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什么离开郭子兴?

朱元璋为什么离开郭子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童读史 访问量:2867 更新时间:2023/12/10 7:58:53

PS:

这是明史连载,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每天尽量更新。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刚开始是蜜月期,实际情况也是比较复杂。

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五个人都是元帅,权力都差不多,刚开始起义的时候,这个弊端还显示不出来,后来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之后,都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那个,所以郭子兴和孙德崖之间常常有矛盾。

孙德崖等四个人性格粗直,后来相处时间久了,郭子兴就有点看不上他们,郭子兴就很少外出,后来的一些决策里,他们四个人就很少和郭子兴商量。郭子兴慢慢就被排挤了。

朱元璋当然义无反顾地站在郭子兴这边,护郭子兴周全。

总体说来,大家面和心不和,毕竟他们共同的敌人是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元军,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前文提到过,起义军中有一个叫芝麻李的,他领导的这群人的战斗力也不低,他们攻下了徐州。

徐州的地理位置很关键,地处京杭大运河的要道,元军自然会出兵镇压。元军人数众多,芝麻李这群人遭遇了沉重打击。芝麻李被俘。

彭大和赵均用一路突围,最终来到了濠州,和郭子兴的队伍汇合。他们的到来,打破了这支队伍的平衡。

濠州徐州都是红巾军,但是彭大和赵均用带来的这些人,势力竟然比原来的濠州红巾军大,颇有种反客为主的意思。

彭大这人还是比较有礼数,郭子兴也比较看得上彭大,这样一来,孙德崖就着急了。他不能看着郭子兴坐大,于是孙德崖和赵均用就走到了一起,俩人合谋了一个计划,趁着郭子兴出去,俩人率领一群人就把郭子兴绑票了,想把郭子兴给杀了。

这时候的朱元璋,正在淮北,听说这事后,立马就往回赶。即将到郭家的时候,有人劝他,郭子兴被抓了,你来救他,你也会被抓的。

朱元璋回答,郭子兴于我是再生之恩,如今他有难,怎么能见死不救,这不是大丈夫的行为。

尽管局势危急,但是朱元璋脑子还是非常清楚。

朱元璋和郭家人一起去找彭大帮忙,彭大一听,这还了得,于是喊了一群亲兵,朱元璋也是盔甲佩戴整整齐。

他们把郭子兴救出来。

郭子兴遭到一顿毒打,惨不忍睹,不幸中的万幸,郭子兴命是保住了。

至正十二年冬天,元军将领贾鲁派兵围住濠州城,大敌当前,这群人慌了手脚,终于能暂时摒弃前嫌,共同抵御元军。

至正十三年,贾鲁死,元兵散去,濠州城的危机解除,但是起义军也死伤惨重,粮草缺失,后面的日子怎么过成了个难题。

朱元璋弄了一些盐,又用这些盐换回米,献给郭子兴,以解燃眉之急。

而在元军散去后不久,彭大自称鲁淮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他们竟然做起了王爷,颇有种天下太平的意思了。

可是实际上,濠州城兵力短缺,如果元军再来攻打,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心里有一万匹马奔腾,这种失败就是掉脑袋的事业,哪有安稳日子,但是周围的这几个元帅,一是胸襟小,心眼小,势力不大,还分派系,甚至还窝里斗。二是目光短浅,明明现在情况危急,竟然以为已经太平。

而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关系,也已经蜜月期破裂,郭子兴也是越来越讨厌朱元璋,郭子兴看不得朱元璋地位越来越高,原本是自己手下的兵,如今也已经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委实是让郭子兴很难接受。

有时候就难为朱元璋,甚至不给他吃的,多亏了马皇后的帮助,才让朱元璋能继续在这复杂的关系中存活下去。

是的,郭子兴心眼小,记仇,这种性格让郭子兴以后的日子里吃了大亏。

面对着此情此景,朱元璋也没有办法,只能从长计议。

朱元璋回到了钟离,开始招兵,成果显著,招来了七百多人,郭子兴非常高兴,提拔朱元璋为镇抚。

濠州起义军里,彭大,赵均用的势力大,关键是为所欲为,败坏军纪,郭子兴虽然看不过去,但是他兵力单薄,势力小,做不了主。

这时候的朱元璋,应该已经有了想独立领兵作战的想法了,他实在是不想再和这些人为伍,他指挥不了他们,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就是坐以待毙。

为了避免猜忌,朱元璋把自己招来的兵给了其他人,他带着徐达汤和,花云,费聚,耿炳文,周德兴等二十四人去了定远,他和郭子兴暂时分道扬镳。

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识人水平,他挑选的这二十四人,日后名震天下,淮西二十四将。

从这时候起,朱元璋的人生踏入了新的篇章,他开始了独立带兵作战,可以抛开那些勾心斗角,尽情发挥他在军事上的天赋,跟着他的这些人,也把日后封官进爵的希望,寄托在了朱元璋身上。

此时的朱元璋也并没有想到,他会在多年后登上皇位,他只想壮大自己的实力,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也许明天元军就会来攻击,也许压根就没有明天,不管怎么样,朱元璋此时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周围这些人了。

濠州的人和事,就暂时放下吧,如何在定远生存,是朱元璋的当务之急,这是下文要描述的重点。

更多文章

  • 明史人物志——郭子兴:朱元璋岳父,大明帝国的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元朝,元帅,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大明帝国,明史人物志,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公元1352年,3月,濠州城门。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捧着一个破碗走到了城门口开口恳求道:“官爷,我要见你们的将军郭子兴大人,麻烦行个方便开一下城门。”朱元璋守门的士兵看着这个其貌不扬衣着褴褛的男人

  • 郭子兴:明朝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了他2个女儿,却杀了他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元璋,郭子兴,明朝,孙德崖,元军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这首脍炙人口的《咏菊》出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从诗中可以看到朱元璋自命不凡的民族气节与马踏中原的英雄气概,心有天下的格局才成就了他后来明太祖的功绩。朱元璋本是一无是处的穷小子,出家后又沦落到乞丐的地步,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一是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迹,他当了皇帝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覃仕勇说史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孙德崖

    是的,朱元璋是靠郭子兴发家的。郭子兴一开始对朱元璋还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但是,也必须要看到,郭子兴也不是全无私心的。郭子兴能这样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买朱元璋。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世间罕有的人才,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会来事,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郭子兴调他到自己的帅府当差,

  • 郭子兴:大明帝国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他两个女儿,却杀光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郭子兴,朱元璋,明朝,元朝,胡惟庸

    开局一个碗,结局当皇帝。短短10个字诉说着不一样的传奇。他的经历堪比一本励志小说,却比小说更加的坎坷传奇。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未来能当皇帝,可能你出门就想掐死他,但是这位传奇人物,小时候说自己能当皇帝,居然真信了,而且最后人家居然还成功了,你傻不傻眼。这人叫朱重八。你说什么?没听过,另外一个名字怕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然而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代竟是这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徐达,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有传闻说郭子兴曾有第四子,不过真伪难辨。郭子兴在朱元璋登基后,被封为滁阳王。郭子兴的父亲以卜卦为业,精通术数,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黄河工地制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时候

  • 都说朱元璋能称帝是因为郭子兴的栽培和重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徐达,濠州,明朝,元朝,郭子兴,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扫荡元末群豪,将蒙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直至建朝称帝,很多人都说他是依靠郭子兴的帮助,认为是郭子兴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称帝的基础,这种说法对不对?先来看看史书上记载的从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直到郭子兴病逝后独自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一

  • 孙德崖兴隆会上摔杯为号,要诛杀朱元璋,为何自己反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德崖,朱元璋,郭子兴,吴祯,胡大海

    1355年,朱元璋正与孙德崖喝酒,孙德崖一摔酒杯,一群刀斧手拿着刀枪就逼住了朱元璋。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不知能否逃过此劫。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了濠州城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朱元璋凭着过人的能力,深得郭子兴重用。郭子兴去世后,虽然他的儿子成了这只起义军的统帅,然而,因为他能力有限,所以这只义

  • 郭子兴和孙德崖的恩怨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元军,元朝,郭子兴,孙德崖,陈友谅,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元末的很多人走上抗元这条路,是因为吃不上饭,被生活逼迫,这事放在郭子兴身上,就讲不通了。作为元末起义军的首领之一,郭子兴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郭子兴的父亲,我称呼他为郭公。这人挺有意思,他有一手玄学手艺,懂相面,当地有一富裕户,在郭公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让郭公给自己的女儿算命。郭公算了算,和这位富翁

  • 笑谈大明(八章)朱元璋未利用陈野先杀郭天叙,是郭天叙不作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朱元璋,陈野先,郭天,郭子兴,元朝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将元末义军中最小的一只打造成纵横天下的明朝大军。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军事上的斗争,还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都经历了险象环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淮西义军首领郭子兴的突然去世,和他的儿子郭天叙战死集庆战场。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认

  •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

    历史解密编辑:收藏界九门提督标签:紫檀木,雕像,木雕,晚清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规格:高21.3cm 宽9.5**13.5cm 重755克珍贵稀有小叶紫檀木料,牛毛纹清晰,金星漂亮,整料雕刻,镂空肩花漂亮,双手结佛掌印,衣饰流畅,掐丝工艺细腻,裹浆皮壳一流,木雕精品,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