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3,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2885 更新时间:2024/2/15 16:49:08

前言:

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13首:

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一、谁是玉川卢?

玉川卢,指中唐诗人卢仝(tóng)(公元约795-公元835)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子孙。可惜二人均命运多舛,卢照邻身染风疾投水而死,卢仝则在甘露之变中,死于非命。

贾岛曾经作诗《哭卢仝》:

贤人无官死,不亲者亦悲。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邻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既然“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那么卢仝为什么会死于宫廷之变呢?《唐才子传》说,甘露之变那一天,卢仝在书馆中留宿,受宰相王涯的牵连,赶上了飞来横祸:

元和间,月蚀,仝赋诗,意讥切当时逆党,愈极称工,余人稍恨之。时王涯秉政,胥怨于人。及祸起,仝偶与诸客会食涯书馆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卢山人也,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来宰相宅,容非罪乎"苍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

卢仝喜欢研究茶,被后世尊为"茶仙",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云: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二、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

卢仝属于韩孟诗派,其作品奇谲险怪,南宋严羽作《沧浪诗话》时,特地用以“卢仝体”名之。并且将其与李贺比肩:

玉川之怪长吉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沧浪诗话·诗评》

卢仝代表作是《月蚀诗》,韩愈非常赏识这首诗:

仝自号玉川子,尝为《月蚀诗》以讥切元和逆党,愈称其工。《新唐书》

关于元和逆党,后人说时间不对,至于到底讥讽何人,众说纷纭。

这首诗比较长,节选一段:

痴牛与呆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旦夕遥相望。蚩尤簸旗弄旬朔,始捶天鼓鸣珰琅。枉矢能蛇行,眊目森森张。天狗下舐地,血流何滂滂。谲险万万党,架构何可当。眯目衅成就,害我光明王。

“万古文章有坦途”,有平坦的大路可以行走。元好问第2句开始转折“纵横谁似玉川卢”,卢仝偏偏要独辟蹊径,走上险怪一途。

杜诗《戏为六绝句》诗中赞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5首也赞阮籍“纵横诗笔见高情”。纵横,这是褒义,表示对于卢仝这种风格的赞许。

三、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而)辈从教鬼画符。

真书,指端端正正的书法,即隶书或楷书。唐朝张彦远 《法书要录·晋卫夫人笔阵图》中说: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

第三句继续转折,今天的人呀,却看不起真书,教的晚辈们(儿或而,这帮人),只会鬼画符而已。这里用书法,来比喻诗法。

对于过分追求险怪的诗风,元好问还是持有批评的态度的。但是这个矛头并没有指向卢仝,应该是批评的当时的诗坛,认为他们画虎不成反类犬。

结束语

一般认为,元好问在这首诗里,对于韩孟诗派的“险怪”持有一种批评态度。

但是诗中可以看出,他赞许卢仝的“纵横”健笔,而是对于金国诗坛学习“险怪”表达了不满。意思是,没有前贤金刚钻,就不要乱揽瓷器活。

对于普通人来说,万古文章有坦途,老老实实地从基础学起吧。

@老街味道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2,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更多文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8,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杜甫,黄庭坚,李商隐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八首: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这首诗中,又提到了三个人:子美、义山、涪翁,提到了一个诗派:江西诗派。一、古雅难将子美亲子美,有苏子美、杜子美。苏子美,是北宋与梅尧臣并称苏梅的苏舜钦,他因为卖废品被人弹劾,归隐于苏州沧浪亭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7,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欧梅,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27首: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这首诗需要注意的人物:元祐诸人、金陵、欧梅,都是宋朝诗人的杰出代表。一、百年才觉古风回宋朝建立以来100年,古代作诗的传统风格才渐渐回复。这是对于宋初诗风的一种批判。宋太祖到宋仁宗(960-1

  • 元好问论诗三首: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首,春草,论诗三十首,李煜

    前言前面学习过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实元好问还有《论诗三首》,其中提到了作诗需要押走出去打开眼界,才能写出理想的作品。一、江山放眼更超然第一首诗云: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这一首的主题在第二句:江山放眼更超然。意思是作诗要眼界放宽,看到江山之大,下笔也超凡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5,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李白,杜甫,何曾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这首诗比较好猜,大家都能看出说的是诗仙李白和杜甫。元好问为什么在这首诗似乎更看重于李白呢?一、笔底银河落九天笔底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2,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西昆,李商隐,杨亿,苏轼

    前言继续欣赏《论诗三十首》,今天是第12首: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可能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了。后人评价李商隐的时候,往往会引用后面两句: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一、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最令人费

  • 金元好问词

    历史解密编辑:温一盏杏花酒标签:莺儿,大雁,殉情,诗人,燕子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关于“情”的探索,从古至今从未停过,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但所有的解释,到最后,都可以浓缩为“生死相随”四字。年仅十六岁的元好问,在赴试途中,无意中听闻了一对大雁至情至烈的爱情故事,心中震撼感慨,他为那对大雁建墓合葬,并在多次修改后,作成这首千古名作《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5,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论诗三十首,元好问,黄庭坚,大江,杜甫

    前言继续《论诗三十首》,今天欣赏第五首: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上一首介绍了陶渊明,第五首说的还是魏晋时期的诗人,这是一个喜欢饮酒的狂人。一、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第一句诗,赞扬此人的诗篇气势纵横,笔力奔放,有超然物外的情怀。第二句,则提出了疑问。即

  • 摸鱼儿·元好问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莺儿,燕子,骚人,山鬼,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 山西历史名人 一百二十一 元好问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元好问,中州集,赵秉文,遗山,汴京

    元好问(1190年8月—1257年10月 ),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国末年至元朝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网络图片,侵权联删元好问是北魏皇室后裔,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时,移居忻州,遂为忻州人。明昌元年(1190年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琨,王敦,温庭筠,李商隐

    前言继续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是第3首: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这首诗又出现了一些人物。同时,元好问依旧表达他的观点,即什么人的作品,是他心中的正体。一、邺下风流在晋多邺下风流,用黄健翔的话说,他不是一个人。邺下风流代表了一个文学群体,还是指建安文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