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5,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5,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1785 更新时间:2024/1/21 0:50:15

前言

继续《论诗三十首》,今天欣赏第五首: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上一首介绍了陶渊明,第五首说的还是魏晋时期的诗人,这是一个喜欢饮酒的狂人。

一、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第一句诗,赞扬此人的诗篇气势纵横,笔力奔放,有超然物外的情怀。

第二句,则提出了疑问。即使有高妙的诗篇,但是又如何安抚心中的不平之气呢?

块垒,指郁积在内心的气愤或愁闷。这是什么人,为何有不平之气呢?《世说新语 ·任诞》中写道:

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这个人就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怎么安抚胸中垒块呢?就是饮酒呀。阮籍喜欢饮酒,也是闻名于史册的:

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三国志·魏书·阮籍》

除了饮酒,还有赋诗,阮籍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篇》,也可以看出因形势变化,其从入世到出世的思想变化。例如第一首写道: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从诗中,可以看出阮籍的痛苦与愤懑,通过一种隐晦曲折的形式宣泄出来,这也是调整心态的一种方式。

二、老阮不狂谁会得?

这首诗第三句才点明人物:老阮。关于阮籍的狂,《晋书·阮籍列传》提到 :

籍虽不拘礼教...

阮籍的狂,表现在他不拘束于常人所重视的礼教。例如其母去世,他却一直等下完棋以后才去哀悼母亲。嵇喜来吊丧,阮籍竟然对其翻白眼,嵇康来时,才转为青眼。

登高观望古战场时,阮籍叹息” 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自己驾车兜风时信马由缰, 等到无路可走,则恸哭而回。

老阮不狂谁会得?这句诗的意思是。老阮其实不狂,只是故作狂态而已。然而谁又能理解他吗?

三、出门一笑大江横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读完前三句,再来欣赏结尾一句,似有豁然开朗之感。

出门一笑大江横,出自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元好问图省事,直接把黄庭坚的这句诗拿来自己用了。黄庭坚的这句诗,也有出处,很多人认为模仿杜甫《缚鸡行》的写法: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出句写困于某种藩篱之中,对句写挣脱出束缚,表示解开心中的郁结、摆脱羁绊、豁然开朗的全新境界。

结束语

阮籍心向曹氏、又不敢得罪司马氏,没有办法只好装疯卖傻了。与阮籍同为竹林七贤的嵇康,虽然也隐居不仕,但是还是司马昭处死。可见阮籍的佯狂,是无奈的避祸之举,在那个形势下,他做不了陶渊明。最终还是被迫写《劝进表》,不久抑郁而终。

阮籍的遭遇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悲剧,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读书人,无力回天,唯有诗酒相伴而已。

@老街味道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4,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更多文章

  • 摸鱼儿·元好问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莺儿,燕子,骚人,山鬼,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 山西历史名人 一百二十一 元好问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元好问,中州集,赵秉文,遗山,汴京

    元好问(1190年8月—1257年10月 ),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国末年至元朝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网络图片,侵权联删元好问是北魏皇室后裔,其先祖相继迁居洛阳、汝州、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等地。至元好问的曾祖父元春时,移居忻州,遂为忻州人。明昌元年(1190年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刘琨,王敦,温庭筠,李商隐

    前言继续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今天是第3首: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这首诗又出现了一些人物。同时,元好问依旧表达他的观点,即什么人的作品,是他心中的正体。一、邺下风流在晋多邺下风流,用黄健翔的话说,他不是一个人。邺下风流代表了一个文学群体,还是指建安文学时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8,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子昂,陈子昂,律诗

    前言今天继续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第八首》: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前面说了几位南北朝的诗人,今天,终于到了唐朝。第一位提出表扬的唐朝诗人,就是痛斥“建安风骨,晋宋莫传”的陈子昂。一、沈宋横驰翰墨场在评价陈子昂之前,元好问先安排了两位诗人垫场:沈宋。初唐

  • 青玉案·元好问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春归,元好问,青玉案,案·元,古典乐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2,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黄庭坚,苏轼,王安石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二首: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这里又提到了两个人物,苏黄,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苏轼,一个是苏门弟子之一、江西诗派一宗的黄庭坚。一、一波才动万波随一波才动万波随,出自船子和尚"偈"语,"偈"是佛经中的唱词 ,即禅诗。 船子和尚

  • 诗词原创:学元好问写七律十首|一水从春含梦去,数峰略黛浥愁生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好问,水从春,诗词,中州集,七律,遗山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108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当年练笔的文字较为稚嫩,姑且一读,姑且一笑。但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就当读书练笔不缀。虽为步韵古人练笔习作,但亦颇多自身中年感怀。注:此组七律每首用典故较多。如果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1,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陈子昂,谢灵运,杜甫

    前言《论诗三十首 》是金代文学家、诗人元好问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种以诗论诗的方式,发源于杜甫的《论诗六绝句》,元好问以这种方式,对于当时宋金诗坛的状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欣赏的是,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一、汉谣魏什久纷纭久纷纭,长时间的争论不休。汉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总结篇: 谁是诗中疏凿手? 书生技痒爱论量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苏轼,黄庭坚,杜甫,韩愈

    前言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到昨天已经欣赏完了,在这组诗中,元好问提出了所谓的正体。并且,细论了谁是写正体的诗人,以及违背正体的诗人。今天,从第一首开始,简单回顾一下。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元好问在第一首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正体:汉乐府与建安诗歌。并且指出如

  • 一场杏花缘,一生杏花情!遗山公园打造首届元好问文化节。——杏花园赏花踏青,琴棋诗酒茶雅集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城市在线标签:赏花,临江仙,杏花缘,杏花园,遗山公园,元好问文化节

    “醉眼纷纷桃李过,雄蜂雌蝶同时。一生心事杏花诗。”遗山先生元好问《临江仙》中描述杏花的佳句体现出他对杏花的情有独钟:不管看过多少芬芳的桃李,无论是蜂儿逐蜜,还是蝶儿恋花,这辈子他心心念念的都是杏花啊!元好问之所以对杏花这般喜爱,不仅因杏花洁白无瑕、娇俏灵动,更重要的是他的初恋情人名叫“杏花”!睹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