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宰相寇准的20首绝句,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

北宋宰相寇准的20首绝句,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浩儿爱音乐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3/15 13:26:49

寇准,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升任参知政事。

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年冬天,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州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準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景德三年,寇准被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知陕州。大中祥符七年又任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天禧四年,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宋史》有传。有《寇莱公集》,存词五首,见《花庵词选》及《湘山野录》。

1、《南浦》

寇准〔宋代〕

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

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

2、《纸鸢》

寇准〔宋代〕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3、《江上晚望》

寇准〔宋代〕

寒钟来极浦,古寺隔重岩。

斜日支颐坐,天涯落月帆。

4、《偶书》

寇准〔宋代〕

往事都如梦,流年只断魂。

不堪春尽日,细雨欲黄昏。

5、《华山》

寇准〔宋代〕

祇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6、《初夏雨中》

寇准〔宋代〕

绿树新阴暗井桐,杂英当砌坠疏红。

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7、《微凉》

寇准〔宋代〕

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夏日长。

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

8、《书河上亭壁》

寇准寇准〔宋代〕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9、《春昼》

寇准〔宋代〕

年长追游兴渐凋,况兼巴峡景萧萧。

闲斋为谢杨花到,时拂残书慰寂寥。

10、《夏日》

寇准〔宋代〕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11、《春昼偶书》

寇准〔宋代〕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12、《柳》

寇准〔宋代〕

丝翠最宜经宿雨,絮飞争忍逐香尘。

帘垂独院无人处,一树风摇日午春。

13、《忆樊川》

寇准〔宋代〕

闲想旧游都似梦,别来秦树又西东。

高秋最忆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

14、《柳》

寇准〔宋代〕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15、《江南春》

寇准〔宋代〕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16、《虚堂》

寇准〔宋代〕

虚堂寂寂草虫鸣,攲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17、《夜度娘》

寇准〔宋代〕

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

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18、《书河上亭壁》

寇准〔宋代〕

堤草惹烟连野绿,岸花经雨压枝红。

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旆风。

19、《书河上亭壁》

寇准寇准〔宋代〕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

却爱野云无定处,水边容易耸奇峰。

20、《书河上亭壁》

寇准〔宋代〕

暮天寥落冻云垂,一望危亭欲下迟。

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更多文章

  • 宋朝名相寇准并非山西人,为何在民间却被称作“寇老西儿”?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寇准,寇老西儿,宰相,宋朝,宋太宗,杨家将

    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不少,像唐太宗时期的房玄龄,刘邦时期的萧何,秦始皇手下的李斯,以及齐桓公麾下的管仲等等。他们都身居大才,为国家国力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宋朝的时候,宋太宗赵光义时期,也有一名非常厉害的宰相名叫寇准,而在后世的评书以及民间传记中,都亲切的称寇准为“寇老西儿”。但是大家不知

  • 寇准穿龙袍大摆宴席,宋真宗怒斥宰相,宰相竟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聊种植标签:寇准,赵恒,王旦,宰相,王钦若,澶渊之盟

    有一次过生日时,寇准喝多了,竟然穿了一件龙袍大宴宾客,四处显摆。宋真宗得到消息后立即把宰相王旦叫来,怒斥道:“寇准是要反了吗?!”话音未落,宋真宗就把参奏寇准的折子丢给了王旦。不曾想,王旦看完弹劾寇准的折子后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作为北宋的名臣宰相,王旦本人向来十分欣赏有勇有谋的寇准,并且还曾多次替做事

  • 刚正不阿,再造乾坤,寇准缘何大起大落?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寇准,赵恒,宋太宗,皇帝,刘娥,宋仁宗,艺术家,宋朝,声乐,古典乐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很淳朴的是非观,认为坏人就一定要千刀万剐,明正典刑。好人就应该一生平安,功德圆满。可现实不是童话,好人不会手拉着手走向幸福的生活。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寇准,在很多的小说评书戏曲中他都是一个大大的正面人物,可是这么一位青天大老爷却晚景凄凉。也许你会说些,是因为他太耿直了,

  • 大名鼎鼎的寇准,竟然输在了自己的大嘴巴上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寇准,丁谓,刘皇后,宰相,圣旨,杨亿,赵恒,宋朝,声乐,艺术家,古典乐

    1020年6月,寇准向宋真宗提出让10岁的太子监国,真宗也答应了。寇准安排好让人草拟圣旨后,安心喝酒去了。第二天上朝,形势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寇准为人正直,能力超凡,“澶渊之盟”更使其朝野震惊。可在1006年,他受人排挤,辞去相位,在外任职。三年后,真宗又把他召了回来,并任命为宰相。原来,真宗和刘

  • 如何量产包拯寇准这种优秀地方官?宋代制度:60调岗,70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寇准,包拯,县官,县令,宋朝,诗人,地方官,宋代制度,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县官不好当,好县官更不好当!且看宋代县官如何游走于刀尖之上!自秦始皇设立郡县制以来,各封建王朝均效法其制度,县一级的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古代基层社会的重要细胞,起着联系地方与中央的纽带作用。一、源头清澈水自流古代的县衙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俨然一个地方小朝廷,而作为一县之长的县官也并非是个"七品芝麻

  • “澶渊退辽”立下功劳的寇准,最后却落得个“客死雷州”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寇准,丁谓,赵恒,宋太宗,王钦若,宰相

    寇准是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宰相,寇准在其年幼的时候就天资聪颖,而且不仅聪明,他这个人也十分好学,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就写下来很多的诗篇,让很多人称赞不已。980年,当时只有19岁的寇准,考上了进士。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进士的年纪轻,并不录用,有人劝寇准谎报年龄,但是却被寇准所拒绝。不过,寇准最终

  • “左右天子”的寇准,算得上“天下大忠”吗?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寇准,丁谓,宰相,王钦若,赵恒,大忠

    北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寇准因受宦官周怀政政变牵连,而被丁谓贬谪雷州(今广东省雷州市)。次年,真宗薨逝,仁宗继位,即天圣元年(1023年)。权倾一时的丁谓遭到群臣的弹劾,被贬谪崖州(今三亚市崖州区)任司户参军。途径雷州,寇准派人送上一头蒸熟的全羊在州境上迎接这位旧时的朋友与政敌,但绝不肯与之

  • 人过五十,最该读懂寇准的《六悔铭》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寇准,六悔铭,丁谓,宰相,李世民,张咏

    一辈子那么长,谁没有几件后悔的事?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只能改过自新,防微杜渐。对于五十岁的人来说,已知天命,人生也到了顶峰。不出意外的话,房子车子有了,孩子也长大了,职业生涯也差不多到天花板了。此时,回想走过的路,该悔悟的就悔悟,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北宋宰相寇准写的《六悔铭》——“官行私曲,失时

  • 《清平乐》未解之谜:寇准宰相之位是如何被刘太后搞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寇准,丁谓,刘娥,刘皇后,宰相,杨亿

    天禧四年春,真宗病得非常厉害。虽然有旨皇太子亲政,但仁宗这时候还只是个10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处理朝政、行使皇权的能力。因此,代理真宗行使皇权的,就只有刘皇后了。真宗身体健康时,刘皇后就开始学习处理政事;真宗生病不久,刘娥渐渐“预政于内”;真宗病重后,“事多决于后”。刘皇后干政之初,自然会在重要岗位安

  • 逼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寇准,结局如何?客死他乡,无钱运棺椁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赵恒,寇准,宰相,宋朝,诗人,宋仁宗,宋真宗,古典乐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进大宋境内劫掠,北宋朝臣惊恐不已,参知政事王若钦甚至提出,迁都金陵。便在这危难之际,刚刚担任宰相1年的寇准站了出来,对宋真宗道:“要是抛弃太庙太社,人心崩溃,天下还能保得住吗?”。知道迁都一事,是王若钦提出,寇准直接把王若钦调到前线,在寇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