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因收录玩弄女性,新华字典被下架,冤枉程度堪比窦娥

因收录玩弄女性,新华字典被下架,冤枉程度堪比窦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舞视界 访问量:3738 更新时间:2024/1/6 21:34:43

\江湖小舞

“新华字典被下架了!”

在人教版数学教科书插画引发的争议逐渐平息之际,广西全州一条责令新华字典下架的消息瞬间令舆论哗然。

广西发布的消息,虽然没有具体说明新华字典到底“存在哪些低俗化内容”,但结合此前有网友曝出的“玩弄女性”说法,大概率被责令下架的新华字典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进而被视为“存在低俗内容”,遭责令下架。

要知道,在我们的心目中,新华字典可是我们国家的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从1957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转交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经过不断修订,至今已经出版到第12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自出版以来,为中国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可以说,不管文化程度高低,汉语的使用者学习者,谁也离不开新华字典,一本新华字典在手,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汉字释义问题,普及率之高,应用范围之广,也让新华字典荣膺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两项世界纪录,截至纪录统计的2015年7月28日,全球发行量共达5.67亿本。

在新华社的评论中,称赞《新华字典》凝聚着几代学人的心血和智慧,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也影响了亿万民众的语言生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普及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那么,问题来了,一本如此重要的字典,而且是经过了12个版本修订的字典,到底会不会存在低俗问题呢?

先说新华字典最新版本及上一版被网友指出的问题,在日生活使用频率极高地“玩”释义种种,新华字典专门组词“玩弄”,并且细致地给出了3种解释,一个是摆弄着玩,举例为“上课不要玩弄手机”,一个是耍弄,搬弄,举例为玩弄手段、玩弄辞藻,可以说新华字典给出的前两种释义并没有任问题。

对“玩弄”一词,新华字典给出的第三种释义为“戏弄”,给出的示例为“玩弄女性”,结果此言一出,就被网友扣上了“低俗”的帽子,广西全州下架新华字典的依据也正是源于“玩弄女性”的示例。

客观来说,“玩弄女性”四个字并不好听,也不雅观,但至少从词义的专业角度来分析,新华字典给出的示例不仅挑不出任何病,反倒是让人非常佩服,简单一个示例就把“玩弄”一词的第三重意思解释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其实,不只是第11版、第12版的新华字典,同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6版、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同样收录了“玩弄女性”的示例。针对有网友指出的,“人不能成为玩的客体”,接受媒体采访的专家就指出,“玩弄是动词,女性是名词,一个动词加上一个名词构成动宾结构,在语法上是合理的。”

抛开专业性不谈,“玩弄女性”这个组合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罕见,比如,我们就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某某“玩弄女性包养情妇”的报道,还有网友考证,早在1951年,《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关于强奸罪及量刑问题的意见》中就使用了“玩弄女性”这个词,而且这个词也并非只在最近两版的新华字典收入,早在第5版、第7版都曾出现过。

此前,由于商务印书馆在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大量新词酷语而引发社会热议,对此,主持这一版修订工作的中国辞书学会会长、语言学家江蓝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一部词典,之所以需要修订,是因为语言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促使语言产生变异,而词典反映语言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这些工具书收录的只是“社会上使用面广、已经被主流媒体认可的、有资格进入全民词库的新词”,换句话说,“玩弄女性”不是被新华字典收录,而是反映社会现实使用面广的“玩弄女性”进入了新华字典词条。

在我看来,不是收录了“玩弄女性”的新华字典低俗,而是“玩弄女性”的社会现象本身就低俗,不管新华字典收录与否,这个行为都称不上阳光正面,作为没有感情色彩的工具书来说,收录这样的词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毛病。

就像在江蓝生在前述采访中所言,“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很多新词,无论褒义还是贬义,都应该收录”,但是作为编纂者,他们还担忧有些词一旦被收录,“在使用中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并将“一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词”暂缓收录,“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再收也不迟”。

如此一来,我们或许不难理解,“玩弄女性”在前几个版本的新华字典被剔除,如今又再次回归,或许就正好印证了江蓝生所说的这个编撰原则,以今天的社会开放程度,完全可以正确对待“玩弄女性”。毕竟,新华字典也有必要总结当代生活和语言,有责任有义务将积淀的民族语言和新词汇及时收录。

只是新华字典的编撰者可能也不会想到,11年前出版的一版新华字典,在问世之初都没有任何争议的“玩弄女性”示例,竟然在11年后引发争议,并导致新华字典在广西全州被责令下架,到底是公众的社会认知出现了退步,还是编撰者高估了公众的宽容性?

就像以读金庸为主业的六神磊磊在短视频中说到的那样,一个人的认知上了一个层次,有个标志,就是别人可以对你说出真相,当别人可以对你说出真相时,说明你成熟了明白了,可以坦然面对真相了。

或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低俗的都不是新华字典,而是那些揪住新华字典收录“玩弄女性”不放的人,我们这个社会的认知天花板,不能让这部分“不能坦然面对真相的人”决定,那样的话,将是民族的悲哀。

标签: 新华字典词典汉语字典

更多文章

  • 看二八大戏叹人心险恶毁尽三观;怜姚策命苦遭亲人愚弄冤过窦娥

    历史解密编辑:宝庆山人有话标签:窦娥,姚策,二八,许敏,关汉卿,窦娥冤,二八大戏

    小时候看《窦娥冤》,总觉得窦娥是世界上最惨的一个人:明明她是受害者,结果却被与张驴儿狼狈为奸的县令诬陷成杀人凶手,被砍了头。虽然,六年后,窦天章为被冤死的女儿平了反,将作恶多端的张驴儿判了死罪,但窦娥已经命丧黄泉,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平反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意义?长大后步入社会,虽然见识

  • 王安石散文《伤仲永》中的仲永成长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知青映像标签:明道,唐朝,宋朝,王安石,伤仲永,王子曰,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的散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深

  • “文霸”王安石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王安石,苏轼,宰相,伤仲永

    王安石和苏轼同为代表古代散文最高成就的八大散文家,至于两个人文学成就谁排名更高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挺王派”与“挺苏派”争论不休,也没有达成共识。不过,按照鄙人的看法,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你随意读读王安石的作品《登飞来峰》和《伤仲永》,再读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高低输赢立

  • 王安石最经典的10首诗词,全是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散文诗歌诗词悦读标签:王安石,宋神宗,变法,泊船瓜洲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编辑整理:盛唐辉煌900多年来,王安石一直备受争议。有人称赞他是改革的先锋,有人责怪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王安石是北宋的改革家,在北宋太平盛世的背后,他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危机。为了改变北宋“外实内虚”、“冗兵”、“冗官”、“冗

  • 别说是王安石,换你,你也挺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宰相,仁宗,诗人,宋朝,司马光,宋神宗,散文家,官宦世家,王安石变法

    (北宋 抚州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辰时,也就是大清早八点多钟,一个叫做王安石的小朋友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抚州自古就有“襟领江湖,控带闽粤”的名头,出生在如此风水宝地的王安石,那必然也不一般。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北宋朝廷的中下层官员,官儿不大,职务最高也就做到县令,但王益是个实打实的知识

  • 家长建议将辛弃疾的《破阵子》移出教科书,只因里面7字,有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自衣温琼标标签:辛弃疾,破阵子,赵构,宋朝

    宋朝重文轻武的现象十分明显,即使宋朝出过不少有名的将军,你也会发现他们的词写得特别好,文学水平很高。辛弃疾是南宋将领,同时也是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出生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出生时北方已经沦陷,他的祖父辛赞经历过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但因为一些原因辛赞并未南下,而是生活在了晋

  • 辛弃疾是有多么喜欢孙权?两首好词夸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孙权,辛弃疾,江山,南乡子

    同一地点,同样怀古,都指向一人:孙权,孙仲谋,感情色彩虽略有不同。可以看出辛弃疾是有多么喜欢和推崇孙权。且均冠以“英雄”头衔,溢美之词跃然纸上。让读者情不自禁去翻阅和了解一下孙权。其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老部下来看望,辛弃疾充满无奈写下一诗,结尾14字让人一声长叹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无赖,部下,诗篇,宋朝,南宋,诗人,辛弃疾,宋孝宗,古典乐

    ——唐诗如月,照亮生活。文/空青【引子】大家也许都听过“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句话。说的是美人与名将这两类人,在年轻的时候纵横叱咤、意气风发,最不能让人看见她们老去以后的凄凉景象。因为这样的对比,往往会激发出最深沉的无奈与悲哀,让人感觉到人类面对岁月时候的渺小。可是,对一个将军来说,白头

  • 两首好玩的《沁园春》,见证了大宋古惑仔辛弃疾的“真香”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下阕,辛弃疾,陶渊明,沁园春,止酒

    酒是达者,最解人愁。自杜康造酒以来,酒就成为最受世人青睐的饮品,甚至很多人都为酒上瘾,一日不饮便觉丢了灵魂。有酒瘾的人也就创造了无数喝酒的理由:人逢喜事,举杯相庆;好友相逢,把酒言欢;愁了闷了,借酒消愁;孤单寂寞,与酒为友;天寒地冻,喝两杯取暖;天热难耐,借酒消渴….所谓诗酒趁年华,就连古代的诗人们

  • 千古宋词,最经典的《清平乐》,辛弃疾位列第一,毛主席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苏轼,李煜,诗人,辛弃疾,毛主席,李清照,宫廷片,古装片,千古名句,清平乐(电视剧)

    编辑 | 柳色黄插画师 | 離城城城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自发展以来,广受诗人青睐,故而自后唐伊始,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以辛弃疾、李煜和毛泽东等为最。诗人或写归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