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2,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2,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4/1/22 9:49:29

前言

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二首: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这里又提到了两个人物,苏黄,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苏轼,一个是苏门弟子之一、江西诗派一宗的黄庭坚。

一、一波才动万波随

一波才动万波随,出自船子和尚"偈"语,"偈"是佛经中的唱词 ,即禅诗。 船子和尚名德诚,是唐代高僧和词人,他的《拨棹歌》中,有一首流传很广: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一波才动万波随,这句诗被很多人引用,除了元好问以外,黄庭坚也有一首《诉衷情令》用了这句诗。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一波才动,万波相随,表示事情一旦开端,只有不断发展变化。 那么元好问说什么“一波才动万波随”呢?

二、奇外无奇更出奇

诗歌,在唐朝步入顶峰。很难再出奇。但是到了宋朝,偏偏又奇外出奇。

记得以前微博大战时,新浪微博独占鳌头。我当时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感觉微博已经不会再有什么对手了,这类自媒体软件应该不会再出奇了。

没想到不久出现了一个微信,其特点与微博有很大的不同,很快风靡一时。当我们接受了微信以后,我以为微博、微信双雄并立,不会再给其他人什么机会了。

好像14、15年左右有同事跳槽,去了一个叫做“今日头条”的公司。当时感觉这是一个好奇怪的名字,但是多年以后,今日头条成了我使用最多的app了。

文学的发展,走到一个瓶颈期,也会有突破。所以王国维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就诗歌本身来说,宋诗也有极高的成就,只是被宋词所掩盖。我们常常把唐诗宋词放在一起,忽略了宋诗的价值。

不过,元好问在这首诗中,对于宋诗求奇追险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且说,一波才动,万波相随,影响一大批诗人,走上了歧途。

三、只知诗到苏黄尽

苏轼、黄庭坚二人,是北宋诗人的代表。因此有“诗到苏黄尽”之说。

不过,结合“奇外无奇更出奇”这句,可以看出元好问这首诗应该对追险求奇诗风的批评。

例如苏轼用押险韵的方式体现其功力。熙宁八年(1075),苏轼密州所作的《雪后书北台壁二首》是押险韵的代表: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二诗分押“盐”韵和“麻”韵,都是收字甚少的险韵。宋末方回赞许东坡,说王安石也想模仿,但始终画虎不能:

“偶然用韵甚险,而再和尤佳……虽王荆公亦心服,屡和不已,终不能压倒。”....非坡公天才,万卷书胸,未易至此。

王安石一口气次韵的五首《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但是都被后人评价不高,认为其勉强凑泊而成。例如《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 其一 》:

若木昏昏末有鸦,冻雷深闭阿香车。

抟云忽散筛为屑,剪水如分缀作花。

拥帚尚怜南北巷,持杯能喜两三家。

戏挼弄掬输儿女,羔袖龙钟手独叉。

《岁寒堂诗话》批评苏黄:

“子瞻以议论作诗, 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

张戒《岁寒堂诗话》批评说:

《国风》《离骚》固不论,自汉魏以来,是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

余之此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

黄庭坚作诗求新求奇,常用他人未用的典故和字句,并且喜欢造拗句 ,破除声律束缚。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以声律作诗, 其末流也, 而唐至今谨守之。独鲁直一扫古今, 直出胸臆, 破弃声律.....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评价说:

“黄庭坚喜作诗得名, 好用南朝人语, 专求古人未使之事, 又一二奇字, 缀葺而成诗, 自以为工, 其实所见僻也。故句虽新奇, 而气乏浑厚...

吕本中《童蒙诗训》中则提到:

“学古人文字, 须得其短处。……东坡诗有汗漫处, 鲁直诗有太尖新、太巧处, 皆不可不知。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也认可陈师道批评黄庭坚:

后山谓鲁直作诗, 过于出奇, 诚哉是言也...

并举黄庭坚的《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为例:

龟以灵故焦,雉以文故翳。

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

後生玩华藻,照影终没世。

安得八紘罝,以道猎众智。

这类诗歌,读起来太费力了。字有时都认不全,何况背后的典故了。

四、沧海横流却是谁?

《春秋谷梁传注疏·引言·序》:

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唐·杨士勋疏:「百姓散乱,似水之横流,今以为沧海是水之大者,沧海横流,喻害万物之大,犹言在上残虐之深也。」

孔子的原话是: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

周文王虽然不在,但是文王奠定的文明礼乐不是还保存在我这里吗?

元好问诗中的沧海横流,表示诗坛乱象。苏黄虽然不在了,但是诗坛乱象依然在。造成诗坛乱象的又是谁呢?当然不是周文王,而是苏黄。

“只知诗到苏黄尽”,只知到了苏黄,乃宋诗的顶峰,但是造成诗坛乱象的,不也是他们二人吗?

这是对于苏轼黄庭坚,所引起的“奇外出奇”的风气提出了批评。

结束语

苏黄才力非常人所有,他人(万波)相随学苏黄出奇,则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问题。在这首诗中,元好问批评了苏、黄诗歌中一些缺点,所引发的当时崇尚奇险、堆砌生典等不良风气。

有批评,自然有表扬,元好问批评求奇、弄险、雕琢的现象,反映了他崇尚雅正的诗歌理想,依旧褒扬所谓的“正体”诗歌。

@老街味道

更多文章

  • 诗词原创:学元好问写七律十首|一水从春含梦去,数峰略黛浥愁生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好问,水从春,诗词,中州集,七律,遗山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108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当年练笔的文字较为稚嫩,姑且一读,姑且一笑。但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就当读书练笔不缀。虽为步韵古人练笔习作,但亦颇多自身中年感怀。注:此组七律每首用典故较多。如果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1,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陈子昂,谢灵运,杜甫

    前言《论诗三十首 》是金代文学家、诗人元好问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种以诗论诗的方式,发源于杜甫的《论诗六绝句》,元好问以这种方式,对于当时宋金诗坛的状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欣赏的是,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一、汉谣魏什久纷纭久纷纭,长时间的争论不休。汉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总结篇: 谁是诗中疏凿手? 书生技痒爱论量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苏轼,黄庭坚,杜甫,韩愈

    前言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到昨天已经欣赏完了,在这组诗中,元好问提出了所谓的正体。并且,细论了谁是写正体的诗人,以及违背正体的诗人。今天,从第一首开始,简单回顾一下。第一首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元好问在第一首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正体:汉乐府与建安诗歌。并且指出如

  • 一场杏花缘,一生杏花情!遗山公园打造首届元好问文化节。——杏花园赏花踏青,琴棋诗酒茶雅集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城市在线标签:赏花,临江仙,杏花缘,杏花园,遗山公园,元好问文化节

    “醉眼纷纷桃李过,雄蜂雌蝶同时。一生心事杏花诗。”遗山先生元好问《临江仙》中描述杏花的佳句体现出他对杏花的情有独钟:不管看过多少芬芳的桃李,无论是蜂儿逐蜜,还是蝶儿恋花,这辈子他心心念念的都是杏花啊!元好问之所以对杏花这般喜爱,不仅因杏花洁白无瑕、娇俏灵动,更重要的是他的初恋情人名叫“杏花”!睹物思

  • 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元好问以诗《论诗》,引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春草,论诗,杜甫,诗人,金朝,元好问,白居易,谢灵运,科学家,古典乐,千古名句

    金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金朝灭亡后,他写了大量的“丧乱诗”,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

  • 杏花缘起杏花园,杏花情定杏花节!——遗山公园首届元好问文化节完美收官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忻闻标签:诗词,公园,遗山,杏花节,元好问文化节

    遗山先生一生心事杏花诗源自对初恋情人杏花的喜爱,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深深触动着青年元好问的心灵。一念之间的擦肩而过,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纵使足迹踏遍万水千山、睹物思人问情苍天,仍无法寻回那日夜思念、娇俏灵动的杏花姑娘啊!忻州市遗山公园管理中心、忻州好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4月在遗山公园联合打造首届元好

  • 元好问为何被尊称为“北方文雄”?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秦观,韩愈,苏轼,杜甫,诗人,金朝,元好问,辛弃疾,古典乐,论诗绝句,北方文雄,历史学家,千古名句

    作者:赵心放元好(hào)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在当时的中国北方称为一代文宗。(一)雁丘寄情传后世元好问自幼聪慧伶俐,勤奋好学,有神童之称。他在父亲任县令的陵川县(今山西陵川)读书的1

  • 元好问的一首绝句,引用《题都城南庄》的诗意,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题诗,杨柳,桃花,盛开,崔护,元朝,诗人,元好问,古典乐,科学家,题都城南庄

    元好问,世称遗山先生。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他的诗作成就最高,他的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他的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却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有倡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0,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元稹,杜甫,李白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10篇: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今天,元好问提到的是唐朝诗坛的一位大佬:杜甫。虽然他在生前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但在去世以后,却获得了诗圣的名声。这件事不得不提一下元稹的功劳。不过,元好问对于元稹却有点偏颇。一、争奈微之识碔砆先

  • 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代表词作,用最后10字诠释“好男儿”,感人至深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元好问,金朝,临江仙,才子,元朝,元曲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分享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一首《临江仙》。唐诗宋词元曲。元朝因为是异族统治,对掌握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文人迫害尤为严重。整个元朝的诗词脉络都很是凋敝荒凉,唯独出了元好问这一个例外。他的诗词我很喜欢读,有元曲的白话和直接,又有汉唐遗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