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0,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10,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1666 更新时间:2024/4/9 22:57:20

前言

今天继续,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10篇: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

今天,元好问提到的是唐朝诗坛的一位大佬:杜甫。虽然他在生前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但在去世以后,却获得了诗圣的名声。这件事不得不提一下元稹的功劳。

不过,元好问对于元稹却有点偏颇。

一、争奈微之识碔砆

先从最后一句说起。

微之,指中唐诗人元稹。杜甫去世过了43年,其孙杜嗣业找到元稹写了《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渐渐提高。

元稹的《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是一篇墓志铭,其中不仅仅写了杜甫的生平介绍,更重要的是,元稹阐述了自己诗论观点,并且对于杜甫的贡献持肯定态度。

不过,元好问却说:争奈微之识碔砆。

碔砆,亦作"珷玞",又作"碔玞"。元好问评价元稹,说他看错了杜甫。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少陵自有连城璧

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并且自号少陵野老。少陵,指杜甫。

元好问说,杜甫其实是有价值连城的宝玉的。然而,元稹却只是看杜甫手中的石头(碔砆)。

意思是,杜甫诗作中,最珍贵的地方,元稹没有看到。元稹看到杜甫诗中的东西,并不是杜甫最有价值的。

元好问所说的碔砆,是指杜诗的哪一部分呢?

三、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我们在回来看元好问这首诗的前两句: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

特,只是。排比铺张仅仅是其中一种手法而已。杜甫诗中的排比铺张,说的是什么?我们要从《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找找答案: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

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在这一段文字中,元稹对于李白杜甫进行了比较。元稹说,李白在乐府歌诗(古体诗)方面,可以与杜甫差肩(比肩,水平相当)。

但是在其他方面,李白差一点。其他方面指: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即元好问诗中的“排比铺张”。这是指律诗的创作。

我们知道,李白虽然也格体兼做,但是他的七律仅仅传下来几首, 五言虽然多,不过有不少不完全符合格律的要求。

至于“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属对律切”,则是指排律。在这方面,李白的作品更少。

元稹以此为标准,认为李白不如杜甫。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元好问说,排律仅仅是一个方面,元稹如果把这个作为评判的标准,格局就太小了。

杜甫真正的价值,元稹没有看到(少陵自有连城璧),只是把石头看作宝玉而已(争奈微之识碔砆)。

四、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说了啥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分了两部分,重要的部分在“序”中,这一部分表达了元稹的诗论观。

老街赏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写道了第十首,可以看出,元好问所写,其实继承了元稹的观点,他们两位是同一阵线的人。例如元稹同样推崇诗骚以及建安诗歌,他写道:

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壮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对于南朝诗歌,特别是梁陈时期,则提出了批评:

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

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对于唐朝初期,受到齐梁风气的影响,其观点也和元好问一样,元好问第8首写道: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元稹则说: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关于杜甫的价值,元稹则不吝赞美之词: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元稹说杜甫有沈宋、苏李、曹刘、颜谢、徐庾众家之长, 乃有史以来的唯一存在。这段文字的后面,就是元稹评价李杜的话,本文第三部分已经引用过,不再赘述。

结束语

元好问的这首诗,是对于元稹的批评,认为他不认识杜甫真正的价值。

如果读过《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难免怀疑元好问是不是对元稹有偏见,或者元好问没有看到墓志铭的全部内容。

元稹认为杜甫是集众人之长者,无论古体、近体、写景、抒情、现实,他在文中提到的“众人”,已经是各种风格的佼佼者了。

二位元姓诗人,其实论诗观点是一致的,为何小元要误解老元呢?

@老街味道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9,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更多文章

  • 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代表词作,用最后10字诠释“好男儿”,感人至深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元好问,金朝,临江仙,才子,元朝,元曲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分享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一首《临江仙》。唐诗宋词元曲。元朝因为是异族统治,对掌握中华文化话语权的文人迫害尤为严重。整个元朝的诗词脉络都很是凋敝荒凉,唯独出了元好问这一个例外。他的诗词我很喜欢读,有元曲的白话和直接,又有汉唐遗留下来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6,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闲居赋,论诗三十首,潘岳,诗人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首诗中,元好问评价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岳。同时,他也评价了一种现象,即文人的言行不一致。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某些诗人的特点,哪个领域没有这样的人呢?一、心画心声 古人

  • 民间故事:盲人老者和少年争布,元好问智审布匹断公案

    历史解密编辑:鹿说鹿语标签:杜金,布匹,公案,衙役,金朝,元朝,元好问,古典乐,民间故事,历史学家

    一日,一盲人老者和一少年跪在堂前,双方都说对方见财起意,要讹走自己的两匹布,县令元好问捏着胡须,不动声色地说:“看来,本官今日要好好审审这些布了。”围观群众哄堂大笑,布匹又不会说话,元大人怎么审布呢?怕不是糊涂了!少年名叫杜金,今日去庙会卖柴顺带捎了布用包袱包着,把它卖掉,路上遇到这个盲人老者也要去

  •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你能全猜对吗?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元好问,宋之问,唐珙,诗人,李白,刘希夷

    (说历史的女人——第878期)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了无数诗人,著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今天咱们谈的这三位著名诗人,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大诗人了,都是颇有经典佳作传世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姓名的关联性,尤其是姓氏,分别跟历史上相连的三个王朝(这里指中国历史上的主干王朝)唐、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酒老草堂春卧足,花悲尘事雨愁先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好问,诗词,杜甫,七律,遗山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一百多个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文字较为生疏,姑且一读,姑且一笑。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当读书练笔不缀。读遗山《怀益之兄》后步韵:云失衡阳雁失声,北风南岭隔心情。十年奔走生尘俗,一水飘零泣弟兄

  •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发出对爱情的终极追问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元好问,生死相许,元稹,论诗,苏轼,杜甫,元好,历史学家,古典乐,科学家,艺术家

    元好问:问情为何物,直生死相许 诗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朝一代,都有文坛的领军人物,如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等等,但及至南宋半壁后,一直延及金元,这文坛领袖的面目便有些模糊了起来。 说来也许有个关汉卿,可那只是在元杂剧的领域中领风骚而已,于整个文学界怕是难当其任,何况在那乱世,文

  • 元好问隐居山林,吟咏了三首佳作,宛如工笔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解密编辑:袁飞说科普标签:诗人,山林,景象,元朝,元好问,水墨画,古典乐,历史学家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山水之间充满神奇,徜徉在竹林花海,行走于幽径野地,不仅可以怡情养性、放松心情,而且还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尘世有荣衰,朝代有兴替,让人烦恼不断、牵挂多多。林泉中虽然也有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但是人们却可以沉醉幽篁、弹琴长啸,更能在白云深处、探奇寻异。下面介绍元好问隐居山林,吟咏了三首

  • 7首金朝必背经典古诗词,大才子元好问独占其四,值得细细品读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金朝,杨柳,才子,元朝,元好问,雁丘词,古诗词,科学家,千古名句

    颍亭留别元好问 〔金朝〕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金朝对汉族文人来说,是一个挺悲哀的年代。异族统治,科举被断,上升的途径被阻塞,同时

  • 元好问的一首小诗,仅用20个字,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幽景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诗人,青苔,山花,元朝,元好问,中州集,科学家,山村幽景,历史学家

    元好问,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

  • “一代文宗”元好问最经典的10首诗词,第一首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元好问,诗词,诗人,遗山,雁丘词

    编辑 | 橘子黄插画师 | 逆溯君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认识元好问,一定是因为这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