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做苏东坡的弟弟,是种什么体验:一路做官散财捞哥哥,苏辙太难了

做苏东坡的弟弟,是种什么体验:一路做官散财捞哥哥,苏辙太难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赵林云教授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1/16 3:10:36

做苏东坡的弟弟,是种什么体验?网友:一路做官散财捞哥哥,苏辙才是“亲哥哥”吧!

苏辙出生在文学大家。父亲苏洵文采斐然,哥哥苏轼自小就天资聪慧,常常妙语连珠。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苏辙本身也才思敏捷。但小时候父亲苏洵常常不在家,他一心为官仕途奔忙,根本不重视两个孩子的教育。

幸好有他们的母亲。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苏轼和苏辙这才把心思都在了正地方。而后来苏洵也及时醒悟,回到家中亲自教学这两个聪明才子。

在这样的书香环境下,苏辙和哥哥苏轼的成长一日千里,十里八乡都知道这一对文曲星。

兄弟二人更是意气相投。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苏辙和苏轼同一年报考。二人的名气和实力都令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极为震撼,“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凭借欧阳修的一句赞叹,二人仕途起点很高,一举出人头地。但令苏辙没想到的是,日后自己仕途的努力,竟成了哥哥的“保护伞”。

苏轼为官刚正不阿,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而苏辙则深谙为官之道,处世圆滑,官场上游刃有余。

这样一对双子星,苏辙日后势必要为哥哥做出牺牲。苏辙没有怨言,而是甘当哥哥的靠山。

苏轼仕途中有三次被贬,而他能三贬立于朝堂,活得逍遥自在,全都离不开弟弟苏辙的鼎力相助。

第一次贬谪,起因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本不是领头羊,但奈何身份过于突出。好多大臣看到苏轼反对,竟然调转风头,反对起王安石的变法。

于是,乌台诗案事发,苏轼被打入大牢,命悬一线。眼看就要问斩于世人,苏辙跑来救哥哥了。

一份真挚的《为兄轼下狱上书》,让天下动容。愿为兄长下狱,舍弃官职不要,哪一个文人墨客不为之求情。最后苏辙被贬,苏轼免去牢狱之灾。

出狱后,苏轼写到,“与君今世为兄弟,跟结来生未了因。”可见深感弟弟相救之恩。

苏辙比父亲更了解哥哥的耿直,为此他在地方做事时,努力当一个好官,为自己积攒足够的政绩。争取日后能再入仕途,为哥哥撑起背后的“保护伞”。

这一天终于来了。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新皇登基,要重整文风,重新重用苏家二兄弟,但弟弟苏辙的官位远高于哥哥苏轼。

凭借着在地方积攒的政绩,苏辙成为右谏。虽然官职不高,但却可以直接给皇帝上书。独到的见解,犀利的文笔,让苏辙不到一年就成为户部侍郎。

当皇上想重用哪个官员时,他的升迁速度往往会非常快。苏辙就证明了这一点。

元祐六年,苏辙通过副宰相的考核,成为宋朝的宰相,真正站在了权力的中心。

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苏辙能更得心应手帮助哥哥。虽然此后苏轼被贬两次,但都无伤大雅,再不能威胁到苏轼的人身安全。

而苏轼有了弟弟的帮助,游山玩水不亦乐乎。常常游历在外,就有当地官员送来生活费。家里的钱从来不用担心,都是弟弟出钱;出去旅游也是由弟弟操办。这个哥哥当的,活似个活神仙!

也正是有了苏辙有求必应的帮助,苏轼才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弟弟苏辙的文学造诣其实不输苏轼,但奈何忙于朝中政务和扶持家人,才使得苏辙少有文章。

苏轼过得像弟弟,苏辙忙得像哥哥。但其实兄弟俩情深潭水,才能有这样和谐的画面。相信亲人永远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坚实的后盾,为我们默默付出,不计较得失,也不在意回报!

关注@赵林云教授,品读旧时光,聆听老故事,历史文化知识,我都慢慢讲给你听~

作者:晨曦

编辑:洛子画

更多文章

  • 比起苏轼,苏辙的人生更加耀眼

    历史解密编辑:范炜标签:苏辙,苏轼,宋仁宗,苏洵,宋神宗,宰相

    提到“三苏”,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苏洵、苏轼和苏辙,一门三父子,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这三个人的文学成就都非常高,而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苏轼了。 单是课本上学习的苏轼作品就不少,再加上随着对苏轼的深入了解,知道他不仅诗写得好,书法造诣也很高,还创造出吃货们喜欢的东坡肉,为人洒脱乐观,堪称现代人生追

  • 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官至宰相位列唐宋八大家,原来是个心机男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苏辙,苏轼,欧阳修,韩琦,宰相,苏洵

    “皇帝呀,你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嫌弃忠言逆耳,却特别爱听枕边风,堪比史上六大昏君……”宋仁宗看着这份考卷,气得浑身发抖,血压上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是谁这么胆大包天,敢在制科考试中这样直接骂皇帝,到底长了几个脑袋!这位“胆大包天”的仁兄,便是我们心机男主角——苏辙。他最有名的身份,当属北宋大文豪苏

  • 苏辙的一篇文章,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历史解密编辑:萍姑娘说历史标签:苏辙,宋哲宗,王安石,宋神宗,宋仁宗,宰相

    历史人物是复杂的,不能以简单的好坏看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人打仗勇猛、谋略无双,却没有政治头脑,在朝廷里四处树敌;有些人文采超群,却不善于理政治民,他们身居高位之后往往教条僵硬,只会掉书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苏辙位列其中。苏辙公元1039年生于四川眉州,父亲苏洵学识渊博,注重对后代的

  • 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苏辙,王安石,苏轼,宋哲宗,宋神宗,欧阳修

    现如今的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宋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尽管其经济、文化政治都已经发展到了巅峰的地步,但却因为军事过于孱弱,使其沦为丧家之犬,不仅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连文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一介书生都变成了战场上可以指挥作战的大英雄。然而不少人发出疑惑,难道宋朝真的没有复兴的可能了吗

  • 苏辙的一篇雄文,却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文人误国,比武人更甚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苏辙,苏轼,王安石,宋神宗,宋哲宗,宋仁宗

    公元1085年,年仅八岁的赵煦登基,成为北宋的新一位皇帝,后世称之为宋哲宗。因为年纪尚小,宋哲宗登基初期,朝政由太皇太后高氏把持。八年后,宋哲宗亲政,推行新法,进行体制改革。此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上书劝阻哲宗,不要轻易改变政策。这篇文章让苏辙因言获罪,哲宗一怒之下,罢黜了苏辙以及与苏辙交好的一

  • 苏炳添是不是苏轼后人?苏辙后人发声:元代苏氏族谱没有这一脉人

    历史解密编辑:环球网资讯标签:苏辙,苏轼,苏氏族谱,苏炳添,苏洵

    ​​近日,知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是苏轼后人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赞优秀一脉相承,有网友质疑说法的真实性,有专家表示尚待考证。8月11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联系到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河街乡陈胡村苏青龙,苏青龙自称是北宋苏辙二十七世孙。苏青龙介绍苏氏族谱每60年修一次,他手上有一本元代的《眉阳苏氏族谱》

  • 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苏洵止步秀才,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历史解密编辑:骅骏老师张标签:苏洵,进士,举人,宋朝,诗人,莫道登,科举考试,地方官员

    高考临近,想起了古代的科举考试。昨天有人问我,高考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古代有秀才、举人、进士和状元,古代的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古代读书人先考童生,而秀才,而举人,而进士乃至状元、榜眼、探花。古代读书人最初的考试目标就是童生。考上了,才可以称之为“童生”。童生考试也不容易,需要通过县试、府试才

  • 少年当志强 奋进新征程 苏洵中学少年学子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云讯标签:二十大,苏洵,团员,团课,少先队员

    少年强则家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当代中国青少年生逢其时,学习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为了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发展,11月18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校团委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团课学习。团校教师陈星主讲,青年教师、团员同学、入团积极分子和部

  • 苏洵为何给两个儿子取名都有车?苏轼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苏辙,苏洵,苏轼,欧阳修,黄庭坚,散文家,拨弦乐器

    相信对于唐宋八大家,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苏轼和苏辙这一对亲兄弟吧。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他和弟弟为何分别名为“轼”和“辙”的原因吧。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古代是极重取名的,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

  • 苏洵小学举行2022秋季开学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眉山教育在线网标签:苏洵小学,新学期,新学年,老师

    9月1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2022秋季开学典礼,拉开了新学年学习的序幕。因疫情防控需求,此次特别的开学典礼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全校师生在教室观礼,也吸引了不少家长朋友一起“云”享开学,“疫”样精彩,“童”样欢乐。同学们高唱国歌,饱含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和希望;同学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