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兴:大明帝国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他两个女儿,却杀光他的儿子

郭子兴:大明帝国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他两个女儿,却杀光他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1511 更新时间:2024/4/27 12:40:20

开局一个碗,结局当皇帝。短短10个字诉说着不一样的传奇。他的经历堪比一本励志小说,却比小说更加的坎坷传奇。

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未来能当皇帝,可能你出门就想掐死他,但是这位传奇人物,小时候说自己能当皇帝,居然真信了,而且最后人家居然还成功了,你傻不傻眼。这人叫朱重八。你说什么?没听过,另外一个名字怕吓着你,这人也叫朱元璋

从古至今,你见过哪个皇帝一口气杀了数万个大臣。而你又见过谁能够把自己多年相伴的老伙计全部送入坑里,就为了自己的孙子能够顺利地继承自己的基业,他也破天荒地发明出了痒痒死这个刑罚,只为了杀死自己的左膀右臂胡惟庸

万丈高楼平地起

大明始祖朱元璋又叫朱重八,有人说这个名字起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因为明朝的皇帝正好十六个,他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是个天蝎座,传言说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天蝎或死于摩羯,瞅瞅应验了。

他小时候很贫穷,曾为地主放牛,小时候闹饥荒父母兄弟都饿死了,而他吃了仅有的几粒种子粮活了下来,1344年因生活问题,无奈进入皇觉寺出家。

而后来在行佛化缘的路上,正巧遇到参加起义军的小时候的玩伴。遂于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的暴政。

他在郭子兴手下行事时,每战必身先士卒,率兵出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此时朱元璋逐渐成了郭子兴的得力助手,于是郭子兴为了拉拢和靠上朱元璋,便将自己的养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嫁给了朱元璋。

可以说穷困潦倒的朱元璋,起步阶段,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是依靠郭子兴才起步的,那为什么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两个女儿,却杀了他的两个儿子?

郭子兴初遇朱元璋

郭子兴祖先为曹州人,他父亲郭老在年轻的时候,用算命的身份骗东骗西的,尤其能为百姓预言,说来也巧,说的每一件事儿都准了,这也就奇怪了。

慢慢儿的名头打出去了,突然有一天他在路上算卦,看到一个瞎女,眼前一亮。

郭父自言自语:“这姑娘看着有钱哪,有房有车有轿子,关键还瞎,这要是以后娶了她,藏私房钱就不怕被发现了。”

他拦下女子,“这位美丽的小姐,请等一等,我觉得我应该是遇上了自己的爱情……”

这就是郭子兴家族富裕的由来。

他后来有孩子了,这一天他盯上了郭子兴,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有为父年轻时候的风范,来算一卦……

所以,郭子兴后来慢慢有了侠义的性格。于是,后来他造反了。

郭子兴找了几千个无业游民小混混,举着棋子就奔向。此时郭子兴就遇到了后来称霸天下的朱元璋。在他攻城之后,朱元璋就前来投奔于他。

朱元璋:“大哥你牛逼,以后我就跟你混了!”

朱元璋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忽悠了郭子兴,并且掌握了军权,他管了10个人。

朱元璋:“元朝这么牛么?打他!”这就是二人相识的故事了。

朱元璋勇猛,有极富战略眼光,每每出手必然能有所战果,郭子清意识到了朱元璋是个人才。于是,又把自个儿闺女嫁过去了。

而在之后起义军内乱,朱元璋更是直接把郭子兴救出来了,然而后面:“女婿啊,你看咱俩也是一家子,你要这么多人也没有,就还给我这老丈人吧!”郭子兴拍着朱元璋的肩膀说道。

郭子兴易怒且多疑,就这个性格把基业给别人是迟早的事儿,而向郭子兴进言的就是郭子兴的两个儿子。

郭子兴:“以后反正都是要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没理由骗我……”

朱元璋一脸胃疼,两个小崽子你们给我等着……

郭子兴这个性格,注定是一个有福不能同享,有难可以同当的人,当初和郭子兴一起造反的孙德雅等人,之前是无比亲密的战友,到最后都走向了对立面,这一次轮到了朱元璋。

拿来吧你!

出于对老丈人的感激,朱元璋对于老丈人一直也都是极好,但是如今落得这个下场,那眼下保全自身便是硬道理。

而在一次内乱时,郭子兴终于抓到孙德崖,却不想朱元璋被人所擒获,种种压力之下,最终放了这个心腹大患,然而由此却得了心病,始终猜忌着朱元璋,更是由此而郁郁而终。

此时群龙无首,而军中朱元璋的呼声又极高,对于一心想要继承家业的郭子兴两个儿子,对朱元璋已经恨得牙痒痒。于是,他们决定除掉朱元璋,攘外必先安内,但至于他们两口子谁当老大,那是除掉朱元璋之后的事。

朱元璋:“我正想动手呢,你们自己送上门来了。”后来朱元璋指着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你俩还有啥遗言不?”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大哥我道歉还来得及不?”

朱元璋深明大义的替郭子兴除去了两个不孝顺的儿子,为自己的伟大感到光荣,目光所及扫过郭子兴的两个女儿……要不我也给照顾了吧。

前文也说过,养女马氏最后嫁与朱元璋成为了他的妻子,朱元璋称帝后,马氏也成为了皇后。而郭子兴的另一个女儿是小妾张夫人所生,长大成人后成为了郭惠妃

自古能成帝王的有几个不心狠手辣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不过人家还算有职业道德,大明建立之后就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

但纵观郭子兴的一生,可真是有点悲催。起义军的首领他只做了三年,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且他的二子二女,朱元璋杀了两个儿子,娶了两个女儿。

朱元璋:“老丈人,你当王了,我怕你孤单,也把你两个儿子送过去陪你了,你安息吧!”

但人家郭子兴对大明朝的建立是有功绩的,当初的他占据濠州,虽然实力相对较弱,但明朝的基业,却是出自郭子兴一脉的。

标签: 郭子兴朱元璋明朝元朝胡惟庸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然而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代竟是这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徐达,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有传闻说郭子兴曾有第四子,不过真伪难辨。郭子兴在朱元璋登基后,被封为滁阳王。郭子兴的父亲以卜卦为业,精通术数,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黄河工地制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时候

  • 都说朱元璋能称帝是因为郭子兴的栽培和重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徐达,濠州,明朝,元朝,郭子兴,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扫荡元末群豪,将蒙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直至建朝称帝,很多人都说他是依靠郭子兴的帮助,认为是郭子兴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称帝的基础,这种说法对不对?先来看看史书上记载的从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直到郭子兴病逝后独自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一

  • 孙德崖兴隆会上摔杯为号,要诛杀朱元璋,为何自己反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德崖,朱元璋,郭子兴,吴祯,胡大海

    1355年,朱元璋正与孙德崖喝酒,孙德崖一摔酒杯,一群刀斧手拿着刀枪就逼住了朱元璋。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不知能否逃过此劫。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了濠州城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朱元璋凭着过人的能力,深得郭子兴重用。郭子兴去世后,虽然他的儿子成了这只起义军的统帅,然而,因为他能力有限,所以这只义

  • 郭子兴和孙德崖的恩怨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元军,元朝,郭子兴,孙德崖,陈友谅,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元末的很多人走上抗元这条路,是因为吃不上饭,被生活逼迫,这事放在郭子兴身上,就讲不通了。作为元末起义军的首领之一,郭子兴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郭子兴的父亲,我称呼他为郭公。这人挺有意思,他有一手玄学手艺,懂相面,当地有一富裕户,在郭公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让郭公给自己的女儿算命。郭公算了算,和这位富翁

  • 笑谈大明(八章)朱元璋未利用陈野先杀郭天叙,是郭天叙不作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朱元璋,陈野先,郭天,郭子兴,元朝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将元末义军中最小的一只打造成纵横天下的明朝大军。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军事上的斗争,还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都经历了险象环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淮西义军首领郭子兴的突然去世,和他的儿子郭天叙战死集庆战场。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认

  •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

    历史解密编辑:收藏界九门提督标签:紫檀木,雕像,木雕,晚清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规格:高21.3cm 宽9.5**13.5cm 重755克珍贵稀有小叶紫檀木料,牛毛纹清晰,金星漂亮,整料雕刻,镂空肩花漂亮,双手结佛掌印,衣饰流畅,掐丝工艺细腻,裹浆皮壳一流,木雕精品,值得收藏!

  • 宗喀巴踑坐莲花台,明早期瓷塑

    历史解密编辑:小石爱科普标签:宗教,宗派,瓷塑,宗喀巴,甘丹寺,格鲁派,藏传佛教

    宗喀巴,全称宗喀巴·罗桑札巴,1357年生于青海宗喀地方(今青海湟水流域),后人尊称其为宗喀巴。藏传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吐蕃佛教、宗派形成与思想纷争、格鲁派创立与藏传佛教完全形成。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就是在雪域高原被誉为“三界法王”“文殊再现”的宗喀巴。该器高19.5厘米,

  • 宗喀巴大师的两个徒弟: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

    历史解密编辑:闵儿城市生活标签:宗喀巴,甘丹寺,克珠杰,格鲁派,班禅,活佛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仓央嘉措。对于藏传佛教,对于达赖和班禅,也许很多现代人都知之甚少。但如果提到大诗人仓央嘉措,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他写于神秘雪域高原的情诗。仓央嘉措的一生短暂而悲情,在他被认定为格鲁派(黄教)的首领之后,原本平静的日子发生了翻

  • 清 宗喀巴铜造像

    历史解密编辑:收藏界九门提督标签:宗喀巴,法器,纹饰,轮廓

    清 宗喀巴铜造像、精铜铸造,非常精致,头戴黄帽,五官轮廓分明,双手持法器,跏趺端坐于高台之上,衣纹垂叠,纹饰雕刻细致,面部鎏金,状态保存完好,包浆醇厚,全品,尺寸:高31.5*21.3cm,重:6949g

  • 莲花生、阿底峡和宗喀巴,藏传佛教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沃唐卡标签:宗喀巴,佛教,阿底峡,莲花生,莲花生大师,僧人

    佛教源于印度,弘传于印度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北传汉语系佛教和藏传藏语系佛教等三系佛教。其中藏语系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历经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位代表性的关键人物,分别是莲花生、阿底峡和宗喀巴,莲花生和寂护等人在与苯教的斗争中提倡显密双运,奠定了吐蕃佛教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