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忠王李秀成的儿子,被曾国藩收养,却成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叔叔

他,忠王李秀成的儿子,被曾国藩收养,却成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叔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1165 更新时间:2024/1/17 7:22:39

太平天国后期,与清王朝一决天下的重担落在了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的肩上。当时,英王陈玉成被认为是太平天国最骁勇善战的将军,而李秀成的勇猛善战仅次于陈玉成。不幸的是,陈玉成遇上了比狐狸还精的苗沛霖,最终在这位奸诈之徒的欺骗下被清军凌迟。当然像苗沛霖这种两面三刀,数次倒戈的叛徒,终究也不会有好下场,在三次反叛朝廷之后,被僧格林沁部下斩杀。

英王陈玉成被清廷凌迟后,太平天国也接近了尾声,但唯一能支撑大厦之将倾的重担落在了英王李秀成的肩上。此时的李秀成被称为太平天国的“救火队长”。战场上哪里出现了状况,刘秀成就赶到哪里“救火”。有时甚至十几天在马背上不下马,以致于大腿的皮都磨破了。此时,他已经知道太平天国的气数将近,因为天王已经不像当年的老大哥那样让人信服了。晚年的天王洪秀全昏庸至极,滥杀将领,亲信无才之臣。但李秀成要对得起那个“忠”字,当年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就是要他做“万古忠义”之将。

就在天王洪秀全死后几个月,围困天京达两年的湘军,终于在1864年6月攻陷了天京。

而就在湘军攻陷天京之时,忠王刘秀成把自己的好马让给了幼王洪天福,而自己却骑着一匹劣马。此时的李秀成为太平天国,为先天王洪秀全,为幼主尽了人生最后一次“忠”。最终,李秀成被抓捕,而幼主也在江西被抓,并在南昌处死。李秀成被抓捕后,由当时的湘军老大曾国藩亲自审讯。曾国藩的攻心术在当时可以说是无人能比。通过自己的一套攻心术和观人之术,组建了一支对他唯命是从的湘军。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不会逃出曾国藩的那不怒自威的眼睛。

李秀成也非一般人物,后来的李鸿章就评价他聪慧明敏,富于谋略,胆气绝伦。但不幸的是李秀成遇到了曾国藩,隐藏在内心中的所有事情都逃不过老曾的眼睛。李秀成虽然被俘,但起初誓死不降,百般狡辩,曾国藩说其狡诈百端。但他又怎是曾国藩的对手,曾国藩的软硬兼施,很快就攻破了李秀成的心理防线。后来,曾国藩看出李秀成反复重沓,献谀乞怜,无非图延旦夕之一命。最终,李秀成在监狱中写下了数万字的自述,并阐述了太平天国之所以灭亡的十大原因。此时的李秀成似乎已经把当年自己坚守的“忠”抛在了九霄云外,希望曾国藩能饶他一命。曾国藩不得不杀他,因为他知道一旦让朝廷审讯李秀成。湘军在天京的一些为人不齿的行径,将会暴露无遗。不仅是自己和家族甚至湘军的将士都将遭殃,所以在李秀成写完自述。曾国藩在和李秀成进行了一次深谈之后,第二天就把李秀成杀了。

刘秀成被杀前与曾国藩的这次深谈,彻底打消了李秀成活命的希望。曾国藩向李秀成承诺,如果李秀成选择死,可以保全其四岁的幼子李其祥一命。在李秀成与曾国藩相处的八天里,曾国藩已经看透了李秀成,甚至看尽了骨子里,而李秀成也对曾国藩略知一二。曾国藩讲话的只有一个“诚”,就能让天下之人无不原形毕露。刘秀成认为曾国藩是一个说话算话的统帅,既然承诺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定不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曾国藩也向李秀成说明,如果李秀成被押到京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被凌迟,那其四岁的儿子李其祥性命肯定也难保。

其实,李秀成通过八天与曾国藩的相处,也深深体会到大清有曾国藩这样的人,即使在太平天国最强盛之时,也不是其对手。虽一时能胜,也最终难以与曾国藩相抗衡,有曾国藩在,大清的气数就不会结束。自己也知道虽然早已觉察太平天国的种种弊端,但在当时谁也无力回天,灭亡是迟早的事。

八天之间,李秀成对太平天国的“忠”转变成了对曾国藩人格的敬佩,甚至是崇拜。在此就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人格魅力。李秀成甚至认为曾国藩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洪秀全和远在北方的清朝皇帝比起曾国藩可谓差之千里。所以,李秀成曾在自己的自述中,甚至写了让曾国藩当天下之主,成为真命天子。当然,这些内容曾国藩不会让他流于世面,也就是出现的了李秀成自述残缺不整的情况。

李秀成被杀,曾国藩并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而是收养了李秀成年仅四岁的儿子李其祥。但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自己抚养非常不妥,一旦事情泄露,不只自己和家族将会牵连,自己的功业将会被一笔勾销。想到这里,他把这个孩子送给了当时曾国藩非常器重的一个人收养。此人就是后来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也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爷爷,文学大家陈三立的父亲。后来陈宝箴把李其祥改了陈姓。

李其祥比陈三立小七岁,而比陈三立的儿子陈寅恪大三十岁。陈寅恪小的时候,曾给这位在家中的特殊人物叫叔叔。当然除了家里的个别人,知道这位就是当年曾经驰骋沙场与大清王朝作对的忠王刘秀成的儿子外,谁也不知道。陈宝箴被慈禧赐死,这位四十岁的忠王之子,也不久去世。后来,陈三立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儿子陈寅恪。

更多文章

  • 李秀成非常配合曾国藩的审讯,还曾劝其称帝,曾国藩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玉带吴钩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清军,太平天国

    民国时期江苏省民政厅厅长王公屿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李秀成没有被杀,也没有被清军抓捕,李秀成躲在了海州,也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并且还有后人,当然这是王公屿在与日寇打游击时听说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搜索查看,今天我们主要讲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李秀成,所以在这里我将采信李秀成被杀说。1863年底,太平天国势力越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倘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清军,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历史总会有这样一个周期,那就是每当朝纲混乱、恶人当道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之际,底层人民便会集合起来,为了生存而与当时的统治者展开斗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知凡几的农民起义,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期间有着不少谜团仍

  • 受封忠王千岁,李秀成没有感激,还充满怨恨与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清军,陈玉成

    《木兰诗》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征战沙场之悍将,随时有可能马革裹尸,为朝廷而死。冷兵器时代,将士操刀上阵杀敌,冒着生命威胁冲锋陷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封侯拜将,挤进上流社会。为激励将士,秦朝实行“军功授爵”制度,能否封侯、拜将,就看战功多大。对名将而言,封侯还不行,封王才是最高境界。皇帝“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清军,洪秀全,太平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它的爆发一样,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连坐镇北京的慈禧太后也没想到,这伙儿曾令清王朝寝食难安的“长毛”,竟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了。毕竟,总攻开始前,李秀成手里还有二十多万人马。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即便是处于鼎盛期的太平天国,也早已预示了它最终的命运。要知道,太平军之所以曾打的清军

  •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马上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在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拥有九五之尊的地位,他们的衣、食、住、行大都十分的奢华。除去少数励精图治的皇帝之外,统治者们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享乐,不断地盘剥、压榨百姓们。就比如清朝末期的统治者们,就因为自己的享乐、昏庸而导致国力大减,丧权辱国。正因为统治阶级的大肆盘剥和压榨,所以百姓们的生活过得相当的清苦,

  • 为何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潜鸿畅说奇闻标签:清朝,诗人,李秀成,曾国藩,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军,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

  • 太平天国双子星:陈玉成越打越弱,为何李秀成越打越强?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

    1857年5月,最后一位“首义五王”翼王石达开率10万精兵外出自创门户,宣告太平天国开朝“五王”局面一去不复返,后起之秀迎来发展之机遇。新崛起的将星阵营,陈玉成、李秀成实力最强,兵力最多,也是最能打仗,号称太平天国双子星。其中,第一强自然是英王陈玉成,这点从李秀成《自述书》中可以看出。忠王李秀成说:

  • 1962年,曾国藩的曾孙曝光重磅史料,这才揭开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军

    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麾下猛将众多,其中还包括较为优秀的李秀成和陈玉成等。而当年,清军欲破天京之际,将军李秀成则选择了投降。但其中原因一直不得而知,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事情已过去了二百余年。直到建国后,1962年,中国台北的世界书局迎来一个年迈的老人,他干皱的手上拿着一张破旧的纸,激动的说:“这是李

  • 三万湘军围困天京,为什么李秀成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却解救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秀成,大军,太平军,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三万

    1862年3月,曾国荃率湘军由安庆沿江东下,一路攻克巢县、芜湖等地,于5月30日逼近雨花台,距离天京城内仅四五里。不过,由于曾国荃贪功心切,孤军进犯天京,因为曾国荃部加彭玉麟水师一共不到三万人,而且还有不少伤病员,如果太平军乘曾国荃部一路征战,立足未稳之际,发动攻击,完全有可能打败来犯湘军。但是,就

  • 曾国藩孙子公开李秀成供词真迹,100年前真相暴露:忠王还是忠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清军,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书法家,科学家,艺术家,太平天国,军事制度

    他出生草根,横刀立马,百战沙场,从普通士兵一路做到太平天国总司令。他赤胆忠心,独撑天国危局,最后却被俘处死。曾国藩公布的《忠王李秀成自述》,把他推向一个被质疑的焦点,让世人怀疑他对太平天国的忠诚。曾国藩曾孙公布的李秀成供词真迹,告诉世人忠王还是忠王。李秀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让大名鼎鼎的曾氏家族如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