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与朱元璋,一个是英勇的大将军,另一个是历史上的一代皇帝。他们从儿时就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磨难,亦敌亦友。可是在公元1395年,朱元璋杀光了开国六公爵,准备杀死信国公汤和。而汤和又是怎么样躲过朱元璋那高举的屠刀呢?
我们要从他们的童年时光谈起。汤和和朱元璋自幼相识,一起玩耍,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当时的汤和便显露出领导才能,颇有英雄气概。当汤和长大后参军,屡次建功,被封为千户长时,他还记挂着与他儿时玩伴的朱重八。
朱重八曾因家境贫困,出家为和尚,过着清苦的生活。汤和决定让朱重八和他一起参军,于是他给朱重八写了一封信。“重八兄弟,我如今已经参军。 听说你现在在寺庙,生活也甚为清苦,你要不要来从军呢,我们一起也有个照应 我现在当了千户长,会好好照顾兄弟你的。 ”
面对着清苦的生活,想想未来的迷茫,他毅然决然的去投奔汤和。朱重八加入军队后,逐渐适应了军事生活,表现出色,很快升迁。在起义军初期,汤和地位相对较高,因为他在战场上颇具军事才能,赢得了大家的认可。然而,他却始慧眼识人,看出朱重八并非池中之物,终对朱元璋保持着敬重。
有一次,起义军正在策划一场重要的战役,旨在捣毁敌军的一个重要据点。起义军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汤和认为他们应该采用强力进攻的策略,直接对敌军的防线发起猛烈的攻击,迅速取得胜利。然而,朱元璋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采取巧妙的迂回战术,用计谋将敌军引入陷阱,再对其发动致命一击。
尽管大多数将领支持汤和的意见,但汤和却认为朱元璋的战略更值得尝试。他放下了自己的骄傲,走到朱元璋面前,说道:“重八兄弟,你的计划好像有点道理,能给我们说说吗?如果可行,那就听你的,我们会全力配合。”
朱元璋感受到了汤和的真诚和尊重,于是详细地给大家讲解了他的作战策略。最后,起义军按照朱元璋的计划实施,成功地打败了敌军,赢得了重要的战斗。
终于,1368年,朱元璋逐鹿中原,在连续击败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的蒙古士兵后,成为唯一的胜利者,明朝从此建立,朱元璋咸鱼翻身,当上了皇帝。
朱元璋登基后,朝中大权尽归他一人,他的心胸变得愈发狭窄。将许多开国功臣赐死。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以及蓝玉案这四大案件成为了当时的重头戏,朱元璋的铁腕手段成为了历史上难以复制的一段。这样的严酷环境中,汤和依然作为朱元璋身边的唯一存活下来的公爵。
到了1395年,朱元璋已经将其他开国六公爵全部清算,而汤和,这位老谋深算的公爵却有先见之明地察觉到了危机。1388年,六十三岁的汤和早已预见到了这一点,明白自己难逃厄运,遂决定返回家乡,隐退田园。他找到了朱元璋,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像年轻时一样驰骋沙场,只求回到故乡,安享晚年。
朱元璋思虑片刻,便问汤和离开朝廷有何要求。汤和义无反顾地表示:“唯一的愿望就是拥有100名美人。”朱元璋默默的看着汤和,心中对他的疑虑渐渐消散。眼看着曾经英勇无畏的汤和已因病失声,只能在椅子上默默坐着,挣扎着向皇帝行礼,汤和那无助的眼神仿佛在哀求朱元璋:“陛下,难道您真的要连我这最后一位开国功臣也置之死地吗?”
于是,朱元璋不仅同意了汤和的请求,还为他解除了兵权,并亲自出资为他建造一座豪华府邸,让他可以回乡颐养天年。尽管朱元璋允许汤和回乡安享晚年,他并未完全放下心中的戒备。因此,他暗中安排了一些密探,负责监视汤和的一举一动。汤和作为一个世故圆滑之人,自然对此有所防范。他的日常生活相当低调,喜欢游山玩水、品酒下棋,同时严格教育子孙后代,待人友善,但并不与地方官员或乡绅交往。
朱元璋的侍卫对汤和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并向朱元璋汇报了汤和的生活细节。经过一段时间,朱元璋终于对汤和放下了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