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迫不及待打开国库后,仰天怒吼:我命休矣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迫不及待打开国库后,仰天怒吼:我命休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吉吉嗑普 访问量:127 更新时间:2023/12/18 20:09:34

俗话说得好将门无犬子,细数历代将军,哪一位不是战功赫赫威风凛然,军功是每一位将领的心之所向,头顶功劳自然会获得万千百姓的爱戴。

在封建时期立军功,也是在朝廷平步青云的一种方式,然而君王枕侧岂容他人酣睡,当将领的功劳,渐渐有了冒头趋势之际,君王便会开始用手段打压。

众所周知的将领们,若是想要立功,首先自身作战能力,必须要出类拔萃能够傲视群雄,在军营这种实力至上的地界,一切阴谋论都显得格外苍白,实力面前唯有旗鼓相当,方能得到下属们的敬重。

晚清时期距离现代社会最为相近,那时候的将领基本上都以曾国荃为首,曾国荃是名副其实的宠儿,哥哥为朝廷重臣,而他更是军中一代枭雄。

欲成千古将领 必要能力卓越

在遥远的古代有句老话名为,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能够坐上一军将领的位置,能力与眼界自然不俗,只不过人都是自傲的动物。

这种性格在常年沉浸于,杀伐战争中的将领身上尤为明显,轻则便是唯我独尊作风强势,而重则直接演变成,刚愎自用没有格局。

提及历史上那些天赋异禀的将军,有人会想起霍去病卫青,也有人会想起项羽戚继光,但不同朝代的将领行军打仗,都有着一套不同的方式。

清朝年代曾国荃可谓是名扬四海,不只是因为曾国荃上面,有着一位好哥哥,更是因为他本人出色傲人的军事头脑。

世人皆知行军打仗,单凭着四拳难以抵挡住敌人进攻,更多时候其实是来自于战术的较量,军师是每支队伍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曾国荃与哥哥曾国藩,都是朝廷内部中流砥柱的忠臣。

但由于常年与心思单纯的士兵们打交道,直接导致曾国荃的为人处世极为霸道,将这种强势作风进行美化,可以勉强称之为不拘小节,但是实际上曾国荃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说根本无法与其哥哥相较。

曾国荃因为自幼便出身于,高门大户之家,所以他的性格骜不驯,从小到大皆是如此,再加之家中有父母与哥哥护着,曾国荃的童年时期,可谓是无人敢与之叫板。

渐渐长大后曾国荃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家族基因,性格狂傲不守规矩,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施展能力,世上总有一类人,他们或许性格不受欢迎,然而若是论能力与手段,却绝对不逊色于他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皆不会注重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成功者们的眼光通常极为长远,总是在纠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又哪里会有多余时光,来提升自身能力。

很显然青年时期的曾国荃,便是如此认为的,哥哥曾国藩在前方为他保驾护航,几乎所有的好友都在羡慕,曾国荃拥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好哥哥。

只不过当时间快速流逝,曾国荃的性格弊端开始渐渐暴露,极端亦或是易爆易怒,都是曾国荃需要改正的问题,可是曾国荃的性格与三观早已经定格,成年后再想要改正谈何容易。

在朝廷效力的几年时光,使得曾国荃心性逐渐涨高,如若说曾经的曾国荃是一位恃才傲物,心气颇高的公子哥,那么自打成为朝中重臣后,曾国荃便成为一位目空一切的权臣。

索性卓越的能力支撑住,他这种过于傲气的性格,虽说与他人意见相左时会红脸呵斥,但是碍于曾国荃手中的军功,众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此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

战争一触即发,曾国荃的将才作用被大大展露,晚清时期曾国荃所带领的湘军,有着战无不胜的称号,之所以号召力如此之高,主要原因还来源于曾国荃带兵有方。

军队敬重强者,说一不二的管辖方式,在军营显然更加吃得开,所以曾国荃在军队中的威望,一时间无人能及,饶是哥哥这般优秀的人物也不及他半分。

在攻打太平军之际,曾国荃发挥出自身卓越的军事头脑,湘军在曾国荃的带领下士气高涨,几乎每每出手便可大胜而归,很快敌军士气溃散,曾国荃精准抓住时机。

相信熟悉兵法的人都听说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两军交锋士气固然重要,作战能力也绝对不可忽略,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还属对敌人的了解。

曾国荃常年带兵,自然知晓这个大道理,很快敌军军心不稳,曾国荃选择直捣黄龙,深入敌方腹地,湘军对准天京疯狂进攻,不久后曾经名震四方的太平天国宣告灭亡。

疯狂攻打 事后怒吼我命休矣

而此次晚清大胜的功臣,便是曾国荃,曾国荃经此一战名声大涨,在军中的威望更甚之前,这也使得他本就桀骜的性格,更上一层楼,回归朝廷后,曾国荃变本加厉地嚣张行事,使得诸多大臣有苦难言。

不过行军期间,曾国荃还闹出一些荒谬的趣事,太平天国正式灭亡按理来说,国库中价值连城的宝物自然不少。

官场与军营中的为人处世之法,有着天壤之别,两者无法相互比较,曾国荃常年浸泡在,杀伐战争场面当中,为人处世自然要更加直接。

如此荒凉的光景,着实不是曾国荃想要的场面,一时情急之下,这位军功赫赫的将领竟仰天长啸,怒吼我命休矣。

其实太平军国库如此凄凉,并非没有原因,常年的战争自然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兵器粮草甚至是给军属们的抚恤金,无一不需要朝廷来出钱。

一个人的支出,朝廷完全负担得起,只是当人数迅速叠加后,经费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抱着发一笔意外之财的曾国荃,却看到一副黯淡光景,这心中的落差感着实过大,也难怪会当众感慨。

官场与军营中的为人处世之法,有着天壤之别,两者无法相互比较,曾国荃常年浸泡在,杀伐战争场面当中,为人处世自然要更加直接。

不绕弯子直来直去,才是将领们的真实写照,毕竟军营中传递消息,若是谁人都吞吞吐吐,那么这一仗的士气定然不会高涨。

也正因为曾国荃傲气强势的性子,才使得他能够当众抒发自身的不满,丝毫不畏惧朝廷的看法。

更多文章

  • 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军事能力怎么样?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清朝,诗人,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左宗棠,书法家,科学家

    曾国荃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的几场著名恶仗都是他主打的,而且这些恶仗最后都以他的胜利告终。可是,人们更愿意赞许李鸿章、左宗棠,甚至他手下败将陈玉成、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却很少有人去提及他的军事才能。他为朝廷所猜忌,为同僚所嫉妒,却不如他哥哥曾国藩一般老练,反而捅了不少篓子。换作别人,他应该活

  • 丁锐义:李续宾若采纳他的建议,曾国荃就没机会攻打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续宾,曾国荃,丁锐义,胡林翼,陈玉成,曾国藩

    1858年11月,李续宾信心满满,他连续攻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湘军气势如虹。此时,李续宾已经是浙江布政使,加巡抚头衔。只要拿下庐州,横扫皖北,他就是巡抚。也许是安徽巡抚,也可能是浙江巡抚,位列封疆大吏。巡抚,意味着什么呢?清朝封疆大吏,掌管一方,地位显赫。要知道,曾国藩奋斗多年

  • 曾国荃攻陷安庆后,对杀太平军俘虏一事感到后悔,曾国藩: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俘虏,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陈玉成,安庆市,科学家,书法家,军事制度

    惨烈异常的安庆之战1861年(清咸丰11年) 9月,曾国荃兵分两路,一部抗拒陈玉成援军,另一部加紧开挖地道,准备用炸药轰塌城墙,再沿豁口鱼贯杀入。陈玉成督率各路救援大军不顾伤亡猛攻湘军, 城内的太平军守军也不断开城发起攻击,共同夹击湘军,但始终不能攻破湘军构筑的道道壕墙。事后曾国藩幕府高参赵烈文在日

  • 楹帖撷珍 |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楷书,咸丰,楹帖,曾国荃,曾国藩,北牖泮宫联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纸本 立轴 墨书 158.8x38.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北牅已安陶令榻。泮宫初采鲁侯芹。檏生尊兄雅属。沅甫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浦,湖南湘乡人,湘军名将。咸丰年间由优贡生从戎,随同兄曾国藩剿灭江西、湖北、江苏等省叛军,功绩彪著。曾氏书法以欧阳询为

  • 曾国荃苦战三年攻克天京后,洪秀全窖藏的巨额金银财宝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曾国荃,洪秀全,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天国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令人喟叹,然而太平天国圣库中窖藏巨额珍宝的不知所终同样令人遗憾。史载,1864年7月,作为太平天国王都11年的天京(金陵,南京)终告失陷。围城3年、付出巨大代价的湘军吉字营官兵蜂拥入城,欠饷、伤病严重仍死战不退的湘军将士目的就是大肆抢掠一番

  • 曾国荃听说李鸿章要来会攻南京, 病肝吐血, 曾国藩的应付令人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梦兰谈资讯标签:南京,清朝,诗人,曾国荃,李鸿章,曾国藩,科学家,书法家,左宗棠收复新疆

    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初五,太平天国常州守将郜永宽等八王杀死了坚决守城的主将谭绍光,开城投降,李鸿章的淮军拿下了苏州。第二年,常州又被淮军攻克,苏南地区太平军已被基本肃清。李鸿章这头春风得意,此时曾国荃统帅的湘军却在南京城外焦灼万分。早在同治元年,曾国荃所部就已进驻雨花台,第二年五月,湘军水师

  • 决战雨花台:曾国荃被击伤左额,数十万太平军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太平天国,雨花台,曾国藩

    1860年夏,陈玉成、李秀成东征江浙之际,曾国藩、胡林翼等派湘军攻打湖北、安徽,拿下潜山、太湖,兵锋直抵安庆城下。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太平天国统帅部自然知道,也策划了周密的救援行动。可惜,此时太平天国已经不是杨秀清时代了,军事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各路将领地意识严重;除非是在自己辖区战斗,否则没有任何积极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洪秀全,李秀成,慈禧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是难以揣测的,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惜杀害手底下的功臣,为了国库充盈,又甘愿留着奸臣而不杀。关于君王,古代的人们除了敬畏,更多的是害怕。怕一不小心就脑袋搬家,所以那时候的大臣们都是人人自危,因为说不上哪一个不小心就要脑袋搬家。曾国荃曾经就差一点丧命,当时他接受慈禧

  • 悲惨南京:不管来的是洪秀全还是曾国荃 尸积如山的总是老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总督,洪秀全,曾国荃,太平天国,悲惨南京

    【太平天国系列六十九,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想必很多人对刘禹锡这首《石头城》非常的熟悉,写的正是六朝古都——金陵,金陵又名石头城、建安城、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建城2500多年,先后有500年以都城的名义出现在历史舞台,就是

  • 若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曾国藩,曾国荃,清廷,太平军,太平天国,左宗棠

    厉害的汉臣晚清名臣曾国藩,手中有兵,位高权重。他不仅掌管军务,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还积极引进西方技术,设立军械所,制造新式武器。太平军当年来势汹汹,要是没有曾国藩,清廷很有可能被太平天国踩在脚下。曾国藩对清朝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他的崛起,还带动了一波汉人官员掌权。清朝末期,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