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潜鸿畅说奇闻 访问量:1535 更新时间:2024/2/18 19:54:02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想,当权者无德就注定了晚清逐渐腐败、最终走向覆灭的结局。

也就是在晚清政府面对外国列强忍气吞声、屡屡退让的时候,民间强烈的爱国意识被唤醒,太平天国就是从此时建立起来,他们积极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坚决守卫自己的国土。但是在后期的时候,太平天国里面的领袖作风逐渐奢靡腐败起来,经历了一次次清政府的围剿,最终还是为清政府所攻克。太平天国里面的将领大部分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们有勇有谋,也十分有能力。其中有一位将领名叫李秀成,他作战能力十分出色,但是后来却还是被曾国藩所抓获。被抓获的李秀成受尽了酷刑,在他死前却写了数万字的亲笔供词,其中有几页被曾国藩撕下了,并且还未经朝廷允许,曾国藩就将李秀成杀了。

那几页的供词写的内容如果被清朝政府看见,恐怕将会牵连曾国藩一家老小的性命。直到六十年代时,才有所公开。万古忠义李秀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名将,清朝的重要官员对他的褒贬不一,但是可以从中得知李秀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死还是令很多人感到惋惜。李秀成家境贫寒,幼年的时候就种地耕山,小小的年纪却能吃尽苦头。幼时艰苦的经历,给李秀成的终生都留下了影响,更加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勤劳质朴的可贵品质。

也许同为吃苦人,李秀成十分体恤农民百姓,他平日里总是用命散财,救助穷人。他善良公正,去维护最微贱的农民的权利。所以李秀成所到的每一处都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他在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并且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曾经在李秀成麾下工作的英国人也给予他十分高的评价:“所有太平军首领都被认为比清军好得多,可是没有一个太平军首领像忠王这样为百姓所热爱。”

除此之外,被清政府称为“狡诈之人”的李秀成十分具有智谋,他作战能力出色,在太平天国的中后期,也是由于他和其他几位将领的苦苦支撑,才赢得一次又一次的军事胜利。他战功累累,所以被天王洪秀全赐名为“秀成”,又被称为“忠王”,万古忠义。不幸被俘凌辱处死太平天国后期出现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渐走向奢靡落败的结局。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的时候,天京被合围,天王洪秀全逝世,李秀成扶持幼天王洪天贵福嗣位,全心全意投入到守城的要事之中。

但是当时,兵力匮乏,军粮不足。湘军攻势愈发猛烈,最后炮轰城墙攻入城中,城池被攻陷。李秀成护送幼天王出逃躲避,自己又骑了一匹不得力的马,最终与大部队走散,停留在了方山。李秀成十分受百姓的爱戴,当地百姓害怕李秀成陷于危险之中,就把他藏了起来。但是不幸被知悉,李秀成被献给了湘军的将领。百姓痛心不已,为了给李秀成报仇,还将湘军将领的手下杀了投入水中。李秀成被抓获以后,被送往曾国荃的兵营之中。这曾国荃的亲兄弟曾在与李秀成的作战中战死,曾国荃自是咬牙切齿,对李秀成痛恨不已。如今李秀成落到了他的手中,他恨不得扒了李秀成的皮。

于是他对李秀成用尽了酷刑,拿锥子在他身上用刑,还割下他的一半臀股,但是李秀成始终不为所动。这下更是引得曾国荃大怒,于是他亲自用刑,所刑之处无不血流如注。纵使李秀成这样的铮铮铁骨也是痛苦不已,他对曾国荃说大家都是各为其主,你在这里发什么疯呢。曾国荃虽然心中愤恨,此时也是无话可说。

过了没多久,曾国藩亲自提审了他,二人还进行了几次的促膝长谈,谈话内容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只知道二人有问有答。在李秀成死之前的这段日子里,他每日用颤颤巍巍的手写下七千字的供词,最后总计数万字,这就是著名的《李秀成自述》。李秀成在供词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并且总结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可是曾国藩拿到这份供词的时候,却把其中几页撕下来了。当时李秀成犯的是谋反罪,本该押送到京城听候朝廷处置,凌迟处死。但是曾国藩却没有这样做,反而不合常规地当即就地处死了李秀成。曾国藩所提交的李秀成的供词中,不少语句都是在赞美曾国藩。李秀成是如此忠诚之人,往往是不会对处于敌对立场的清朝官员阿谀奉承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份供词被曾国藩本人改动过。

但是上个世纪60年代,被曾国藩保存的原稿才由子孙公之于众。原稿上对曾国藩的溢美之词全部都是出于李秀成的亲笔,而撕掉的那几页的内容则是李秀成劝曾国藩脱离朝廷,自立为王。结语曾国藩将李秀成劝自己自立为王的供词撕掉,并且就地处死李秀成,怕是担心李秀成达至京城时仍阐述这份言论,那到时候只怕自己有十张嘴也说不清了,还会被诛杀满门。

李秀成始终对曾国藩怀有惺惺相惜之情,他至死都在赞美曾国藩,许是真心希望曾国藩能够叛离昏庸迂腐的清政府,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份曙光,他积极抵抗外来侵略,反对迂腐懦弱的清朝政府。

他关心百姓疾苦,爱护百姓,也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他于当时尚未觉醒的中国,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也无疑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双子星:陈玉成越打越弱,为何李秀成越打越强?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1857年5月,最后一位“首义五王”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兵外出自创门户,宣告太平天国开朝“五王”局面一去不复返,后起之秀迎来发展之机遇。新崛起的将星阵营,陈玉成、李秀成实力最强,兵力最多,也是最能打仗,号称太平天国双子星。其中,第一强自然是英王陈玉成,这点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以看出。忠王李秀成说:

  • 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曝光重磅史料,这才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军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麾下猛将众多,其中还包括较为优秀的李秀成和陈玉成等。而当年,清军欲破天京之际,将军李秀成则选择了投降。但其中原因一直不得而知,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事情已过去了二百余年。直到建国后,1962年,中国台北的世界书局迎来一个年迈的老人,他干皱的手上拿着一张破旧的纸,激动的说:“这是李

  • 三万湘军围困天京,为什么李秀成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却解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秀成,大军,太平军,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三万

    1862年3月,曾国荃率湘军由安庆沿江东下,一路攻克巢县、芜湖等地,于5月30日逼近雨花台,距离天京城内仅四五里。不过,由于曾国荃贪功心切,孤军进犯天京,因为曾国荃部加彭玉麟水师一共不到三万人,而且还有不少伤病员,如果太平军乘曾国荃部一路征战,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攻击,完全有可能打败来犯湘军。但是,就

  • 曾国藩孙子公开李秀成供词真迹,100年前真相暴露:忠王还是忠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清军,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艺术家,太平天国,军事制度

    他出生草根,横刀立马,百战沙场,从普通士兵一路做到太平天国总司令。他赤胆忠心,独撑天国危局,最后却被俘处死。曾国藩公布的《忠王李秀成自述》,把他推向一个被质疑的焦点,让世人怀疑他对太平天国的忠诚。曾国藩曾孙公布的李秀成供词真迹,告诉世人忠王还是忠王。李秀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让大名鼎鼎的曾氏家族如此重

  • 李秀成谈天京陷落:城内只有3000兵马,为何有十几万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赵烈文,太平天国

    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比较具有权威的史料是张德坚编写的《贼情汇纂》,以及忠王李秀成写下数万言的《自述书》。其中,张德坚只记录天京事变爆发前,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李秀成则阐述太平天国运动的整个过程,对诸侯王进行点评的同时,还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李秀成的《自述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以解释许

  • 曾国藩为何没让李秀成受凌迟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凌迟之,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

    对于李秀成,曾国藩还是怂了,他不敢让李秀成接受“凌迟之刑”,因为后果很严重,严重到影响整个家族。为何如此说?我们了解了凌迟这个刑法,了解了李秀成被捕后的经历,就会明白了。1、凌迟之刑(1)哪些人会被处以凌迟之刑法?凌迟者,一定是罪大恶极之人。采取凌迟之刑,就是对当时人千刀万剐,让其慢慢地死,一句话:

  • 李秀成供词为何到1963年才敢公布?如果过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手绘的头像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石亚达

    “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能够说出这样慷慨激扬,却又充满温润味的话的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句话的“作者”叫李秀成。了解清朝历史的朋友就可以知道,这是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一位绝对“男主角”,这个名字曾是清朝统治者黑名单上的“打红圈”的危险人物。这个名字曾让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夜不能寐”。

  • 天国最后一战异常惨烈,天京沦陷,手握重兵的主帅李秀成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洪秀全,曾国荃,太平军,清军

    天京之围清同治元年到三年(1862——1864年),湘、淮军在相继廓清天京(今南京)外围所有军事堡垒后,九帅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3万精锐开始围攻天京城。太平军为保卫王都天京与凶悍善战、志在必得的湘军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艰苦卓绝的战斗。1862年5月底,时任江苏布政使得 (湘系)九帅曾国荃率所部吉字营陆

  • 进退维谷:太平天国后期,李秀成的艰难处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清军,陈玉成

    1861年9月,安庆陷落,英王陈玉成退守庐州,因意气用事,在寿州被苗沛霖诱捕,受凌迟处死。陈玉成寿州遇难,对李秀成而言是沉重打击,没有英王在西部牵制湘军主力,李秀成要独自面对强敌,压力非常大。即便如此,李秀成依然东征江浙,开拓基地,为太平天国续命3年。李秀成的努力,大伙有目共睹,东王杨秀清无法夺取的

  • 决战雨花台,太平军最后的反扑:九帅曾国荃和忠王李秀成极限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小糖历史标签:曾国荃,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藩,彭玉麟,雨花台,太平天国,左宗棠收复新疆

    雁阵惊寒秋凉渐至,北燕南归。冰冷的雨水从暗沉的天幕倾泻而下,浑浊的空气夹杂着销烟和莫名的腐臭,在湘军大营飘荡,远处枪炮的轰鸣和士兵的哀嚎此起彼伏,九帅曾国荃站在营门之外,鲜血和着雨水从左颊的伤口冲刷而下,望着身旁潮湿而泥泞的土地上那些已经僵硬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冷雨之中,这个“不怕死、霸得蛮”的湖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