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代表词作,用最后10字诠释“好男儿”,感人至深

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代表词作,用最后10字诠释“好男儿”,感人至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沉醉古诗文 访问量:2109 更新时间:2024/2/2 19:08:21

空青

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

【引】

这一期,分享金朝才子元好问的一首《临江仙》。

唐诗宋词元曲。元朝因为是异族统治,对掌握中华化话语权的文人迫害尤为严重。整个元朝的诗词脉络都很是凋敝荒凉,唯独出了元好问这一个例外。

他的诗词我很喜欢读,有元曲的白话和直接,又有汉唐遗留下来的忠臣风骨。

要知道,元朝的汉族文人因为断绝了做官的路子,一个个是心灰意,要么穷困潦倒,要么投身民间,写些平日里被自己看不起的曲子度日。汉唐宋,那属于文人的盛世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的遥远以至于失去了真实感。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元好问依然坚守着民族的骨气和男子汉的骄傲,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

这一品质,也完整有力的体现在今天要分享的这首《临江仙》里,请大家共同赏析。

【诗】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 〔金朝〕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境】

这一日,元好问走在洛阳往孟津的道路上。孟津是黄河上的一个古渡口,位置在今天河南省孟津县的东边,在洛阳的东北方

出了洛阳,向北而去,在看到黄河之前,还会经过一座北邙山。

北邙山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公贵胄多葬于此”,曾经烜赫一时,呼风唤雨的大官;曾经驰骋沙场、立马扬威的将军,很多都被埋葬在这山中。

生与死的隔阂,岁月与时间无情的流逝,从来最容易动入才子心神。

想到生时的辉煌与死后的落寞。元好问突然有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男子汉只要无愧于心,生时是穷是通,是籍籍无名还是名动四海,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呢?

遂有此诗。

【诵】

词的开篇便与众不同,完全没有对北邙山景物的渲染描写,单刀直入,写出“黄尘老尽英雄”六个大字,直戳人心。

从古到今,北邙山下这一条路,不知道埋葬了多少老去的英雄豪杰。滚滚的时间如茫茫的沙尘,埋葬了英雄的少年、青年、中年,直到他佝偻着腰,拜服在岁月面前。

对此情此景,如不愁?

况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长有遗憾在心,就如江水滔滔向东流去一样,无穷无尽。

心里的那些苦闷,在这世上真正能有几个知音?我又能跟谁去诉说,这一胸的肝胆抱负?

只好抬头望眼,让心情也随着归鸿而去,消逝在此时此刻罢了。

上阕结尾,情绪已经跌到了谷底。但进入下阕,元好问的心情重又慢慢恢复,以至于振奋起来。

就像诗境里面说的,孑然一身面对浩然的天地与时间,面对生与死的间隔,很容易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悟。

盖世的功名,到底有何用?

原来我一生坎坷,到头来是错怪了天公不公。

毕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来的公平可言?

长歌一曲,烈酒千钟,男儿正该如此过一生。

真正的男子汉当如何呢?

只要一行一动问心无愧,对得起内心的原则。一生行走,不留遗憾,已经足够。

穷与通,

功名与否,

何足挂齿。

【悟】

词讲到最后,其实已然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

人一生的价值,究竟是他人赋予,还是从内心中求。

我的理解是求于内心。

问心无愧,想做的事情都做过,就是圆满的一生。

否则,“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想要在淤泥里活着,还是想在庙堂上成为高高在上的贡品?

楚国那只老龟,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一介白衣,诗书传世。

我是空青,关注我,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标签: 元好问金朝临江仙才子元朝元曲

更多文章

  •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06,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元好问,闲居赋,论诗三十首,潘岳,诗人

    前言今天欣赏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首诗中,元好问评价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潘岳。同时,他也评价了一种现象,即文人的言行不一致。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某些诗人的特点,哪个领域没有这样的人呢?一、心画心声 古人

  • 民间故事:盲人老者和少年争布,元好问智审布匹断公案

    历史解密编辑:鹿说鹿语标签:杜金,布匹,公案,衙役,金朝,元朝,元好问,古典乐,民间故事,历史学家

    一日,一盲人老者和一少年跪在堂前,双方都说对方见财起意,要讹走自己的两匹布,县令元好问捏着胡须,不动声色地说:“看来,本官今日要好好审审这些布了。”围观群众哄堂大笑,布匹又不会说话,元大人怎么审布呢?怕不是糊涂了!少年名叫杜金,今日去庙会卖柴顺带捎了布用包袱包着,把它卖掉,路上遇到这个盲人老者也要去

  • 宋之问、元好问、唐珙三大诗人各是哪朝人?你能全猜对吗?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元好问,宋之问,唐珙,诗人,李白,刘希夷

    (说历史的女人——第878期)中国做为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了无数诗人,著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历朝历代都不乏其人。今天咱们谈的这三位著名诗人,可以说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大诗人了,都是颇有经典佳作传世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姓名的关联性,尤其是姓氏,分别跟历史上相连的三个王朝(这里指中国历史上的主干王朝)唐、

  • 诗词原创:步韵元好问七律十首|酒老草堂春卧足,花悲尘事雨愁先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原创火云标签:元好问,诗词,杜甫,七律,遗山

    元好问在宋之后,诗词皆可,适合初学者揣摩学习。此组七律为2011年练笔习作,元好问一百多个七律全部步韵了一遍,以做文字与典故积累,兼且学习技法。文字较为生疏,姑且一读,姑且一笑。既然喜欢诗词文字,当读书练笔不缀。读遗山《怀益之兄》后步韵:云失衡阳雁失声,北风南岭隔心情。十年奔走生尘俗,一水飘零泣弟兄

  •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发出对爱情的终极追问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元好问,生死相许,元稹,论诗,苏轼,杜甫,元好,历史学家,古典乐,科学家,艺术家

    元好问:问情为何物,直生死相许 诗曰:“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一朝一代,都有文坛的领军人物,如唐之韩愈,宋之欧阳修等等,但及至南宋半壁后,一直延及金元,这文坛领袖的面目便有些模糊了起来。 说来也许有个关汉卿,可那只是在元杂剧的领域中领风骚而已,于整个文学界怕是难当其任,何况在那乱世,文

  • 元好问隐居山林,吟咏了三首佳作,宛如工笔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

    历史解密编辑:袁飞说科普标签:诗人,山林,景象,元朝,元好问,水墨画,古典乐,历史学家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山水之间充满神奇,徜徉在竹林花海,行走于幽径野地,不仅可以怡情养性、放松心情,而且还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尘世有荣衰,朝代有兴替,让人烦恼不断、牵挂多多。林泉中虽然也有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但是人们却可以沉醉幽篁、弹琴长啸,更能在白云深处、探奇寻异。下面介绍元好问隐居山林,吟咏了三首

  • 7首金朝必背经典古诗词,大才子元好问独占其四,值得细细品读

    历史解密编辑:沉醉古诗文标签:金朝,杨柳,才子,元朝,元好问,雁丘词,古诗词,科学家,千古名句

    颍亭留别元好问 〔金朝〕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金朝对汉族文人来说,是一个挺悲哀的年代。异族统治,科举被断,上升的途径被阻塞,同时

  • 元好问的一首小诗,仅用20个字,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幽景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诗人,青苔,山花,元朝,元好问,中州集,科学家,山村幽景,历史学家

    元好问,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元好问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

  • “一代文宗”元好问最经典的10首诗词,第一首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南荒诗词馆标签:元好问,诗词,诗人,遗山,雁丘词

    编辑 | 橘子黄插画师 | 逆溯君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认识元好问,一定是因为这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

  • 元朝太监朴不花:作威作福的高丽人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元顺帝,元朝,太监,帖木儿,高丽,皇帝

    作者:甘棠元朝不像是唐朝和宋朝,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太监,唯一一个还是高丽进贡而来的外地太监。有关这个太监的一生,和一个女人有着离不开的关联,他们就是朝代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和外国太监大总管。这是属于朴不花的人生,和奇皇后的上位史。(一)从高丽小山村走出来的奇皇后说起高丽,从古至今就是弹丸之地的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