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明朝2大盛世

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明朝2大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1/8 3:29:21

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明朝2大盛世

作为朱元璋的诸多皇子之一,燕王朱棣本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而当朱元璋撒手人寰后,朱棣看准时机以靖难为名起兵,这才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走了皇位。登上皇位的朱棣为了清除异己,大肆杀戮听命于朱允炆的大臣,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得以幸免于难——夏原吉。

对于在朱允炆继位后被提拔受到重用的夏原吉,朱棣为何会选择网开一面,继续重用他?这位替朱棣主管财政的治世能臣,又是如何肥了天下、瘦了自己,在25年的时间里给明朝缔造出两大盛世?历任五朝的夏原吉有着哪些令人称颂的才能呢?

建文旧臣,得到留用

后来成为大明朝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的夏原吉,出身却相当贫寒。夏原吉十三岁时,父亲就英年早逝,全靠守寡的母亲努力操持家务才勉强求存。好在夏原吉打小就聪明伶俐,读书学习相当刻苦用功,刚一成年就考上了秀才。

此后,夏原吉凭借着扎实的学问功底又考上了举人,随即被推荐进入京城的太学学习。与那些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太学的举子不同,年纪轻轻的夏原吉做事沉稳,恪守礼节。恰好有一次朱元璋巡视太学,注意到了沉稳恭敬的夏原吉,对这个年轻人十分欣赏,直接授予了他官职。

也就是说,夏原吉因为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还没有考取进士就得到了官职,一时之间让众人十分羡慕。而得到朱元璋破格提拔的夏原吉在日后用实践证明,慧眼如炬的朱元璋的确没有看走了眼。

夏原吉在进入朝廷后先是担任户部的主事,这使得夏原吉有机会了解到财政事务的处理程序,为他将来的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朱允炆继位后,派遣夏原吉巡视福建地方,查访当地的民风民情,清查贪官污吏。

对此,夏原吉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朱允炆交代的差事。或许此时的夏原吉没有料到,大明天下很快就要变天了。

朱棣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后,用了不到几年的时间就攻入京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夺走侄子的皇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对建文帝的旧臣大肆杀戮,包括方孝儒、黄子澄等人都惨遭处死,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只不过,夏原吉作为建文帝的旧臣却没有遭到清算,朱棣不仅留用了夏原吉,还提拔夏原吉为户部尚书,让他主管全国的财政事务。

夏原吉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一来是因为他没有参与过朱允炆主导的削藩计划,跟朱棣并没有结仇,二来则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卓越理财能力,让朱棣认定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然不能杀了了事。

主管财政,功勋卓著

作为六部之一的户部,分管财政事务,国库的收支情况都离不开户部的统筹规划,因而户部尚书可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职位。雄才大略的朱棣没有选择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老部下,而是让夏原吉这个建文旧臣出任尚书一职,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

朱棣的一个亲信就曾以此为由提出异议,但朱棣却不以为然,认为夏原吉之所以会是朱允炆的臣子,是因为忠于太祖朱元璋,如今身为太祖后人的自己成了皇帝,夏原吉必然也会效忠于自己。

事实证明,朱棣没有看错人。夏原吉出任户部尚书后,与属下制定了详细可行的赋税、徭役制度,帮助朱棣清查积弊,鼓励民众垦田开荒,使得国库日渐充盈,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伟业,朱棣在位期间完成了如疏通运河、迁都北京、修编《永乐大典》等大工程,而这桩桩件件无不需要财政支持。在夏原吉的尽心筹划之下,户部成了名副其实的“钱袋子”,保证了各项开支的需要。

两造盛世,肥公瘦私

可以说,朱棣所缔造的“永乐盛世”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夏原吉兢兢业业的努力与支持的。朱棣对此自然也是心中有数,曾经当众夸赞夏原吉是可以媲美古代名臣的一位干将。然而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夏原吉也曾一度遭到朱棣的问罪。

永乐十九年,朱棣想要再次出兵北伐大漠,征询夏原吉的意见。夏原吉认为朱棣接连出兵兴师动众,国内不少地方又出现灾荒需要救济,劝说朱棣不要再劳师远征。谁知一生要强的朱棣在听到夏原吉反对自己出兵后勃然大怒,下令把夏原吉下狱,同时查抄夏家。

负责查抄夏家的官员发现夏家除了皇帝赏赐的礼物以外,只有一些不值钱的衣物和坛坛罐罐而已。朱棣听到回报后也暗自感慨夏原吉的确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好官,但碍于面子没有释放他。而当事情传开后,天下人都纷纷赞誉夏原吉肥公瘦私,难能可贵。

几年后,朱棣又一次出征漠北,在班师途中一病不起,临终前对身边的人感慨说“夏原吉爱我”。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继位,立即赦免了夏原吉,让他官复原职,继续主管财政事务。不久后,继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炽又病逝,朱瞻基继位,继续重用夏原吉。

就这样,已经垂垂老矣的夏原吉继续担任要职,为国效力。在夏原吉的努力下,大明朝延续了之前的盛世景象,帮助朱高炽、朱瞻基父子稳住了财政事务,为“仁宣之治”又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宣德五年,夏原吉去世,为了感念夏原吉25年来为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两大盛世作出的突出贡献,朱瞻基下令追封夏原吉为太师,同时宣布永远豁免夏家人的赋税。

小结

纵观夏原吉的一生,主管财政事务二十余年,兢兢业业地为了大明朝的两大盛世保驾护航,贡献之大不容磨灭。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主管财政的大臣,夏原吉却秉持高风亮节,廉洁奉公。或许朱瞻基在他死后豁免夏家人的赋税,正是为了褒奖他这种肥了天下,却瘦了自己的德行。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夏原吉:皇帝和太子都敬重的忠臣,历经5朝最后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共醉明月标签:皇帝,朱棣,尚书,夏原吉,朱瞻基,朱元璋,慈禧太后

    一日,明宣宗朱瞻基在朝堂议事,忽然一位大臣站出来道:“陛下,此时不——”,话还没说完,此人脸色苍白,两眼一翻倒了下来,幸亏被旁边的大臣扶住,朱瞻基忙探身问道:“夏爱卿,你怎么了?来人,快把朕的茶水给夏大人喝一口。”此人就是五朝元老夏原吉,出生在元朝末年,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孩子,但他不知道的

  • 夏原吉:舍已身、利天下,朱棣给了他3天时间,他还明朝两大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夏原吉,朱棣,原吉,朱元璋,明朝,朱允炆

    靖难之役后,朱棣攻破了大明的都城,建文帝焚烧了宫殿不知所踪,大明江山百废待兴,战后许多事情都急待处理,等朱棣处理完大事后,就开始清理朝中建文旧部了。处理建文旧部很容易,无非就是要么继续效忠、要么跟着前主子一起上路,一时间朝堂震荡、人心惶惶;但是夏原吉却只向朱棣索要三天时间整理资料,没有求饶和激愤,朱

  • 夏原吉: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执掌大明财政27年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夏原吉,原吉,永乐,朱棣,永乐帝,朱高炽

    1424年明朝大兴安岭的榆木川明军大营,明成祖朱棣临死前喊出最后一个名字:夏原吉。我们不仅感叹夏原吉是谁,他又是以为怎样的人让朱棣如此器重。此时永乐口中的夏原吉还被关押在内官监中,永乐十九年(1422年)朱棣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夏原吉和吴中等人劝谏其放弃北征,触怒了朱棣因此被关押,直至朱棣病逝的消息

  • 夏原吉深受朱棣重用,为何会被抄家,朱高炽又为何放出他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朱棣,夏原吉,朱高炽,朱瞻基,朱高熙,明仁宗,明成祖,慈禧太后

    夏原吉,字维喆,明朝初期名臣,于洪武年间入仕,深得朱元璋器重。建文帝即位后,授夏原吉户部右侍郎。夏原吉为官期间清正廉明,百姓无不对他悦服。朱棣登基后,同样十分重用夏原吉,有多重用呢?其一,“或言原吉建文时用事,不可信。帝不听,与蹇义同进尚书。”由于夏原吉曾经深受建文帝重用,所以朱棣登基后,很多人都建

  • 夏原吉临死前,请求先完成账目,朱棣:死到临头,还想着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学史思今标签:夏原吉,朱棣,尚书,永乐,朱元璋,朱高炽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皇城疮痍满目。旧臣夏原吉被五花大绑,带到朱棣面前,“臣自知必死,但手头的账目还没算完,能否宽限三日?”朱棣一愣:“死到临头,还想着工作?”历史上,夏原吉的知名度不高,但却是大明王朝的重要人物,有着“永乐盛世大账房”之称。夏原吉到底有多牛,从他的从政时间上就能看出来。大明朝对

  • 夏原吉:肥了天下,瘦了自己,朱棣给了他25年,他还朱家两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夏原吉,朱棣,原吉,朱元璋,朱允炆,明朝

    明朝建文帝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削藩政策。这其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朱棣。建文帝朱允炆大肆打压下,朱棣忍无可忍让无可让。于是便决心遵从先帝朱元璋的想法,起兵讨伐朱允炆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在燕王军队势如破竹的攻打下,建文帝的城池逐渐被蚕食占领。仅四年的时间,燕王大军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大

  • 1421年,朱棣将夏原吉下狱抄家,3年后,朱棣却说:夏原吉爱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棣,夏原吉,朱允炆,明成祖,国防政策,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开国皇帝朱元璋

    明朝历经两百多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封建王朝灭亡的命运,但总体上来看,还是要比清朝末年要强上许多。在大明十六帝中,有两位皇帝较为出色,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出身硬生生为子孙后代打出一个天下,另一位则是明成祖朱棣,虽说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但他在登上皇位之后励精图治

  • 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奉献给了大明,终是肥了天下,瘦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历史标签:朱棣,明朝,五朝,夏原吉,朱瞻基,朱允炆,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都为了大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而奔波忙碌。但是,他兢兢业业一辈子,自己的日子却过的清贫,就算被抄家,也甘愿为大明付出。可以说,大明盛世是夏原吉的心血,没有他,又何来盛世。而关于

  • 夏原吉:肥了朝廷瘦了自己,朱家给他30年时间,他还朱家五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朱棣,尚书,夏原吉,朱高炽,开国皇帝朱元璋

    1424年的8月12日,朱棣在榆木川卧床不起,生命垂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却突然满眼悔恨,拼尽全力说了一句:“夏原吉爱(护)我!”然后带着遗憾离开了。倘若不翻看史书查阅,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夏原吉是谁?他到底是何身份?也不明白朱棣临终前为何会对他念念不忘?明朝历史上,夏原吉并不是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不

  • 明初“建文忠臣”黄子澄和陈迪,在山东“登州卫”都有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胶东故事会标签:黄子澄,陈迪,进士,登州卫,尚书,朱棣,山东省,陈迪(网球运动员),网球赛事,网球运动员

    靖难之役,是明初的一个历史大事件。燕王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原建文帝麾下的忠臣大加报复,当事者多被处以极刑,其家人亲属也广受牵连,要么一同被杀,要么充军或没官。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被充军者多半都会被发配到相应的卫所当中。胶东半岛属海防前沿,卫所众多。靖难之后,就有不少“建文忠臣”后裔被发配到这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