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荃真的因发掘到太平天国窖藏金银而一夜暴富了吗?

曾国荃真的因发掘到太平天国窖藏金银而一夜暴富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坛典故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1/10 8:26:46

1864年7月,被太平天国作为首都11年的天京(今南京)陷落。围城三年的湘军士卒红着眼睛嗷嗷叫着蜂拥而入,他们浴血奋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城破时,上至吉字营统帅曾国荃,下至兵营里雇佣的民伕、文员,都想进城大肆抢掠一番,大发横财后解甲回乡起屋讨小,当时传闻洪秀全和天国新贵们多年聚敛的财宝都窖藏在此地。

湘军进城后,曾国荃纵兵烧杀抢掠,还用三天三夜的时间搜查全城,恨不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传说中天国圣库中那笔巨额宝藏。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最先洗劫天王府,将王府里搜掠一空,连同数万名女俘,一并作为战利品装船运回老家去。之后,湘军各级官佐和士兵们轮番抢掠,将原天国官衙甚至民宅里的浮财几乎捞尽。

但是,他们并未满足,因为传说中的天国圣库里窖藏的海量金银财宝还未找到 :“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因而曾国荃等人认为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财宝秘密埋藏在地下或水塘里。

后来,听说抓获忠王李秀成,曾国荃兴奋异常,用锥尖猛刺李秀成大腿,李腿上血流如注,他一方面恼恨李秀成精血护城,多少弟兄死在他手上,更为要紧的是逼他说出天京圣库里巨额财宝的下落。不久,湘军总头目曾国藩自安庆赶来,赞赏其弟“以谓贼馆中有窖金” ,身为理学名臣的他不像老弟那样粗暴,但也曾多次软硬兼施,引诱并追问李秀成告知藏金处。这也是李秀成得以较晚才被处死的主因之一。

就连慈禧也风闻天国窖藏一事,连续派僧格林沁、多隆阿两位钦差来南京督促,李秀成始终咬牙不说,至死也未透露天国窖金到底藏于何处的秘密。

搜寻史料中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可以断定天京确实有巨额窖金埋藏,曾国荃早就从天国降将的嘴里获知了这个秘密,城破后他下令洗劫全城,以弥补麾下兵卒多年欠饷,但“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也就是说,其他的财物你们可以拿,但决不允许私掘窖金,即使挖到了也要充公,否则严惩。湘军军纪尚称森严,但“破城后,仍有少量窖金,为兵丁发掘后占为己有” 。史载,天京城破时,除激烈抗拒的太平军将士遇害外,还有千余人,即占守城精壮的三分之一 ,随李秀成化装成清军的样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乘乱逃脱。

赵烈文在《能静斋日记》卷十二中说“另有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放”。意思是太平军士兵只要能帮湘军找到财宝,就可免于一死。《淞沪随笔》记载“城中四伪王府以及地窖,均已搜掘罄尽”。 但该文所说的或许是各王府私藏的斗箕金银,而天国圣库里的大宗窖金之最终下落,未见有任何著述提起过,给后世留下一个大大的谜团。

民国初年,有南京某士绅向革命军都督报告说:“洪氏有窖藏在某处,彼亲与埋藏事”,由此引起了一些辛亥元老的觊觎垂涎之心,“皆以旦夕可以财为期”,可是雇人按图索骥掘地三尺,却毫无所获。

关于天国窖金之事,到20世纪初仍多有传闻,众说纷纭,成为一桩难解的谜案。据说,在南京天王府遗址内,曾有人闻听洪秀全藏金之事,索性把西花园中的湖水抽干,再向下挖,但仍徒劳无功,一无所获。

天国府库里的财宝究竟藏于何处?窖金的下落到底如何?各种诡谲传闻很多,却无证据。很多人怀疑有关天国窖金的传闻本就是空穴来风或以讹传讹,然而曾氏兄弟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斋日记》中却记载说湘军大将萧孚泗“在伪天王府取出金银不资,即纵火烧屋以灭迹” 。曾国荃攻陷南京后,所获甚巨,堪称一夜暴富。文献记载:“宫保曾中堂之太夫人,于三月初间由金陵回籍,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 ,送夫人回乡,居然要派200多艘船护送,调集这么多的船只,恐怕都是用来载运从金陵缴获的大量战利品吧?这些搜刮物里不知有没有传说中的天国窖金?数量如此巨大的窖藏财宝,当然会引起坊间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因此才会流言四起,但这一笔巨大的财富下落究竟如何,是仍然埋藏在地下?还是早已被湘军将帅们瓜分一空?到如今也还是一个无解之谜。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更多文章

  • 纵兵血洗南京城的曾国荃,山西的百姓为何会为他建立生祠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曾国荃,曾国藩,百姓,巡抚,山西

    在晚清时期,有四大名臣,他们的兄弟们也都在朝中做了不小的官职,其中,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可以说是这些人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身为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在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当中担任了主要的将领,为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和他的哥哥曾国藩一样,曾国荃也被民间的很多百姓视为杀人狂魔,曾国藩历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迫不及待打开国库后,仰天怒吼: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国库,太平军

    俗话说得好将门无犬子,细数历代将军,哪一位不是战功赫赫威风凛然,军功是每一位将领的心之所向,头顶功劳自然会获得万千百姓的爱戴。在封建时期立军功,也是在朝廷平步青云的一种方式,然而君王枕侧岂容他人酣睡,当将领的功劳,渐渐有了冒头趋势之际,君王便会开始用手段打压。众所周知的将领们,若是想要立功,首先自身

  • 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军事能力怎么样?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清朝,诗人,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左宗棠,书法家,科学家

    曾国荃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的几场著名恶仗都是他主打的,而且这些恶仗最后都以他的胜利告终。可是,人们更愿意赞许李鸿章、左宗棠,甚至他手下败将陈玉成、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却很少有人去提及他的军事才能。他为朝廷所猜忌,为同僚所嫉妒,却不如他哥哥曾国藩一般老练,反而捅了不少篓子。换作别人,他应该活

  • 丁锐义:李续宾若采纳他的建议,曾国荃就没机会攻打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续宾,曾国荃,丁锐义,胡林翼,陈玉成,曾国藩

    1858年11月,李续宾信心满满,他连续攻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湘军气势如虹。此时,李续宾已经是浙江布政使,加巡抚头衔。只要拿下庐州,横扫皖北,他就是巡抚。也许是安徽巡抚,也可能是浙江巡抚,位列封疆大吏。巡抚,意味着什么呢?清朝封疆大吏,掌管一方,地位显赫。要知道,曾国藩奋斗多年

  • 曾国荃攻陷安庆后,对杀太平军俘虏一事感到后悔,曾国藩: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俘虏,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陈玉成,安庆市,科学家,书法家,军事制度

    惨烈异常的安庆之战1861年(清咸丰11年) 9月,曾国荃兵分两路,一部抗拒陈玉成援军,另一部加紧开挖地道,准备用炸药轰塌城墙,再沿豁口鱼贯杀入。陈玉成督率各路救援大军不顾伤亡猛攻湘军, 城内的太平军守军也不断开城发起攻击,共同夹击湘军,但始终不能攻破湘军构筑的道道壕墙。事后曾国藩幕府高参赵烈文在日

  • 楹帖撷珍 |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楷书,咸丰,楹帖,曾国荃,曾国藩,北牖泮宫联

    曾国荃 楷书《北牖泮宫联》纸本 立轴 墨书 158.8x38.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北牅已安陶令榻。泮宫初采鲁侯芹。檏生尊兄雅属。沅甫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浦,湖南湘乡人,湘军名将。咸丰年间由优贡生从戎,随同兄曾国藩剿灭江西、湖北、江苏等省叛军,功绩彪著。曾氏书法以欧阳询为

  • 曾国荃苦战三年攻克天京后,洪秀全窖藏的巨额金银财宝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曾国荃,洪秀全,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太平天国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造反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令人喟叹,然而太平天国圣库中窖藏巨额珍宝的不知所终同样令人遗憾。史载,1864年7月,作为太平天国王都11年的天京(金陵,南京)终告失陷。围城3年、付出巨大代价的湘军吉字营官兵蜂拥入城,欠饷、伤病严重仍死战不退的湘军将士目的就是大肆抢掠一番

  • 曾国荃听说李鸿章要来会攻南京, 病肝吐血, 曾国藩的应付令人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梦兰谈资讯标签:南京,清朝,诗人,曾国荃,李鸿章,曾国藩,科学家,书法家,左宗棠收复新疆

    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初五,太平天国常州守将郜永宽等八王杀死了坚决守城的主将谭绍光,开城投降,李鸿章的淮军拿下了苏州。第二年,常州又被淮军攻克,苏南地区太平军已被基本肃清。李鸿章这头春风得意,此时曾国荃统帅的湘军却在南京城外焦灼万分。早在同治元年,曾国荃所部就已进驻雨花台,第二年五月,湘军水师

  • 决战雨花台:曾国荃被击伤左额,数十万太平军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太平天国,雨花台,曾国藩

    1860年夏,陈玉成、李秀成东征江浙之际,曾国藩、胡林翼等派湘军攻打湖北、安徽,拿下潜山、太湖,兵锋直抵安庆城下。对于安庆的重要性,太平天国统帅部自然知道,也策划了周密的救援行动。可惜,此时太平天国已经不是杨秀清时代了,军事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各路将领地意识严重;除非是在自己辖区战斗,否则没有任何积极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太平军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洪秀全,李秀成,慈禧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是难以揣测的,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惜杀害手底下的功臣,为了国库充盈,又甘愿留着奸臣而不杀。关于君王,古代的人们除了敬畏,更多的是害怕。怕一不小心就脑袋搬家,所以那时候的大臣们都是人人自危,因为说不上哪一个不小心就要脑袋搬家。曾国荃曾经就差一点丧命,当时他接受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