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廖永忠:猛如虎的武将,救过朱元璋的命,却被朱元璋第一个杀掉

廖永忠:猛如虎的武将,救过朱元璋的命,却被朱元璋第一个杀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勇敢他 访问量:1471 更新时间:2024/1/16 20:14:10

古代的名将,大多数却是“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英雄见白头”,很多名将等不住他们老去、凋零的那一天,就因功高盖主而被皇帝杀了。我国历史上,朱元璋是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他称帝之后,通过制造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案件,杀掉了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在内的数十位开国功臣,牵连其中被杀的人,更是多达数万人。不过,朱元璋杀掉的第一个功臣,是救过他命的一员猛将,廖永忠

朱元璋是南方起家的一位枭雄,所以少不了水战,但朱元璋手下的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等将领,都不擅长水战,朱元璋麾下,勉强能打水战的只有吴良、吴桢,但还不是顶级水军将领。朱元璋为了增强自己的水军,将目光放在了长江北岸巢湖。巢湖水面上有三股势力,分别是廖永安、廖永忠,俞廷玉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赵普胜。这3伙势力原本处于均势,但赵普胜投奔南方红巾军将领左君弼,开始帮助左君弼攻打廖永安、廖永忠和俞廷玉。廖永安、廖永忠和俞廷玉的处境堪忧,朱元璋找准机会,将他们招揽到了自己帐下,让他多了几位水军将领。廖永安、廖永忠兄弟十分擅长水战,他们帮助朱元璋在长江水面上大败元军。朱元璋在夺取集庆(南京)、镇江、常州、池州等地时,巢湖系的水军将领,也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可惜,1357年巢湖水战中,廖永安被张士诚俘虏,让朱元璋断了一条臂膀。1365年,廖永安死于牢中。

失去廖永安后,廖永忠成了朱元璋手下最重要的水军将领。换言之,朱元璋以后的水战,主要靠廖永忠了。1360年,陈友谅率领大军沿江而下,准备一举歼灭朱元璋。陈友谅的实力在朱元璋之上,朱元璋不敢和他硬拼,于是他采纳刘伯温的计谋,让康茂才诈降陈友谅,将陈友谅诱骗至龙湾。陈友谅在缺少防备的情况下,廖永忠带兵杀出,在龙湾之战中击败了陈友谅。随后,廖永忠再接再厉,一直追杀了陈友谅300多公里,帮助朱元璋拿下了太平、安庆、江州等地。龙湾之战中,廖永忠击败了陈友谅,但没有重创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廖永安才真正重创陈友谅。

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一次决战。陈友谅出动了60万大军,朱元璋只有20万大军,陈友谅的战船,多为坚固高大的巨舰,朱元璋的战船,多为小船,无法和陈友谅正面较量。朱元璋利用小船吃水浅,灵活性好的特点,诱敌深入、设伏聚歼,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让战船搁浅,以及采用火攻、伏击等方法,最终击败了陈友谅。廖永忠是朱元璋手下的头号水军大将,他在鄱阳湖之战中出力颇多。鄱阳湖之战持续了60多天时间,廖永忠几乎参与了鄱阳湖之战中的所有大小战事。同时,廖永忠还在鄱阳湖之战中,救了朱元璋的命。朱元璋指挥军队和敌军作战时,陈友谅部将张定边突然杀出,朱元璋边战边退。关键时刻,廖永忠和常遇春驾着小船杀到朱元璋身边,拼死击退张定边,救了朱元璋。

战后,朱元璋赐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狮”八字。廖永忠在鄱阳湖之战中的功勋,超过了其他将领,廖永忠还是一员智谋超群的猛将。此战过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就挡不住朱元璋了。廖永忠虽然功勋很高,但后来,他奉朱元璋之命,接韩林儿回南京途中,却让韩林儿的船只倾覆,淹死了韩林儿。韩林儿是红巾军领袖,是朱元璋名义上的主子,韩林儿不死,朱元璋无法称帝,但朱元璋对廖永忠擅作主张,“儒生窥朕意”,杀韩林儿一事,极其不满,这让朱元璋背负了杀害主公,不忠不义之名,所以他多有指责廖永忠。称帝后,只将廖永忠封为德庆侯。

后来,廖永忠跟随汤和攻灭陈友定,率兵讨伐何真,以及跟随徐达北伐等,立下了赫赫战功。廖永忠战功越多,得到的赏赐也越多,但功臣名就后的廖永忠,开始“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廖永忠给自己修建豪宅,广纳美妾,最重要的是,他还广交文官,这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的忌惮。明朝初年,文臣杨宪很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准备培养杨宪做丞相,于是廖永忠开始讨好杨宪。后来,杨宪犯罪被杀,廖永忠受牵连,被免去了官职。受惩罚之后,廖永忠没有悬崖勒马,及时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洪武八年,有人告发廖永忠在府中藏有龙凤图案。私藏龙凤图案是谋反的重罪,这让朱元璋龙颜大怒,不顾廖永忠以往的功勋,以谋逆之罪,下令处死了他。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大明会典》

更多文章

  • 驳明初廖永忠资历功劳不够封公爵的七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淮下书生标签:公爵,平定,沐英,蓝玉,廖永忠,傅友德,常遇春

    廖永忠的资历够不够封公爵呢?上期主要讨论了廖永忠自身的功劳,今天淮下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把他的功劳和资历结合起来与其功臣进行对比讨论,也是顺便回应之前一位朋友的质疑。大家点点赞,支持一下!廖永忠第一,他说廖永忠不是淮西的,是半路加入的,所以不能封公爵。首先,这个淮西指的是两宋的淮南西路。在这个行政

  • 明初鄱阳湖之战第一功臣廖永忠,为什么没能封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淮下书生标签:公爵,曹操,廖永忠,陈友谅,常遇春,小明王,鄱阳湖之战

    廖永忠自身内在的功劳够封公爵吗?廖永忠是谁,廖永忠就是电视剧里大虎的原型。电视剧大虎剧照前面淮下书生讨论小明王韩林儿之死时提到过廖永忠,很多朋友对书生关于廖永忠原本能够封公爵的观点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廖永忠功劳不够、资历不够,因此没有资格封公爵,那么今天淮下书生就用三期视频和文章专门来聊聊廖永忠!小

  • 曹端妃是被方皇后假传圣旨所杀?不,是嘉靖亲自送爱妃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圣旨,妃嫔,宫女,方皇后,曹端妃,嘉靖皇帝,孝烈皇后,乾隆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宫中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壬寅宫变,地位卑微的宫女因为被性格残暴的嘉靖奴役,导致几百人同时病倒,她们忍无可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嘉靖,但最后将绳子打了死结,有人又因为害怕而跑去将事情告诉了方皇后,导致行动失败,宫女们全部被抓获,而主谋则被定为王宁嫔和曹端妃,所有人全部凌迟处死。但是根据王子林先

  • 宫女暗杀嘉靖帝,曹端妃毫不知情,为何却被定为主犯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宫女,太监,曹端妃,方皇后,嘉靖帝,嘉靖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深受皇帝宠爱的曹端妃,被处以凌迟极刑。相信大家也看出问题了,曹端妃深受宠爱,怎么会被凌迟处死呢?她被处死的罪名也很奇怪,竟然是“谋害皇帝”。她都如此受宠了,为何又要去谋害皇帝呢?所以这件事,怎么想都有问题。其实,这件事是这样的。由于嘉靖皇帝宠爱曹端妃,所以这天如常来到其居住的翊坤宫休息

  • 明朝后宫残酷事件:曹端妃躺着中枪,方皇后被活活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方皇后,嘉靖皇帝,曹端妃,宫女,明朝,后宫

    作者:关如是我一直对明朝有好感,认为在朝代更迭中,他算得难得的铁血王权。网络中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说的就是明朝。天子守国门,指的是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末代崇祯帝吊死在煤山。可是这样的明朝,免不了有几个涂抹家族的,我一直认为嘉靖帝就是明朝的黑历史。(一)

  • 美貌过人的曹端妃,被诬陷参与宫女杀害嘉靖皇帝,惨遭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嘉靖皇帝,曹端妃,宫女,方皇后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这一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然而,嘉靖帝命大,没死成,最后还是活了过来,捡了一条命,这些参与杀害皇帝的宫女却下场极其凄惨,都被凌迟处死。而嘉靖皇帝的宠妃,美貌过人的曹端妃,也

  • 明朝孝烈方皇后,一位能让嘉靖皇帝不惜与群臣翻脸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方皇后,皇后,嘉靖皇帝,宫女

    有。历史上有一位方皇后,那就是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任皇后,孝烈方皇后。嘉靖生前一共立过三位皇后,前两位皇后,嘉靖对她们可谓是冷血无情,孝洁肃皇后被嘉靖吓死,张废后被嘉靖幽禁而死。方皇后是他所册立的最后一位皇后,也是嘉靖唯一一个真心爱过的皇后。当年,方皇后被册封为皇后时,按旧制,嘉靖只需率领妃嫔拜谒皇宫内

  • 朱祁钰去世后,他后妃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为何汪废后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子范儿标签:皇位,皇帝,后妃,朱祁钰,朱祁镇,朱见深,汪废后,景泰帝,慈禧太后

    要说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的恩恩怨怨,就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大败,自己被瓦剌俘虏。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王文、于谦等人的支持下,郕王朱祁钰登上皇位,是为明代宗。一开始,朱祁钰是不愿意当皇帝的,毕竟当时明朝处于危难之际,谁愿意去接这个烂摊子呢。可碍于实在没

  • 朱祁钰死后,明英宗让其妃子殉葬,为何唯独放过了汪废后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殉葬,朱祁钰,朱祁镇,朱瞻基,朱见深,明英宗,汪废后,景泰帝,慈禧太后

    朱祁钰在七岁以前,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宫外。他的生母吴贤妃,原本是汉王朱高煦府上女眷,后来被朱瞻基看中。因为罪臣女眷的身份不方便入宫,所以朱瞻基将她安排在宫外。宣德三年,吴氏为朱瞻基生下一子,取名朱祁钰。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重,他请求母亲照顾吴氏母子。于是在朱瞻基驾崩后,张太后将母子俩接进宫中。张太后一直

  • 明朝最牛的王爷朱瞻墡:三次差点继承皇位,历经七朝六帝而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朱瞻墡,皇位,朱瞻基,朱高炽,朱祁镇,朱棣

    电视剧中经常会演到,一个王爷究竟有多么的潇洒,可实际却并不如此。大多数王爷都是皇室子弟,含着金汤匙出生,生活无忧。但王爷们大多都有着皇室血脉,有着坐上皇位的基础,这就代表着他们会被皇帝猜忌,旁落、甚至诛杀,所以说,王爷这个位置坐上去之后也是战战兢兢的。但明朝有个王爷,经历了数十年,曾经有三次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