二人却是自幼时起便在一起读书,从未有一刻日的分离。

寒来暑往,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外出游历,苏轼都带着弟弟苏辙,苏轼作为哥哥也十分宠爱弟弟,即使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第一时间想着弟弟。

苏轼的才名远播,苏辙也将天才哥哥视作自己的榜样,仰望哥哥的同时也在自我成长,最终也成长为世人眼中的另一座高峰。

在我看来,苏轼广交好友,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精彩的诗词,但却仕途不如意最后也没能安顿好妻儿还得托付给弟弟照看。

而苏辙却沉稳内敛,既是一名低调的政治家,也有足够多的文学著作流传,亲情爱情都处理得周到完美,也是支撑起苏轼耀眼发光的基石。这样的苏辙同样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标签: 苏辙苏轼宋仁宗苏洵宋神宗宰相

更多文章

  • 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官至宰相位列唐宋八大家,原来是个心机男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苏辙,苏轼,欧阳修,韩琦,宰相,苏洵

    “皇帝呀,你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嫌弃忠言逆耳,却特别爱听枕边风,堪比史上六大昏君……”宋仁宗看着这份考卷,气得浑身发抖,血压上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是谁这么胆大包天,敢在制科考试中这样直接骂皇帝,到底长了几个脑袋!这位“胆大包天”的仁兄,便是我们心机男主角——苏辙。他最有名的身份,当属北宋大文豪苏

  • 苏辙的一篇文章,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历史解密编辑:萍姑娘说历史标签:苏辙,宋哲宗,王安石,宋神宗,宋仁宗,宰相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不能以简单的好坏看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人打仗勇猛、谋略无双,却没有政治头脑,在朝廷里四处树敌;有些人文采超群,却不善于理政治民,他们身居高位之后往往教条僵硬,只会掉书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苏辙位列其中。苏辙公元1039年生于四川眉州,父亲苏洵学识渊博,注重对后代的

  • 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辙,王安石,苏轼,宋哲宗,宋神宗,欧阳修

    现如今的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宋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尽管其经济、文化政治都已经发展到了巅峰的地步,但却因为军事过于孱弱,使其沦为丧家之犬,不仅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连文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一介书生都变成了战场上可以指挥作战的大英雄。然而不少人发出疑惑,难道宋朝真的没有复兴的可能了吗

  • 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苏辙,苏轼,王安石,宋神宗,宋哲宗,宋仁宗

    公元1085年,年仅八岁的赵煦登基,成为北宋的新一位皇帝,后世称之为宋哲宗。因为年纪尚小,宋哲宗登基初期,朝政由太皇太后高氏把持。八年后,宋哲宗亲政,推行新法,进行体制改革。此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上书劝阻哲宗,不要轻易改变政策。这篇文章让苏辙因言获罪,哲宗一怒之下,罢黜了苏辙以及与苏辙交好的一

  • 苏炳添是不是苏轼后人?苏辙后人发声:元代苏氏族谱没有这一脉人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苏辙,苏轼,苏氏族谱,苏炳添,苏洵

    ​​近日,知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是苏轼后人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赞优秀一脉相承,有网友质疑说法的真实性,有专家表示尚待考证。8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联系到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陈胡村苏青龙,苏青龙自称是北宋苏辙二十七世孙。苏青龙介绍苏氏族谱每60年修一次,他手上有一本元代的《眉阳苏氏族谱》

  • 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苏洵止步秀才,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历史解密编辑:骅骏老师张标签:苏洵,进士,举人,宋朝,诗人,莫道登,科举考试,地方官员

    高考临近,想起了古代的科举考试。昨天有人问我,高考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古代有秀才、举人、进士和状元,古代的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古代读书人先考童生,而秀才,而举人,而进士乃至状元、榜眼、探花。古代读书人最初的考试目标就是童生。考上了,才可以称之为“童生”。童生考试也不容易,需要通过县试、府试才

  • 少年当志强 奋进新征程 苏洵中学少年学子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云讯标签:二十大,苏洵,团员,团课,少先队员

    少年强则家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当代中国青少年生逢其时,学习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为了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发展,11月18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校团委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团课学习。团校教师陈星主讲,青年教师、团员同学、入团积极分子和部

  • 苏洵为何给两个儿子取名都有车?苏轼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苏辙,苏洵,苏轼,欧阳修,黄庭坚,散文家,拨弦乐器

    相信对于唐宋八大家,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苏轼和苏辙这一对亲兄弟吧。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他和弟弟为何分别名为“轼”和“辙”的原因吧。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古代是极重取名的,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

  • 苏洵小学举行2022秋季开学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眉山教育在线网标签:苏洵小学,新学期,新学年,老师

    9月1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2022秋季开学典礼,拉开了新学年学习的序幕。因疫情防控需求,此次特别的开学典礼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全校师生在教室观礼,也吸引了不少家长朋友一起“云”享开学,“疫”样精彩,“童”样欢乐。同学们高唱国歌,饱含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和希望;同学们举

  • 苏洵义利观对苏轼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想去北极洲标签:茶,苏洵,苏轼,苏辙,易传,朱熹,儒家,香草,义利观,齐特琴类

    苏洵肯定“义”的道德要求,认为“义”是行为规范,并且可以矫正天下人的不正之心。“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苏洵认为,将“义”作为道德标准虽然可以匡正天下人之心,但是只言“义”而没有“利”,就是“徒义”,就成为圣人戕害天下的利器。苏洵以伯夷、叔齐为例,说明“徒义”的危害:“伯夷、叔齐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