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

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散文诗歌诗词悦读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4/1/11 2:39:26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编辑整理:盛唐辉煌

900多年来,王安石一直备受争议。有人称赞他是改革的先锋,有人责怪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在北宋太平盛世的背后,他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

为了改变北宋“外实内虚”、“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变法。

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旧势力的几度拉锯之后,变法失败,而王安石也随着变法几度沉浮。

许多人看到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却常常忽视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

今日分享王安石最经典的十首诗词,见证王安石出众的才华。

1

最绝妙创意的诗:《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因为一个“绿”字,王安石流传千古。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成为千古名句,南宋许顗《彦周诗话》: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王安石是一个讲究修辞炼字的人,据说写这首诗时,“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从“到”、“过”、“入”、“满”等改了十几遍,最后才定为“绿”字。

王安石的心血没有白费,“绿”字的使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讲究修辞炼字的范例。

更多时候,佳作不是天才而就,而是不断尝试出来的。

2

最喜悦欢乐的诗:《元日》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069年,王安石被拜参知政事,宋神宗让他主持变法。

踌躇满志的王安石在新年到来时,更感喜悦,于是写作此诗。

新年来了,千家万户都摘下旧的桃符,换上新的桃符,像极了王安石心中对变法的期待。

他期待新法走进千家万户,替代旧法,人人眉开眼笑。

全诗喜悦而欢乐,充满了王安石对新法实施的美好希望。

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挫折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

3

最深致悠远的诗:《梅花》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文学史上,梅花早已成为傲然不屈、品行高洁的代表。

熙宁九年,王安石被罢相,心灰意冷地他,退居钟山。

当他看到梅花傲雪而开时,像极了孤独自持的自己。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王安石用梅花吐露心声,即使自己陷入艰难苦痛之中,依然不改心中志向,一如梅花,凌寒独自开,坚持着自我。

梅花清幽独香,就是王安石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精神的顶天立地,才是自己给生命最好的善待。

4

最雄浑苍凉的怀古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这个千年古都,到宋朝时,已是灯火万家,一派繁荣景象。

可王安石总能在繁华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他说: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可他也深知,在繁华过后,金陵又经历了多少王朝覆灭后的颓败。

怀古是因为伤今,王安石是在提示北宋统治者,居安思危,勿沉迷于纸醉金迷,而忘了深藏其中的危机。

只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在危机来临时从容以对。

5

最具有哲理的诗:《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当他登上飞来峰时,写下这首壮怀之作。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反映了作者高瞻远瞩,胸怀宽阔,不畏困难,勇于改革的豪迈气魄和坚强意志。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前行。

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勇敢坚定,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跨过自我,不要退缩,勇往直前。坚持做对的事,成为自己,终会达成目标。

6

观点最独特的诗:《叠题乌江亭》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被杀身亡。围绕着项羽究竟要不要过江东,世人争论了千年。

杜牧曾题诗: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为江东子弟能力出众,卷土重来,胜负还未可知。

可王安石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

同一件事情,有人看到希望,有人看到失望。不管是哪一种,都有其合理性。

一个成熟的人,是同时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做事的人。

7

最耳目一新的诗:《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首诗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获得后人同情最多的女子。

人们同情王昭君,她离开家乡,远赴塞外,人生悲苦。

可是王安石却一反此前人们写到王昭君时就表达同情的惯例,反而指出在塞外还有可能过得更幸福,得出“人生失意无南北”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汉武帝的皇后阿娇就是一个例子,失宠后被打入冷宫,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昭君如果留在宫廷,也不一定会获得幸福。

出塞,不出塞。皇后,或是妃子。人生都不免失意。世上总有比你得意的人 ,也总有比你失意的人。不论处在哪里,感受是你自己定的。

8

最清静幽雅的诗:《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被罢相后,住在金陵半山园,这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朋友,在朋友家中的墙上写下这首清幽的诗。

来到友人家中,他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猜想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走到庭院外,只见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微风吹拂掀起层层粼粼的水波,恰似一幅山明水秀的美丽画卷,有世外桃源之意。

9

最春风得意的咏史词:《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早立大志,要致君舜,但长期不得重用。直到宋神宗即位,他才有了类似“汤武相逢”的机会,可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这首词当作于作者任宰相之时,可能是推行新法取得初步成功时的作品。

王安石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一:至王荆公《浪淘沙》云:“伊吕两衰翁谁与争功”,则隐然欲与争雄矣。……后世以经济自负者,当以公为鉴。

当心中的大志有机会实现时,你一定比王安石更激动。

10

最空灵婉丽的词:《千秋岁引·秋景》

《千秋岁引·秋景》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这首词没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没有《浪淘沙令》的踌躇满志。

全词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情真心切、恻恻动人、空灵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发了功名误身、及时退隐的的慨叹。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并未摆脱旧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者中间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执拗果断著称于史册;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涡中也时时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误身的感慨。

这首小词便是他后一方面思想的表露。无怪明代的杨慎说:“大有感慨,大有见道语。”

没有什么比宁静更能历练心性,没有什么比放下更能颐养精神。报曾经以释怀,送未来以浅笑,用出世心看千帆过尽,用入世心迎万木盛开。

在文学史上,王安石的政治家身份相较于文学家的身份,更加突出。

在王安石的诗词中,我们可见他的宏图壮志,可见他的失意悲凉。

众所周知,熙宁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可王安石却不后悔,已经努力过了,无愧自己。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因为这样,才会有一个沸腾的人生。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E-mail:917293188@qq.com,电话:0377-62751636。

标签: 王安石宋神宗变法泊船瓜洲

更多文章

  • 别说是王安石,换你,你也挺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宰相,仁宗,诗人,宋朝,司马光,宋神宗,散文家,官宦世家,王安石变法

    (北宋 抚州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也就是大清早八点多钟,一个叫做王安石的小朋友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抚州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的名头,出生在如此风水宝地的王安石,那必然也不一般。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北宋朝廷的中下层官员,官儿不大,职务最高也就做到县令,但王益是个实打实的知识

  • 家长建议将辛弃疾的《破阵子》移出教科书,只因里面7字,有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辛弃疾,破阵子,赵构,宋朝

    宋朝重文轻武的现象十分明显,即使宋朝出过不少有名的将军,你也会发现他们的词写得特别好,文学水平很高。辛弃疾是南宋将领,同时也是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出生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出生时北方已经沦陷,他的祖父辛赞经历过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但因为一些原因辛赞并未南下,而是生活在了晋

  • 辛弃疾是有多么喜欢孙权?两首好词夸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孙权,辛弃疾,江山,南乡子

    同一地点,同样怀古,都指向一人:孙权,孙仲谋,感情色彩虽略有不同。可以看出辛弃疾是有多么喜欢和推崇孙权。且均冠以“英雄”头衔,溢美之词跃然纸上。让读者情不自禁去翻阅和了解一下孙权。其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老部下来看望,辛弃疾充满无奈写下一诗,结尾14字让人一声长叹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无赖,部下,诗篇,宋朝,南宋,诗人,辛弃疾,宋孝宗,古典乐

    ——唐诗如月,照亮生活。文/空青【引子】大家也许都听过“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句话。说的是美人与名将这两类人,在年轻的时候纵横叱咤、意气风发,最不能让人看见她们老去以后的凄凉景象。因为这样的对比,往往会激发出最深沉的无奈与悲哀,让人感觉到人类面对岁月时候的渺小。可是,对一个将军来说,白头

  • 两首好玩的《沁园春》,见证了大宋古惑仔辛弃疾的“真香”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下阕,辛弃疾,陶渊明,沁园春,止酒

    酒是达者,最解人愁。自杜康造酒以来,酒就成为最受世人青睐的饮品,甚至很多人都为酒上瘾,一日不饮便觉丢了灵魂。有酒瘾的人也就创造了无数喝酒的理由:人逢喜事,举杯相庆;好友相逢,把酒言欢;愁了闷了,借酒消愁;孤单寂寞,与酒为友;天寒地冻,喝两杯取暖;天热难耐,借酒消渴….所谓诗酒趁年华,就连古代的诗人们

  • 千古宋词,最经典的《清平乐》,辛弃疾位列第一,毛主席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苏轼,李煜,诗人,辛弃疾,毛主席,李清照,宫廷片,古装片,千古名句,清平乐(电视剧)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離城城城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自发展以来,广受诗人青睐,故而自后唐伊始,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以辛弃疾、李煜和毛泽东等为最。诗人或写归隐田

  • 送给高考学子的一首宋词:来自辛弃疾的考前祝福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辛弃疾,桂子,科举,高考,一首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时节,对寒窗苦读十年的莘莘学子而言,高考是人生第一次的转折。若能金榜题名则意味着进入更好的大学深造,前路愈加宽广;若是出师不利,则需承受莫大的打击,只得来年再战。今日之高考,便如古时候的科举。不过相比之下,高考的各种条件都比古代科举好上不少,高考的学子们都

  • 辛弃疾:文人武功第一,武人才华第一,为何南宋朝廷却不敢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辛弃疾,苏轼,金国,岳飞

    他是南宋第一古惑仔,21岁聚集2000义士抗击金军。他也是一代词宗,堪称宋词的天花板。他曾经带着50骑冲入5万人的大营,活捉叛徒还全身而退,他就是词中之龙辛弃疾。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到底有多猛呢?辛弃疾拿起剑是江湖侠客,骑上马便是三军统帅,提起笔就是词中之龙。要了解辛弃疾,还得从他祖父辛赞说起。靖康之耻

  • 辛弃疾很冷门的一首词,开头两句就惊艳了世人,读后让人大呼过瘾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烟波,子规,春愁,春山,枕上,南宋,诗人,金朝,辛弃疾,古典乐

    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

  • 一代剑客辛弃疾:写词只是爱好,追梦半生,去世前遗言让人动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辛弃疾,宋孝宗,金人,赵构,苏轼,岳飞

    辛弃疾在年幼时,他的祖父辛赞总是喜欢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辛弃疾注意到每当此时,祖父辛赞脸上的神色都是沉重的,祖父指着这大好河山,痛心疾首地告诉辛弃疾,总有一天我们要把金人赶出这片土地。乖巧的辛弃疾会点头答应,祖父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祖父的爱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辛弃疾。辛赞本是宋朝人,却因为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