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后改官制,以左为大,官封李善长为左相国,相比较为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武将,李善长对于朱元璋就好比萧何对于刘邦。
朱元璋率大军南征北战,都会让李善长留守大后方,负责为前线将士运输兵饷、粮饷,而李善长也做得极为出色,从没有让朱元璋因为粮草而发愁过。
所以当有些武将对李善长有所不满时,朱元璋除了袒护还是袒护。
朱元璋对于李善长是极其信任的,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册封妃子、太子、功臣的礼制都是由李善长制定的,而国家要事的商议,李善长也从不会缺席。
如果不是李善长比朱元璋年长了10余岁,不少人还会认为这两人是穿了同一条裤子长大的发小,说到这或许朱元璋的那些发小会不服气,因为他们为朱元璋打下了天下,而之后却几乎都遭受了灭顶之灾。
相比较这些发小,李善长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活到了76岁。
但可悲的是,他并不是老死,也是被朱元璋给处死的,并且是满门抄斩的那种,一家上下70余口无一幸免。
说到这不少人就有疑问了,是不是李善长贪权不老实,被朱元璋抓住了小辫子?
其实并不是,因为76岁的李善长在57岁的时候就因病辞归故里回家养老去了,每天耕田种地似乎早已脱离了权力中心,好不快活,那么朱元璋为何依然没有放过他呢?
说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别样恩宠。
朱元璋:赐李善长丹书铁券,可以免死的那种
李善长很早就跟随了朱元璋,当初朱元璋的老岳父郭子兴还健在的时候,就曾想着把李善长从朱元璋的身边“抢”走,让他辅佐自己,可是李善长却并不愿意,或许睿智的李善长早就看出来了将来的郭家势力,早晚得被朱元璋这小子给夺了去。
历史也正是这样发展的,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一步步成为了红巾军的领导人,而一直跟随朱元璋的李善长自然成为了朱元璋无比信任的心腹,随着朱元璋的地位不断提升,李善长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洪武三年,朱元璋觉得江山已定,于是再一次开始大封功臣,李善长在这次封赏中,被朱元璋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爵封韩国公,子孙可以世袭。
当然这还没完,为了表现出对李善长的恩宠,朱元璋还赐给了李善长丹书铁券,丹书铁券也就相当于免死金牌,而且朱元璋给李善长的免死金牌含“金”量很高,因为它可以免李善长二死,而李善长的儿子也可以免一死。
可以说,有了丹书铁券的李善长一家,在朱元璋时期,那绝对是可以横着走的,但这也埋下了“满门抄斩”的伏笔。
李善长:你们都要擦亮眼睛,我可不是好惹的
位高权重又有丹书铁券,还深得朱元璋宠信的李善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朝中大臣嫉妒的人,不过李善长的跋扈也引得了一些人的不满,比如李饮冰、杨希圣就一个不小心触犯了李善长的权威。
李善长恼羞成怒,立即上表朱元璋,说这两人有罪,而朱元璋倒也没客气,直接把这两人给免了官,作为朱元璋得力帮手的另外一位智囊刘伯温也曾和李善长因为法令问题而争吵,结果被李善长骂了个狗血喷头。
而刘伯温仔细思量之下,内心惶惶不安,最终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所以在李善长眼里,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公元1371年,李善长生病了,只能辞官回乡,朱元璋听说之后,那是一百个舍不得,不过既然生病了就要治病,朱元璋赏赐给了李善长临濠的土地若干顷,等到李善长病愈的时候,还把江南富农十四万都迁徙到了濠州,让李善长管理他们耕种劳作。
在之后的几年,李善长又回到了朝中为官,而风光依然丝毫不减,公元1380年,朱元璋发动了集权的胡惟庸案,牵连了一大批高官,而李善长对胡惟庸也有举荐之恩,不过朱元璋却并没有处理李善长。
朱元璋:李善长终究不知感恩,他还是得死啊
朱元璋对李善长态度的转变,其实源自一件小事,1385年,有人告发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父子是宰相胡惟庸的党羽,请求朱元璋对其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这样做,反而看在李善长的面子上,放了李存义父子,但是李善长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去感谢朱元璋,这让朱元璋觉得李善长不知感恩,也对其开始有所失望。
朱元璋对李善长态度的转变,对于李善长来说,他并不以为然,毕竟他自认有丹书铁券护身,最多丢了官也不至于身死,但是对于李善长的政敌来说,这却是一次机会,一次彻底搬倒李善长的机会,于是关于李善长的“不法”行为不间断地传入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有时候谎话说多了,就会变成真话,而有时候假话听多了,自然也会信以为真,朱元璋对于李善长的怀疑则开始与日俱增了。
公元1390年,李善长的一份奏折又摆在了朱元璋的桌上,这份奏折看似不起眼,只是李善长为自己的亲戚丁斌屡次求情的折子,不就是问皇帝要个人嘛,李善长既然备受宠爱,自然觉得这没什么,只不过这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
这让朱元璋想多了,认为李善长心怀不轨,于是对丁斌进行了严刑审问,结果丁斌招认李存义是胡惟庸党羽,而胡惟庸意图谋反时,也曾争取过李善长的支持,这也就是说李善长知道胡惟庸的计划,他虽没有上船,但也没有向朱元璋汇报,此举已属大逆不道。
拥有着可以免死两次丹书铁券的的李善长,还是被朱元璋处死了,连带着一家人都身首异处,最终落得个被满门抄斩的结局,或许当刀砍向李善长时,他一直在想自己的丹书铁券为何救不了自己呢?
原来他忘了,自己的丹书铁券是朱元璋给的,最终解释权自然也归朱元璋所有,而伴随着李善长的死,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也已经死得七七八八,朱元璋最终踩在了功臣的尸体上,坐稳了大明的江山。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明史·李善长传 》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