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杀光了岳父郭子兴的儿子?据考证,郭氏子孙众多,枝繁叶茂

朱元璋杀光了岳父郭子兴的儿子?据考证,郭氏子孙众多,枝繁叶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心生活馆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4/2/9 9:18:35

《明史》称:元之末季,群雄蜂起。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

即大明江山,肇始于郭子兴

朱元璋初以布衣投身元末起义军洪流,能够在军中脱颖而出,兴起壮大,全赖濠州豪帅郭子兴慧眼识英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

可以说,郭子兴不但是朱元璋的老上司、老领导,还是伯乐、岳父,更兼扶上战马,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的人。

因此,朱元璋得了江山,统一了宇内,不忘追封郭子兴为王——滁阳王。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九记:洪武三年二月“追封故元帅郭子兴为滁阳王,妻张氏为滁阳王夫人。立庙滁州,仍绘其子从祀。凡生卒之日及节序,皆命有司致祭。”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又记:(洪武十四年九月)“壬辰,诏建滁阳王庙于滁州。”重建郭子兴庙。“洪武十五年秋,诏守滁阳千百户等,免征田租者二十员,名永供时祀,其宥氏首率而记之。”将郭子兴滁阳王庙祭祀活动制度化,命以王杰为首的千百户十七家承担祭品供给、以宥氏为首的千百户三家负责看庙。

这,是郭子兴徐阳王庙祭祀活动制度化的开始。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三又记:洪武十六年十一月七日,朱元璋“亲藁滁阳王事实”,并召太常司丞张来仪撰写碑文。洪武十七年三月立碑王庙,同年七月“诏建滁阳王坟、享堂”。

由于朱元璋后来又娶了郭子兴的幼女为妃,是为郭惠妃,生有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穗、永嘉公主以及妆阳公主。所以,在洪武初期,滁阳王庙的重要祭祀活动都是“以蜀王主祀”。

而根据《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二所记:“蜀王之国,掌滁之卫事者主焉”,即蜀王去成都就国后,滁阳王庙的重要祭祀活动就交由地方官主祀了,而滁阳王庙的奉祀一直都由宥氏主持。

种种迹象表明,朱元璋是一个知恩感报的人,对郭子兴为自己铺设的一切功绩,也都认。

但是,史学界也存在这样一个主流认识:朱元璋建国后对郭子兴追封、建庙、祭祀等等,全是惺惺作态,实际上,朱元璋对郭子兴以及郭子兴的儿子,都是心存忌恨的,郭子兴病死后不久,朱元璋就举起屠刀,把郭子兴的儿子全部赶尽杀绝了。

那么,郭子兴有多少个儿子呢?

由于《敕赐滁阳王庙碑》有“夫人张氏,生三子,长战殁,次为降人所陷,幼与群小阴谋伏罪”之语,则史学家普遍认为是三个。

《敕赐滁阳王庙碑》对郭子兴这三个儿子的结局也作了交待:长子在战场上牺牲、次子被诈降人士杀害、幼子与不法之徒谋返被诛。

据明嘉靖年间史学家郑晓考证,郭子兴这三个儿子的小名分别叫郭大舍、郭二舍、郭三舍。郭大舍的大名已不可考,郭二舍的大名叫郭天叙,郭三舍的大名叫郭天爵。

郑晓的《吾学编》中说:“或曰:大舍、二舍、三舍皆战殁,或曰:沉诸和州江中。”即有人说,他们都是在战场上战死的,也有人说是被人沉入和州江中淹死了。

是谁淹死的呢?

《吾学编》还记载了一段极富戏剧色彩的故事:长二子忌上英武得众心,兵势日盛,为毒酒召上,家人泄语上。上见二子果来召,大喜,并马行去,至半途,上忽跃起,跪马上,仰天,若听语言,已又顿首伏马上,顷之勒马骂二子:“竖奴,乃欲毒我耶?!”二子曰:“安有是?”上曰:“适天神云云,二子骇汗洽背。下马伏地,曰:“安敢有是?”上意驰马归,自是不复至子兴所,遂积嫌隙。

即郭子兴的儿子对朱元璋是这样忌恨,则淹死他们的就是朱元璋无疑了。

但是,郑晓的考证明显与《敕赐滁阳王庙碑》不符,今人不采。

同样是明嘉靖年间的史学家王世贞对郭子兴三个儿子的归宿做了解答:“其长者与天佑(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从攻集庆路战死,次子陷于贼死。少者以失职,谋不利死。或曰:此皆高帝意也。”

表面上看,王世贞的解答与《敕赐滁阳王庙碑》差不多,但妙的是最末一句“此皆高帝意也”——即郭子兴三个儿子都是被朱元璋谋害死的。

清初万斯同撰《明史》,记述得更详细,也更露骨:“天叙(次子)、天祐引兵攻集庆,陈埜先叛,俱被杀。宋(小明王政权)复以天爵(第三子)为中书右丞。己而,太祖为中章政事。天爵稍失职怨望久之。谋不利。诛死。子兴后遂绝。”

一句“子兴后遂绝”,成为了现在广大史家的共识。

郭子兴真是绝后了吗?

这得从郭子兴是否只有三个儿子说起。

《敕赐滁阳王庙碑》说“夫人张氏,生三子”,注意,郑晓所考证出来的是郭大舍、郭二舍、郭三舍,只是郭子兴夫人张氏生的三个儿子。

大家不可忘了,郭子兴并非只有张氏一个夫人。

郑晓还考证出:“(郭子兴)又次李夫人生郭老舍。洪武四年旨云:‘说与郭老舍。再三留你不住,实要回乡守祖,你旧有二所庄田,我就赐与你耕种。教户部开除粮草。”

即郭子兴的小妾李夫人还生有一个儿子,是郭子兴的第四子,名叫郭老舍。朱元璋本想留郭老舍做官,但“再三留你不住,实要回乡守祖”,只好赐他还乡耕种了。

明万历年间的史学家何乔远在《名山藏》中更详细记载了郭老舍辞官过程,称:“而季子老舍尚在,召欲官之,高后谓老舍曰:‘皇帝法所不可无亲,今官尔,尔胜官乎?’老舍悟。入见。帝曰:‘官尔!’老舍顿首曰:‘陛下官臣,则与臣百品。’帝曰: ‘是何官也?’大陈文武臣民冠,恣取之。冠有棕顶帽,帽百目,老舍俯取曰:‘是也。’帝曰:‘其学于成均于?’老舍曰:‘不也!臣请得冠,是冠障蔽风日,耕于瘠卤之岗。’帝曰:‘善’即日赐牛一头,马十二蹄。送归山中,复其家。”

如果说,郭子兴真有第四子郭老舍,为什么洪武十四年郭子兴滁阳王庙祭祀活动制度化时,朱元璋命令宥氏为首的千百户三家负责看庙,而不把这一任务交给郭老舍呢?

原来,郭老舍回乡后,于洪武十一年被人骗到了贵州一个黑窑里打黑工。

而在郭老舍失踪的期间,朱元璋召太常司丞张来仪撰写了碑文,令郭子兴的邻居宥氏首率而祀之。

等朝廷为郭子兴封王、建庙、定庙祀、立碑、建坟与享堂等一系列程序都已经完成,郭老舍才被解救回到家乡,当时已经是洪武二十八年了。《名山藏》记,“洪武十六年十一月,太祖面谕太常承张来仪为子兴庙碑,碑言王无后。二十八年,太祖令旗手卫官李忠召老舍于黑窑厂。入四川候蜀王。蜀王母,子兴女,所谓郭惠妃也。”

而嘉靖《定远县志》中《蜀王赐展亲之记》也有佐证:“前辈尊长必当尽心孝顺…….如此乃可以保其家世,而我外祖先王亦将垂佑于无穷……付外氏郭、马二家兄弟。”由此可知,郭氏并未绝后。

补一句,王世贞认为这个郭老舍只是郭子兴乡中同族人,而不可能是郭子兴的幼子,他:“而所谓郭老舍者,必滁阳王之族年少长者也。若其幼子。则在洪武四年时当尚少,而何以曰老舍?使果滁阳王子,是不胙茅土之封,必罹金罂之赐矣,宁能晏然而已乎?”理由有两个:一、郭老舍的名字中有“老”字,怎么可能是郭子兴的幼子?二、如果是郭子兴的幼子,应有封赏,不可能如此默默无闻。

王世贞的质疑依据不过如此,嘉靖《定远县志》却又记载:“郭老舍,洪武中,朝迁以滁阳王故,赐第宅、田地、钞锭、孳牧草场,永复其家。至今,子孙藩衍,乡人称为郭皇亲云。” 又有“郭老舍墓,县西三里。”

《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四又记:弘治六年四月“戊戌,赐郭琥冠带,令奉滁阳王祀事。琥,滁阳王子兴之后也。”

综上所述,滁阳王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分布于安徽、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近世有人考证出,大文豪郭沫若还是郭子兴的后裔呢。

标签: 郭子兴朱元璋滁阳

更多文章

  • 郭子兴那悲惨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孙德崖,徐达,马皇后,元军

    郭子兴的一生可谓是惨到了极点,造反的时候被合伙人排挤。死是怎么死的呢?被活活气死。最主要的是还被别人绝了后。阶级不同所爆发的矛盾郭子兴出生于濠州,起义的地点当然也是濠州。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另外四个人跟他一同起义,这另外四个人以孙德崖为首,他们五个人共同组建起濠州最高统治机构。在创业阶段,由于

  • 朱元璋为什么离开郭子兴?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元军,彭大,元朝,明朝,郭子兴,孙德崖,红巾军,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PS:这是明史连载,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每天尽量更新。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刚开始是蜜月期,实际情况也是比较复杂。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五个人都是元帅,权力都差不多,刚开始起义的时候,这个弊端还显示不出来,后来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之后,都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那个,所以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常常有矛盾。孙德崖等四个

  • 明史人物志——郭子兴:朱元璋岳父,大明帝国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元朝,元帅,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大明帝国,明史人物志,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公元1352年,3月,濠州城门。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捧着一个破碗走到了城门口开口恳求道:“官爷,我要见你们的将军郭子兴大人,麻烦行个方便开一下城门。”朱元璋守门的士兵看着这个其貌不扬衣着褴褛的男人

  • 郭子兴:明朝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了他2个女儿,却杀了他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元璋,郭子兴,明朝,孙德崖,元军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这首脍炙人口的《咏菊》出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从诗中可以看到朱元璋自命不凡的民族气节与马踏中原的英雄气概,心有天下的格局才成就了他后来明太祖的功绩。朱元璋本是一无是处的穷小子,出家后又沦落到乞丐的地步,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一是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迹,他当了皇帝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覃仕勇说史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孙德崖

    是的,朱元璋是靠郭子兴发家的。郭子兴一开始对朱元璋还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但是,也必须要看到,郭子兴也不是全无私心的。郭子兴能这样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买朱元璋。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世间罕有的人才,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会来事,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郭子兴调他到自己的帅府当差,

  • 郭子兴:大明帝国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他两个女儿,却杀光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郭子兴,朱元璋,明朝,元朝,胡惟庸

    开局一个碗,结局当皇帝。短短10个字诉说着不一样的传奇。他的经历堪比一本励志小说,却比小说更加的坎坷传奇。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未来能当皇帝,可能你出门就想掐死他,但是这位传奇人物,小时候说自己能当皇帝,居然真信了,而且最后人家居然还成功了,你傻不傻眼。这人叫朱重八。你说什么?没听过,另外一个名字怕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然而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代竟是这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徐达,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有传闻说郭子兴曾有第四子,不过真伪难辨。郭子兴在朱元璋登基后,被封为滁阳王。郭子兴的父亲以卜卦为业,精通术数,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黄河工地制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时候

  • 都说朱元璋能称帝是因为郭子兴的栽培和重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徐达,濠州,明朝,元朝,郭子兴,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扫荡元末群豪,将蒙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直至建朝称帝,很多人都说他是依靠郭子兴的帮助,认为是郭子兴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称帝的基础,这种说法对不对?先来看看史书上记载的从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直到郭子兴病逝后独自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一

  • 孙德崖兴隆会上摔杯为号,要诛杀朱元璋,为何自己反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德崖,朱元璋,郭子兴,吴祯,胡大海

    1355年,朱元璋正与孙德崖喝酒,孙德崖一摔酒杯,一群刀斧手拿着刀枪就逼住了朱元璋。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不知能否逃过此劫。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了濠州城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朱元璋凭着过人的能力,深得郭子兴重用。郭子兴去世后,虽然他的儿子成了这只起义军的统帅,然而,因为他能力有限,所以这只义

  • 郭子兴和孙德崖的恩怨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元军,元朝,郭子兴,孙德崖,陈友谅,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元末的很多人走上抗元这条路,是因为吃不上饭,被生活逼迫,这事放在郭子兴身上,就讲不通了。作为元末起义军的首领之一,郭子兴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郭子兴的父亲,我称呼他为郭公。这人挺有意思,他有一手玄学手艺,懂相面,当地有一富裕户,在郭公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让郭公给自己的女儿算命。郭公算了算,和这位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