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元好问以诗《论诗》,引人深思

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元好问以诗《论诗》,引人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林家清欢 访问量:2285 更新时间:2024/2/2 15:03:51

金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他擅作诗、文、词、曲,主张天然真淳,反对堆砌雕琢,重视独创精神。金朝灭亡后,他写了大量的“丧乱诗”,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高潮。

同时,他也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尤其是 《论诗三首》和《论诗三十首》,沿用了杜甫“以诗论诗”的作法,将点评都浓缩到七言绝句之中,水平绝高。

今天,一起读读他的《论诗三首》,学习这位文学大家的对后世诗家的建议吧!

一、作诗需打开格局

《论诗三首·其一》

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 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坎井鸣蛙”,即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之人,典故出自《庄子·秋水》:

子独不闻夫埳(kǎn)井之鼃(wā同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浅井之中鸣叫的青蛙,眼前只能看到方寸之地,只有走出来,看到壮阔的江河山川,才能阔达心胸,更加超然。

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写出“池塘生春草”这种妙句时,难道是躲在柴烟粪火旁能够想到的吗?

“春草池塘句”是清灵脱俗的千古佳句,“柴烟粪火边”却是柴米油盐的生活琐碎之事。如果诗人日日囿于茅舍、困于饥寒,哪里还有作诗的情怀呢?

就像杜甫诗中所言,“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在兰花丛中嬉戏的小鸟,不会有驭鲸于沧海的雄健才力和阔大气魄。即使再精巧再华丽,也只是些小玩意,无法呈现出宏大的气魄。

作诗正是如此,要眼界放宽,看到江山之大,下笔才能超凡脱俗。

二、作诗要沉淀积累

《论诗三首·其二》

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 不信骊珠不难得,试看金翅擘沧溟。

骊珠,意为宝珠,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

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骊龙,即纯黑色的龙,相传它生活在九重之渊的深潭底,颔下生着价值千金的宝珠。

金翅,意为金翅鸟,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巨型神鸟,以龙为食,名“迦楼罗”。

传到中国以后,它的形象中融入了鲲鹏,逐渐演变成了“金翅大鹏鸟”。

元好问曾在《论诗三十首》第二十九首中这样写道: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诗中,他极力赞美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之句,却看不上闭门写诗的陈师道

陈师道是宋代诗人,曾做过秘书省正字,因此也被称为陈正字。

相传他一旦有了灵感,便一个人在家关门作诗,连猫狗都要撵出去,爱吵闹的婴儿都要抱到邻居家。

元好问推崇的是“天然去雕饰”,反对苦吟,认为那只是白白浪费精神,写不出什么经典之作。

这首诗也是一样,他认为苦搜诗肠,将自己熬出白发,在尘积昏暗的旧纸堆里乞求灵感,根本毫无作用。

优秀的诗作如同骊龙颔下的宝珠,未必需要潜入潭底艰难摸索,金翅大鹏鸟能轻松地劈开苍天大海,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诗人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需要看遍人间,需要沉淀积累,才能信手拈来。

三、作诗没有捷径

《论诗三首·其三》

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 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这首诗别出心裁,以女子绣花来比喻作诗。

“晕碧裁红”,指的是刺绣的能工巧匠,能染出碧绿的丝绦,也能裁剪朱红的绢布。

她们晕染裁剪之后,用金针绣出美丽的花纹,每一次绣出的作品都与之前不同。

绣好了精美的鸳鸯,可以随便展示给别人看,但裁剪刺绣的手艺,却不会轻易传授。

这首诗的后两句,其实是化用了前人的典故与诗句。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从此“换尽旧心肠”,从“兼济天下”变成了“独善其身”。

在那里,他潜心研究作诗,琢磨诗词的要理,并且著书立说,名为《金针诗格》。

书中,白居易分门别类地指出前人诗词中的病症,以警示后来人,宛如亲自用金针给人治病一般。

北宋僧人释德洪在《与韩子苍六首》中层用过这个典故:

但识纲宗无实法,为君拈却眼中尘。 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表面上,元好问似乎在说不能轻易教导别人如何写诗。

但个人认为,他想表达的是,写诗不能靠别人传授秘诀,而是要靠自己琢磨推敲。

白居易的金针,是他针砭诗作、找到问题的利器。

对于后人来说,或许也有指南针一样的效果,能让人避开许多弯路。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再多诗,也不一定能写好诗,关键还是要自己学习练习,不断创作。

元好问的这三首诗,从格局、灵感和方法三个角度,阐述了该如何学习作诗,引人深思。

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更多文章

  • 杏花缘起杏花园,杏花情定杏花节!——遗山公园首届元好问文化节完美收官

    历史解密编辑:忻州忻闻标签:诗词,公园,遗山,杏花节,元好问文化节

    遗山先生一生心事杏花诗源自对初恋情人杏花的喜爱,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深深触动着青年元好问的心灵。一念之间的擦肩而过,留下的是一生的遗憾!纵使足迹踏遍万水千山、睹物思人问情苍天,仍无法寻回那日夜思念、娇俏灵动的杏花姑娘啊!忻州市遗山公园管理中心、忻州好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4月在遗山公园联合打造首届元好

  • 元好问为何被尊称为“北方文雄”?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秦观,韩愈,苏轼,杜甫,诗人,金朝,元好问,辛弃疾,古典乐,论诗绝句,北方文雄,历史学家,千古名句

    作者:赵心放元好(hào)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在当时的中国北方称为一代文宗。(一)雁丘寄情传后世元好问自幼聪慧伶俐,勤奋好学,有神童之称。他在父亲任县令的陵川县(今山西陵川)读书的1

  • 元好问的一首绝句,引用《题都城南庄》的诗意,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题诗,杨柳,桃花,盛开,崔护,元朝,诗人,元好问,古典乐,科学家,题都城南庄

    元好问,世称遗山先生。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他的诗作成就最高,他的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他的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却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有倡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0,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元稹,杜甫,李白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10篇: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今天,元好问提到的是唐朝诗坛的一位大佬:杜甫。虽然他在生前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但在去世以后,却获得了诗圣的名声。这件事不得不提一下元稹的功劳。不过,元好问对于元稹却有点偏颇。一、争奈微之识碔砆先

  • 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代表词作,用最后10字诠释“好男儿”,感人至深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元好问,金朝,临江仙,才子,元朝,元曲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分享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一首《临江仙》。唐诗宋词元曲。元朝因为是异族统治,对掌握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文人迫害尤为严重。整个元朝的诗词脉络都很是凋敝荒凉,唯独出了元好问这一个例外。他的诗词我很喜欢读,有元曲的白话和直接,又有汉唐遗留下来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6,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闲居赋,论诗三十首,潘岳,诗人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首诗中,元好问评价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岳。同时,他也评价了一种现象,即文人的言行不一致。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某些诗人的特点,哪个领域没有这样的人呢?一、心画心声 古人

  • 民间故事:盲人老者和少年争布,元好问智审布匹断公案

    历史解密编辑:鹿说鹿语标签:杜金,布匹,公案,衙役,金朝,元朝,元好问,古典乐,民间故事,历史学家

    一日,一盲人老者和一少年跪在堂前,双方都说对方见财起意,要讹走自己的两匹布,县令元好问捏着胡须,不动声色地说:“看来,本官今日要好好审审这些布了。”围观群众哄堂大笑,布匹又不会说话,元大人怎么审布呢?怕不是糊涂了!少年名叫杜金,今日去庙会卖柴顺带捎了布用包袱包着,把它卖掉,路上遇到这个盲人老者也要去

  •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你能全猜对吗?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元好问,宋之问,唐珙,诗人,李白,刘希夷

    (说历史的女人——第878期)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了无数诗人,著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今天咱们谈的这三位著名诗人,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大诗人了,都是颇有经典佳作传世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姓名的关联性,尤其是姓氏,分别跟历史上相连的三个王朝(这里指中国历史上的主干王朝)唐、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酒老草堂春卧足,花悲尘事雨愁先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好问,诗词,杜甫,七律,遗山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一百多个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文字较为生疏,姑且一读,姑且一笑。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当读书练笔不缀。读遗山《怀益之兄》后步韵:云失衡阳雁失声,北风南岭隔心情。十年奔走生尘俗,一水飘零泣弟兄

  •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发出对爱情的终极追问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元好问,生死相许,元稹,论诗,苏轼,杜甫,元好,历史学家,古典乐,科学家,艺术家

    元好问:问情为何物,直生死相许 诗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朝一代,都有文坛的领军人物,如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等等,但及至南宋半壁后,一直延及金元,这文坛领袖的面目便有些模糊了起来。 说来也许有个关汉卿,可那只是在元杂剧的领域中领风骚而已,于整个文学界怕是难当其任,何况在那乱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