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8日讯潍县砸铜作为潍坊代表性非遗项目,距今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为保护和弘扬非遗技艺,潍坊专门打造了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
8月18日,记者来到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看到潍县砸铜技艺传承人魏伟正在专心打造铜器。他告诉记者,潍县砸铜技艺主要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通过反复敲打将金属坯料打造成独特艺术造型。这门技艺的独到之处,恰恰就在看似平常的敲敲打打之间。
为了制作一件精品,魏伟通常要敲打成千上万次。潜心钻研、反复敲打。多年来,非遗传承人就是以这种简单朴实的方法传承了着“老手艺”,一件件艺术精品也不断呈现出来。
与风筝、年画、核雕等技艺相比,潍县砸铜显得相对“小众”。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魏伟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一方面将“潍坊元素”融入非遗技艺当中,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非遗爱好者认识潍县砸铜、了解潍县砸铜。魏伟介绍说:“通过不断创新,我将郑板桥的书画与潍县砸铜结合起来,这些作品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非遗传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的成立,不仅为非遗传承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也推动潍县砸铜技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潍坊十笏园博物馆馆长王国栋介绍:“成立东亚锤铜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目的就是传承我们这个锤铜技艺,为‘东亚文化之都’创建贡献一份力量,讲好我们潍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