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喝汤能补钙?汤和肉哪个更有营养?看完这些,你就懂了!

喝汤能补钙?汤和肉哪个更有营养?看完这些,你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科普中国 访问量:2022 更新时间:2024/4/10 3:49:33

天气越来越了,进入秋冬,很多人都有煲喝的习惯。他们觉得汤不仅好喝,也是营养滋补利器,不少人还认为“喝汤比吃肉还有营养,有利于抵御严寒”,这种说法靠谱吗?

01

为什么汤这么好喝?

很多人喜欢喝汤,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汤好喝,味道鲜美。为什么汤这么好喝呢?

煲汤,其实就让食材水一起加热,所以煲的汤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水,它的味道主要来自熬汤过程中溶出的一些脂溶性的成分和氨基酸。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比如大家喜欢的排骨汤,在煲汤过程中,脂肪、水溶性的维生素会比较容易从肉中跑到汤里,脂溶性的香味物质会随着脂肪一起进入汤里;肉和骨头中的一些游离氨基酸会溶解在汤里,同时一些蛋白质还会发生水解、释放出一些产生鲜味的氨基酸,比如谷氨酸,就是味精的化学成分。

而且煲汤时间越久,就会有更多的鲜味物质溶解到汤里。此外,煲汤时间越久,一些游离的氨基酸还会跟汤中的糖发生反应,生成其他的香味物质,就使得汤香上加香,让汤变得更好喝。

02

汤真的有营养吗?

汤虽然好喝,但并不代表它很有营养。

以炖鸡汤为例。

人们能从鸡肉中获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优质的蛋白质,此外还有脂肪、维生素、钙等矿物质。在炖鸡汤的过程中,脂肪很容易溶到汤中,同时,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会溶入汤中。

但是,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就差得多了。研究发现,在炖鸡汤的时候,鸡肉中的蛋白质只有小部分会溶入到汤中,通不超过10%,但融入汤中的脂肪可达20%以上。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扔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蛋白质,脂肪倒是喝进去不少。你说喝汤怎么会比吃肉更营养?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除了鸡汤、骨头汤,很多人很喜欢乳白色的羊肉汤、鱼汤,不少人甚至认为这种乳白色是营养好的表现,多喝能大补。不过,这只是人们美好的想象。

乳白色的汤其实是脂肪乳化形成的。汤颜色白,恰恰说明它里面的脂肪含量不低,加上不少的盐和嘌呤,这样的汤喝多了,不仅不会补身体,还会增加痛风、肥胖和高血压的风险。

至于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蔬菜汤,虽然它是蔬菜,但是量太少,而且维生素C也会损失不少,也谈不上多么营养。

03

健康喝汤?

1.尽量吃肉

汤虽然好喝,但其实并不营养,绝大多数营养成分是保留在肉中的,铁、锌等矿物质跟肉如影随形。

进入汤中的同样也很少,肉汤中只溶解了部分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大部分营养素还留在肉里,汤的营养远远没有肉高。

因此,喝汤同时也吃肉,才能更好地摄取肉中的营养。

2.喝汤尽量少放盐和油

汤好喝 ,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盐多、脂肪过多,对于控血压和心血管健康都非常不利。建议平时喝汤的时候尽量不要太咸,尽量少放点盐,少做点油大的汤。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尽量别喝太烫的汤

冬天天气冷,大家都想喝点热乎的汤。不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认为,喝汤温度太高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喝太烫的汤,最好不要超过65℃。

04

饭前喝汤好,还是饭后喝汤好?

有人说“饭前喝汤能饱,有助于减肥”,但也有人说“饭前喝汤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到底是饭前还是饭后喝汤更好呢?

因为胃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吃饭前喝点汤,势必会占肚子,这样吃饭的时候就会吃得少,对减肥似乎有帮助。不过,这通常要求在饭前20分钟左右喝汤,而且汤不会增加能量摄入。

但是肉汤有很多脂肪、水果汤有很多糖,况且很多人饭后还要吃零食,其实对减肥并没有什么实际帮助。减肥关键还是要看总能量收支平衡。

至于说“饭前喝汤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其实也是危言耸听。其实,胃里有适量的水分还有助于把食物和消化酶充分混合,以便把食物充分磨碎,还有助于消化呢。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适当喝点汤并不会影响消化。

总的来说,对于正常人来说,饭前喝汤对于减肥的作用不大,也不会影响消化,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全凭个人喜好。

但对于小孩或者消化能力不好的老人来说,最好不要让他们在饭前喝太多汤,这样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餐。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5

这3类人喝汤要当心

  • 高血压人群、高血脂人群

好喝的汤里一般脂肪和盐的含量都不少,对高血压人群非常不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痛风和高尿酸患者

肉汤中的嘌呤含量一般都很高,容易升高尿酸,对痛风人群非常不友好。痛风和高尿酸患者要尽量避免喝各种肉汤。

  • 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

冰糖雪梨汤、银耳莲子羹等汤中的糖分都很高,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少喝。

作者|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科学技术部主任

审核|韩宏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未经授权转载

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原创”

标签: 鸡肉脂肪煲汤汤和

更多文章

  • 同是开国重臣,为何聪明如刘伯温难逃一劫,徐达、汤和可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刘伯温,徐达,汤和,朱元璋,陈友谅,朱棣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点很低,家中贫苦不堪,甚至自己为了果腹去做和尚。在朱元璋起步的人群中,大多是同乡的悍勇之辈。最初朱元璋是在郭子兴手下做事,雄才大略的他不甘如此,在选择离开单干时,有二十四人追随。后来他们有个微风的称呼“淮西二十四将”,徐达、汤和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自古无情帝王家,越是雄才大

  • 大明功臣汤和为何能善终?并非全因朱元璋的旧情,而是他知进退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朱元璋,汤和,郭子兴,蓝玉,胡惟庸案,明史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参加起义军走上仕途,完全是因为汤和的一封信。当时的朱元璋早已是穷途末路,而他要面临的也无非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被饿死,一种是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他原本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娶个媳妇,种个地,孝敬父母,却没成想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就这样他毅然选择了投靠郭子兴的起义军,而汤和也成了他

  • 朱元璋生性多疑,开国功臣如履薄冰,为何唯独汤和能得帝王青眼?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朱元璋,汤和,郭子兴,红巾军,明朝

    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生性多疑,始终担心的手下官员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于明朝的开国功臣大杀特杀,有功之臣能够有个善终结局之人寥寥无几。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汤和,此人有着“大明王朝不倒翁”之称,他就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表现不俗、立下战功无数,像他这样功绩显赫之人,其实很难逃

  • 名将汤和:70岁仍妻妾过百整日酒色,朱元璋见时却瘫在床上流口水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局社标签:朱元璋,汤和,徐达,郭子兴,李韩公,胡惟庸

    1368年,已经坐拥大部分江山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此时明朝的前任元朝早就土崩瓦解,仅有的部分残兵剩将也被大明军队逼到西北荒漠地带,没有任何威胁的朱元璋终于可以安心的封赏众多开国功臣。从离开郭子兴自立为王,到大战陈友谅、张士诚,再到驱除元朝残部,朱元璋一步步走上帝王位,除了自己过人的军事才

  • 公元1395年,朱元璋大刀阔斧,唯独汤和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灯火情标签:汤和,元朝,明朝,张士诚,陈友谅,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汤和与朱元璋,一个是英勇的大将军,另一个是历史上的一代皇帝。他们从儿时就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磨难,亦敌亦友。可是在公元1395年,朱元璋杀光了开国六公爵,准备杀死信国公汤和。而汤和又是怎么样躲过朱元璋那高举的屠刀呢?我们要从他们的童年时光谈起。汤和和朱元璋自幼相识,一起玩耍,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兄弟

  • 两次全军覆没,辞职回家养老,是人生赢家:明初大将汤和

    历史解密编辑:木有牙的兔纸标签:汤和,朱元璋,徐达,郭子兴,常遇春,蓝玉

    1388年,汤和对朱元璋说:“我年事已高,不能再征战沙场,希望能回家养老,有一块埋骨之处。”朱元璋很高兴,赐给他5万宝钞,还在凤阳修建住宅,让汤和颐养天年,算是人生赢家了。汤和,安徽凤阳人,明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1352年,汤和参加红巾军起义,追随郭子兴,屡次建立战功。攻克濠州时,汤和招募1

  • 汤和70高龄,仍妻妾成群、饮酒纵欲,朱元璋却保他子孙249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朱元璋,汤和,明朝,李韩公,郭子兴,胡惟庸

    汤和70高龄,仍妻妾成群、饮酒纵欲,朱元璋却保他子孙249年富贵前言:熟悉明朝历史的历史迷们应该对于汤和这个人是不陌生的,作为明朝的开国将领之一,汤和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是死在朱元璋手上的开国功臣不计其数,汤和却是逃出朱元璋屠杀的幸存者之一。为何70岁高龄的汤和,可以博得朱元璋的同情

  • 汤和年过70,仍娶妻妾过百、花天酒地,朱元璋赏他子孙249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汤和,富贵,明朝,徐达,元朝,张士诚,李韩公,小说家,开国皇帝朱元璋

    汤和年过70,仍娶妻妾过百、花天酒地,朱元璋赏他子孙249年富贵“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这是明史通俗读

  • 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汤和能善终?刘伯温:他这3点比我更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朱元璋,刘伯温,汤和,徐达,胡惟庸,李韩公

    1395年,信国公汤和在安徽凤阳家中病逝,终年70岁。此时,当初与朱元璋一起四处征战、建立明朝基业的开国功臣已经被朱元璋诛杀殆尽,就连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也已经于1375年去世。汤和是明朝开国功臣中为数不多的得以善终者。论智慧通透,汤和显然不如刘伯温,但是即使是刘伯温,也没能逃脱被朱元璋算计的最终命运。

  • 蓝玉案后,朱元璋召冯胜、汤和入京,为什么汤和善终冯胜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朱元璋,冯胜,蓝玉,汤和,徐达

    回顾大明王朝的开国历史,朱元璋这位开国之君无疑是值得人们敬佩的,他宛如一个老师和军神一般,谋定而后动,定了天下,运筹帷幄之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直到现在,人们都感慨于朱元璋的多能,佩服他手底下的能人众多。不过,在打天下的时候能人众多是好事,但在安天下的时候能人过多可就危险了。以刘邦为例,当年他是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