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冯云山的拜上帝教,一个连接苦难现实与太平天国的虚构工具

解密冯云山的拜上帝教,一个连接苦难现实与太平天国的虚构工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吴前例 访问量:4750 更新时间:2024/1/22 9:45:26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运动源于拜上帝教,早期太平军将士、家眷皆是教徒信众。从洪秀全的升天奇梦到太平天国的成立,冯云山的创教传教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那么疑问有三:广西客家人为何信教造反;为何非冯云山传教不可;拜上帝教的本质是什么。要解开以上三点谜团,朋友们需要先来了解下人们讲故事的能力是如何影响历史发展的。

七万年前,智人发生基因突变具备了讲故事的能力,货币、氏族、神明、文字等相继被创造出来。讲述者通过一遍遍重复生动的故事,让身边的人相信贝壳可以用来交换肉类五谷;无形的神明可以保佑风调雨顺;某个方形图画代表特定的事物。举个简单例子:为何生僻字我们很难认全,因为文字本来就是虚构的工具,没学过的字当然不知道。

除了囧您还认识几个

类似文字,大家想想国家、宗教、民族、法律、爱情、道德、公司等,哪个可以用现实的事物完全指代,它们无一不是人们集体相信便存在的虚构故事。

切回本文的主题,满清贵族作为当时的异族统治者,是如何讲好故事来维护统治合法性的。他们敏锐地找到了儒学的“夷夏之辩”思想,并以轻徭薄赋的“仁政”理念作为基本国策,事实上清代前中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在嘉庆朝晚期——咸丰朝晚期,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和传统汉地农民起义的影响,导致农业税税基动摇。故而清廷未开征厘金等商业税之前,国库空虚赋税日益加重,清朝统治的合法性遭受空前质疑,这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酝酿和爆发。

太平天国普通圣兵画像

清代前中期能实现轻徭薄赋的执政理念,得益于东北关外、蒙古高原边患消除;通过喇嘛教来维持蒙、藏两地稳定;用兵集中在西北;精简机构减少执政开销。但这些法宝却在广西紫荆山区的客家人聚居地吃了憋,清廷地方管理只下设到县,县以下由地方宗族、乡绅代为管理。保持固定生活习俗、方言、文化的客家人群体,自然被本土士绅、百姓所排挤,始终游离在清廷体制之外。

日后作为拜上帝教骨干力量的广西紫荆山烧炭工们,既无学识又无土地,被迫在大山深处种兰烧炭,起早贪黑浑身恶疾,也依然难保全家人的温饱,犹如行走在漆黑的夜晚麻木痛苦又毫无希望。根据清末筹备立宪中1909年识字率达到5%的计划目标,估计有清一代即使最高值也应在此上下浮动。而紫荆山区的贫苦客家人几乎全员目不识丁,没有丝毫学习八股文和忠君爱国的心理负担,为了家人为了生存他们什么都做得出。当王朝的旧故事失去吸引力,那么新故事定会应运而生,它的讲述者冯云山正披荆斩棘攀山越岭而来。

外国传教士拍摄的清末贫民照片

冯云山(约1815年—1852年),太平天国南王,号绍光,广东花县客家人,拜上帝教创始人,太平天国运动的奠基者。他自幼发奋苦读,却不一心谋求科举,而是热衷研读历代政治、军事、典章制度,尤其擅长天文历法。他屡试不第后倒也不灰心丧气,而是以私塾先生谋生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在同乡兼亲戚的洪秀全诉说升天奇梦与传教想法后,冯云山认为大事可图并走上了比洪秀全更坚毅困苦的传教之路。可以说冯云山的出身、经历、职业、技能、性格品质,完美符合了一个好故事讲述者的所有苛刻要求。

1845年在遭遇广东、广西传教的接连失利后,洪秀全心灰意懒原路折返,冯云山却义无反顾地继续推进。他看中了广西的紫荆山区,这里聚居着众多的客家人或可有立锥之地。一边干着苦力散工维持生计,一边不辞辛劳地传教,痛并快乐着的冯云山终于迎来转机。一个读过书的曾氏雇主看中了冯云山的学识谈吐,并雇佣他为孩子的私塾先生。之后曾家一位叫曾玉珍的亲戚慕名前来拜访,同样请冯云山做先生。而曾玉珍的娘舅正是时年23岁的杨秀清,此时的紫荆山区烧炭工头目之一,日后权倾一时的太平天国东王。

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

自此冯云山的传教进入加速阶段,烧炭工头目萧朝贵、龙山矿工头目秦日纲、金田地主韦昌辉、贵县地主石达开、落魄文人卢贤拔等骨干成员相继入教。闭塞压抑的社会环境下,因苦难现实而起的求生本能,精神世界的空虚迎头撞上宣扬“天父子民众生平等”的冯云山,一个由人创造的新故事——拜上帝教便在现实中诞生了,这就是其本质。虽然此时相信故事的人还有限,但在1847年洪秀全再次返回广西时,拜上帝教已拥有两万狂热教徒,改变清末历史轨迹的惊天运动已在大山中完成孵化前的孕育。

讲故事的能力对于历史发展不可或缺,认识这一点对于普通人认知世界也会有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历史走向的脉络,立足现在我们可以去发掘讲好自己的好故事,放眼未来我们可以更快地察觉和融入到新世界中去。

更多文章

  • 广西人文:冯云山有多厉害,煽动广西年轻人搞了一场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冯云山,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广西人文,太平天国运动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前言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深远,严重打击了清朝廷的统治和反侵略的进行。它的是非功过和时代的局限性,这里就不多说了。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洪

  • 晚清湘军名将江忠源,如何在蓑衣渡之战中击毙冯云山?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喜爱这个世界标签:清军,巡抚,清廷,江忠源,冯云山,太平军,蓑衣渡之战

    作者:大聪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岷樵,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晚清名将。江忠源举人出身,后兴办团练,镇压雷再浩起义,升任浙江秀水县知县。太平天国起义后,江忠源组建楚勇,到广西参战,并在蓑衣渡之战中击毙冯云山。此后,江忠源转战湖南、湖北、江西,累升至安徽

  • 太平天国在广西33: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的总策划,可惜杨秀清编剧太差,坏了一部好戏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冯云山,杨秀清,太平天国在广西,太平天国,洪秀全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前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是因为第三次在广州院试失败,大病一场,精神受到刺激。加上无聊的时候,翻阅到一本随手得来的《劝世良

  • 广西人文:太平天国在桂平十六——桂平那么大,冯云山为何选紫荆山创业

    历史解密编辑: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标签:冯云山,桂平,太平天国,贵县,洪秀全,紫荆山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等人在桂平金田营盘正式举起反清大旗,一场改变历史的农民起义就此爆发,史称太平天国运动,也叫金田起义。关于这场农民起义,后世研究很多,还成为专门的议题,学科,研究多了,那引申出来的话题就多,如桂平金田只是太平天国的爆发起,起誓,举旗之地,太平天国真正的开始,另有说法。如平南

  • 一顶轿子引发的全州血案,揭秘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清军,冯云山,太平军,洪秀全,历史片,古装片,全州血案,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太平军兵围桂林33天,虽未陷城但组建了拥有200余艘战船的水军,之后太平军水陆并进绕过桂林溯江北上。而在途径小城全州的太平军却一改往日的爱民作风,陷城后屠尽全城军民,这诸般血腥竟缘自一顶南王冯云山乘坐的大轿子。电视剧《太平天国》冯云山(何涌生饰)冯云山(约1815年—1852年),号绍光,广东花县人

  • 太平天国在广西69:成败杨秀清,他为什么凑“科炭功”救冯云山?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杨秀清,冯云山,洪秀全,萧朝贵,太平天国在广西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太平天国人物之成败杨秀清第十二集:成败杨秀清,杨秀清为什么要凑“科炭功”救被抓的冯云山?前言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

  • 广西农民自称冯云山后裔,还拿出家谱和祖坟为证,学者:无力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家谱,广西,冯云山,洪秀全,太平军,韦昌辉,杨秀清,太平天国,地方官员

    冯云山,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以雄辩的口才,为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吸引了大量会众,直接奠定了太平天国的基础。在永安建制时,冯云山被封为南王七千岁,主要负责宣教工作。在太平军中,冯云山深受爱戴,而李秀成也说,在领导人中,唯有东王、南王和翼王最能干。然而可惜的是,在诸王之中,南王牺牲最早。1852

  • 广西人文:杨秀清凑“科炭功”救冯云山,对太平天国来说真是超值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广西,杨秀清,冯云山,洪秀全,萧朝贵,胡以晃,太平天国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太平天国人物之成败杨秀清第十二集:成败杨秀清,杨秀清为什么要凑“科炭功”救被抓的冯云山?前言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一

  •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冯云山,萧朝贵,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石亚达

    首义五王1851年太平天国攻下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后,洪秀全便迫不及待地开始论功行赏,将几位和他一起打江山的“老兄弟”全部封了王。杨秀清代天父传旨,功劳最大,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代天兄传旨,功劳次之,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从一开始便是洪秀全的忠实拥趸,是上帝会的

  • 洪秀全常有,冯云山不常有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太平天国,韦昌辉,石亚达

    全文共4015字 | 阅读需9分钟冯云山|影视截图184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山大冲村一户财主家,见到了杨秀清。此时的冯云山31岁,原住在广东花县禾落地村,因坚信同学兼远房表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理论,两年前的春天,与其深入广西传教。冯云山的信念比开创者洪秀全还要牢固,他觉得广西是一片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