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纵兵血洗南京城的曾国荃,山西的百姓为何会为他建立生祠纪念?

纵兵血洗南京城的曾国荃,山西的百姓为何会为他建立生祠纪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111 更新时间:2024/1/10 16:29:40

在晚清时期,有四大名臣,他们的兄弟们也都在朝中做了不小的官职,其中,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可以说是这些人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身为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在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当中担任了主要的将领,为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和他的哥哥曾国藩一样,曾国荃也被民间的很多百姓视为杀人狂魔,曾国藩历来就有着曾剃头的名号,曾国荃也是一样,在攻陷了天京(今南京)之后,他纵兵对城中的百姓和房屋进行了烧杀抢掠,一直进行了七天七夜,一时之间南京饱受生灵涂炭之苦。

但是在这场屠杀之后,曾国荃却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赏赐他太子少保的官衔,封一等威毅伯,赐双眼花翎,是那个年代清朝的官员很高的荣誉了。

曾国荃和曾国藩等这些官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国家的稳定,但从本质上说,他们所维护的,都是那个腐朽黑暗的清朝政府,身为汉人他们维护的却是满清的皇室,令人痛恨,但可能很多的人都不知道的是,即使是曾国荃这样的杀人魔,在山西等地也有百姓为他立了生祠来纪念。

生祠是古代的时候人们为活人修建的祠堂,是为了纪念一些有德之人,对当地百姓有着重大贡献的人的,那么曾国荃作为一名屠城的将领,他有什么样的资格被人们这样纪念呢?

在清光绪二年的时候,曾国荃被调任成为了山西巡抚,此时已经距离他攻破天京城过去了十二年的时间,在他到了山西之后,山西当年正好遇到了大旱,百姓们流离失所,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充饥。

在这个时候,曾国荃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和影响力,当时的清政府索要赈灾所需的粮食和银子。当时的清政府面临着很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库空虚,国外的列强还有着很多的赔款没有还完,但即使这样,担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也没有忘记民生大计,坚持要跟朝廷索要银两来救济灾民。

在朝廷发放了赈灾款之后,全国其他各地也纷纷伸出援手,经过三年的救济,曾国荃先后为灾民筹到了一千三百万两银子、二百万石米,有六百万的灾民在这次赈灾当中得到救济活了下来,不得不说是一项善举。

在这次饥荒过去之后,山西的民众纷纷感谢曾国荃为他们做出的贡献,为他修建了一座生祠来纪念他。

在史君看来,曾国荃之前的屠城和后来的赈灾,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其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如果灾民们全都流离失所的话,清王朝的统治也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势。

这么看来的话,曾国荃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也就有了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不能因为他犯下的一些罪行就抹杀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同样的,也不能因为他对民众的一些小恩小惠就忽视他在历史上制造的罪行,曾国荃是多面的,历史上的很多人都是如此,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

作者:史君

版权声明:本由「清王朝兴衰史」原创首发,并享有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欢迎关注转发。

标签: 曾国荃曾国藩百姓巡抚山西

更多文章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迫不及待打开国库后,仰天怒吼: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国库,太平军

    俗话说得好将门无犬子,细数历代将军,哪一位不是战功赫赫威风凛然,军功是每一位将领的心之所向,头顶功劳自然会获得万千百姓的爱戴。在封建时期立军功,也是在朝廷平步青云的一种方式,然而君王枕侧岂容他人酣睡,当将领的功劳,渐渐有了冒头趋势之际,君王便会开始用手段打压。众所周知的将领们,若是想要立功,首先自身

  • 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军事能力怎么样?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清朝,诗人,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左宗棠,书法家,科学家

    曾国荃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的几场著名恶仗都是他主打的,而且这些恶仗最后都以他的胜利告终。可是,人们更愿意赞许李鸿章、左宗棠,甚至他手下败将陈玉成、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却很少有人去提及他的军事才能。他为朝廷所猜忌,为同僚所嫉妒,却不如他哥哥曾国藩一般老练,反而捅了不少篓子。换作别人,他应该活

  • 丁锐义:李续宾若采纳他的建议,曾国荃就没机会攻打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续宾,曾国荃,丁锐义,胡林翼,陈玉成,曾国藩

    1858年11月,李续宾信心满满,他连续攻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湘军气势如虹。此时,李续宾已经是浙江布政使,加巡抚头衔。只要拿下庐州,横扫皖北,他就是巡抚。也许是安徽巡抚,也可能是浙江巡抚,位列封疆大吏。巡抚,意味着什么呢?清朝封疆大吏,掌管一方,地位显赫。要知道,曾国藩奋斗多年

  • 曾国荃攻陷安庆后,对杀太平军俘虏一事感到后悔,曾国藩: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俘虏,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陈玉成,安庆市,科学家,书法家,军事制度

    惨烈异常的安庆之战1861年(清咸丰11年) 9月,曾国荃兵分两路,一部抗拒陈玉成援军,另一部加紧开挖地道,准备用炸药轰塌城墙,再沿豁口鱼贯杀入。陈玉成督率各路救援大军不顾伤亡猛攻湘军, 城内的太平军守军也不断开城发起攻击,共同夹击湘军,但始终不能攻破湘军构筑的道道壕墙。事后曾国藩幕府高参赵烈文在日

  • 楹帖撷珍 |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楷书,咸丰,楹帖,曾国荃,曾国藩,北牖泮宫联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纸本 立轴 墨书 158.8x38.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北牅已安陶令榻。泮宫初采鲁侯芹。檏生尊兄雅属。沅甫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浦,湖南湘乡人,湘军名将。咸丰年间由优贡生从戎,随同兄曾国藩剿灭江西、湖北、江苏等省叛军,功绩彪著。曾氏书法以欧阳询为

  • 曾国荃苦战三年攻克天京后,洪秀全窖藏的巨额金银财宝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曾国荃,洪秀全,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天国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令人喟叹,然而太平天国圣库中窖藏巨额珍宝的不知所终同样令人遗憾。史载,1864年7月,作为太平天国王都11年的天京(金陵,南京)终告失陷。围城3年、付出巨大代价的湘军吉字营官兵蜂拥入城,欠饷、伤病严重仍死战不退的湘军将士目的就是大肆抢掠一番

  • 曾国荃听说李鸿章要来会攻南京, 病肝吐血, 曾国藩的应付令人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梦兰谈资讯标签:南京,清朝,诗人,曾国荃,李鸿章,曾国藩,科学家,书法家,左宗棠收复新疆

    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初五,太平天国常州守将郜永宽等八王杀死了坚决守城的主将谭绍光,开城投降,李鸿章的淮军拿下了苏州。第二年,常州又被淮军攻克,苏南地区太平军已被基本肃清。李鸿章这头春风得意,此时曾国荃统帅的湘军却在南京城外焦灼万分。早在同治元年,曾国荃所部就已进驻雨花台,第二年五月,湘军水师

  • 决战雨花台:曾国荃被击伤左额,数十万太平军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太平天国,雨花台,曾国藩

    1860年夏,陈玉成、李秀成东征江浙之际,曾国藩、胡林翼等派湘军攻打湖北、安徽,拿下潜山、太湖,兵锋直抵安庆城下。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太平天国统帅部自然知道,也策划了周密的救援行动。可惜,此时太平天国已经不是杨秀清时代了,军事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各路将领地意识严重;除非是在自己辖区战斗,否则没有任何积极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洪秀全,李秀成,慈禧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是难以揣测的,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惜杀害手底下的功臣,为了国库充盈,又甘愿留着奸臣而不杀。关于君王,古代的人们除了敬畏,更多的是害怕。怕一不小心就脑袋搬家,所以那时候的大臣们都是人人自危,因为说不上哪一个不小心就要脑袋搬家。曾国荃曾经就差一点丧命,当时他接受慈禧

  • 悲惨南京:不管来的是洪秀全还是曾国荃 尸积如山的总是老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总督,洪秀全,曾国荃,太平天国,悲惨南京

    【太平天国系列六十九,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想必很多人对刘禹锡这首《石头城》非常的熟悉,写的正是六朝古都——金陵,金陵又名石头城、建安城、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建城2500多年,先后有500年以都城的名义出现在历史舞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