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马上斩首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马上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行走的荷尔 访问量:3431 更新时间:2024/2/19 0:39:05

在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拥有九五之尊的地位,他们的衣、食、住、行大都十分的奢华。除去少数励精图治的皇帝之外,统治者们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不断地盘剥、压榨百姓们。

就比如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们,就因为自己的享乐、昏庸而导致国力大减,丧权辱国。

正因为统治阶级的大肆盘剥和压榨,所以百姓们的生活过得相当的清苦,相当的贫困。

等到统治者压榨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百姓们因不堪其重压,有时候会举兵反抗。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宋朝的水泊梁山起义,清朝太平天国起义都是典型代表事例。

在起义抗争的关键阶段,核心领导人物李秀成竟然向“敌人”投诚了。

在投降后,李秀成曾经向绞杀太平天国的负责人曾国藩,提出了一个绝佳的计策。不过,曾国藩对此并不买账。

在曾国藩得知李秀成向自己献出的计策之后,相当的生气,他让手下将李秀成直接斩首。其中必定是有啥蹊跷,一起来看看。

01李秀成也是从最基层做起来的

李秀成的家境贫苦,出生寒微,他之所以成为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与时代和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李秀成这个名字,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赐给李秀成的,得到了洪秀全的赏识。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的地位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刚开始加入太平天国的时候,就是一个无名之辈。随着太平天国政局和战事的变化,李秀成渐渐地担任过太平天国军队中的一些官职。

起步阶段,李秀成干的职位只是专门负责基层人员的,渐渐地李秀成的才华逐渐展露出来,而自己的官职越来越大,职责也越来越大。

后来,太平天国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翼王石达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竟然选择离开太平天国这个大集团,还带走了10万精兵。

石达开的离开,又变相地给了李秀成一个机会。一时间,太平天国陷入了一片慌乱,在这关键的时刻,李秀成等人站了出来,扛起了太平天国的大旗。

在他的带领下,太平天国集团中弥漫的颓势立即就扭转了,他们带领着太平天国的军队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因为功绩卓越,功劳甚高,李秀成也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忠王”。

一个人想要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要自己有真本事,除此之外,机遇也相当的重要。

02曾国藩被授权全权负责绞杀之事

在太平天国兴起之后,势头逐渐变大,到了中期的时候,太平天国兵强马壮。这样的情况让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们心惊肉跳,统治阶级选派曾国藩,让其全权负责剿灭太平天国。

但是太平天国发展速度极快,而且人数众多,想要短时间内迅速剿灭,谈何容易。就算是奇才曾国藩,面对这样得势的太平天国集团,也不由得犯了难。

在与太平天国的作战中,曾国藩不断地变换战术,却不得剿灭,只得与太平天国打起了持久战。不过,因为太平天国中缺乏指导性人才,将领们居心叵测,所以,很快便走上了下坡路。

而曾国藩明确地察觉到了这样的变化,毕竟曾国藩与太平天国打了太多年交道了,他对对手实力的变化非常敏锐。他一步步指挥清军,不断瓦解着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

后来,因为太平天国军事实力下降等诸多因素,太平天国中的军队数量也在一直下降。

而李秀成这位忠王,也因掩护集团其他人物的撤退而被清兵抓捕,李秀成当时已做好赴死准备。

在监狱中,这位“忠王”,完完全全地展露出了自己的气节。

他不仅不怕死亡,而且还在狱中洋洋洒洒地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这让惜才的曾国藩看了很是欣赏。

03本已劝降却突然将其斩首

英雄惺惺相惜,曾国藩爱才之心已起,所以就产生了将李秀成收为己用的心思。

曾国藩动用手下能说会道之人,前往关押李秀成的监狱劝说。其实曾国藩本来对劝降李秀成不抱有太大希望,只是派人去试一试。

但是没曾想,李秀成还真被劝降成功了。

李秀成的突然归降,让曾国藩大喜。与此同时,李秀成还在狱中写下了一则计谋,声明是用于帮助曾国藩绞杀太平军队所用的。

就当曾国藩洋洋得意欣赏李秀成献上来的计谋时,突然怒发冲冠,命令手下的人将李秀成立即斩首。

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怎么刚刚还是好端端的降将,又要被突然斩首呢?

原来,李秀成在这则计谋中表示,愿意带领着自己的旧部,来光复汉人江山。

这句话一出,就将代表满清贵族统治阶级的曾国藩给惹怒了,曾国藩这才突然生气。

大家都清楚,清朝统治阶级,是满人,而满人就是少数民族。

当时因为满人的统治的原因,导致满汉之分、满汉争端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而李秀成竟然还明写着光复汉人的江山。

这简直就是明摆着在挑衅曾国藩,可能刘秀成是无意之间所写的,也可能是曾国藩多心了。不过,因为这几个字的存在,竟然将刚刚表示投降的李秀成送葬。

其实这件事也给了我们自身一个其示,在生活工作中,不论是说话办事,都要小心谨慎。多想想、多考虑一下总是没坏处的,祸从口出的情况说的就是李秀成这样的事情。

话说回来,自从清朝统治阶级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与汉族人的矛盾就一直不断。这种矛盾焦点在朝堂之上最为显著,满族人或者王宫贵胄,往往会一致排挤那些汉人。

而康熙小时候的帝师魏承谟,就被满清第一武将鳌拜多次针对。像这样的事例,在满清统治时期,还有很多很多。

其实,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是这样,在他们眼里,其他人的一言一行只要与自己政见不合,都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统治者的心性与普通人不同,他们有他们的考虑。

更多文章

  •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潜鸿畅说奇闻标签:清朝,诗人,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军,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

  • 太平天国双子星:陈玉成越打越弱,为何李秀成越打越强?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1857年5月,最后一位“首义五王”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兵外出自创门户,宣告太平天国开朝“五王”局面一去不复返,后起之秀迎来发展之机遇。新崛起的将星阵营,陈玉成、李秀成实力最强,兵力最多,也是最能打仗,号称太平天国双子星。其中,第一强自然是英王陈玉成,这点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以看出。忠王李秀成说:

  • 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曝光重磅史料,这才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军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麾下猛将众多,其中还包括较为优秀的李秀成和陈玉成等。而当年,清军欲破天京之际,将军李秀成则选择了投降。但其中原因一直不得而知,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事情已过去了二百余年。直到建国后,1962年,中国台北的世界书局迎来一个年迈的老人,他干皱的手上拿着一张破旧的纸,激动的说:“这是李

  • 三万湘军围困天京,为什么李秀成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却解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秀成,大军,太平军,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三万

    1862年3月,曾国荃率湘军由安庆沿江东下,一路攻克巢县、芜湖等地,于5月30日逼近雨花台,距离天京城内仅四五里。不过,由于曾国荃贪功心切,孤军进犯天京,因为曾国荃部加彭玉麟水师一共不到三万人,而且还有不少伤病员,如果太平军乘曾国荃部一路征战,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攻击,完全有可能打败来犯湘军。但是,就

  • 曾国藩孙子公开李秀成供词真迹,100年前真相暴露:忠王还是忠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清军,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艺术家,太平天国,军事制度

    他出生草根,横刀立马,百战沙场,从普通士兵一路做到太平天国总司令。他赤胆忠心,独撑天国危局,最后却被俘处死。曾国藩公布的《忠王李秀成自述》,把他推向一个被质疑的焦点,让世人怀疑他对太平天国的忠诚。曾国藩曾孙公布的李秀成供词真迹,告诉世人忠王还是忠王。李秀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让大名鼎鼎的曾氏家族如此重

  •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赵烈文,太平天国

    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比较具有权威的史料是张德坚编写的《贼情汇纂》,以及忠王李秀成写下数万言的《自述书》。其中,张德坚只记录天京事变爆发前,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李秀成则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对诸侯王进行点评的同时,还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李秀成的《自述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以解释许

  • 曾国藩为何没让李秀成受凌迟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凌迟之,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

    对于李秀成,曾国藩还是怂了,他不敢让李秀成接受“凌迟之刑”,因为后果很严重,严重到影响整个家族。为何如此说?我们了解了凌迟这个刑法,了解了李秀成被捕后的经历,就会明白了。1、凌迟之刑(1)哪些人会被处以凌迟之刑法?凌迟者,一定是罪大恶极之人。采取凌迟之刑,就是对当时人千刀万剐,让其慢慢地死,一句话:

  • 李秀成供词为何到1963年才敢公布?如果过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手绘的头像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石亚达

    “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能够说出这样慷慨激扬,却又充满温润味的话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句话的“作者”叫李秀成。了解清朝历史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是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一位绝对“男主角”,这个名字曾是清朝统治者黑名单上的“打红圈”的危险人物。这个名字曾让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夜不能寐”。

  • 天国最后一战异常惨烈,天京沦陷,手握重兵的主帅李秀成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洪秀全,曾国荃,太平军,清军

    天京之围清同治元年到三年(1862——1864年),湘、淮军在相继廓清天京(今南京)外围所有军事堡垒后,九帅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3万精锐开始围攻天京城。太平军为保卫王都天京与凶悍善战、志在必得的湘军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战斗。1862年5月底,时任江苏布政使得 (湘系)九帅曾国荃率所部吉字营陆

  • 进退维谷: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的艰难处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清军,陈玉成

    1861年9月,安庆陷落,英王陈玉成退守庐州,因意气用事,在寿州被苗沛霖诱捕,受凌迟处死。陈玉成寿州遇难,对李秀成而言是沉重打击,没有英王在西部牵制湘军主力,李秀成要独自面对强敌,压力非常大。即便如此,李秀成依然东征江浙,开拓基地,为太平天国续命3年。李秀成的努力,大伙有目共睹,东王杨秀清无法夺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