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忠的资历够不够封公爵呢?上期主要讨论了廖永忠自身的功劳,今天淮下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他的功劳和资历结合起来与其功臣进行对比讨论,也是顺便回应之前一位朋友的质疑。大家点点赞,支持一下!
廖永忠
第一,他说廖永忠不是淮西的,是半路加入的,所以不能封公爵。
首先,这个淮西指的是两宋的淮南西路。在这个行政图中,巢湖是属于淮西的。宋亡之后,淮西成为了一个地理区域概念,范围可能更广,怎么能说廖永忠不是淮西的呢?
淮南西路
另外开国六公爵中,徐达、李善长、李文忠、冯胜投靠比较早,剩下的常茂他爹常遇春、邓愈和廖永忠兄弟一样,都是至正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55年投靠的老朱的。他俩都封公爵了,可见加入时间并不是能否封公爵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他说廖氏兄弟带领巢湖水军投靠,是带资进组,不封公爵是因为对他们不够信任。
但你要知道,冯胜兄弟投靠的时候也带了几百人,邓愈更是带了一万多人投靠老朱,他们都是带资进组,影响封公爵了吗?
冯国用、冯胜兄弟
而且廖氏兄弟带来的巢湖水军,更是解了老朱渡江南下的燃眉之急,他哥哥廖永安作为第一个活着被老朱封公爵并且配享太庙的人,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巢湖水军
第三,他说廖永忠接替兄职,自身功劳并不够。
那么我问你,冯胜不也一样吗?他哥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职,典掌亲军。常茂就更夸张,洪武二年他爹去世,洪武三年常茂直接获封郑国公。
冯胜
这也说明了,接替兄长的职位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后面的路,还是廖永忠自己走的。
常遇春
第四,他说廖永忠资历功勋不够封公爵,老朱说的那句“故止封侯而不公。”只是随口说说,最终廖永忠被杀,也是因为替老朱干了脏活而被老朱灭口,这个脏活就是溺死小明王。
这就属于想当然了,首先廖永忠的功劳摆在那里,如果真的是功劳不够,直接不封就行了,为什么老朱还要解释一下呢?明朝开国二十八侯,难道每个人都要解释一下?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另外廖永忠如果真是因为老朱授意溺死小明王而被灭口,那么为什么他还能继续活九年?这九年廖永忠还一直受到重用,并且在杨宪被杀的时候,他也没有因为和杨宪关系紧密而被顺势杀掉。
小明王和廖永忠
老朱大封功臣时,小明王已经死了4年了,老朱耿耿于怀的原因,其实就是这件事给老朱招来了不义之名。这种因为过错“故止封侯而不公”的,其实也不止廖永忠一个,汤和就是最好的例子。
汤和经常因为喝酒而导致过错,比如镇守常州时,因为老朱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就酒后出怨言,另外经常打败仗致使全军受拖累。所以洪武三年第一次大封功臣时,汤和这个老朱的发小也没能封上公爵,这个我们后面单独出一期来详细讲。
由此可见,因为过错而不封公爵的不止廖永忠一个!
汤和
第五,他说廖永忠只有将才没有帅才,只能做副将,这其实是错误的。
比如在汤和伐蜀这件事上,虽然汤和是主帅,但他到达瞿塘关时,因江水暴涨,而迟迟不敢进军。真正起作用的是廖永忠指挥所部突袭敌营,和北路而来的傅友德里应外合,最终平定了蜀地。
伐蜀路线
班师回朝后,老朱大骂汤和胆小怯战,同时写《平蜀文》用“傅一廖二”夸赞了傅廖二人的功劳。这难道没有帅才?
《平蜀文》
其实做过副将也不奇怪,傅友德、冯胜、蓝玉都做过副将,前提你要看做谁的副将,还有是不是只做副将。洪武元年随汤和平定闽中,擒获陈友定。以后降服何真,平定两广,廖永忠都是主帅,永嘉侯朱亮祖是他副手,没有帅才吗?
廖永忠平定两广
第六,他让我把开国二十八侯爵的传记都看一看,说廖永忠只能排十六位,足以说明功劳不够。
二十八位侯爵传记需要看一看的是他自己!实际上,廖永忠前面的侯爵除了赵庸和王志,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顾时、陈德、郭兴、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这十二位都是淮西二十四将,长兴侯耿炳文的爹是耿君用,也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这十三位都属于正宗的淮西老班底,该给的体面肯定要给的!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人功劳就一定比廖永忠高。
明初开国二十八侯
另外这个王志封侯的时候岁禄是900石,死后立即追封许国公。廖永忠和赵庸都是1500石,都比王志岁禄高。那么就只剩下一个赵庸有疑问了,不过很不巧,赵庸和廖永忠一样,也是因过错而不能封公爵!《明史·廖永忠传》记载:“初,廖永忠等之归太祖也,赵庸兄弟亦俱降,后亦有过不得封公,与永忠类。”
赵庸
此外二十八侯爵里,颍川侯傅友德排在了二十二位,位次比廖永忠还低。洪武十七年,傅友德也进爵了颍国公。
因此这个侯爵排名反而更能说明廖永忠够资格封公爵。
傅友德
另外《明史》把冯胜、傅友德、廖永忠(赵庸) 杨璟 胡美等人放在一个列传里。赵庸刚说了,也是因过不能封公,他的传记也是附在廖永忠传里。而廖永忠排在追封了公爵的杨璟前面,紧随傅友德之后,也可以说明他是够资格封公爵的。明初名将序列,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接下来就是廖永忠了。《明史》评价:“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
明史列传十七
也就是说,廖永忠智慧和勇力是超群的,主要表现在军事指挥以及战后对百姓的安抚。平定两广后,廖永忠安抚百姓,人们感念他的恩德,为他立生祠就说明了一切,而他的功劳,仅次于宋国公冯胜和颍国公傅友德。
第七,他说汤和、蓝玉、沐英等人洪武三年都没封公爵,廖永忠更不能封了。
汤和讲过了,他和廖永忠一样,也是因过而不能封公。蓝玉属于新生代将领,洪武四年以后才是他的高光时刻,洪武十二年才因功封为永昌侯。
蓝玉
沐英比蓝玉年纪更小,洪武三年也没封侯,只封了镇国将军,也是当时功劳不够。洪武十年,沐英才因功封为西平侯。
沐英
崇祯十七年,廖永忠被南明追封为庆国公!最终还是认可了他对大明开创的功劳。当初廖永忠要是活下去不再犯错,也应该能像汤和、傅友德一样之后进封公爵,你们觉得呢?
庆国公
这几期视频文章大家可以连起来看,有不同想法的,可以在评论区和淮下书生一起探讨!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