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本有绝佳机会将曾国藩聚歼于祁门,却因一人而功亏一篑

李秀成本有绝佳机会将曾国藩聚歼于祁门,却因一人而功亏一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信箱 访问量:3165 更新时间:2024/1/21 20:40:47

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初1,经一年多的苦战,曾国荃率部攻克安庆,太平军将士1万7千余人被屠杀。自此,太平军战力每况愈下,基本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曾国藩感觉胜利在望,遂放松了警惕,竟把湘军大营(指挥中枢,相当于司令部)扎在了祁门。祁门属徽州府,西南与景德镇接壤,东边是巍峨群山,有山路通歙县、黟县、休宁,南北方向都是绵延不绝的大山。就地势看,祁门易守难攻,十分安全,然而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却认为该地是所谓的死寨、绝地。曾国藩把大营屯扎在祁门,原以为该地进退自如,进可以东出歙县、宁国,进攻芜湖,再威胁金陵(太平天国天京),退可以回到安庆,策应曾国荃的吉字营。李鸿章等人苦劝曾国藩移营他处,然信奉“扎死寨,打硬仗”的曾国藩很自信,拒不听劝。

让曾国藩没有料到的是,太平军居然在东面堵住了他的粮草转运通道。原来,此刻湘军面临的对手,是足智多谋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侦察到湘军主力正向皖南聚集,怀疑有所企图,乃与英王陈玉成商榷应对之策后,于8月中兵分五路向祁门发起攻击。

李秀成亲率第一路军,经太平、芜湖、繁昌,直扑黟县。湘军悍将鲍超在休宁遭遇李秀成,双方恶战一场,鲍超力战不支,退兵祁门,太平军尾随而至。

第二路由陈玉成率领,由江西景德镇入皖直趋祁门,一举截断湘军的补给线。

第三路由侍王李世贤率领,由绩溪翻越丛山关,在击溃曾国藩部将李元度后,再沿北路抵近祁门,直捣曾国藩的湘军老营。

第四路是偏师,由东王杨秀清之弟杨辅清率领,沿长江南岸进入江西北部,以为策应。

第五路由右军正掌帅刘官芳带领,负责直接进攻祁门,目的是吸引并牵制湘军主力,从而使第三路军可以更顺利的攻破湘军祁门大营。

刘官芳指挥第五路军向祁门发起了凶猛的进攻,驻守祁门的八营湘军猝不及防,瞬间崩溃,兵勇们惊慌失措,漫山遍野地四处奔逃,曾国藩命人竖起一面大旗,上书“过此旗者立斩”!可兵败如山倒,哪里震慑弹压得住?曾无奈,只得收拢部分溃兵,苦守祁门待援。太平军仍攻势不减,喊杀声和枪炮声此起彼伏,刺入耳膜,曾国藩等人胆战心惊。

见局势凶险,老营危若累卵,预感不妙的曾国藩给几个弟弟写了封信,等于立一遗嘱 :“看此光景,今年殆万难支持。然吾自咸丰三年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牖(窗户)下,本其素志。近年在军中办事,尽心竭力,毫无愧怍(惭愧),死即瞑目,毫无悔憾(《曾文正公家书》)”。

曾国藩见太平军围困万千重,情况确实危殆异常,一面写下遗嘱决心以身殉职,一面又强作镇静,召集惶恐不安的幕府人员以从容的语调说道:“我初次进兵,遇险即退,从事何堪设想?我离此一步,即无死所!有敢言退者,力斩” !之后他又下令:“贼势如此,有欲暂归者,支给3月薪水,事平仍来营,吾不介意(《湘军志》·王闿运)”。众将士见曾国藩临危不惧且忠心耿耿,且气度宏阔,均大为感奋,于是无一人言退,人人聚怀必死之心。湘军受曾国藩感召,死守祁门,浴血苦战,拼死搏杀,苦苦支撑了好几天。

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正在插翅难逃的危急时刻,忽然,一彪人马似从天而降,从斜刺里冲入围攻祁门的太平军队列中大砍大杀,为首的正是在长沙城里给湘抚骆秉章当文案师爷的左宗棠,他在长沙、湘阴等地招募了5000湘勇,自湖南千里驰援赶到祁门,这支生力军龙精虎猛,以初生牛犊之势击退李世贤;紧着着,突围出去的鲍超带着彭玉麟杨载福等救兵从江西、安徽各地杀将过来,并一举击溃了太平天国襄王刘官芳、堵王黄文金的部队,刚好李秀成又奉洪秀全之命率大军回援天京,祁门之围总算有惊无险地得以化解。

太平军撤军后,曾国藩十分后怕,他再也不敢说什么“扎死寨,打硬仗” 的狠话了,也不敢贪恋祁门了,不就,他就将湘军大营迁往东流。东流位于安庆的正南方,距安庆7、80里,在长江的东岸,将老营设于此,不仅可以与游弋在长江上的湘军水师遥相呼应,而且不必把大量兵力部署在大山里去守祁门,鲍超的霆字营一向骁勇善战,如今可以将其抽掉出去以为游击,随时可以增援四方。果然,在不长的时间内,鲍超率霆字营三次挫败李秀成,立下了大功。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更多文章

  • 太平军攻武昌救安庆因何失败?因李秀成态度消极加陈玉成政治幼稚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武昌,安庆,清军,李秀成,陈玉成,太平军

    太平军第二次西征,因李秀成的缘故大打折扣咸丰十年(1851) 五月,为解安庆之围,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策划了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的攻击目标是再次克复九省通衢的战略重镇武昌 ,逼迫围攻安庆的湘军精锐回救两湖,以达到“围魏救赵”的战略目的。因为安庆的安危关乎太平天国的整体大局,而解救安庆危局的时间又很紧迫

  • 李秀成在浙江统30万大军,为何却被只有两万人马的左宗棠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左宗棠,清廷,曾国藩,石亚达,巡抚

    自安庆失守后,忠王李秀成便把兵力几乎全部集中到了江浙地区。从江西向东进的侍王李侍贤部以及从广西回归天京的翼王石达开旧部加起来几达30余万人,一时间,忠王麾下兵多将广,气势大振,太平军几乎遍布了浙江全省。而一直主张“保越图吴”的左宗棠在湖南湘阴等地大肆招兵买马,他招揽了曾国藩弃将王錱的旧部,还招徕了

  • 太平天国战争:陈玉成打不赢湘军,便联手李秀成去打八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胡林翼,八旗

    1860年初,陈玉成增援太湖,湘军名将鲍超被围困在小池驿。陈玉成集中兵力,重点攻打鲍超的“霆军”,太平军连续发起猛攻,鲍超招架不住,“霆军”死伤惨重。接下来,多隆阿、唐训方率兵来增援,跟鲍超换防,让“霆军”从一线下来休整。即便多隆阿到来,陈玉成还是压着他们两人吊打,太平军士气高昂。不出意外,“霆军”

  • 安庆被清军围攻时,李秀成为何不积极率军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安庆,李秀,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天国攻占的安庆,一直是拱卫天国西部的战略军事重镇,也是清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文献记载,1859年后半年,从三河之役惨败的阴影中逐渐走出的曾国藩,开始调集湘军主力分路进军安徽。曾国藩的战略构想是:先攻取安庆(当时的安徽省府),就可以全取安徽全境,继而向天京(今南京)推进。1860年春

  • 南京之魂方山,秦始皇祖龙顶挥鞭,李秀成宝积庵被捕!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嬴政,祖龙,方山,李秀成,宝积庵,南天门

    天印宫花园,方山之巅定林寺的左后方,就是方山十八盘了,比较陡峭,雨雪天气不建议由此攀爬上山。正常时间,从这里上去,经过一片茶园,很快就能到达方山之巅——天印宫花园。由于我去的这日,十八盘正在维修中,不能攀登。我便沿着柏油道慢走。方山上有不少军事基地,是禁止靠近和拍照的,所以不要自找麻烦。倒是有一些已

  • 湘军攻克南京后杀了多少人?城破后忠王李秀成为何仍能突围而走?

    历史解密编辑:百年战争纪标签:李秀,太平军,李秀成,曾国藩,天京,城破

    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繁华六朝古都顿成人间地狱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吉字营用穴地攻城法炸塌南京(太平天国王都天京)城墙一角,终于攻破了固若金汤的石头城——南京。湘军兵勇冲入南京城后,开始了一场疯狂的烧杀抢掠。城中太平军虽然断粮已久,个个饥疲无力,但仍然举起刀枪进行抵抗,与杀红眼的湘军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2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2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侃侃历史官方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石亚达,洪秀全

    清政府晚年爆发长达2年多的鸦片战争,军费和赔款花了约一亿两,这些钱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来,在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增加税收,老百姓赋税沉重,尤其是两广富庶之地,承担的赋税就要多一些,加之长年旱灾,老百姓苦不堪言。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上帝教会众2万多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是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立即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军事制度,科学家,清朝,艺术家

    我们都知道,晚清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有着属于它的辉煌,但也有着属于它的多事之秋。清朝末年是一个灾祸横行的年代,那个年代中内有太平天国举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资源。种种的缘由让中华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急时刻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汉臣开始崛起,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支撑起了风

  • 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明星十级研究学者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

    太平天国,一个前期生猛活跃,被民众视为希望,后期内部四分五裂,遭到朝廷打压,成为朝廷巩固自己腐朽统治的牺牲品。不管是洪秀全,还是其他的王,最后都惨死在朝廷手上。大力想要摧毁太平天国,而不是与其一起联手击退洋军,宁愿任人宰割,也要将农民起义的势力扼杀在自己手里。太平天国的失败让世人看到清末朝廷的荒唐。

  • 李秀成评价杨秀清:不是做大事的料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杨秀清,洪秀全,东王,太平天国,石亚达

    李秀成,忠于国王的太平天国,已故的绝对支柱,他的“自我叙事书”,一篇关于国王第一义的文章阐述了这一点。那么他对杨秀清说了什么?李秀成;在他的眼里,东王杨秀清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堪称他的才华,但人际关系方面,杨秀清处理不当,最终死于队友之手。“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在一座叫平高山的山上。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