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兴:明朝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了他2个女儿,却杀了他2个儿子

郭子兴:明朝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了他2个女儿,却杀了他2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4/21 7:37:23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这首脍炙人口的《咏菊》出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从诗中可以看到朱元璋自命不凡的民族气节与马踏中原的英雄气概,心有天下的格局才成就了他后来明太祖的功绩。

朱元璋本是一无是处的穷小子,出家后又沦落到乞丐的地步,之所以能够白手起家,一是靠自己骁勇善战的军事能力,二就是靠他的岳父郭子兴慧眼识珠。可以说郭子兴是明朝的奠基人,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朱元璋娶了他两个女儿,却杀了他两个儿子,这又是为何呢?

家境殷实揭竿起义

郭子兴的父亲为山东菏泽人,是一个能掐会算的能人异士,说直白了就是算命先生,为了谋生走南闯北,到了安徽定远娶了一户富贵人家的女儿为妻,虽然妻子是盲人,但好在家里有钱,这让他少奋斗了几十年,从此他就成为了有钱人。

不久之后,妻子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郭子兴排行老二,父亲给他算了一卦认为他日必成大器,因此郭子兴从小就得到父亲的宠爱,在钱财上对他从不吝惜。俗话说得好,有钱好办事,郭子兴利用父亲给的钱广交义士,方圆几里的能人异士都成为了他的朋友,在当地颇有名气。

在元朝贪官强绅的压迫下民族矛盾日趋白炽化,1351年五月,韩山童利用白莲教宣扬佛法,打着“天下正当大乱之时,弥勒佛将降临于世”的旗号率众起义,义军头裹红巾而被称为“红由军”,起义浪潮推向大江南北,第二年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顺势而为、揭竿起义,郭子兴直接被推为白莲会地方首领。

坚守濠州收入猛将

郭子兴本来就人脉广,起义之后很多百姓投奔而来,从定远出发时仅有几百人,后来发展到数万之多,成为了红巾军中的一股强壮的势力。于是他带领着数万人马直奔濠州,尽量元军还在进行殊死的反抗,但最终还是强弩之末,郭子兴顺利拿下了濠州。

只是郭子兴的格局太小,自认为拿下濠州就已经成为他不小的功绩了,因此坚守濠州并以元帅自居,元军一时间也拿他没什么办法,全国多地起义,元军无法顾及只能暂且听之任之。郭子兴就像个土皇帝似的固守城池,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朱重八经老乡的介绍投奔而来。

朱重八刚到时衣衫褴褛得像一个乞丐,不过以他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一路讨饭过来,由于形象太过邋遢而被当作奸细送到郭子兴面前。当郭子兴要处死他时,朱重八大义凛然的样子让郭子兴认为他是个人才而直接任命他为亲兵九夫长,朱重八不负众望、能文能武,成为了郭子兴的一员猛将。

重用女婿心存异念

郭子兴见朱重八是个难得的人才,为了避免人才流失,就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朱重八,朱重八成为了元帅的女婿,身份直接变成了朱公子。此时朱重八的名字与身份已经不匹配,于是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

朱元璋骁勇善战、粗通文墨,最主要的是脑子灵活,郭子兴重用这个女婿,走到哪里都带着他,朱元璋也非常争气地屡立战功,郭子兴认为自己捡到了宝,和自己的小妾张夫人说朱元璋是个奇人:“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

有苦可以同吃,有福却不能同享,利字当头的情况下,当初和郭子兴一起造反的孙德崖等四人开始不甘心被郭子兴领导,便合谋要架空郭子兴的权力,朱元璋及时发现问题好心提醒郭子兴,而郭子兴却没当回事,反而对权力越来越大的朱元璋心存异念,认为他翅膀硬了不听众管教了。

反复无常女嫁子亡

郭子兴先是格局小,后是太主观,做事只认定自己的一条死理,当他被孙德崖幽禁起来的时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好在朱元璋有了提前准备,及时找到颇有威望的徐州守帅彭大这才把郭子兴救出,郭子兴从此记恨孙德崖想除之而后快。

当郭子兴终于抓到孙德崖时,朱元璋却被孙德崖的手下所获,在孙德崖手下的要挟下,郭子兴不得不交出孙德崖用来交换朱元璋。因此一事,郭子兴又对朱元璋心生不满,但朱元璋及时大度,为了让老丈人安心,主动提出远走创业。

当老丈人被孙德崖逼得走投无路时,朱元璋又把手里培养出来的势力拱手相让,他对老丈人郭子兴可谓是仁至义尽,但他仍然被郭子兴顾忌在心,因为始终没有除掉孙德崖,郭子兴最后郁郁而终。本来朱元璋已经做了自己分内分外之事,结果郭子兴一死,他的两个儿子越发的看他不顺眼,合谋想除掉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多聪明的人啊,于是利用叛徒陈埜假降引诱小舅子郭天叙出兵,最终死于叛军之手,另外一个小舅子郭天爵也是被朱元璋识破阴谋后处死。郭子兴扶持朱元璋成长,但终归是格局小、气量小,把自己气死不说,害得两个儿子也死于朱元璋之手。

但是郭子兴的两个女儿都成了朱元璋的女儿。养女马氏最后嫁与朱元璋成为了他的妻子,朱元璋称帝后,马氏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而郭子兴的另一个小女是小妾张夫人所生,长大成人后成为了郭惠妃,算是有了善果。

小结

郭子兴可以说是明朝的奠基人,没有郭子兴也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只是郭子兴当个土皇帝可以,没有心怀天下的肚量,他生的儿子也与他如出一辙,见不得别人势大,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这与郭子兴不无关系。

朱元璋虽然杀掉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却娶了他的两个女儿,并且朱元璋称帝后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成为为数不多的异姓王之一。并且每年他都派儿子去祭奠,当郭惠妃的长子蜀王朱椿成人后,此事便由他接手,从血缘关系上来讲蜀王朱椿是郭子兴的嫡亲外孙,可见朱元璋还是很感恩郭子兴这个老丈人的。

参考资料:《咏菊》《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朱元璋郭子兴明朝孙德崖元军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迹,他当了皇帝后,郭子兴的后人待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覃仕勇说史标签:郭子兴,朱元璋,孙德崖

    是的,朱元璋是靠郭子兴发家的。郭子兴一开始对朱元璋还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权,还许配以义女马秀英。但是,也必须要看到,郭子兴也不是全无私心的。郭子兴能这样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买朱元璋。朱元璋本身就是个世间罕有的人才,入伍后,作战勇敢,而且会来事,样样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郭子兴调他到自己的帅府当差,

  • 郭子兴:大明帝国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他两个女儿,却杀光他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郭子兴,朱元璋,明朝,元朝,胡惟庸

    开局一个碗,结局当皇帝。短短10个字诉说着不一样的传奇。他的经历堪比一本励志小说,却比小说更加的坎坷传奇。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未来能当皇帝,可能你出门就想掐死他,但是这位传奇人物,小时候说自己能当皇帝,居然真信了,而且最后人家居然还成功了,你傻不傻眼。这人叫朱重八。你说什么?没听过,另外一个名字怕

  • 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然而明朝建立后,郭子兴的后代竟是这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徐达,明朝,郭子兴,孙德崖,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开国皇帝朱元璋

    郭子兴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养女。养女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女儿最后也嫁给朱元璋,成为了“郭惠妃”。三个儿子全部战死,曾有传闻说郭子兴曾有第四子,不过真伪难辨。郭子兴在朱元璋登基后,被封为滁阳王。郭子兴的父亲以卜卦为业,精通术数,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在黄河工地制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时候

  • 都说朱元璋能称帝是因为郭子兴的栽培和重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徐达,濠州,明朝,元朝,郭子兴,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扫荡元末群豪,将蒙元势力赶到长城以外,直至建朝称帝,很多人都说他是依靠郭子兴的帮助,认为是郭子兴的栽培重用才奠定了朱元璋崛起乃至称帝的基础,这种说法对不对?先来看看史书上记载的从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麾下,直到郭子兴病逝后独自成为一方诸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一

  • 孙德崖兴隆会上摔杯为号,要诛杀朱元璋,为何自己反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孙德崖,朱元璋,郭子兴,吴祯,胡大海

    1355年,朱元璋正与孙德崖喝酒,孙德崖一摔酒杯,一群刀斧手拿着刀枪就逼住了朱元璋。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不知能否逃过此劫。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参加了濠州城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朱元璋凭着过人的能力,深得郭子兴重用。郭子兴去世后,虽然他的儿子成了这只起义军的统帅,然而,因为他能力有限,所以这只义

  • 郭子兴和孙德崖的恩怨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书童读史标签:元军,元朝,郭子兴,孙德崖,陈友谅,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元末的很多人走上抗元这条路,是因为吃不上饭,被生活逼迫,这事放在郭子兴身上,就讲不通了。作为元末起义军的首领之一,郭子兴的家庭条件相当不错。郭子兴的父亲,我称呼他为郭公。这人挺有意思,他有一手玄学手艺,懂相面,当地有一富裕户,在郭公经过他家门口的时候,让郭公给自己的女儿算命。郭公算了算,和这位富翁

  • 笑谈大明(八章)朱元璋未利用陈野先杀郭天叙,是郭天叙不作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朱元璋,陈野先,郭天,郭子兴,元朝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经过了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将元末义军中最小的一只打造成纵横天下的明朝大军。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军事上的斗争,还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都经历了险象环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淮西义军首领郭子兴的突然去世,和他的儿子郭天叙战死集庆战场。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认

  •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

    历史解密编辑:收藏界九门提督标签:紫檀木,雕像,木雕,晚清

    晚清 紫檀木宗喀巴雕像规格:高21.3cm 宽9.5**13.5cm 重755克珍贵稀有小叶紫檀木料,牛毛纹清晰,金星漂亮,整料雕刻,镂空肩花漂亮,双手结佛掌印,衣饰流畅,掐丝工艺细腻,裹浆皮壳一流,木雕精品,值得收藏!

  • 宗喀巴踑坐莲花台,明早期瓷塑

    历史解密编辑:小石爱科普标签:宗教,宗派,瓷塑,宗喀巴,甘丹寺,格鲁派,藏传佛教

    宗喀巴,全称宗喀巴·罗桑札巴,1357年生于青海宗喀地方(今青海湟水流域),后人尊称其为宗喀巴。藏传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吐蕃佛教、宗派形成与思想纷争、格鲁派创立与藏传佛教完全形成。其中,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就是在雪域高原被誉为“三界法王”“文殊再现”的宗喀巴。该器高19.5厘米,

  • 宗喀巴大师的两个徒弟: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

    历史解密编辑:闵儿城市生活标签:宗喀巴,甘丹寺,克珠杰,格鲁派,班禅,活佛

    “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仓央嘉措。对于藏传佛教,对于达赖和班禅,也许很多现代人都知之甚少。但如果提到大诗人仓央嘉措,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他写于神秘雪域高原的情诗。仓央嘉措的一生短暂而悲情,在他被认定为格鲁派(黄教)的首领之后,原本平静的日子发生了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