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版图为什么比明朝大那么多?这就要从噶尔丹和准噶尔汗国说起

清朝版图为什么比明朝大那么多?这就要从噶尔丹和准噶尔汗国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虫欲饮冰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1/25 0:21:54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比对过明朝和清朝的版图,如果大家对此有过对比,就能够发现清朝在巅峰时期的疆域版图比明朝大了很多,而谈到清朝版图为比明朝大那么多的原因时,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的一个人和一支势力了,他们对于清朝版图的增加尤为重要,那就是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

噶尔丹出身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显赫的绰罗斯家族,是准噶尔部落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第6子,先祖是蒙古人的英雄也先

在他统治准噶尔部落期间,对内修制内政,称霸卫拉特联盟,对外远交近攻,攻伐无数,南讨回疆,北伐哈萨克,对外积极扩张,创造了兴盛一时的准噶尔汗国。

1679年,噶尔丹迫使吐鲁番、哈密臣服,准噶尔势力已伸展至甘州(今甘肃张掖)一带,在当地征收贡赋,建立统治机构。

1680年,噶尔丹应自己达赖喇嘛之请,派兵帮助天山南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黑山派”争斗,乘机夺占南疆地区。

同年又率兵经阿克苏、乌什等地进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叶尔羌伊斯玛伊勒汗子巴巴克苏勒坦(伊斯兰教)率军抵抗,兵败身死,伊斯玛伊勒汗被俘。

1681年,噶尔丹率军西进发,用来几年时间,征服了哈萨克汗国的大片疆域,称雄西域。

至此,噶尔丹用来很短的时间,便统一卫拉特各部、南并回疆、西扩哈萨克,“攻取降服者一千二百余城,乃习于战斗之国也”,成长为与清朝对峙的强大政权。

而为什么说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对清朝版图的增加尤为重要呢,这就要从噶尔丹实力暴增,彻底上头,打算撸清廷虎须说起了。

噶尔丹这个人野心很大,一直想要恢复大蒙古帝国的辉煌,因此当他有理由和实力介入喀尔喀蒙古(外蒙古)事务时,就毫不犹豫的冲了上去。靠着超强的军事实力,将喀尔喀蒙古人打得四散奔逃,将势力扩充到了如今的外蒙一带,喀尔喀蒙古的各部贵族为了保住性命和财富不得不带领部民南下寻求清朝庇护,将世代相传的土地拱手相让,噶尔丹遂占领了喀尔喀蒙古大部。

随着噶尔丹逐渐征服喀尔喀蒙古,准噶尔汗国终于与清朝爆发直接冲突,虽然清军初战失利,但很快就重整旗鼓,数次击败准噶尔汗国。

并且面对南下避难的喀尔喀蒙古人,康熙帝也大开方便之门,快速接纳这些逃难者,极大地加强了清廷在北方的军事实力,并且以拯救者的姿态拥有了对漠北草原的天然主权(以前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控制力很弱)。

在获得乌兰布统之战胜利后不久,康熙帝便趁机组织喀尔喀蒙古部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部落在多伦会盟。1691年康熙帝与喀尔喀蒙古诸部王公和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举行了盟会,正式将喀尔喀蒙古纳入到清朝的行政体系中,然后以此组织内、外蒙古兵力。

在这次会盟中,康熙帝规定喀尔喀蒙古从此遵行清廷法令,废除曾经的许多旧制,其内部的封建王公们按满洲贵族的封号,依次授以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爵位,其行政体制从此也和内蒙古一样,行政建制同内蒙古各旗划一,实行札萨克制,依49旗例编族,分左中右三路,设盟,实行盟旗制度。

而在之后彻底消灭了噶尔丹后,喀尔喀蒙古也没有再能独立回去,而是自然而然地就归于了清廷的直接指挥之下,从前这些地区的蒙古部落虽然也对清廷表示臣服,但清廷对这些蒙古部落所能施加的政治影响很少,现在却是明明确确的主子了,疆域也归于清廷之下,实控了喀尔喀蒙古、乌梁海蒙古。

等到清廷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彻底清算了准噶尔汗国以后,准噶尔汗国原先的大部分疆域就都落入了清廷手中,蒙古、新疆、西藏、青海这几大块儿归于清廷实控的过程中,总是能够看到准噶尔汗国的身影,等于是准噶尔人为清廷做了大好的嫁衣裳。

更多文章

  • 三藩叛乱时如果吴三桂联合准噶尔汗噶尔丹夹攻大清,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吴三桂,尔丹,准噶尔,清军,康熙,平定

    所谓“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和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后由耿精忠承袭,他们于顺治年间被派驻云南,广东,福建三地,在清军南下期间他们对于击败农民军和南明政权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依靠三藩力量平定天下的清朝,却打算“过河拆桥”,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这一下子触到了

  • 黑龙 | 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史实考

    历史解密编辑:明清史研究辑刊标签:康熙,尔丹,清朝

    清朝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著名事件。中外史家从不同角度考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提出各自的学术观点。由于史料原因,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局限于概括性叙述,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论。笔者近年发文探讨康熙帝首次亲征和第二次亲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新史料,研究取得了—定的进展。本文

  • 康熙王朝:为何康熙爱女蓝齐儿要死心塌地跟着父亲的敌人噶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小岛知风标签:容妃,荣妃,清朝,噶尔丹,蓝齐儿,李光地,康熙帝,小说家,康熙王朝,化学武器,雍正王朝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王菲的这首歌曲《传奇》中的歌词是最能诠释噶尔丹(电视剧中称为葛尔丹,实际历史上音译为噶尔丹)和蓝齐儿的故事。那一天蓝齐儿在人群中多看了噶尔丹一眼,也就是她这一眼就让噶尔丹对她迷恋的不能自拔,也是这一眼改变了蓝齐儿的人生。

  • 清史人物志——福全:擒鳌拜、拒朋党、平定噶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标签:福全,鳌拜,康熙,亲王,清朝,噶尔丹,索额图,小说家,慈禧太后,清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福全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比康熙大一岁。一次,顺治皇帝问年幼的福全志向是什么,福全毫不犹豫地回答:“愿为贤王。”小时候福全的志向就不在当皇帝上,并且明白地表示自己只想做贤王,事实证明,福全的格

  • 半人半神的噶尔丹表示:康熙你骗不了我!你要战,那便战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噶尔丹,康熙,清廷,清军

    引言现在网上对于清朝和准噶尔人之间的战争史研究颇多,许多事件也都有了定论,可是唯独对一场十分重要的战争——乌兰布通之战,各个研究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小编也对这场战争十分好奇,也想为大家复盘这场清廷与准噶尔人之间的大战,可是精力和手头资料有限,所以现在还只能敲敲边鼓,仅能给大家讲述一些大战前夕双方的

  • 《康熙王朝》中,噶尔丹实力强大,为何他很容易就被康熙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掠影后有感标签:清朝,噶尔丹,皇太极,蓝齐儿,康熙帝,康熙王朝,化学武器,金庸笔下角色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蓝齐儿,而蓝齐儿也活得很快乐。当时蓝齐儿喜欢上了李光地,噶尔丹出使大清,意外邂逅了蓝齐儿,并喜欢上了她。出于和平的考虑,孝庄太后说服了蓝齐儿,最终蓝齐儿嫁给了大清的敌人噶尔丹。不过十年以后,双方还是撕破了脸,噶尔丹带领军队入侵大清,而康熙也有足够的实力与之应战

  • 康熙兄长福全大败噶尔丹,却不准班师回京,福全:我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噶尔丹,福全,康熙,尔丹,顺治,亲王

    在天津蓟州区有一座山,叫黄花山,黄花山下有几座大型的清朝王爷墓,既有顺治帝的儿子,也有康熙帝的儿子。在这些王爷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称作“大王陵”,里面埋葬着康熙唯一的兄长,他就是裕宪亲王福全。1、愿为贤王的“皇长子”福全是顺治帝第二子,生于顺治十年七月十七日,比康熙大八个月,生母是宁悫妃董鄂氏。顺

  • 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到底是怎么死的?从清朝史料入手,分析真实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噶尔丹,尔丹,准噶尔,清朝,康熙

    清代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在清代文献中通称为平定准噶尔。这场战争历时六十八年,历经三朝,最终以清朝的胜利告终。抛开政治立场,噶尔丹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子,本来已经出嫁不问世事,但因为其兄僧格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所以

  • 康熙不愧为千古一帝,三次亲征噶尔丹,打得噶尔丹最后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清朝,噶尔丹,康熙帝,小说家,化学武器,慈禧太后,金庸笔下角色

    清朝时,蒙古分为漠西、漠南和漠北三部分。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自从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以后,由于他有想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蒙古国的野心,所以先后兼并了漠西及漠北。漠北蒙古有数十万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康熙便派遣使者与噶尔丹交涉,但噶尔丹不但不退兵,反而大举进攻漠南。噶尔丹生于1645年,是蒙古准

  • 费扬古:董鄂妃弟弟,康熙平定噶尔丹他是主将,有一嗜好关羽也有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关羽,三国,费扬古,董鄂妃,噶尔丹,康熙帝,小说家,化学武器,雍正王朝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费扬古,姓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卒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终年56岁,内大臣鄂硕次子,顺治宠妃董鄂妃弟弟。费扬古满文的意思是小儿子。康熙年间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的著