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驳明初廖永忠资历功劳不够封公爵的七大理由!

驳明初廖永忠资历功劳不够封公爵的七大理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淮下书生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16 20:16:41

廖永忠的资历够不够封公爵呢?上期主要讨论了廖永忠自身的功劳,今天淮下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他的功劳和资历结合起来与其功臣进行对比讨论,也是顺便回应之前一位朋友的质疑。大家点点赞,支持一下!

廖永忠

第一,他说廖永忠不是淮西的,是半路加入的,所以不能封公爵。

首先,这个淮西指的是两宋的淮南西路。在这个行政图中,巢湖是属于淮西的。宋亡之后,淮西成为了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范围可能更广,怎么能说廖永忠不是淮西的呢?

淮南西路

另外开国六公爵中,徐达李善长李文忠、冯胜投靠比较早,剩下的常茂他爹常遇春、邓愈和廖永忠兄弟一样,都是至正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55年投靠的老朱的。他俩都封公爵了,可见加入时间并不是能否封公爵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他说廖氏兄弟带领巢湖水军投靠,是带资进组,不封公爵是因为对他们不够信任。

但你要知道,冯胜兄弟投靠的时候也带了几百人,邓愈更是带了一万多人投靠老朱,他们都是带资进组,影响封公爵了吗?

冯国用、冯胜兄弟

而且廖氏兄弟带来的巢湖水军,更是解了老朱渡江南下的燃眉之急,他哥哥廖永安作为第一个活着被老朱封公爵并且配享太庙的人,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巢湖水军

第三,他说廖永忠接替兄职,自身功劳并不够。

那么我问你,冯胜不也一样吗?他哥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职,典掌亲军。常茂就更夸张,洪武二年他爹去世,洪武三年常茂直接获封郑国公。

冯胜

这也说明了,接替兄长的职位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后面的路,还是廖永忠自己走的。

常遇春

第四,他说廖永忠资历功勋不够封公爵,老朱说的那句“故止封侯而不公。”只是随口说说,最终廖永忠被杀,也是因为替老朱干了脏活而被老朱灭口,这个脏活就是溺死小明王。

这就属于想当然了,首先廖永忠的功劳摆在那里,如果真的是功劳不够,直接不封就行了,为什么老朱还要解释一下呢?明朝开国二十八侯,难道每个人都要解释一下?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另外廖永忠如果真是因为老朱授意溺死小明王而被灭口,那么为什么他还能继续活九年?这九年廖永忠还一直受到重用,并且在杨宪被杀的时候,他也没有因为和杨宪关系紧密而被顺势杀掉。

小明王和廖永忠

老朱大封功臣时,小明王已经死了4年了,老朱耿耿于怀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件事给老朱招来了不义之名。这种因为过错“故止封侯而不公”的,其实也不止廖永忠一个,汤和就是最好的例子。

汤和经常因为喝酒而导致过错,比如镇守常州时,因为老朱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就酒后出怨言,另外经常打败仗致使全军受拖累。所以洪武三年第一次大封功臣时,汤和这个老朱的发小也没能封上公爵,这个我们后面单独出一期来详细讲。

由此可见,因为过错而不封公爵的不止廖永忠一个!

汤和

第五,他说廖永忠只有将才没有帅才,只能做副将,这其实是错误的。

比如在汤和伐蜀这件事上,虽然汤和是主帅,但他到达瞿塘关时,因江水暴涨,而迟迟不敢进军。真正起作用的是廖永忠指挥所部突袭敌营,和北路而来的傅友德里应外合,最终平定了蜀地。

伐蜀路线

班师回朝后,老朱大骂汤和胆小怯战,同时写《平蜀文》用“傅一廖二”夸赞了傅廖二人的功劳。这难道没有帅才?

《平蜀文》

其实做过副将也不奇怪,傅友德、冯胜、蓝玉都做过副将,前提你要看做谁的副将,还有是不是只做副将。洪武元年随汤和平定闽中,擒获陈友定。以后降服何真,平定两广,廖永忠都是主帅,永嘉侯朱亮祖是他副手,没有帅才吗?

廖永忠平定两广

第六,他让我把开国二十八侯爵的传记都看一看,说廖永忠只能排十六位,足以说明功劳不够。

二十八位侯爵传记需要看一看的是他自己!实际上,廖永忠前面的侯爵除了赵庸和王志,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陈德、郭兴、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这十二位都是淮西二十四将,长兴侯耿炳文的爹是耿君用,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这十三位都属于正宗的淮西老班底,该给的体面肯定要给的!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人功劳就一定比廖永忠高。

明初开国二十八侯

另外这个王志封侯的时候岁禄是900石,死后立即追封许国公。廖永忠和赵庸都是1500石,都比王志岁禄高。那么就只剩下一个赵庸有疑问了,不过很不巧,赵庸和廖永忠一样,也是因过错而不能封公爵!《明史·廖永忠传》记载:“初,廖永忠等之归太祖也,赵庸兄弟亦俱降,后亦有过不得封公,与永忠类。”

赵庸

此外二十八侯爵里,颍川侯傅友德排在了二十二位,位次比廖永忠还低。洪武十七年,傅友德也进爵了颍国公。

因此这个侯爵排名反而更能说明廖永忠够资格封公爵。

傅友德

另外《明史》把冯胜、傅友德、廖永忠(赵庸) 杨璟 胡美等人放在一个列传里。赵庸刚说了,也是因过不能封公,他的传记也是附在廖永忠传里。而廖永忠排在追封了公爵的杨璟前面,紧随傅友德之后,也可以说明他是够资格封公爵的。明初名将序列,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接下来就是廖永忠了。《明史》评价:“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

明史列传十七

也就是说,廖永忠智慧和勇力是超群的,主要表现在军事指挥以及战后对百姓的安抚。平定两广后,廖永忠安抚百姓,人们感念他的恩德,为他立生祠就说明了一切,而他的功劳,仅次于宋国公冯胜和颍国公傅友德。

第七,他说汤和、蓝玉、沐英等人洪武三年都没封公爵,廖永忠更不能封了。

汤和讲过了,他和廖永忠一样,也是因过而不能封公。蓝玉属于新生代将领,洪武四年以后才是他的高光时刻,洪武十二年才因功封为永昌侯。

蓝玉

沐英比蓝玉年纪更小,洪武三年也没封侯,只封了镇国将军,也是当时功劳不够。洪武十年,沐英才因功封为西平侯。

沐英

崇祯十七年,廖永忠被南明追封为庆国公!最终还是认可了他对大明开创的功劳。当初廖永忠要是活下去不再犯错,也应该能像汤和、傅友德一样之后进封公爵,你们觉得呢?

庆国公

这几期视频文章大家可以连起来看,有不同想法的,可以在评论区和淮下书生一起探讨!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更多文章

  • 明初鄱阳湖之战第一功臣廖永忠,为什么没能封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淮下书生标签:公爵,曹操,廖永忠,陈友谅,常遇春,小明王,鄱阳湖之战

    廖永忠自身内在的功劳够封公爵吗?廖永忠是谁,廖永忠就是电视剧里大虎的原型。电视剧大虎剧照前面淮下书生讨论小明王韩林儿之死时提到过廖永忠,很多朋友对书生关于廖永忠原本能够封公爵的观点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廖永忠功劳不够、资历不够,因此没有资格封公爵,那么今天淮下书生就用三期视频和文章专门来聊聊廖永忠!小

  • 曹端妃是被方皇后假传圣旨所杀?不,是嘉靖亲自送爱妃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圣旨,妃嫔,宫女,方皇后,曹端妃,嘉靖皇帝,孝烈皇后,乾隆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宫中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壬寅宫变,地位卑微的宫女因为被性格残暴的嘉靖奴役,导致几百人同时病倒,她们忍无可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嘉靖,但最后将绳子打了死结,有人又因为害怕而跑去将事情告诉了方皇后,导致行动失败,宫女们全部被抓获,而主谋则被定为王宁嫔和曹端妃,所有人全部凌迟处死。但是根据王子林先

  • 宫女暗杀嘉靖帝,曹端妃毫不知情,为何却被定为主犯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宫女,太监,曹端妃,方皇后,嘉靖帝,嘉靖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深受皇帝宠爱的曹端妃,被处以凌迟极刑。相信大家也看出问题了,曹端妃深受宠爱,怎么会被凌迟处死呢?她被处死的罪名也很奇怪,竟然是“谋害皇帝”。她都如此受宠了,为何又要去谋害皇帝呢?所以这件事,怎么想都有问题。其实,这件事是这样的。由于嘉靖皇帝宠爱曹端妃,所以这天如常来到其居住的翊坤宫休息

  • 明朝后宫残酷事件:曹端妃躺着中枪,方皇后被活活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方皇后,嘉靖皇帝,曹端妃,宫女,明朝,后宫

    作者:关如是我一直对明朝有好感,认为在朝代更迭中,他算得难得的铁血王权。网络中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说的就是明朝。天子守国门,指的是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末代崇祯帝吊死在煤山。可是这样的明朝,免不了有几个涂抹家族的,我一直认为嘉靖帝就是明朝的黑历史。(一)

  • 美貌过人的曹端妃,被诬陷参与宫女杀害嘉靖皇帝,惨遭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嘉靖皇帝,曹端妃,宫女,方皇后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这一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然而,嘉靖帝命大,没死成,最后还是活了过来,捡了一条命,这些参与杀害皇帝的宫女却下场极其凄惨,都被凌迟处死。而嘉靖皇帝的宠妃,美貌过人的曹端妃,也

  • 明朝孝烈方皇后,一位能让嘉靖皇帝不惜与群臣翻脸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方皇后,皇后,嘉靖皇帝,宫女

    有。历史上有一位方皇后,那就是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任皇后,孝烈方皇后。嘉靖生前一共立过三位皇后,前两位皇后,嘉靖对她们可谓是冷血无情,孝洁肃皇后被嘉靖吓死,张废后被嘉靖幽禁而死。方皇后是他所册立的最后一位皇后,也是嘉靖唯一一个真心爱过的皇后。当年,方皇后被册封为皇后时,按旧制,嘉靖只需率领妃嫔拜谒皇宫内

  • 朱祁钰去世后,他后妃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为何汪废后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皇位,皇帝,后妃,朱祁钰,朱祁镇,朱见深,汪废后,景泰帝,慈禧太后

    要说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的恩恩怨怨,就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自己被瓦剌俘虏。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王文、于谦等人的支持下,郕王朱祁钰登上皇位,是为明代宗。一开始,朱祁钰是不愿意当皇帝的,毕竟当时明朝处于危难之际,谁愿意去接这个烂摊子呢。可碍于实在没

  • 朱祁钰死后,明英宗让其妃子殉葬,为何唯独放过了汪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殉葬,朱祁钰,朱祁镇,朱瞻基,朱见深,明英宗,汪废后,景泰帝,慈禧太后

    朱祁钰在七岁以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宫外。他的生母吴贤妃,原本是汉王朱高煦府上女眷,后来被朱瞻基看中。因为罪臣女眷的身份不方便入宫,所以朱瞻基将她安排在宫外。宣德三年,吴氏为朱瞻基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重,他请求母亲照顾吴氏母子。于是在朱瞻基驾崩后,张太后将母子俩接进宫中。张太后一直

  • 明朝最牛的王爷朱瞻墡:三次差点继承皇位,历经七朝六帝而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朱瞻墡,皇位,朱瞻基,朱高炽,朱祁镇,朱棣

    电视剧中经常会演到,一个王爷究竟有多么的潇洒,可实际却并不如此。大多数王爷都是皇室子弟,含着金汤匙出生,生活无忧。但王爷们大多都有着皇室血脉,有着坐上皇位的基础,这就代表着他们会被皇帝猜忌,旁落、甚至诛杀,所以说,王爷这个位置坐上去之后也是战战兢兢的。但明朝有个王爷,经历了数十年,曾经有三次继承皇位

  • 1478年,朱瞻墡望北而拜、吐血不止而亡,朱祁镇:知足,方能长乐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大庆标签:朱瞻,朱祁镇,朱祁钰,朱瞻基,朱高炽,朱棣

    然而,朱瞻墡却严词拒绝了孙氏的请求,在回复太后的奏疏中,朱瞻墡说道:“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自1424年册封襄王后,朱瞻墡一生有三次距离皇位非常近,却都被他婉言谢绝。可在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后不久,竟对这位“不贪慕皇位”的亲叔叔动了杀心。那么,朱瞻墡为什么多次拒绝皇位的召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