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的另一面:南宋最会打仗的词人,却鲜为人知

辛弃疾的另一面:南宋最会打仗的词人,却鲜为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暴龙历史记 访问量:2138 更新时间:2023/12/19 21:35:27

说到辛弃疾,不由得就会想起他的词。作为豪放派词人,很少有人知道,辛弃疾更是一位为祖国征战疆场的爱国青年。

明月别枝惊鹊

北宋王朝覆灭,北方大面积领土沦陷,落入了金人手中。辛弃疾就出生在南宋的绍兴十年,正是岳飞在北伐抗金的这一年,岳家军一路披荆斩棘,先后赢得了郾城大捷、收复了洛阳、郑州等地,马上就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时候,朝廷将其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掉,与金人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收复北方的计划也就此泡汤了。

这时淮河以北的大量领土已经落入金人手中10多年。辛弃疾出生在山东省济南,辛弃疾的爷爷辛赞在金人的手下做官,但是始终期望着南宋收复故土,这也在小小的辛弃疾心里扎下了爱国的种子。

长大后的辛弃疾,在14岁的时候就到金朝参加科举,实际上小小的辛弃疾就是一名地下工作者,在金朝搜集情报,为起事做准备。

绍兴年间,金人完颜亮帅南侵,山东的许多爱国人士纷纷打起了反抗的大旗,在这其中就有辛弃疾。辛稼轩这时只有22岁,热血一上来,就领上两千名热血青年反抗,与金人展开周旋。

可是2000人只能是简单的小打小闹,根本对金人造不成太大的威胁,辛弃疾就投奔了当时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耿京队伍中,耿京对他非常赏识,把他安排在队伍中任掌书记。

耿京部队中的成分复杂,有个叫义端和尚的人,此人心术不正,就把辛弃疾的帅印偷掉,投奔了金营。耿京听到此事,责骂辛弃疾办事不利。辛弃疾是个实干派,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去追义端,吓得义端跪地求饶将。辛弃疾夺回帅印,耿京见状,对他也另眼相看了。

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劝告耿京与南宋朝廷一起联手对抗金人,耿京欣然接受,就派稼轩与南宋朝廷联系。到了南宋,辛弃疾受到了宋高宗的接见,还封他为节度使。

可就是在回来的途中,军中哗变,一名叫做张安国的部下杀死了耿京,而张安国也率领人马叛降金人,做了金人的知州。

老巢被端,上司也不再。稼轩悲从中来,痛定思痛。辛弃疾带了50名将士突袭金人营帐,金人此时有5万多人,辛弃疾被发现可是死路一条。辛弃疾带人赶到营帐的时候,张安国正在和金人喝庆功酒。说时迟那时快,辛弃疾将张安国生擒,还带回了数万老部队。

他速速率领部队,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南宋朝廷,将张安国交到了朝廷,赵构知道之后对其更是刮目相看,朝野一时间轰动。

《稼轩记》中记载:“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了却君王天下事

回到南宋之后,朝廷就将其任命为江阴军通判,这时的他才23岁,虽然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辛弃疾没有忘记自己想要北伐的志向。辛弃疾在归附朝廷的第二年,宋高宗就退位,将皇位传给了宋孝宗

宋孝宗即位之初,也想着大展宏图,收复北方,任张浚为枢密使北伐,但是这次北伐失败了,只能再次求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兴和议”。

但是辛弃疾始终还抱着收复北方的愿望,公元1170年,辛弃疾向朝廷上了著名的《美芹十论》,向皇帝陈述自己抗击金人、收复北方领土的计划和谋略。这部著作全面的论述了对金作战及其如何作战的方略,见解可以说是非常精辟。

辛弃疾满怀希望的向皇帝进言,希望得到回应,可是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这时宋金刚刚议和,并不是最好的时机,而后就不了了之了。

归来华发苍颜

在此后的多年里,辛弃疾先后当过多地的转运使、湖北的副转运使等职位。在担任期间,辛弃疾的政绩斐然。但是在此期间,辛弃疾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北伐愿望。

公元1180年,辛弃疾在湖南上任期间,当地的盗贼太多,就着手创建了“湖南飞虎军”。这支部队雄镇一方,成为南宋地方武装最强大的一支力量。表面上看是为地方百姓造福,但是可以看出辛弃疾想要借此北伐的愿望和行动。

虽然辛弃疾是一个爱国诗人,在闲居的这段时光,很多人都认为辛弃疾的生活过的非常凄惨,其实不然,辛弃疾的小日子还挺滋润的。

据宋史专家邓广铭研究,辛弃疾除了自己的原配老婆外,还有6个小妾,十几个小孩。按理来说,生活应该比较困难,可是辛弃疾的生活并不艰难,相反出手还很大方。大家可想而知,除了自己的工资、家里留的遗产,那就是辛弃疾贪污了,而且几次被朝廷罢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辛弃疾在用派人用商船贩卖牛皮,经过南康军的时候,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就将他截住。后来,朱熹还在小本本,咳咳咳,《与黄商伯书》中记下来辛弃疾这次不光彩的事迹。

41岁的他还在江西当官的时候,还曾在此建了一个自己的小别墅。但是在这一年之后就被弹劾了,就过着闲居的生活,在此期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虽然辛稼轩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但是辛弃疾爱国的志向绝对是真的,直到1203年,他才有了北伐的这次机会,这一年的辛弃疾已经63岁。这时的以韩侂胄为首的主战派将辛弃疾用,被任命为绍兴的安抚使。

1205年,韩侂胄率军北伐,而这时的辛弃疾已经力不从心,身体大不如前,北伐最终也失败了。

两年之后,辛弃疾就去世了。虽然辛弃疾走了,但是给后人留下了6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词句,至今仍然鼓舞着后人。

标签: 辛弃疾金人赵构宋孝宗朱熹

更多文章

  • 少不读苏东坡,老不读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辛弃疾,苏轼,贺新郎,唐诗

    苏和辛,一茶一酒,一清一浊。唐诗下酒,宋词伴茶,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被唐诗宋词和各种古典名著包围的我们,都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却不知“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少时读苏轼,容易陷入虚无。老来读辛弃疾,人生过半却意难平。此话并非莫须有,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一个家学渊博,一门三学士,四十

  • 什么才是辛弃疾的遗憾?为什么很多人称他为宋词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万一爱音乐标签:江南,陈亮,宋军,金人,岳飞,宋词,南宋,诗人,宋朝,辛弃疾,古典乐

    如果要写辛弃疾,就不能只写辛弃疾。要写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写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更要写他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怜“辛”“弃”“疾”三个字,写的皆是人间苦,整整一生写的都是遗憾。王国维曾把稼轩抬为南宋词坛之首,一句:“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

  • 辛弃疾醉言:杭州不可做首都!朋友听后连夜逃跑:不逃,必被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陈亮,江南,金人,文才,赵构,首都,金朝,宋朝,南宋,辛弃疾,古典乐

    辛弃疾醉言:杭州不可做首都!朋友听后连夜逃跑:不逃,必被灭口冰心先生曾说:“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近期,笔者一直致力于向大家推荐古代精品历史书。最近,笔者有幸拜读了明代学者冯梦龙的史学著作,有“小资治通鉴”之称的《智囊》,感到特别有收获。而在这本《智囊》中,为我们介绍了完全与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辛

  • 辛弃疾的大手笔之作,惊艳了后世800多年,其中的名句深入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辛弃疾,苏轼,孙权,曹操,周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最耀眼的明星当属辛弃疾,才华可以比肩苏轼,所以被后人称为“苏辛”,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词气势磅礴,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其中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抑扬顿挫,成为了宋词里无法超越的经典,每一句都是字斟句酌,写出了气吞山河的气势,抚今追昔,由眼下的困境,回望历史,由此表达了对于周瑜的钦佩和羡慕,可

  • 辛弃疾又一首绝妙宋词,用了两种特殊韵脚,堪称古今奇作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苏轼,韵脚,声韵,宋词,宋朝,南宋,诗人,辛弃疾,水龙吟,豪放词,古典乐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词至苏东坡,乃是一大变。东坡首倡豪放词风,提出以诗为词,拓宽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改造了词风,使得词的文体地位大大提高。然而自苏东坡后,其豪放词却是无人继承,直至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豪放词方才大盛。在南宋,豪放词可谓是占据了词坛大半江山,至辛弃疾时发展至顶峰。辛弃疾继承了苏东坡

  • 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哪个字出了问题?家长建议移除课本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辛弃疾,破阵子,孔子,诗词,刘禹锡

    引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孔子被世人称为圣人,在他教学的一生中,亲自为学生们挑选了几本书本当做教材,其中包括《诗》《书》《礼》等,孔子的一生都在言传身教,他的学生也将他的言行记录了下来,他的教育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生。

  •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抗金,为何却一字不提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辛弃疾,岳飞,秦桧,赵构,陆游,宋朝,古典乐,艺术家

    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苏轼合称“苏辛”,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诗词,在中国文坛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对辛弃疾而言,写诗只是副业,抗金才是主业,曾被御史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为罪名弹劾。主战、抗金、豪放、杀人.......这些非常阳刚的词语放在一起,让人轻

  • 辛弃疾的书法作品很耐看

    历史解密编辑:文墨相宜标签:辛弃疾,书法,小楷,苏轼,诗词,李清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 元夕》一词中的句子,就是在今天,细细品读,仍让人感动。他一生更多的是写了许多大气磅礴的爱国词篇,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奋勇向前,报效祖国。他的书法却显为人知,也很有特色,堪称文人书法的典范。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 辛弃疾的一首心情说说,开篇就是名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词作,全词,词坛,诗人,宋朝,金朝,辛弃疾,刘克庄,豪放词,古典乐,千古名句

    有读者问: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首词,可以分享一下吗?小话诗词:我承认,这个问题get到我了。辛弃疾的很多豪放词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但我却喜欢他的这一首写在石壁上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话说回来,这首词其实是辛弃疾的一首牢骚之作。之所以称之为牢骚之作,因为就是一首写愁的词作。说得文艺一些,就是

  • 菩萨蛮·辛弃疾

    历史解密编辑:诗文漫步标签:长安,东流,鹧鸪,南宋,诗人,宋朝,辛弃疾,菩萨蛮,古典乐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