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兴一开始对朱元璋还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
但是,也必须要看到,郭子兴也不是全无私心的。
郭子兴能这样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买朱元璋。
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世间罕有的人才,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会来事,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郭子兴调他到自己的帅府当差,使用起来,如臂使指,随心所欲,莫不如意。
郭子兴任命他为亲兵九夫长,他带兵出战,总能打胜仗。
最难得的是,打胜仗归来,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
这样的人,没人不喜欢。
最让郭子兴感激涕零的是,当时,在濠州城的红巾军中,有五个元帅。孙德崖联合起其他三个元帅,孤立郭子兴。
郭子兴明显处于劣势,还强撑着与孙德崖硬扛。
结果,被孙德崖绑架了,先是毒打了一顿,还准备将他杀掉。
郭子兴手下也有很多将领,包括两个很嚣张的儿子:郭天爵、郭天叙,还有妻弟张天佑,全都束手无策。
眼看着郭子兴就要死在孙德崖手里了。
最后,是在外打仗的朱元璋回来了,率兵救回了郭子兴。
还有,朱元璋见郭子兴处于弱势,就自告奋勇,回自己的家乡募兵,募到了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后,全部交给了郭子兴。
朱元璋后来看见郭子兴只想在濠州当个草头王,就和郭子兴分家,只带走了二十四个人——这就是后来威名赫赫的“淮西二十四将”。
濠州分家后,朱元璋南攻下了滁州城,部众发展到了三万多人。
而郭子兴遭到孙德崖排挤,失魂落魄,前来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够意思,立即交出三万人的兵权给郭子兴。
相比之下,郭子兴就显得不够意思了。
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妒忌朱元璋的才干,在他的面前讲朱元璋的坏话,他马上关了朱元璋的禁闭,断绝他的饮食。
朱元璋差点被关押饿死。
幸好妻子马氏暗中传递食物,这才保住了一条小命。
朱元璋后来攻占了和州城,负责镇守和州。
孙德崖缺粮,从濠州来和州向朱元璋借粮。
郭子兴知道后,又一次差点要杀了朱元璋。
可以说,郭子兴后期得了疑心病,对朱元璋呼来喝去,就像对一条狗一样看待。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朱元璋后来能称帝,也是肇始于郭子兴的军事资本。
朱元璋自己称帝后也认这笔账,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
但话又说回来,朱元璋是怎么对待郭子兴的儿子的呢?
朱元璋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立庙祭祀,庙前有石碑,碑文《敕赐滁阳王庙碑》有“夫人张氏,生三子”之语——史学家普遍认为郭子兴共有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的下落,《敕赐滁阳王庙碑》也说了:长子在战场上牺牲、次子被诈降人士杀害、幼子与不法之徒谋返被诛。
据明嘉靖年间史学家郑晓考证,郭子兴这三个儿子的小名分别叫郭大舍、郭二舍、郭三舍。郭大舍的大名已不可考,郭二舍的大名叫郭天叙,郭三舍的大名叫郭天爵。
清初万斯同撰《明史》,记述:郭大舍早年战死,郭二舍郭天叙死于陈埜先的叛乱中,郭三舍郭天爵犯罪被朱元璋斩杀,则“子兴后遂绝。”
就是《明史》这一句“子兴后遂绝”,大家都认为朱元璋斩尽杀绝郭子兴后人了。
但是,《敕赐滁阳王庙碑》说的“夫人张氏,生三子”,是指郭子兴原配夫人张氏生了三个儿子。而郭子兴并非只有张氏一个夫人。郑晓还考证出,郭子兴还续娶有一个李夫人生,生有郭子兴的第四子郭老舍。
而且,洪武四年,朱元璋还曾下旨留郭老舍在朝中做官,但郭老舍无心做官,弃官还乡了。
明万历年间的史学家何乔远也在《名山藏》中详细记载了郭老舍辞官过程。
嘉靖《定远县志》又记载有后人的事迹。
即滁阳王郭子兴并未绝后,其子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分布于安徽、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近来还有人考证出,大文豪郭沫若是郭子兴的后裔呢。
可以说,只要不对政治构成威胁,朱元璋对郭子兴的第四子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