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川大渡河边,居住着太平军后裔,他们说:自己的命是石达开给的

四川大渡河边,居住着太平军后裔,他们说:自己的命是石达开给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832 更新时间:2024/3/13 21:38:16

一场太平天国运动,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英雄,比如石达开,农民领袖家洪秀全自封天之后,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石达开也被封为翼王。

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洪秀全作茧自缚,身边空无一人,石达开也索性带着部下脱离管辖,远走而去。

在与清军作战途中,石达开步步紧逼,但奈何清军人数实在过多,最终洪秀全不得不选择屈服,但他的死,却换来了更多人的生。

如今的四川大渡河边,仍然住着当年的太平军后裔,每当提到石达开的时候,他们总是说,自己的命是石达开给的。

强渡大渡河未果

随着洪秀全自封天王之后,其诸王开始分封政权,这既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翼王的石达开,原不想参与这场毫无意义的权力争夺战,奈何自己的家人,全部被北王韦昌辉所杀,为了给家人报仇,石达开便率领部下起兵杀了韦昌辉,主攻天京。

但石达开此时的举动,却遭到了洪秀全的猜疑,认为他是想要起兵谋反。

心灰意冷的石达开,也逐渐意识到洪秀全并非如自己想象中那般开明,于是便带领一众太平军,脱离其管辖,远走而去。

后来几经辗转,他决定率兵前往四川,攻占巴蜀,但想要攻占巴蜀,首先必须要强渡大渡河。

本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却没想到,石达开等人的动静太大,直接惊动了清军。

于是清军便在大渡河对岸做了埋伏,准备等石达开等人到了之后,一举将其拿下,这样一来,石达开想要渡过大渡河的难度,就增加了许多。

但那时的他顾不得许多,本想着硬着头皮强渡大渡河,大不了和清军拼上一把。

却不想,在渡河当日,突然遇到汛期,水势飞速上涨,这时又遭到苗人的攻击,石达开等人多次突击未果。

对面有清军的埋伏,再加上苗人的攻击,以及越来越高的水位,石达开等人陷入了困境之中。

此时,他所率领的部队已经两天没吃任何东西了,人员也只剩6000人左右,筋疲力尽的部队,自然无法继续作战。

以一死而保全军

这时的石达开,既要应付苗人的攻击,又要注意大水的堵截,还要顾忌对面的清军,强渡大渡河眼看无望。

面对这样的绝境,石达开悲从中来,他知道此时自己无论如何做,都很难保全一众手下,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屈服。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清军传来消息,只要石达开愿意主动投降,便可不杀。

但此时的石达开十分清楚,清军这样的话,无非是假意求和,待他们抵达大渡河对面,也许清军就会直接将其围剿,届时全军的性命都将不保。

再三思索之后,石达开决定“以一死保全军”,他这样的想法,也让军中数人十分感动,之后他便和曾世和、黄再忠找到清军商议。

当清军问其是否前来投降时,石达开毫不犹豫地说,自己前来求死,但希望自己死后,清军能饶了自己的将士们。

石达开的大义凛然,让清军为之佩服,最终清军同意了他的请求。

之前清军曾在与石达开作战时,接连失利,损失了三名封疆大吏,丢了无数大城,这样的深仇大恨,清军自然要趁着如此机会,为自己报仇。

于是,他们决定采用惨无人道的“凌迟”对待石达开,所谓“凌迟”,其实就是用千刀万剐的方式,来处置石达开。

但一心求死的石达开,面对这样的酷刑,硬是一声没吭,在行刑的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都忍了下来,直到最终死亡。

这样的石达开,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好将士,一个好领袖,为了全军人的性命,他甘愿接受这样的酷刑,用自己的死,来保全其余人的生。

作为农民阶级出生的他,有这样的深明大义实属难得。

命是石达开给的

石达开死后,清军也按照之前答应他的,遣散了他所率领的部队,未杀一人。这样的君子所为,是石达开用自己的命换来的,他在临死之前所受的酷刑,也让无数人为之流泪,当时就连行刑的清军,都有些看不下去。

一个人在临死之时,大多都是恐惧的,内心的害怕很难控制得住,但石达开在遭受千刀万剐的每一刀时,都未曾发出一声惨叫。

他用这样的行为,让清军报了之前在战场上所受的凌辱以及欺压,用舍弃生命以及尊严的这种行为,换来了太平军的新生。

对于清军来说,他们对石达开除了恨,还有一种深深地敬佩之情。

恨的是石达开在战场上的无情,以及让清军所造成的无数损失,爱的是他的深明大义,他的大义凛然,以及他的绝世才华。

但这样的人,太过傲气,一身傲骨的他,也注定无法为清军所用,因此,他的死是必然的。

他自己内心也十分清楚,即使选择投降,自己也不会心甘情愿投靠清军,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一点,以自己的死保全其余太平军。

不得不说,石达开是一个有着深谋远虑的人,他的开明,也为更多的人寻得了生路。

他死后,其部下的后裔仍然生活在大渡河畔,石达开英勇就义的故事,也世代流传了下来。

每当提到石达开时,生活在四川的太平军后裔,总是十分骄傲自豪地说,自己的命是石达开给的,他们将世代感激这份恩情。

与其说石达开当初是“求死”,倒不如说他是“求生”,用自己的命,换来了数千人的命,这样的大义,值得太平军后裔铭记一生,也值得所有天下人佩服。

中国的革命,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石达开这样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英雄,才取得了最终胜利。

革命英雄们与石达开所生活的年代虽不同,但他们心中的那份信念是相通的。

更多文章

  • 27岁石达开兵败浙江:大格局有限,“战神”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水师,曾国藩

    1855年1月,石达开督师九江、湖口,成功把湘军水师分成两部分,而后吊打长江水师以及塔齐布陆师,曾国藩投水自尽未遂。湖口大捷后,江北太平军乘胜反攻湖北,三克武昌,一举扭转西征战局。1856年3月,石达开经略江西,在樟树镇击败湘军陆师主力,主将周凤山狼狈逃亡,曾国藩被围困在南昌孤城。此时,若非石达开回

  •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为啥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曾国藩,清军

    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统治到末期,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都是内患。好的情况下,能及时镇压住,但也只是饮鸩止渴,最后还是会走向亡国的结局。离我们现代社会很近的满清王朝就是如此,它如同千年前的秦朝一样,最后也遭遇了太平天国起义。但这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因为起义队伍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人在说

  •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忠王李秀成,谁的军事才能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清军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确定官制,天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了五个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这也就是著名的首义五王,其中,石达开的翼王,意为“羽翼天朝”,此时,石达开只有二十岁,二十岁就封王,可谓意气风发,自古英雄出

  • 大渡河之战:2位三流将领,追着“战神”石达开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清军,骆俊

    1863年6月,曾经追着中兴名臣,号称“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吊打的翼王五千岁石达开,在大渡河畔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主动“请降”,受凌迟处死。翼王石达开,太平天国一代“战神”,居然落得如此悲惨下场,着实可悲、可惜、可叹。那么,大渡河之战,究竟是谁击败了石达开,他们可否是清朝名将呢?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

  • 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前期,百战百胜,为何单飞之后,跌落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成,清军,曾国藩

    引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诸多将帅当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是永安建制诸王当中,最年轻的王,被封为“翼王”,意思是“羽翼天朝”。太平军攻打长沙时,西王萧朝贵阵亡。石达开接过了西王的担子,带领太平军突破清军的包围圈,在湘江夺得了口粮。这是石达开的成名之战,之后石达开指挥太平军,一路凯歌,攻克武昌、占领南京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必然结果?率狐疑师处四战地,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清军,石亚达,大渡河,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倒不是在事后诸葛亮,而是就当时他面临的局势,以及他一系列的操作,就已经注定他必败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捋一捋从“天京事变”,到石达开抵达大渡河期间发生的事。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9月初,由于佐天侯陈承镕的告密,称东王杨秀清蓄意谋反,因此天王洪秀全密令

  • 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真是因为给新生儿子庆生耽误了时间吗?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石亚达,大渡河,清军,骆俊,太平军

    石达开过大渡河会全军覆没的原因,老百姓最喜欢和最记得的答案是:大军抵达大渡河的当晚,石达开的小妾生了个儿子。为了给儿子庆生,石达开下令原地休息三天,结果错过了渡河最佳时机。三天后,大渡河河水暴涨,清军也已在北岸布防完毕,石达开无路可遁,只好束手就擒。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来自于许亮儒的《擒石野史》,其

  • 披露石达开众叛亲离的至暗时刻:坐视友军败亡引发的义军东返

    历史解密编辑:王嫂说事标签:大军,翼王,将领,石亚达,杨秀清,石达开,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穷途末路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事实上他的悲剧命运早在翼殿大军未入四川前就已注定。由于种种原因举旗单干的石达开千里转战一胜难求,自宝庆会战主力尽丧后心灰意懒再无锐气。败入广西后翼王更是只图自保不顾大局,最终耗尽了部下将领的追随之心。本文笔者就以翼王石达开的视角,说说当年众望所

  • 被困大渡河,石达开为何没能飞夺泸定桥?只因他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清军,红军,大军,石亚达,大渡河,泸定桥,太平军,石达开

    1863年5月,在滔滔的大渡河畔,翼王石达开的四万大军陷入清军的重围,最终全军覆没。面对着滔滔江水,石达开慨然而叹,留下了“ 大江横我前, 临流曷能渡”的著名诗句。正如西楚霸王项羽所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或许面对末路,英雄的想法都是相同的。然而石达开的覆亡,真的是因为“老天在和他作对”?数十年

  • 石达开渡河之地距泸定桥极远加之其大摆三日宴席最终兵败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石亚达,泸定桥,清军,渡河,安顺场,大渡河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故事,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失败的深刻教训也写进了国内外的军事教科书里。当石达开来到紫打地(如今叫安顺场)的时候,他是有充分的机会过河的,只是好巧不巧,他的妃子在他过河的时候生了个儿子,石达开一高兴就在当地停留了三日大摆宴席,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机,才最终导致渡河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