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丁锐义:李续宾若采纳他的建议,曾国荃就没机会攻打天京

丁锐义:李续宾若采纳他的建议,曾国荃就没机会攻打天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2634 更新时间:2024/2/3 14:56:10

1858年11月,李续宾信心满满,他连续攻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湘军气势如虹。此时,李续宾已经是浙江布政使,加巡抚头衔。只要拿下庐州,横扫皖北,他就是巡抚。也许是安徽巡抚,也可能是浙江巡抚,位列封疆大吏。巡抚,意味着什么呢?清朝封疆大吏,掌管一方,地位显赫。要知道,曾国藩奋斗多年,都没有机会成为巡抚,直到“江南大营”被李秀成摧毁。李续宾,号称是湘军第一悍将,麾下湘军能征惯战,武昌、九江,都是被他拿下。李续宾看来,武昌、九江都可以攻破,庐州算什么。李续宾盲目自信,丁锐义却非常清醒,可惜李续宾不听取他的建议,让曾国荃有了攻打天京的机会。

丁锐义,湖南长沙人,湘军悍将,屡次击败石达开、古隆贤等名将。1852年7月,太平军进入湖南,丁锐义便在家乡办理团练武装,协助清军作战。罗泽南组建“湘军”时,丁锐义仰慕罗泽南的威望,便率一百号人前来投奔,后增加到一千人,是罗泽南的得力助手。1856年初,罗泽南进攻武昌,被韦志俊打死,湘军胆寒。此时,古隆贤等率六千兵马增援武昌,与韦志俊内外夹击湘军,许多将领都非常害怕,不敢主动迎战太平军,而是采取守势。丁锐义则认为,应当主动出击,振奋士气,“我军顿城下六月,求战不得。今贼来乘我,出其不意,可一鼓灭。”胡林翼觉得有道理,便让蒋益澧、丁锐义、唐训方、孙守信等出击。丁锐义等乘着夜色掩护,突袭古隆贤大营,太平军后撤。接着,丁锐义在葛店、华容再次击败太平军,焚毁太平军船只数十艘。

武昌之战、九江之战,丁锐义赫赫战功,被授予“运同”,也就是主管盐政的官员。明清时期,盐铁、茶叶都是朝廷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丁锐义能掌管一方盐政,可知朝廷对他的重视程度。另一面也表明,丁锐义还是很有本事,否则岂会得到“肥差”呢。连续夺取武昌、九江,李续宾经过三个月的休整,便率8000兵马进入安徽,执行胡林翼的“东征计划”。此时,鲍超、多隆阿还没有崭露头角,只能协助李续宾作战,充当副手;李续宾、八旗将领都兴阿各率一路兵马,相互支援。也许是前期太多顺利,李续宾信心满满,认为夺取庐州并不难。再则,陈玉成正在浦口与八旗主力决战,没有精力顾及庐州,这让李续宾更加自信。但是,丁锐义很清醒,他料想湘军必败,便建议撤兵。

丁锐义是个明白人,所谓的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并非湘军多厉害,而是陈玉成抽调了主力,这些城池都没啥士兵镇守。此外,湘军擅长的是“堡垒战术”,凭借强大的水师和后勤优势,与太平军打消耗战,最终获胜。直接在野外进行决战,与陈玉成军团对峙,胜算并不大。湘军征战已久,又没得到休整,且粮饷没及时发放,士兵斗志并不高,这都是失败的隐患。丁锐义建议撤兵,去桐城休整,等粮饷送达,士兵恢复体力之后,再出兵庐州。史载:“见胜则怠,见败必溃,四城将并覆。令退师桐城,休息待援,可不败耳。”撤兵?开啥玩笑,李续宾的字典中,就没有“撤退”这两个字。武昌、九江都可以拿下,何况一个小小的庐州,李续宾非常自信,他继续进兵。丁锐义则连夜派人送信去湖北,请求增援,以防不测。李续宾直言:“君尝以千人破贼数万,乃何怯也。”

李续宾看来,丁锐义太过谨慎,当年你一千人就可以击败数万大军,如今就这么胆怯,着实不可思议。李续宾不听劝告,结果在三河镇惨败,再加上舒城湘军被歼灭,湘军总计阵亡七千余人。李续宾遭遇失败,自乱阵脚,仅坚持一天就自杀身亡。李续宾自尽而死,丁锐义收集溃兵,构筑堡垒,继续坚持三天,后阵亡沙场。史载:“锐义偕孙守信坚守其壁。三日垒破,死之。”可以说,丁锐义、孙守信等悍将,都是被李续宾“坑死”,若非他孤军冒进,不听劝告,湘军也不会惨败。三河战败,李续宾所部全军覆没,这对湘军影响非常大。一向不被看好,还未引起他人注意的九帅曾国荃,得以承担攻打天京的重任,夺取灭亡太平天国的“首功”,摘取胜利果实。

李续宾所部8000精兵,是罗泽南一手培养起来,是湘军早期的劲旅,精锐中的精锐。从办理湘军的角度而言,罗泽南比曾国藩早,且首先打出“湘军”旗帜作战,而非“湘勇”的湘军名将。虽说罗泽南投奔曾国藩,但麾下将士都是听命于自己,且后来罗泽南追随胡林翼,改换门庭。曾国藩被围困在南昌,弹尽粮绝之时,苦苦哀求罗泽南支援,但胡林翼、罗泽南坚持攻打武昌,并未出动一兵一卒。罗泽南阵亡后,所部由李续宾率领,且继续追随胡林翼。鲍超、多隆阿,也都是胡林翼麾下悍将,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三河之战前,李续宾已经是浙江布政使,加巡抚衔;只要再加把劲,他就可以担任巡抚,独当一面。如此,就算“江南大营”被摧毁,也轮不到曾国荃率兵去攻打天京,李续宾是最佳人选。道理很简单,曾国荃此时威望不足,且清朝为了制衡曾国藩,必然会扶植李续宾。

可惜,李续宾拒绝了丁锐义的建议,结果遭受惨败。如果李续宾能退守桐城,与鲍超、多隆阿等悍将相呼应,陈玉成、李秀成也没把握吃掉这支劲旅。如此一来的话,李续宾还是“东征金陵”的前方主帅,攻打安庆、天京的任务,就轮不到资历低曾国荃了。参考书目:《湘军志》

更多文章

  • 曾国荃攻陷安庆后,对杀太平军俘虏一事感到后悔,曾国藩: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俘虏,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陈玉成,安庆市,科学家,书法家,军事制度

    惨烈异常的安庆之战1861年(清咸丰11年) 9月,曾国荃兵分两路,一部抗拒陈玉成援军,另一部加紧开挖地道,准备用炸药轰塌城墙,再沿豁口鱼贯杀入。陈玉成督率各路救援大军不顾伤亡猛攻湘军, 城内的太平军守军也不断开城发起攻击,共同夹击湘军,但始终不能攻破湘军构筑的道道壕墙。事后曾国藩幕府高参赵烈文在日

  • 楹帖撷珍 |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楷书,咸丰,楹帖,曾国荃,曾国藩,北牖泮宫联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纸本 立轴 墨书 158.8x38.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北牅已安陶令榻。泮宫初采鲁侯芹。檏生尊兄雅属。沅甫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浦,湖南湘乡人,湘军名将。咸丰年间由优贡生从戎,随同兄曾国藩剿灭江西、湖北、江苏等省叛军,功绩彪著。曾氏书法以欧阳询为

  • 曾国荃苦战三年攻克天京后,洪秀全窖藏的巨额金银财宝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曾国荃,洪秀全,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天国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令人喟叹,然而太平天国圣库中窖藏巨额珍宝的不知所终同样令人遗憾。史载,1864年7月,作为太平天国王都11年的天京(金陵,南京)终告失陷。围城3年、付出巨大代价的湘军吉字营官兵蜂拥入城,欠饷、伤病严重仍死战不退的湘军将士目的就是大肆抢掠一番

  • 曾国荃听说李鸿章要来会攻南京, 病肝吐血, 曾国藩的应付令人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梦兰谈资讯标签:南京,清朝,诗人,曾国荃,李鸿章,曾国藩,科学家,书法家,左宗棠收复新疆

    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初五,太平天国常州守将郜永宽等八王杀死了坚决守城的主将谭绍光,开城投降,李鸿章的淮军拿下了苏州。第二年,常州又被淮军攻克,苏南地区太平军已被基本肃清。李鸿章这头春风得意,此时曾国荃统帅的湘军却在南京城外焦灼万分。早在同治元年,曾国荃所部就已进驻雨花台,第二年五月,湘军水师

  • 决战雨花台:曾国荃被击伤左额,数十万太平军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太平天国,雨花台,曾国藩

    1860年夏,陈玉成、李秀成东征江浙之际,曾国藩、胡林翼等派湘军攻打湖北、安徽,拿下潜山、太湖,兵锋直抵安庆城下。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太平天国统帅部自然知道,也策划了周密的救援行动。可惜,此时太平天国已经不是杨秀清时代了,军事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各路将领地意识严重;除非是在自己辖区战斗,否则没有任何积极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洪秀全,李秀成,慈禧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是难以揣测的,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惜杀害手底下的功臣,为了国库充盈,又甘愿留着奸臣而不杀。关于君王,古代的人们除了敬畏,更多的是害怕。怕一不小心就脑袋搬家,所以那时候的大臣们都是人人自危,因为说不上哪一个不小心就要脑袋搬家。曾国荃曾经就差一点丧命,当时他接受慈禧

  • 悲惨南京:不管来的是洪秀全还是曾国荃 尸积如山的总是老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总督,洪秀全,曾国荃,太平天国,悲惨南京

    【太平天国系列六十九,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想必很多人对刘禹锡这首《石头城》非常的熟悉,写的正是六朝古都——金陵,金陵又名石头城、建安城、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建城2500多年,先后有500年以都城的名义出现在历史舞台,就是

  • 若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曾国藩,曾国荃,清廷,太平军,太平天国,左宗棠

    厉害的汉臣晚清名臣曾国藩,手中有兵,位高权重。他不仅掌管军务,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还积极引进西方技术,设立军械所,制造新式武器。太平军当年来势汹汹,要是没有曾国藩,清廷很有可能被太平天国踩在脚下。曾国藩对清朝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他的崛起,还带动了一波汉人官员掌权。清朝末期,朝廷

  • 湘军大战安庆:累活、脏活八旗名将多隆阿干,曾国荃是摘桃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胡林翼,曾国藩,安庆,李秀成

    曾国藩扑灭太平天国,为清朝续命数十年,并深刻影响近代军政格局。凭借扑灭太平天国之功劳,曾国藩成为“中兴名臣”之首,后世甚至说他是“千古第一完人”,是晚清官场的模范。曾国藩能成功,靠“吉字营”,而“吉字营”能够建立赫赫战功,则靠李臣典。“吉字营”,曾国藩的直属部队,主帅是曾国荃,这也是近代风云人物之一

  • 曾国荃得罪高官陷入死劫,曾国藩一封折子轻松化解,让慈禧没脾气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曾国荃,曾国藩,慈禧,官文,巡抚,左宗棠,慈禧太后,国防政策,二战,书法家

    伴君如伴虎。官场如战场,有人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自然就可以左右逢源,身居高位而不下,而有人心思单一不懂变通,无意之间得罪了谁都不知道,自然会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许多祸根。在晚清时期,重臣曾国藩便是前者。虽然他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褒贬不一,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起伏不定的官场之上,他的确是有些本事,才能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