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的供词为何到60年代才公开! 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之灾

李秀成的供词为何到60年代才公开! 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之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木子李趣闻录 访问量:4150 更新时间:2024/1/24 13:31:45

朝代的更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旧的朝代因为腐败逐渐衰落才会被人们给推翻,我国历史中大部分新的朝代兴起是从农民起义开始的。

农民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无法生活下去的时候,就会迫不得已奋起反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大型的农民起义,比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瓦岗寨起义、黄巢起义等等。

但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晚清时期由洪秀全发起的大规模农民运动,这场运动历时14年在此期间曾取得过突破性的胜利。

洪秀全对有功的将领进行封王,其中“忠王”李秀成是其中最为忠心的一个将领,他在被曾国藩俘虏后誓死不肯归顺朝廷,并且在临死前写下了一份供词。

可是,这份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那么其中是有怎样的隐情呢?为何会在近百年之后才被公开?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李秀成的忠和义

李秀成是广西人,他家境贫寒从小靠着种地和打工挣钱,虽然生活艰苦但也跟随舅父读过几年书,算得上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当太平军打到他家乡的时候,为了生活跟随家族里的人一块加入到了起义大军中。

李秀成读过书所以在跟敌人对阵和处理问题时都显示出了他卓越的才能,跟随翼王攻打镇江和瓜州的时候他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出色的表现让他不断被提升,太平天国成立的时候被封为忠王。

不得不说李秀成确实配得上忠王这个称号,他对洪秀全的忠心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就算受到猜疑还是一样忠心耿耿。李秀成有一个部下名叫李昭寿,一次战役中他投降了清朝。

洪秀全因为此事抱怨李秀成并怀疑他也想投降清朝,李秀成独自坚守江北,洪秀全既不派兵增援也不许李秀成带兵撤离,他只好带领军队一次次地抵挡清军的进攻还屡次拒绝清朝的招降。

李秀全的家人全部在江北,他如果想要投降的话非常简单根本没有后顾之忧,李秀成的对天国的一片忠心最终让洪秀全对他放下了疑心。

太平天国末期李秀成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即使看到起义军败局已定仍然忠于天国和洪秀全,洪秀全虽然是太平军的王但在战争中不讲究策略。

李秀成给他提建议还遭到洪秀全的斥责,并怀疑李秀成想要独立门户,没有能力还猜疑心重使得太平天国腹背受敌,李秀成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倾尽所有带兵增援洪秀全,还将自己的老母亲送到洪秀全所在的天京。

太平军在进北攻南的战争结束后军队实力大大削弱,李秀成为了替洪秀全挽回败局想要去江浙支援,却再次遭到洪秀全的质疑被认为想离开天国。

最终李秀成承诺四十天回京并拿出10万两白银犒赏士兵来表达他的忠心,奈何待李秀成去到江浙为时已晚,基地还是丢失了,他的堂弟劝他自立军队不要再回京,遭到李秀成的断然拒绝。

李秀成英勇就义留下一份供词

回京后,李秀成带着二十余万士兵跟湘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无奈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天京最终陷落。李秀成为了让小天王洪天贵福尽快撤离,将自己的好马换给小天王自己骑着不好的马。

结果没走出多远就被湘军给抓住,原因就是他的马跑得太慢,士兵将李秀成交给了曾国荃,曾国荃在见到李秀成之后马上就想将他处死。

原来李秀成杀过不少湘军的将领,其中便有曾国荃的一母胞弟,曾国荃想要杀了李秀成为弟弟报仇也在情理之中。

后来在属下的劝说下,才改成对李秀成严刑拷打,希望从他口中得到太平天国其他人的下落。

不管遭到怎样的毒打李秀成都没有说出任何关于太平天国的秘密,曾国藩最后只好对他执行死刑,在行刑前李秀成要来了纸和笔洋洋洒洒写下了一万多字。

狱卒将这份供词交给了曾国藩,曾国藩看后大惊失色,原来李秀成在供词中先是列举了清朝的种种罪行:政府腐败、剥削百姓、卖国求荣等等,后半部分则是表达了对曾国藩的赞赏。

李秀成称赞曾国藩一心为国,致力于发展和壮大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称得上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

李秀成建议曾国藩推翻清朝政府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曾国藩后人公开李秀成的供词

作为清朝的官员曾国藩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忠臣,他崇尚儒学对自己严格要求,在为人处事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曾国藩还非常有远见,认为中国要想发展就不能封锁国门,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

曾国藩后期替政府跟西方国家签署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而被世人指责为卖国贼,但是他也是身不由己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正因为曾国藩一心为国,所以他在看到李秀成所说的清朝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也是心有同感。

不过,李秀成后面夸赞自己并且劝说自己推翻清朝的话确实让他大非常害怕,因为这样的话一旦被慈禧看到就算他没有谋反之心也会受到怀疑。

在清朝谋反是重罪,甚至是要诛连九族的,这些话绝对不能让慈禧看到这些话,曾国藩便只将几页无关紧要的供词给了慈禧,其余的都藏在家中不敢让人发现。

清朝灭亡之后,曾国藩的后人依然收藏着这份供词不敢公之于众,怕给自己家人带来麻烦。直到新中国成为以后,我们国家发展步入正轨,过去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这时候曾国藩的后人才将李秀成的这份供词拿了出来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让世人了解当时真实的情况。其实不管是李秀成,还是曾国藩,他们都是忠心为国的民族英雄,只是因为所生活的时代禁锢了他们的发展。

更多文章

  • 从普通农民到天国忠王,李秀成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一种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北风往事标签:李秀成,太平军,陈玉成,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中后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因仁政深受苏州百姓爱戴,但手下太平军却四处胡作非为;他被洪秀全赞许“万古忠义”加封忠王,但被捕后却写下争议颇多的自述。究竟是怎样的命运之手在冥冥之中无情拨弄,本文笔者就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角度,说说那场横跨十余年改变无数普通人命运的连天兵祸。1864年天京城破的第三

  • 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惊诧史学界,李秀成在供词中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元哥说历史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天国,赵烈文,皇帝,清朝,书法家,科学家,艺术家

    同治三年(1864)六月,曾国藩带着湘军攻下天京后,抓捕想要趁乱逃走的忠王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忠王,他在被捕后,不仅没有视死如归,反而卑躬屈膝,写出一份有关太平天国的供词。李秀成被杀后,曾国藩将修改过的供词复制多份呈交,原件则秘而不宣。直到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才惊诧史学界,那么李秀成在供

  • 天国的回光返照:陈玉成和李秀成联手撑起了太平天国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石亚达

    1857年5月,在饱受洪秀全猜忌的情况下,石达开率领七万部众离开天京。6月9日,石达开抵达安庆,张贴告示,传谕本部各军,说自己“忠贞之志”、“愚忠之心”、“可昭日月”,但奈何天王洪秀全的猜疑心太重了,自己为求自保,不得不出走。不久后,石达开又发布了一道正式谆谕,强调自己虽然出走,但并没有脱离太平天国

  • 1962年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曾国藩,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石亚达

    太平天国后期,一位太平天国将领在清军囚笼里写下洋洋洒洒的数万字供词,陈说着太平天国的兴衰,试图在人生末途抓住救命稻草。 他盛赞清朝将领曾国藩“恩深量广”,“兼有德化之心”,还称“今天国已亡,实大清皇上之福德”。 天不遂人愿,在写完供词后不久,这位天国将领便被曾国藩就地处死。 他就是李秀成。 出人意

  • 李秀成供词为啥到60年代才公开?学者: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太平军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清代通史》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门。从此之后,西方商品进入中国,与之相伴的还有鸦片。西方的入侵让中国的百姓更加凄惨,再加上清政府的横征暴敛,他们无法在这一片土地上生存。最终在洪秀全的带领之下,一群人奋起反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然而这个运

  • 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惊诧学界,李秀成究竟在供词里说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曾国荃

    1963年,台湾世界书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虽然看起来已年过古稀,但是神态上却精神矍铄,让人肃然起敬。听闻他来,书局领导人立马亲自下来迎接,恭恭敬敬的将人请进屋中,好烟好茶的伺候着。此人正是曾国藩曾孙曾约农,来书局也不是为了闲逛,而是有一份重要材料想要提交。“这是李秀成供词原稿。”曾约农边说边从包

  • 为啥李秀成的供词,直到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荃

    众所周知,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掌握着晚清时期的大部分权力。慈禧太后不仅在政事上没有积极作为,还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背负着“卖国贼”的称号遗臭万年。渴望权力的慈禧登上权力的至高处后,并没有忧国忧民,反而一味地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在政治上鼠目寸光,丝毫不为清朝的趋向着

  • 苏州告急,李秀成想去救援,为什么洪秀全敲诈十万两白银才放行?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李秀成,洪秀全,太平天国,陈玉成

    【太平天国系列515,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天京事变发生之后,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所幸有陈玉成、李秀成等一众军官受命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才得以暂时延缓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然而,李秀成、陈玉成、干王等人不和,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第二次西征失败,天京上游重要的屏障安庆丢失,这对于天京而是是巨大的

  • 李秀成眼中的太平军首义六王:仅一人有王佐之才,其余人难成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情感不停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太平天国,石亚达,洪秀全,韦昌辉

    【太平天国系列504,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了解太平天国历史,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清朝人的著作、笔记或者日记,而要站在太平天国的角度去了解,则需要看太平天国自己刻印的书籍、信件、凭证以及将领等人被捕之后留下的口供。相比于陈玉成、石达开、干王等人留下的短小口供而言,忠王李秀成的自述则显得较为全面。李

  • 忠王李秀成投降清军的真相,主要有三种说法,前两种说法难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清军,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曾国藩

    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在兵败被俘之后,写下了六万字左右的“供词”。通观其整个“供词”可知,李秀成自始至终都没有否认与洪秀全之间的君臣关系。其中对洪秀全的批评,也确实是其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国破家亡后,回顾历史,总结教训,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剖析,也是无可厚非的。为此,李秀成说:“我言直陈之语,非不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