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李秀成“误解”一:不是不救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2/28 19:34:40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绝对顶梁柱,在东西两线同时迎战湘军、淮军,延续洪氏王朝命运的忠王李秀成,总体上评价非常高。洪秀全册封他忠王荣千岁,寓意是“万古忠义”;给他“秀”字,丝毫避讳,可见天王对他的态度。但是,李秀成有两点深受后世诟病:是否晚节不保,对藤县老乡陈玉成见死不救,坐视安庆沦陷。第一点,罗尔纲先生已经撰文论述,李秀成并没投降。在此,笔者就来说说第二点,李秀成对藤县老乡陈玉成见死不救,果真如此吗?其实,李秀成已经派兵救援陈玉成,但实力不允许,他没带主力前往。因为,就算去了安庆,结果还是一样,且遭受更大损失。不救安庆,是对李秀成的“误解”,他不是不想,而是没这实力,手头可用精兵不多。

01、李秀成西征武昌,执行大本营决策乘着太平军东征苏常之际,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胡林翼等率湘军主力执行“东征计划”,从湖北杀入安徽,兵锋直指太平天国长江中游腹地,围攻安庆,一场激烈会战拉开序幕。1860年10月,陈玉成直接救援安庆失败,在桐城挂车河遭遇多隆阿、李续宜夹击,无功而返。为此,天京统帅部决定西征湖北武昌,奔袭湘军老巢,迫使曾、胡回援,再次实现摧毁“江南大营”之辉煌。西征武昌,李秀成并未支持,因为湘军粮饷出自多个省份,湖北之重要性没有之前这么大,太平军奔袭武昌,湘军主力是否回援,是个未知数。因此,李秀成并不支持西征,而是想夺取苏常,利用东南财税优势武装军队,然后再与湘军进行决战。但是,陈玉成非要西征,李秀成后来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并亲自带兵从长江南岸出发,借道江西,杀入湖北。

02、吴定彩、黄金爱救援安庆,结果非常惨李秀成执行西征计划,但陈玉成、李秀成所部军队实力悬殊,李秀成在江西境内艰难行军,花了几个月时间才渡过赣江,杀入鄂南。此时,陈玉成早已从武昌前线返回,以骑兵为主的小左队都留在随州、德安、黄州,保存实力。陈玉成返回安庆救援,李秀成单靠自己手头兵马,压根拿不下武昌。1861年7月,也就是陈玉成离开湖北后2月,李秀成退回江西。从湖北返回后,李秀成准备攻打浙江,但也派数千兵马增援安庆,由麾下大将吴定彩、黄金爱统帅。吴定彩,何许人也?忠王麾下第三悍将,仅次于陈坤书、谭绍光。黄金爱,何许人也?李秀成女婿,铁杆亲信。派出吴定彩、黄金爱,足以表明李秀成重视安庆战场,并非见死不救。可结果呢?安庆即将陷落时,陈玉成让吴定彩入城协助叶芸来防守,结果巷战中阵亡;黄金爱呢?陈玉成去桐城搬救兵,让黄金爱断后,独自与多隆阿、李续宜军团战斗,差点被坑死。

03、李秀成手中实在“没兵”,去安庆也是没用吴定彩阵亡,黄金爱被坑个半死,李秀成非常痛心,这也是他与陈玉成关系恶化之重要原因。对此,也许有人会说,李秀成手头数十万大军,吴定彩、黄金爱只带数千兵马增援安庆,这不是“杯水车薪”吗,又有何用?其实,李秀成已经尽力了,他手头精兵非常少,吴定彩、黄金爱所部都是一半家当。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外出,太平天国所存精兵不多,基本都在陈玉成手中,李秀成《自述书》言:“翼王回京,将宁国之兵交由陈天豫管带”,宁国之兵,也就是石达开“靖难之师”,是从湖北调回的精兵,战斗力、战斗意志都是一流。李秀成呢?有啥军队,其自述所言:“兵七千所,可用之兵不足三千,多是翼王留下之病残”。李秀成《自述书》所言应该是真实,桐城之战、浦口之战、反击李昭寿,本是李秀成分内之事,但他没兵,每次都是向陈玉成求助。若是真有众多精兵,李秀成也不至于这样。

那么,李秀成从武昌返回时,手头兵马有多少呢?答案是,三十多万,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这30多万大军从何而来呢?两个来源:湖北、江西境内招收的天地会武装、散兵游勇;从广西脱离石达开北上的20多万大军,基本也都是乌合之众。从人数上看,30万确实够多,但战斗力就堪忧了。举个例子,李鸿章淮军6000余人,横扫苏南;左宗棠6000楚军,也是纵横江西、浙江。若是这30万都是精兵,估计就没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中兴名臣没什么事了。李秀成所部缺少两广“老兄弟”,战斗力一直都很弱,在太平天国中属于二线武装力量。陈玉成死后,李秀成经略江浙,凭借巨大财力优势,得以从列强手中购买先进武器,部队战斗力才有质的飞跃。即便如此,李秀成部下精兵也不多,敢于进行肉搏战的更少。这一点,曾国藩在家书中有提到:“贼专恃火器,而怯于肉搏”。

综上所述,李秀成并非坐视安庆陷落不管,抛弃老乡英王陈玉成,而是实力不允许。试想,若是李秀成率一帮乌合之众去安庆作战,仅存精兵被消耗,太平天国将会怎样,估计提前两年灭亡。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标签: 李秀成陈玉成石亚达太平军

更多文章

  • 李秀成犹豫不决:坑死慕王谭绍光,4万太平军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谭绍光,太平军,程学启,慕王,李鸿章

    1863年7月,李秀成10余万精锐在皖北挑战野外生存之极限后,无奈渡江返回天京;适逢大雨倾盆,中途又遭湘军彭玉麟水师截杀,太平军损失殆尽,只有一万余人回到天京。祸不单行,李秀成回到天京没多久,苏州大本营传来急报,淮军逼近城池,合围苏州,郜永宽等八大将即将叛投李鸿章。苏州危险,李秀成心急如焚,只好向洪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早期有哪些军事活动?如何逐步崭露头角?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清军,李秀成,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古装片,历史片,军事活动,太平天国忠,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参加起义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藤县,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

  • “万古忠义”李秀成:天京陷落时,忠王尽到了臣子本分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藩,太平天国,清军

    1859年底,李昭寿在江北投降胜保,李秀成处境非常被动。李昭寿,李秀成从两淮“捻军”挖掘过来的悍将,此时不但投降清朝,还引诱李秀成投降,这让洪秀全非常恼火。为防止李秀成投降,天王洪秀全不但扣押家属做人质,还封锁长江,不让他回京解释缘由。结果呢?李秀成坚守浦口,绝不投降清朝,洪秀全过意不去,便册封李秀

  • 李秀成的供词为何到60年代才公开! 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李趣闻录标签: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李秀

    朝代的更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旧的朝代因为腐败逐渐衰落才会被人们给推翻,我国历史中大部分新的朝代兴起是从农民起义开始的。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就会迫不得已奋起反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型的农民起义,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瓦岗寨起义、黄巢起义等等

  • 从普通农民到天国忠王,李秀成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北风往事标签:李秀成,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中后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因仁政深受苏州百姓爱戴,但手下太平军却四处胡作非为;他被洪秀全赞许“万古忠义”加封忠王,但被捕后却写下争议颇多的自述。究竟是怎样的命运之手在冥冥之中无情拨弄,本文笔者就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角度,说说那场横跨十余年改变无数普通人命运的连天兵祸。1864年天京城破的第三

  • 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惊诧史学界,李秀成在供词中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元哥说历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天国,赵烈文,皇帝,清朝,书法家,科学家,艺术家

    同治三年(1864)六月,曾国藩带着湘军攻下天京后,抓捕想要趁乱逃走的忠王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忠王,他在被捕后,不仅没有视死如归,反而卑躬屈膝,写出一份有关太平天国的供词。李秀成被杀后,曾国藩将修改过的供词复制多份呈交,原件则秘而不宣。直到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才惊诧史学界,那么李秀成在供

  • 天国的回光返照: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撑起了太平天国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石亚达

    1857年5月,在饱受洪秀全猜忌的情况下,石达开率领七万部众离开天京。6月9日,石达开抵达安庆,张贴告示,传谕本部各军,说自己“忠贞之志”、“愚忠之心”、“可昭日月”,但奈何天王洪秀全的猜疑心太重了,自己为求自保,不得不出走。不久后,石达开又发布了一道正式谆谕,强调自己虽然出走,但并没有脱离太平天国

  • 1962年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后期,一位太平天国将领在清军囚笼里写下洋洋洒洒的数万字供词,陈说着太平天国的兴衰,试图在人生末途抓住救命稻草。 他盛赞清朝将领曾国藩“恩深量广”,“兼有德化之心”,还称“今天国已亡,实大清皇上之福德”。 天不遂人愿,在写完供词后不久,这位天国将领便被曾国藩就地处死。 他就是李秀成。 出人意

  • 李秀成供词为啥到60年代才公开?学者: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太平军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清代通史》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从此之后,西方商品进入中国,与之相伴的还有鸦片。西方的入侵让中国的百姓更加凄惨,再加上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他们无法在这一片土地上生存。最终在洪秀全的带领之下,一群人奋起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然而这个运

  • 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惊诧学界,李秀成究竟在供词里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曾国荃

    1963年,台湾世界书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虽然看起来已年过古稀,但是神态上却精神矍铄,让人肃然起敬。听闻他来,书局领导人立马亲自下来迎接,恭恭敬敬的将人请进屋中,好烟好茶的伺候着。此人正是曾国藩曾孙曾约农,来书局也不是为了闲逛,而是有一份重要材料想要提交。“这是李秀成供词原稿。”曾约农边说边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