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州告急,李秀成想去救援,为什么洪秀全敲诈十万两白银才放行?

苏州告急,李秀成想去救援,为什么洪秀全敲诈十万两白银才放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4/2/22 1:36:31

【太平天国系列515,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天京事变发生之后,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所幸有陈玉成秀成等一众军官受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才得以暂时延缓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然而,李秀成、陈玉成、干等人不和,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第二次西征失败,天京上游重要的屏障安庆丢失,这对于天京而是是巨大的威胁,不久之后陈玉成兵败被俘。

陈玉成一死,洪秀全稳定太平天国最大的依仗便是李秀成,不过李秀成在之前攻占苏浙地区之后,一心发展苏福省,将苏州视为自己的大后方,并花大力气在苏州修建忠王府。 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天京城外围浦口军营被清军攻破,紧接着九伏州失守,天京再次被清军 “密密加营,深壕格深……京城困如铁桶一般”。洪秀全只能够急急召回李秀成,希望李秀成能够帮助解围。

李秀成在收到洪秀全的命令时,苏福省已经陷入困境之中,但是他又不得不前去天京,不久之后雨花台落入湘军手中,天京被层层围困,尽管李秀成多次亲率大军与湘军作战,但是终究收效甚微,不少太平军将领因此命丧黄泉,天京城中人心惶惶。而,人心惶惶的不仅有天京城,更有苏州城。李秀成的大后方苏州此时也陷入淮军层层围困之中,苏州守将的求援信天天都会抵达天京,李秀成在天京根本坐不住,于是多次请求洪秀全允许他返回苏州。 洪秀全不愿意放李秀成离开,在洪秀全眼中,自己所在的天京城比苏州城重要得多,这里有他的天王府,有他的金银财宝,有他的女人与后代。

说句实话,洪秀全虽然让李秀成留在天京,但是对李秀成是极其不放心的。可是洪秀全又不得不倚靠李秀成,李秀成在太平军中的威信极高,这是洪秀全看重的那些洪家人所不具备的,洪秀全自己虽说有威信,但是在十来年的天王府生活中,早已不知如何处理政务,更遑论带兵打仗,故而,他不信任李秀成,却不得不依赖李秀成。 李秀成军事素养极高,不管是守城还是出城打仗,都是不错的,再加上李秀成素来在太平天国的军民中口碑甚好,留李秀成在天京,也可以很好的稳定人心,“ 今日人人悉我忠王李秀成之名号,实在我舍散银两……民间有苦我亦给资”。

在洪秀全心中天京不能丢,在李秀成心中苏州则更不能丢,李秀成天天去求洪秀全,洪秀全最后只得同意,不过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在我们现在看来特别荒唐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借机敲诈李秀成。洪秀全给出的理由十分冠冕堂皇——要么给十万两白银解决军费问题,要么就留在天京好好守着。洪秀全此举就是将李秀成拿捏死死的,他知道李秀成在苏州的钱财远不止十万两,李秀成必然会答应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李秀成私库之中的钱财就成了洪秀全的私人财产。 李秀成最终将自己天京城中忠王府的所有家当拿出来上交给洪秀全,不过还是差了3万两,于是洪秀全要求李秀成必须在40天限期之内返回,并且缴纳剩下的白银,不然就要国法处置。

洪秀全的做法实在是愚蠢,将太平天国的存亡作为一笔交易,同时也寒了诸多将领的心,在后来的日子里,将领们各自为战、不救援天京也就毫不奇怪了。

更多文章

  • 李秀成眼中的太平军首义六王:仅一人有王佐之才,其余人难成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不停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

    【太平天国系列504,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了解太平天国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清朝人的著作、笔记或者日记,而要站在太平天国的角度去了解,则需要看太平天国自己刻印的书籍、信件、凭证以及将领等人被捕之后留下的口供。相比于陈玉成、石达开、干王等人留下的短小口供而言,忠王李秀成的自述则显得较为全面。李

  • 忠王李秀成投降清军的真相,主要有三种说法,前两种说法难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清军,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藩

    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在兵败被俘之后,写下了六万字左右的“供词”。通观其整个“供词”可知,李秀成自始至终都没有否认与洪秀全之间的君臣关系。其中对洪秀全的批评,也确实是其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国破家亡后,回顾历史,总结教训,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剖析,也是无可厚非的。为此,李秀成说:“我言直陈之语,非不忠而

  • 他,忠王李秀成的儿子,被曾国藩收养,却成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叔叔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秀成,曾国藩,陈寅恪,洪秀全,太平天国,科学家,军事制度,书法家

    太平天国后期,与清王朝一决天下的重担落在了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的肩上。当时,英王陈玉成被认为是太平天国最骁勇善战的将军,而李秀成的勇猛善战仅次于陈玉成。不幸的是,陈玉成遇上了比狐狸还精的苗沛霖,最终在这位奸诈之徒的欺骗下被清军凌迟。当然像苗沛霖这种两面三刀,数次倒戈的叛徒,终究也不会有好下场,在三

  • 李秀成非常配合曾国藩的审讯,还曾劝其称帝,曾国藩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玉带吴钩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清军,太平天国

    民国时期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王公屿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李秀成没有被杀,也没有被清军抓捕,李秀成躲在了海州,也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并且还有后人,当然这是王公屿在与日寇打游击时听说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搜索查看,今天我们主要讲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李秀成,所以在这里我将采信李秀成被杀说。1863年底,太平天国势力越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倘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清军,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历史总会有这样一个周期,那就是每当朝纲混乱、恶人当道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之际,底层人民便会集合起来,为了生存而与当时的统治者展开斗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知凡几的农民起义,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期间有着不少谜团仍

  • 受封忠王千岁,李秀成没有感激,还充满怨恨与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清军,陈玉成

    《木兰诗》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征战沙场之悍将,随时有可能马革裹尸,为朝廷而死。冷兵器时代,将士操刀上阵杀敌,冒着生命威胁冲锋陷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封侯拜将,挤进上流社会。为激励将士,秦朝实行“军功授爵”制度,能否封侯、拜将,就看战功多大。对名将而言,封侯还不行,封王才是最高境界。皇帝“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太平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它的爆发一样,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坐镇北京的慈禧太后也没想到,这伙儿曾令清王朝寝食难安的“长毛”,竟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毕竟,总攻开始前,李秀成手里还有二十多万人马。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即便是处于鼎盛期的太平天国,也早已预示了它最终的命运。要知道,太平军之所以曾打的清军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马上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在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拥有九五之尊的地位,他们的衣、食、住、行大都十分的奢华。除去少数励精图治的皇帝之外,统治者们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不断地盘剥、压榨百姓们。就比如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们,就因为自己的享乐、昏庸而导致国力大减,丧权辱国。正因为统治阶级的大肆盘剥和压榨,所以百姓们的生活过得相当的清苦,

  •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潜鸿畅说奇闻标签:清朝,诗人,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军,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

  • 太平天国双子星:陈玉成越打越弱,为何李秀成越打越强?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1857年5月,最后一位“首义五王”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兵外出自创门户,宣告太平天国开朝“五王”局面一去不复返,后起之秀迎来发展之机遇。新崛起的将星阵营,陈玉成、李秀成实力最强,兵力最多,也是最能打仗,号称太平天国双子星。其中,第一强自然是英王陈玉成,这点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以看出。忠王李秀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