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刚正不阿,再造乾坤,寇准缘何大起大落?

刚正不阿,再造乾坤,寇准缘何大起大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4609 更新时间:2023/12/5 23:53:08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很淳朴的是非观,认为坏人就一定要千刀万剐,明正典刑。好人就应该一生平安,功德圆满。可现实不是童话,好人不会手拉着手走向幸福的生活。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主人公寇准,在很多的小说评书戏曲中他都是一个大大的正面人物,可是这么一位青天大老爷却晚景凄凉。

也许你会说些,是因为他太耿直了,所以遭到小人的陷害,奸臣的中伤。可是同样是耿直刚正的包青天包大老爷,却能够功成身退,安度余生。难道他就不会被小人中伤陷害?那到底是什么使一代名相晚景凄凉,这里头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年少轻狂,不知变通

寇准这一辈子,就如同坐电梯一样,大起大落,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简直就是个神童,少年得志。但是一般有才气的人就有傲气,寇准就是这么一个人,一倔强起来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跟宋太宗说事,宋太宗不高兴,还没等他说完就起身要走,寇准马上冲上去拉住他的衣服,重新把他按在椅子上,乖乖的听自己把话说完,这要是在清朝早诛九族了。事后宋太宗反而很高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了魏征一样。这哪里是在夸寇准明明是在夸自己嘛!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图个新鲜感,宋太宗也就忍了,可禁不住,寇准这个臭脾气老是这样,又有一次寇准跟宰相吕蒙发生了冲突,宋太宗在中间和稀泥,大家各退一步都算了吧,没想到寇准不识相,硬是要纠缠到底。

宋太宗狠狠地说了一句:鸟雀尚知人意,况于人乎?他觉得寇准这个家伙还是不够稳重,于是就把他贬到地方去历练,其实这个时候准刚刚三十岁就参与军国大事,宋太宗本来是想把他当成未来皇帝的辅政大臣来培养的,结果寇准这么一闹,算是把自己的仕途全搅黄了。

南北党争,带头冲锋

仅仅是脾气坏倒也罢了,宋朝脾气坏的大臣多了,比如包青天就天天喷宋仁宗。可以没见人家老包怎么样啊,大宋有祖宗家法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者,就算在中央政治斗争失败,或者得罪了皇帝也只会被贬到地方去做个官而已,一般都还是在中原附近,像寇准这样的被贬到雷州半岛,简直等同政治谋杀。

而且寇准不同于其他人,要不是他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估计会南宋会提前一百年出现,寇准之所以会落到这么个下场,源于他好勇斗狠的个性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党争。

寇准参与的党争共有两个一个是南北党争,一个是帝后党争。

我们这边先说的这个南北党争啊,自从安史之乱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方迁移,要知道在古代读书可是可不是一个公共品,而是一个奢侈品,只有有钱的人才能够读得起书,经济重心南移之后南方逐渐富裕起来自然也就文脉昌盛,考科举那是妥妥的碾压。但是,大宋天下是由北方人打下来的,太祖皇帝留有遗训,不得用南人为相。

所以北方人,就干脆在政治上搞起了行业壁垒,其中最为激进的,就是这个寇准。寇准在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居然明目张胆地把原来属于南方人的状元硬生生地塞给了北方人蔡齐,还宣称:吾又为中国争一状元耳。

北宋名相晏殊,7岁就能作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他可算是有真才实学的了吧,可是宋真宗想要提拔晏殊的时候,寇准就来了一句:殊,江外人。通过这么一搞寇准俨然就是北方派的扛把子,你们谁能比寇哥做得更好?这也是为什么他以后被打下去还能王者归来的重要原因。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率领大军南征宋朝,兵锋直指黄河边上的澶州城,这个地方距离首都开封也就隔了一个黄河而已,南方派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只要劝说皇帝逃跑到南京去,北方就铁定沦陷了,没有了大本营的北方派,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寇准,又是这个寇准,主张把要逃跑的王钦若干掉。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彻底击碎了南方人的美梦。这么一来南方派彻底恨死了他,王钦若天天在皇帝身边上眼药,使得寇准很快就失去了皇帝的宠爱。被贬到地方,这是寇准第二落。

伸手天家,胆大妄为

也许是经过了多年官场的毒打。寇准也学会了圆滑,皇帝宋真宗喜欢封建迷信活动,寇准就上报祥瑞,宋真宗一个高兴就把他叫回了京城继续当丞相,更没想到寇准还是那个寇准。他还要斗。

宋真宗晚年得了风湿病,国家大事,大多都由皇后刘娥处理。寇准为了避免后宫干政居然参与到皇室内部事务里头去,寇准瞒着刘娥,亲自起草让皇太子监国的诏书让宋真宗签字,宋真宗也答应了他的请求,只是没有想到事情走漏了风声被刘娥知道了,刘娥在宋真宗面前一阵哭诉宋真宗就忍不住把寇准给卖了。

要知道这种程度的政治斗争,远比南北党争还要激烈,南北党争输了最多也就是流放到地方做官,以后还有机会回来,如果这场斗争输了那可是永世不得翻身的。可赢了,那也是一本万利。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宋仁宗还不过就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刘娥,这个小孩子哪里懂得治国,与其说让太子监国还不如说是寇准监国,而且寇准的女婿还是太子的宾客,这里头到底有几分忠心几分私心,那只有天知道了。

事情泄露之后寇准也知道唐朝上官仪的下场,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宫廷政变,让宋真宗当太上皇,可没想到被造反团队里头的一个南方人丁渭给卖了,刘娥直接把他给贬到了广东湛江,这个地方在当年可是蛮荒之地瘴气横行,虽然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但这无异于慢性谋杀,第二年寇准就死了。

纵观寇准这个人的一生,坏脾气虽然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但不是大麻烦,真正的坏处就是争斗之心太重,老是喜欢搞党争,搞党争也就算了,他还经常冲到第一线,犹如在玩高风险高回报的赌徒,所以才会大起大落。

更多文章

  • 大名鼎鼎的寇准,竟然输在了自己的大嘴巴上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寇准,丁谓,刘皇后,宰相,圣旨,杨亿,赵恒,宋朝,声乐,艺术家,古典乐

    1020年6月,寇准向宋真宗提出让10岁的太子监国,真宗也答应了。寇准安排好让人草拟圣旨后,安心喝酒去了。第二天上朝,形势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寇准为人正直,能力超凡,“澶渊之盟”更使其朝野震惊。可在1006年,他受人排挤,辞去相位,在外任职。三年后,真宗又把他召了回来,并任命为宰相。原来,真宗和刘

  • 如何量产包拯寇准这种优秀地方官?宋代制度:60调岗,70退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寇准,包拯,县官,县令,宋朝,诗人,地方官,宋代制度,官宦世家,中国传统音乐

    县官不好当,好县官更不好当!且看宋代县官如何游走于刀尖之上!自秦始皇设立郡县制以来,各封建王朝均效法其制度,县一级的行政区划已经成为古代基层社会的重要细胞,起着联系地方与中央的纽带作用。一、源头清澈水自流古代的县衙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俨然一个地方小朝廷,而作为一县之长的县官也并非是个"七品芝麻

  • “澶渊退辽”立下功劳的寇准,最后却落得个“客死雷州”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寇准,丁谓,赵恒,宋太宗,王钦若,宰相

    寇准是宋真宗赵恒时期的宰相,寇准在其年幼的时候就天资聪颖,而且不仅聪明,他这个人也十分好学,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就写下来很多的诗篇,让很多人称赞不已。980年,当时只有19岁的寇准,考上了进士。宋太宗赵光义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进士的年纪轻,并不录用,有人劝寇准谎报年龄,但是却被寇准所拒绝。不过,寇准最终

  • “左右天子”的寇准,算得上“天下大忠”吗?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寇准,丁谓,宰相,王钦若,赵恒,大忠

    北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寇准因受宦官周怀政政变牵连,而被丁谓贬谪雷州(今广东省雷州市)。次年,真宗薨逝,仁宗继位,即天圣元年(1023年)。权倾一时的丁谓遭到群臣的弹劾,被贬谪崖州(今三亚市崖州区)任司户参军。途径雷州,寇准派人送上一头蒸熟的全羊在州境上迎接这位旧时的朋友与政敌,但绝不肯与之

  • 人过五十,最该读懂寇准的《六悔铭》

    历史解密编辑:布衣粗食68标签:寇准,六悔铭,丁谓,宰相,李世民,张咏

    一辈子那么长,谁没有几件后悔的事?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只能改过自新,防微杜渐。对于五十岁的人来说,已知天命,人生也到了顶峰。不出意外的话,房子车子有了,孩子也长大了,职业生涯也差不多到天花板了。此时,回想走过的路,该悔悟的就悔悟,让人生少一些遗憾。北宋宰相寇准写的《六悔铭》——“官行私曲,失时

  • 《清平乐》未解之谜:寇准宰相之位是如何被刘太后搞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寇准,丁谓,刘娥,刘皇后,宰相,杨亿

    天禧四年春,真宗病得非常厉害。虽然有旨皇太子亲政,但仁宗这时候还只是个10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处理朝政、行使皇权的能力。因此,代理真宗行使皇权的,就只有刘皇后了。真宗身体健康时,刘皇后就开始学习处理政事;真宗生病不久,刘娥渐渐“预政于内”;真宗病重后,“事多决于后”。刘皇后干政之初,自然会在重要岗位安

  • 逼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寇准,结局如何?客死他乡,无钱运棺椁回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赵恒,寇准,宰相,宋朝,诗人,宋仁宗,宋真宗,古典乐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20万大军,进大宋境内劫掠,北宋朝臣惊恐不已,参知政事王若钦甚至提出,迁都金陵。便在这危难之际,刚刚担任宰相1年的寇准站了出来,对宋真宗道:“要是抛弃太庙太社,人心崩溃,天下还能保得住吗?”。知道迁都一事,是王若钦提出,寇准直接把王若钦调到前线,在寇准和

  • 寇准晚年和这个女人死磕,虽然有皇帝力挺,还是被罢了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寇准,皇帝,刘皇后,刘娥,丁谓,曹利用,晏殊,宰相,宋朝,中国传统音乐,古典乐,艺术家

    天禧三年(1019)在举行祭祀天地大礼时,真宗皇帝突然“得风疾”。第二年春天,真宗病情加重,无奈只好下旨令“皇太子亲政”。虽然有旨皇太子亲政,但仁宗这时候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根本没有处理朝政,行使皇权的能力。因此,代理真宗行使皇权的,只能是刘皇后了。真宗身体健康时,刘皇后就开始学习处理政事,真宗生病

  • 辽军大举进攻大宋,前线连续送来5封战报,被寇准扣下,他想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寇准,赵恒,大宋,皇帝,宋太宗,辽军,中国传统音乐,宋朝,古典乐,艺术家

    ###1004年,20万辽军侵入大宋疆域。一晚上前线送来5封战报,都被主战派寇准扣下,他正与副宰相喝酒说:没事,不差这一晚。一早就有人将此事报给宋真宗,皇帝竟不在意,他心里另有盘算。自从辽国萧太后和皇帝率领部队南侵以来,前线的战报不断飞向大宋朝廷。身为大宋皇帝,宋真宗虽然没有去前线(他也不敢),但每

  • 周怀政趁宋真宗病重时发动政变,宰相寇准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赵恒,寇准,丁谓,宰相,宋朝,诗人,周怀政,宋真宗,平民百姓

    周怀政政变是宋真宗晚年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差点影响了整个大宋朝的走向。政变虽然以周怀政及其党羽的失败而告终,却对当时的朝廷权力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除了周怀政及其党羽被诛杀以外,宰相寇准也被牵连其中。寇准不但被罢免了宰相官职,还获罪被发配充军,以寇准为首的北党集团的政治势力也受到沉重打击。这个事件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