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晨阅读丨黄公望画山水的33个诀窍!

清晨阅读丨黄公望画山水的33个诀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書畫聯盟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4/1/10 4:13:24

点击:“收录于话题”分类,查阅全部。

提示:图信息来源于网络,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

黄公望

山水画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绘画分类,历来备受文人所喜爱,对于绝大对数想学中国画的人而言,往往也是选择其作为入门的绘画门类,但是很多时候又会觉得山水画很难画,今天就来教给大家一些画山水画的诀窍,可能比较片面,但是我想应该也有一定的帮助的

董源《潇湘图》

【黄公望写山水诀】

1.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2.树要四面倶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

3.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4.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5.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6.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

7.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

8.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董源山水

9.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10.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11.大概树要填空。(去声)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可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12.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靑入墨亦妙。呉妆容易入眼。便墨士气。

黄公望《洞庭奇峰图》

13.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煕。皆用此法。郭煕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园画者是也。

14.山水中惟水口最难画。

15.远水无痕。远人无目。

16.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脉。要取活流之源。

17.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黄公望浅绛山水

18.山坡中可以置屋舎。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19.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20.山下有水潭谓之瀬。画此甚存生意。四邉用树簇之。

21.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纔多便入画工之流矣。

22.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粛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23.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李成《茂林远岫图》局部

24.松树不见根。喩君子在野。雑树喩小人峥嵘之意。

25.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26.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27.山水之法。在乎临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先命题目。此谓之上品。古人作画。胸次寛阔。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

黄公望《九峰雪霁图》

28.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匾。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29.着色螺靑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30.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靑理。

31.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2.作画大要,去邪甜俗頼四字。

33、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董北苑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皆宗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视然则大有径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

来源:网络综合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用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情况,如,文章部分内容引用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也不用于任何商业之目的,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性质,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在后台留言),我们看到后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点击图片或文字阅读书籍▼

点击:“收录于话题”下一篇,翻页阅读。

更多文章

  • 幻影的名画:王时敏梦中的黄公望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王翚,画家,王时敏,黄公望,秋山图,董其昌,恽南田,幻影的名画

    王原祁《仿黄公望秋山图》纸本设色,清,105.6 x 47.8 cm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恽南田在其《瓯香馆集》补遗《南田画跋》中《记〈秋山图〉始末》一文中,先是铺叙了由其画坛至友王翚转述的其师王时敏持董其昌的介绍信前往润州张修羽(觐宸)家寻访黄公望《秋山图》的经过,五十年后,王翚本人再和王时敏及王鉴

  • 《富春山居图》或收卷于松江,黄公望笔下的许多绝美山水画与“九峰三泖”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松江标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松江,山水画,赵孟頫,杨维桢

    史载松江“自东都以后,陆氏居之,康绩以行谊闻,逊抗以功名显,机云以词学名。”历代以来,松江人文荟萃。“河北烽烟地,江南花柳春。”明代陈子龙的这句诗叹,是对松江古来鲜兵火、少战乱的真实写照。元末,峰泖毓秀的松江偏安一隅,加之华亭升府和礼贤下士等缘故,文化名人纷至沓来,黄公望便在寓居文人之列,并与松江有

  • 黄公望《秋林烟霭》,平淡天真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黄公望,秋林烟霭,董源,袁晓岑,书画,画家

    黄公望《秋林烟霭》局部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 ,元代画家。自称浙江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黄公望《秋林烟霭》局部平淡天真是黄公望绘画最主要的特点。黄公望主师董源,而董源画的风格即为

  • 南宗正脉王原祁,一生痴迷黄公望,绘画成功之路从“仿”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王原祁,黄公望,南宗,王时敏,山水画

    导语:王原祁作为“四王”一员,受其祖父王时敏的影响,他的“仿古”论也是以开新为目的,在所仿之“古”中,他尤其强调“南宗正脉”,在“南宗正脉”中又尤其强调对黄公望的顺古求变。王原祁的山水作品承继家学渊源,并受到董其昌“南北宗论”影响,以南宗画家为师。他一生多仿元四家。康熙三十九年王原祁补右春坊中允,奉

  • 黄公望历时四载,在82岁高龄完成的《富春山居图》,好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山水画,画家,沈周,董其昌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完成的一幅纸本水墨画,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是公认的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其中凸显了画家本人的艺术风格,寄托了画家的思想感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富春山居图》与《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

  • 黄公望:写山水诀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董源,李成,画家,黄公望,山水画,黄朴存,写山水诀,书法作品

    黄公望画像黄公望是元代最伟大的山水画家之一,其作富春山居图堪称史上最著名的手卷画。他的披麻皴为明清诸贤所效法,堪称百世宗师。美院的学生现在也以他的画为临摹范本,然而他的文章似乎很少有人看过,因此选其《写山水诀》与诸君分享。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局部写山水诀作者:元 黄公望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

  •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5分享标签:黄公望,天池石壁图,倪瓒,董源,王蒙,山水画,画家,艺术家

    《天池石壁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绘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公望(公元1269—1354年),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出继永嘉(今属浙江温州)黄氏为义子。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稔经史,工书法,通音律,善散曲,最精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受过赵孟煽教

  • 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里藏了8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历史标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画家,山水画

    公元1650年,临死前,江苏宜兴人吴洪裕特别叮嘱家人,要将他最喜爱的两件传世宝贝烧掉陪葬。吴洪裕死后,家人开始执行遗嘱,先烧掉了隋朝僧人智永的草书《千字文》,第二天,再烧元朝大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刚入火炉,吴洪裕的侄子急速跑过去,把画抢了出来。画基本保住了,但从此断为大、小两截

  • 王翚三临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从为古人法度所束到适合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黄公望,王翚,富春山居图,王时敏,画家,王鉴

    导语:王翚,常熟人,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老人、乌目山人等,是清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也是“虞山派”的创人。王翚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清初画坛正统派“四王”之一在艺术上尤爱古人笔墨画风《夏山烟雨图》绘《康熙南巡图》,得山水清晖明崇祯五年,王翚出生于苏州以北常

  • 著名书画鉴定家傅申,50年黄公望研究成果,珍贵手稿资料,一篇看完!

    历史解密编辑:民国画事标签:黄公望,黄公望研究,傅申,王时敏,王翚,秋山图

    《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中国山水画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也是“中国十大名画”中的唯二两件山水画代表,不断为后世的文艺创作提供灵感源泉。2022年央视春晚上,以《千里江山图》和《富春山居图》为灵感创作的歌舞作品《只此青绿》和《忆江南》它们一青绿,一水墨,一展现宋代皇室的江山瑰丽,一描述元代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