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为何被尊称为“北方文雄”?

元好问为何被尊称为“北方文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19 4:22:39

作者:赵心放

元好(hào)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后的桥梁,在当时的中国北方称为一代文宗。

(一)雁丘寄情传后世

元好问自幼聪慧伶俐,勤奋好学,有神童之称。他在父亲任县令的陵川县(今山西陵川)读书的1205年,与当地学子数人到并州(山西太原)去参加乡试,路程有四五百里,要走好多天。

一天他们沿汾河北行,看到一个山民拿着一只捕获后刚杀掉的大雁。元好问就请山民卖给他们改善生活。山民说自己不忍心,因为有只漏网的大雁不愿意独自活着,就从天上俯冲下来。山民指了指自个撞死在地上的大雁,叹息一声说,看来它们是一对夫妻哟,一只被杀,另一只也不肯活下去了,我真不该杀了捕获的那只......

学子们听罢山民讲述这件凄楚的事后,深受感动,久久说不出话来。过了很久,元好问给山民说,这两只雁我们都买了,你帮助我们在河边挖个坑,将它们埋了吧。

两只雁埋在汾河岸边的一块高地上,元好问为筑好的大雁坟墓取名雁丘,并说留待后人来凭吊。有同伴说我们何不先歌咏一次?

元好问说声好,绕着雁丘边歌边行,咏成了《迈陂塘.雁丘词》长调一篇。一开头他就激情发问,问苍天,问大地,问世人,也问自己,情是什么?随即自问自答,是相随相依,是生死相许。一只雁死了,元好问为孤雁设想:我在空中盘旋,是在悲吟和哭诉,不管飞到那里都是只影单形,日后背负还不完的相思债哟,不如眼前就随它去吧!

词的后片,元好问用汉武帝的《秋风辞》和楚辞《招魂》《山鬼》的诗意来烘托雁丘的凄凉环境。元好问用这两个典故进一步伸言,世间人事盛衰都会变成过去,惟有一个“情”永存千古。

同时人杨果和李治都有唱和元好问的词。李治的词更为出色,与元好问的原词堪称双璧。上片叙述孤雁殉情的本事,也采取了代孤雁悲吟言情的手法,把元好问词中的雁情抒发得更加淋漓尽致。下片极力称赞元好问原词的艺术成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渚山堂词话》说,自从元好问这篇作品问世后,那地方就称为雁丘了,可见影响力多大!《元诗选.甲集》称,当时元好问仅16岁,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二)光大杜甫的诗体

以诗论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首创的诗体,代表作是《戏为六绝句》。但利用这种诗体对古今诗人作出较系统评价的,则元好问为第一人。

元好问如何开始以诗论诗的呢?这和元好问的勤奋好学分不开。由于蒙古南侵,他接近而立之年时避难于三乡(河南宜阳三乡镇),潜心于诗文的创作和理论探索。当地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文人王立中,博闻强记,谈吐高雅,诗文书画俱精通。元好问慕名拜其为师。一某天,元好问请教王老师,学作诗最要紧的是学习什么?

王老师没正面回答,问他记不记得秦观的《春日》诗,元好问背出来后并作了解释。王老师问记不记得韩愈的诗《山石》,元好问同样背出来后并作了解释。王老师感叹元好问的学业扎实,追求高远。韩愈的诗是长诗,有二十句!元好问如行云流水般一气背出,并给予了恰如其分的点评。没花费大功夫咋行?王老师趁热打铁:韩愈有博大渊深的志气涵养,才能这样开阖自如,壮美雄豪的才力诗风。秦观的诗与之比较,就只能算纤小妖媚的翡翠鸟兰苕花了。而后笑着说:学做诗,最重要的是学什么,现在你明白了!

这次师生论诗之后,元好问写了一首《论诗绝句》,诗的意思是,秦观写的有关芍药和蔷薇的诗,与韩愈写的山石诗相比,只是女郎诗而已。(笔者旁白:元好问把王老师的本意是体会到的,但如此评价秦观有失偏颇,在此不赘述。)

元好问常常同王老师一起论诗,他在三乡时共写了《论诗绝句》三十首。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组诗一传出,仿效者蜂起,如清代王士祯有《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袁枚有《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当代学者郭绍虞和钱仲联先生辑得万首论诗绝句出版。在元好问之后,论诗者不下百家。

(三)好问遗恨改碑文

1232蒙古军队包围汴京,金哀宗弃城逃走。次年正月,负责保卫汴京的将领崔立开城投降了蒙古,但崔立自己并不认为是变节,而是这么做避免了全城百姓被害,是立了功。便命翰林学士王若虚执笔为他写功德碑文。王若虚自认关乎名节不愿接手。最后由刘祁、刘郁两兄弟写。两兄弟写好后交王、元二人修改定稿。王、元两人本着就事论事的原则作了一点修改。史料考证表明,元好问虽然参与了此事,但没有为崔立写歌功颂德的文字。尽管如此,但此事受到当时和后世一些人的讥议,而元好问受到的责难似乎更多。因此元好问感到痛心疾首。

金亡后,元好问和满朝文武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被送到聊城(今山东聊城)至觉寺羁管。一个秋天的夜晚,元好问枯坐有又矮又湿的土坯房里,借着昏暗的灯光,写下《秋夜》一诗,记下这痛不欲生的回忆。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亲人,却归梦难成,自己一生的名节,有谁能为他辩白洗雪的心情。整首诗写得沉痛而悲伤。

但当时和后世的还是有不少人理解他的。《瓯北诗话》卷八评论,金国灭亡后,元好问不再出来做官,就是他保持了名节的具体体现。

元好问的诗主要学杜甫,但受苏轼、黄庭坚的影响也很深。元好问留有词377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等各种种风格。

【作者简介】赵心放,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更多文章

  • 元好问的一首绝句,引用《题都城南庄》的诗意,读后令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题诗,杨柳,桃花,盛开,崔护,元朝,诗人,元好问,古典乐,科学家,题都城南庄

    元好问,世称遗山先生。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他的诗作成就最高,他的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他的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却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有倡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0,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元稹,杜甫,李白

    前言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10篇: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今天,元好问提到的是唐朝诗坛的一位大佬:杜甫。虽然他在生前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但在去世以后,却获得了诗圣的名声。这件事不得不提一下元稹的功劳。不过,元好问对于元稹却有点偏颇。一、争奈微之识碔砆先

  • 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代表词作,用最后10字诠释“好男儿”,感人至深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元好问,金朝,临江仙,才子,元朝,元曲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分享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一首《临江仙》。唐诗宋词元曲。元朝因为是异族统治,对掌握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文人迫害尤为严重。整个元朝的诗词脉络都很是凋敝荒凉,唯独出了元好问这一个例外。他的诗词我很喜欢读,有元曲的白话和直接,又有汉唐遗留下来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6,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闲居赋,论诗三十首,潘岳,诗人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首诗中,元好问评价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岳。同时,他也评价了一种现象,即文人的言行不一致。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某些诗人的特点,哪个领域没有这样的人呢?一、心画心声 古人

  • 民间故事:盲人老者和少年争布,元好问智审布匹断公案

    历史解密编辑:鹿说鹿语标签:杜金,布匹,公案,衙役,金朝,元朝,元好问,古典乐,民间故事,历史学家

    一日,一盲人老者和一少年跪在堂前,双方都说对方见财起意,要讹走自己的两匹布,县令元好问捏着胡须,不动声色地说:“看来,本官今日要好好审审这些布了。”围观群众哄堂大笑,布匹又不会说话,元大人怎么审布呢?怕不是糊涂了!少年名叫杜金,今日去庙会卖柴顺带捎了布用包袱包着,把它卖掉,路上遇到这个盲人老者也要去

  •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你能全猜对吗?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元好问,宋之问,唐珙,诗人,李白,刘希夷

    (说历史的女人——第878期)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了无数诗人,著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今天咱们谈的这三位著名诗人,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大诗人了,都是颇有经典佳作传世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姓名的关联性,尤其是姓氏,分别跟历史上相连的三个王朝(这里指中国历史上的主干王朝)唐、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酒老草堂春卧足,花悲尘事雨愁先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好问,诗词,杜甫,七律,遗山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一百多个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文字较为生疏,姑且一读,姑且一笑。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当读书练笔不缀。读遗山《怀益之兄》后步韵:云失衡阳雁失声,北风南岭隔心情。十年奔走生尘俗,一水飘零泣弟兄

  •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发出对爱情的终极追问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元好问,生死相许,元稹,论诗,苏轼,杜甫,元好,历史学家,古典乐,科学家,艺术家

    元好问:问情为何物,直生死相许 诗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朝一代,都有文坛的领军人物,如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等等,但及至南宋半壁后,一直延及金元,这文坛领袖的面目便有些模糊了起来。 说来也许有个关汉卿,可那只是在元杂剧的领域中领风骚而已,于整个文学界怕是难当其任,何况在那乱世,文

  • 元好问隐居山林,吟咏了三首佳作,宛如工笔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解密编辑:袁飞说科普标签:诗人,山林,景象,元朝,元好问,水墨画,古典乐,历史学家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山水之间充满神奇,徜徉在竹林花海,行走于幽径野地,不仅可以怡情养性、放松心情,而且还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尘世有荣衰,朝代有兴替,让人烦恼不断、牵挂多多。林泉中虽然也有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但是人们却可以沉醉幽篁、弹琴长啸,更能在白云深处、探奇寻异。下面介绍元好问隐居山林,吟咏了三首

  • 7首金朝必背经典古诗词,大才子元好问独占其四,值得细细品读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金朝,杨柳,才子,元朝,元好问,雁丘词,古诗词,科学家,千古名句

    颍亭留别元好问 〔金朝〕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金朝对汉族文人来说,是一个挺悲哀的年代。异族统治,科举被断,上升的途径被阻塞,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