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眼中的太平军首义六王:仅一人有王佐之才,其余人难成大事

李秀成眼中的太平军首义六王:仅一人有王佐之才,其余人难成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情感不停歇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2/21 11:42:25

【太平天国系列504,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了解太平天国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清朝人的著作、笔记或者日记,而要站在太平天国的角度去了解,则需要看太平天国自己刻印的书籍、信件、凭证以及将领等人被捕之后留下的口供。相比于陈玉成、石达开、干王等人留下的短小口供而言,忠王李秀成的自述则显得较为全面。

李秀成是天京事变之后被提拔起来的将领之一,成为了太平天国后期的顶梁柱之一,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陷之后,李秀成落入曾国藩手中,留下了长达数万字的口述,讲述自己自加入太平军后的经历,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失败的原因,同时给曾国藩提供了招降太平军残余势力的方法。其实,在李秀成的自述中,还穿插着他对太平天国首义六王的评价,在李秀成对六人的评价中,只有一人有王佐之才,其余人都难成大事,这其中包括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和翼王石达开。

南王冯云山:王佐之才

在自述开篇中,李秀成就给予了冯云山极高的评价,甚至有将冯云山认为是太平天国奠基人的想法,“

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冯云山的确是太平天国中能力不俗的人,一个人在广西传教,以大局为重,将洪秀全尊为教主,杨秀清萧朝贵利用跳大神一跃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甚至地位高于冯云山,而冯云山依旧兢兢业业为太平天国操劳,不去与杨秀清、萧朝贵争权。

天王洪秀全:顽固不化、迷信、任人唯亲

天京事变之前,李秀成一直在基层部队打拼,与首义六王都不算是熟悉,天京事变之后,李秀成得到洪秀全提拔,与洪秀全的接触也变得非常频繁。虽然在自述中,李秀成没有直接评价洪秀全,但是他通过对洪秀全所做的事、所做决定的记载,就是在告诉大家,洪秀全是一个顽固不化、迷信的人。

洪秀全任人唯亲,除了重用自己的草包哥哥们之外,还将重要的职位加在他家的小孩子身上;李秀成率众攻下苏州,洪秀全认为是天父天兄命天兵天将下凡夺取;李秀成在外领兵征战,洪秀全猜忌李秀成拥兵自重,于是封李秀成部下为王,分李秀成的兵;李秀成第二次进攻上海,战争到关键的时候,洪秀全要求李秀成救援天京,一天下三道诏令进行催促;苏州丢失,天京危在旦夕,李秀成奏请洪秀全放弃天京,“让城别走”,洪秀全不听劝,反而认为李秀成贪生怕死,自己是有天父天兄保佑的人,怎会怕了清军?天京粮尽,李秀成希望洪秀全放百姓出城自寻生路,洪秀全却告诉大家吃野草可以度过难关。如此之人,李秀成怎么会给他好的评价?

东王杨秀清:威风张扬,不知收敛

李秀成在自述开篇中提到杨秀清时,给予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件件可悉……军令严整,赏罚分明”

,洪秀全很放心将整个太平天国的事务都交给杨秀清,在杨秀清的之后,太平天国西征颇为顺利,在1856年初,太平天国达到全盛状态,杨秀清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

东王令严,军民畏”。

而杨秀清却不知收敛,硬生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

东王自己威武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

”,招致其他首义诸王的强烈不满,就这样,杨秀清终究丧命于韦昌辉等人手中,还牵连了东王府其余人等命丧黄泉。

西王萧朝贵:勇猛无敌,欠缺谋略

萧朝贵是诸王当中死得较早之人,李秀成对他记载的笔墨并不多,“勇敢刚强,冲锋第一”是李秀成对他的评价,但是萧朝贵以先头部队数千人进攻湖南省会长沙,非常自不量力,更是谋略欠缺,直接被清军炮火击中,中炮身亡。这样的人虽然勇猛无敌,却是难以成就大事,更不要说有什么王佐之才了。

北王韦昌辉:做事机灵,没有大智慧

韦昌辉依靠钱财买了一个“监生”的名额,“

建机灵变之急才足有”。

天京事变中,韦昌辉是主导之人,而他却硬生生将天京事变的影响扩大化,杀了很多人,也导致石达开的不满,为此屠杀石达开全家,招致石达开招兵勤王那个,可以说韦昌辉没有一点点大智慧,不懂得稳定局势,最后还成为了洪秀全稳定石达开、稳定太平天国的代价,

“缚(韦昌辉)送洪,令肢解之,割其肉方二寸许,悬城中,标:北奸肉,只许看,不许取”。

翼王石达开:文武备足,没有大局观

被很多人认为是太平天国战神的石达开,李秀成给出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说他“文武兼备”,但是,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之后的表现让李秀成很失望,他不顾太平天国未来的发展,没有大局观,带着军队出走,直接导致太平天国军心、民心散乱,庐州被清军攻陷,

“因翼王与安王、福王不睦,出京远去,军民之心散乱,庐州被清朝和帅攻破,合城兵将尽亡”。

在李秀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总结的“天朝十误”中,石达开带兵出走位列第六。

其实在李秀成心中,除了冯云山之外,其他人他都不怎么满意,尤其是后来洪秀全滥封王爵之后,李秀成更是瞧不上那些与自己一样都是“王”的人,直言他们无才无能,靠得只是钱财和关系。

参考资料:《忠王李秀成口述》

更多文章

  • 忠王李秀成投降清军的真相,主要有三种说法,前两种说法难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清军,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藩

    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在兵败被俘之后,写下了六万字左右的“供词”。通观其整个“供词”可知,李秀成自始至终都没有否认与洪秀全之间的君臣关系。其中对洪秀全的批评,也确实是其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国破家亡后,回顾历史,总结教训,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剖析,也是无可厚非的。为此,李秀成说:“我言直陈之语,非不忠而

  • 他,忠王李秀成的儿子,被曾国藩收养,却成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叔叔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秀成,曾国藩,陈寅恪,洪秀全,太平天国,科学家,军事制度,书法家

    太平天国后期,与清王朝一决天下的重担落在了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的肩上。当时,英王陈玉成被认为是太平天国最骁勇善战的将军,而李秀成的勇猛善战仅次于陈玉成。不幸的是,陈玉成遇上了比狐狸还精的苗沛霖,最终在这位奸诈之徒的欺骗下被清军凌迟。当然像苗沛霖这种两面三刀,数次倒戈的叛徒,终究也不会有好下场,在三

  • 李秀成非常配合曾国藩的审讯,还曾劝其称帝,曾国藩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玉带吴钩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清军,太平天国

    民国时期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王公屿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李秀成没有被杀,也没有被清军抓捕,李秀成躲在了海州,也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并且还有后人,当然这是王公屿在与日寇打游击时听说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搜索查看,今天我们主要讲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李秀成,所以在这里我将采信李秀成被杀说。1863年底,太平天国势力越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倘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清军,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历史总会有这样一个周期,那就是每当朝纲混乱、恶人当道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之际,底层人民便会集合起来,为了生存而与当时的统治者展开斗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知凡几的农民起义,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期间有着不少谜团仍

  • 受封忠王千岁,李秀成没有感激,还充满怨恨与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清军,陈玉成

    《木兰诗》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征战沙场之悍将,随时有可能马革裹尸,为朝廷而死。冷兵器时代,将士操刀上阵杀敌,冒着生命威胁冲锋陷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封侯拜将,挤进上流社会。为激励将士,秦朝实行“军功授爵”制度,能否封侯、拜将,就看战功多大。对名将而言,封侯还不行,封王才是最高境界。皇帝“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太平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它的爆发一样,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坐镇北京的慈禧太后也没想到,这伙儿曾令清王朝寝食难安的“长毛”,竟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毕竟,总攻开始前,李秀成手里还有二十多万人马。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即便是处于鼎盛期的太平天国,也早已预示了它最终的命运。要知道,太平军之所以曾打的清军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马上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在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拥有九五之尊的地位,他们的衣、食、住、行大都十分的奢华。除去少数励精图治的皇帝之外,统治者们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不断地盘剥、压榨百姓们。就比如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们,就因为自己的享乐、昏庸而导致国力大减,丧权辱国。正因为统治阶级的大肆盘剥和压榨,所以百姓们的生活过得相当的清苦,

  •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潜鸿畅说奇闻标签:清朝,诗人,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军,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

  • 太平天国双子星:陈玉成越打越弱,为何李秀成越打越强?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1857年5月,最后一位“首义五王”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兵外出自创门户,宣告太平天国开朝“五王”局面一去不复返,后起之秀迎来发展之机遇。新崛起的将星阵营,陈玉成、李秀成实力最强,兵力最多,也是最能打仗,号称太平天国双子星。其中,第一强自然是英王陈玉成,这点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以看出。忠王李秀成说:

  • 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曝光重磅史料,这才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军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麾下猛将众多,其中还包括较为优秀的李秀成和陈玉成等。而当年,清军欲破天京之际,将军李秀成则选择了投降。但其中原因一直不得而知,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事情已过去了二百余年。直到建国后,1962年,中国台北的世界书局迎来一个年迈的老人,他干皱的手上拿着一张破旧的纸,激动的说:“这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